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离开了磔迦国,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
他们首先来到阇烂达那国,住在突舍萨那僧伽蓝里。在寺中,玄奘结识了一位名叫旃达罗伐摩的老年僧人,此人本是北印度的一位王子,生得体格魁梧,相貌非凡,出家后潜心佛学,成为当地人极为敬重的一代名僧,其对般若学和唯识学尤为精通,著有《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等著作,见解颇为独特。
玄奘读了这位法师的著作后,很是佩服,常去僧舍请教,旃达罗伐摩也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求法僧极为欣赏,二人遂成忘年之交。
般若羯罗自然也不愿入宝山而轻过,便同玄奘商量,希望能请旃达罗伐摩法师开解经论。玄奘早有此意,向法师提出请求,法师自是无有不允。于是,两个年轻沙门便在这突舍萨那伽蓝长住了下来,向旃达罗伐摩法师细细学习《唯识论》、《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经论。讲完这四论后,旃达罗伐摩又为他们讲了《众事分毗婆沙》。
转眼六个月过去,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初,玄奘和般若羯罗终于告别了阇烂达那国,告别旃达罗伐摩法师,继续朝中印度进发。
不久来到屈露多国,这是一个山地国家,气候偏冷,偶有霜雪。难得的是,由于背靠雪山,一路上多有珍贵药材,玄奘随走随采,很快就装了满满一包袱。
这里还出产金、银、赤铜及火珠等物,普通村民的家中就可以看到,价格低得吓人。玄奘甚至在路上拾到了一枚内有火焰的珠子,品相极佳。
般若羯罗感叹道:“这玩艺儿要是卖给黑岭以东的拜火教徒,可值钱了!”于是玄奘顺手送给了他。
经过了几个村庄后,玄奘惊讶地发觉,这里的人不仅容貌丑陋,且脖颈粗大,似有肿块,脚也比别的地方的人肿大。
“这是怎么回事?”他问般若羯罗,“是饮食的原因,还是天生如此?”
般若羯罗摇了摇头:“我也觉得奇怪,别的地方都没见过这样的。但看他们日子过的还算平静,应该不会影响什么吧。”
“怎么可能不影响什么!”玄奘道,“就算当地人已经习惯了如此,但肯定还是会影响身体和寿命的。”
般若羯罗笑道:“师兄你该不会是想拿你那些细针给他们扎几下吧?这些人的脖子都像是吹了气,你若给他们扎破了,岂不是会出大问题?”
“当然不是扎脖子了,”玄奘道,“虽然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这种毛病多半是因为气血不通造成的,用针灸的方式确实可以对症。”
“算了吧,”般若羯罗道,“怎么可能这一大片地区的人都气血不通?此事多半还是业力所致。”
“自然是业力所致,但即便如此,人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玄奘说到这里,目光突然停留在一个小童的身上。
那是个又黑又瘦的小童,大约只有五六岁的样子,挺着个粗大的脖子,晃晃悠悠地走过来,细细的腿几乎支撑不住身体。
玄奘见了,禁不住起了悲悯之心,朝他走了过去。
“让我给你看看病,好吗?”他尽量用柔和的口气与那小童说话,一只手轻轻摸向他脖子上的肿块。
谁知那小童猛然尖叫了一声,扭头就往屋里跑去,玄奘正在想自己什么地方吓着了他,就见那草屋里蹿出来一位奇丑无比的男子,手中拿着一根木棒,冲着他们大声喝斥。
对于北印度各地的方言,般若羯罗显然比玄奘了解得多,他立即挡在玄奘面前,赔着笑脸解释。
谁知这个男子脾气极其暴烈,不管般若羯罗如何解释,只管挥舞着木棒比划着,大喊大叫。
这时,周围已经围上来一大圈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敌意。
玄奘也看出来了,这些人认为这两个外乡来的沙门羞辱了他们,也怪自己的行为太过唐突,这种情况是没法解释的,越解释越糟,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只能合掌道歉。
谁知致歉的话才说了两个字,突然间膝盖一疼,险些跌倒在地,竟是一块石头砸了过来!这时,旁边的般若羯罗也叫了起来。一时间,眼前石头土块乱飞,木棒竹片狂舞,两个沙门再也顾不上解释和道歉,抱头逃出了村庄。
村民们不依不饶地追了出来,直到两人狼狈地上了马,策马疾奔时,还能听到身后越来越远的辱骂声……
“好险呐,差一点就被砸成肉饼了,”般若羯罗一边在山溪里清洗着身上的淤肿,一边心有余悸地说道,“玄奘师兄,你以后可别再给这些不明不白的人看病了。”
玄奘不禁苦笑,他只是出于好心,哪里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就是低种姓者,”般若羯罗厌恶地说道,“丑陋,肮脏,野蛮,不可理喻。这是他们的业力所致。”
“我不这么认为,”玄奘道,“他们只是没读过书,也没有接触过外人,所以才会显得敏感多疑。你说是业力所致,这话没错,但他们至少生而为人,没有生在畜牲道里,说明他们还是有善根的。他们不是旃荼罗,你该不会说他们也不属于人道吧?”
般若羯罗叹道:“师兄,你不觉得有些人不及畜牲可爱吗?比如你的马,它难道读过书吗?怎么看上去比那些人有灵气得多呢?”
“那是因为我们对它慈悲,”玄奘一边用树枝洗刷着银踪身上的毛,一边说道,“我给它沐浴,让它干干净净,这样别人就不会讨厌它;我经常同它说话,让它懂得人言,善解人意;我还会给它讲经,让它增长善根,来世不会再投生在畜牲道里。羯罗师兄,如果那些村民能够得到善待,他们也会充满灵气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目光呆滞,浑身是刺,对外来者充满防范。是婆罗门让他们变成这个样子的。”
“那也是他们的业力,”般若羯罗坚持道,“谁叫他们没有生为婆罗门或刹帝利呢?哪怕是生为法师的马,也比现在这种状态更强些。”
玄奘无奈摇头,每次跟人讨论这个问题都碰一鼻子灰,实在郁闷得很。
两人在溪边歇息了一晚,继续南行。发现山上还有不少修苦行的外道,多数是涂灰者,他们依岩据岭建造了许多石室,在里面修行。玄奘仔细观察,这些人的脖子上也有肿块。
他忍不住又起了冲动——这些苦行者中有很多是受过教育的高种姓者,和那些无知的村民毕竟不同。要不要先看看他们的脖子呢?也了解一下这种怪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般若羯罗一说,就被对方断然否决了。
“玄奘师兄,你不要以为这些修行者读过书就好说话,五印度的外道有九十五种之多,其中有不少性情奸诈又残酷的,师兄你最好不要去招惹他们,否则只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玄奘长叹一声,只得做罢。
让他稍感欣慰的是,这个国家也有佛教遗迹,那是一座阿育王塔,是为纪念佛陀在此说法度人而建造的。虽然昔日的佛塔已成斑驳的遗迹,但毕竟记载了佛陀的足迹。
佛陀当年在此行化的时候,这里又是一番什么情形呢?佛陀的教化有没有遇到阻碍?玄奘想象不出,毕竟这不是一个信佛的国家,能留下这么一处佛迹已经很不错了。
离开了磔迦国,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
他们首先来到阇烂达那国,住在突舍萨那僧伽蓝里。在寺中,玄奘结识了一位名叫旃达罗伐摩的老年僧人,此人本是北印度的一位王子,生得体格魁梧,相貌非凡,出家后潜心佛学,成为当地人极为敬重的一代名僧,其对般若学和唯识学尤为精通,著有《五蕴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等著作,见解颇为独特。
玄奘读了这位法师的著作后,很是佩服,常去僧舍请教,旃达罗伐摩也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求法僧极为欣赏,二人遂成忘年之交。
般若羯罗自然也不愿入宝山而轻过,便同玄奘商量,希望能请旃达罗伐摩法师开解经论。玄奘早有此意,向法师提出请求,法师自是无有不允。于是,两个年轻沙门便在这突舍萨那伽蓝长住了下来,向旃达罗伐摩法师细细学习《唯识论》、《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经论。讲完这四论后,旃达罗伐摩又为他们讲了《众事分毗婆沙》。
转眼六个月过去,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初,玄奘和般若羯罗终于告别了阇烂达那国,告别旃达罗伐摩法师,继续朝中印度进发。
不久来到屈露多国,这是一个山地国家,气候偏冷,偶有霜雪。难得的是,由于背靠雪山,一路上多有珍贵药材,玄奘随走随采,很快就装了满满一包袱。
这里还出产金、银、赤铜及火珠等物,普通村民的家中就可以看到,价格低得吓人。玄奘甚至在路上拾到了一枚内有火焰的珠子,品相极佳。
般若羯罗感叹道:“这玩艺儿要是卖给黑岭以东的拜火教徒,可值钱了!”于是玄奘顺手送给了他。
经过了几个村庄后,玄奘惊讶地发觉,这里的人不仅容貌丑陋,且脖颈粗大,似有肿块,脚也比别的地方的人肿大。
“这是怎么回事?”他问般若羯罗,“是饮食的原因,还是天生如此?”
般若羯罗摇了摇头:“我也觉得奇怪,别的地方都没见过这样的。但看他们日子过的还算平静,应该不会影响什么吧。”
“怎么可能不影响什么!”玄奘道,“就算当地人已经习惯了如此,但肯定还是会影响身体和寿命的。”
般若羯罗笑道:“师兄你该不会是想拿你那些细针给他们扎几下吧?这些人的脖子都像是吹了气,你若给他们扎破了,岂不是会出大问题?”
“当然不是扎脖子了,”玄奘道,“虽然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这种毛病多半是因为气血不通造成的,用针灸的方式确实可以对症。”
“算了吧,”般若羯罗道,“怎么可能这一大片地区的人都气血不通?此事多半还是业力所致。”
“自然是业力所致,但即便如此,人还是可以做点什么的。”玄奘说到这里,目光突然停留在一个小童的身上。
那是个又黑又瘦的小童,大约只有五六岁的样子,挺着个粗大的脖子,晃晃悠悠地走过来,细细的腿几乎支撑不住身体。
玄奘见了,禁不住起了悲悯之心,朝他走了过去。
“让我给你看看病,好吗?”他尽量用柔和的口气与那小童说话,一只手轻轻摸向他脖子上的肿块。
谁知那小童猛然尖叫了一声,扭头就往屋里跑去,玄奘正在想自己什么地方吓着了他,就见那草屋里蹿出来一位奇丑无比的男子,手中拿着一根木棒,冲着他们大声喝斥。
对于北印度各地的方言,般若羯罗显然比玄奘了解得多,他立即挡在玄奘面前,赔着笑脸解释。
谁知这个男子脾气极其暴烈,不管般若羯罗如何解释,只管挥舞着木棒比划着,大喊大叫。
这时,周围已经围上来一大圈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敌意。
玄奘也看出来了,这些人认为这两个外乡来的沙门羞辱了他们,也怪自己的行为太过唐突,这种情况是没法解释的,越解释越糟,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只能合掌道歉。
谁知致歉的话才说了两个字,突然间膝盖一疼,险些跌倒在地,竟是一块石头砸了过来!这时,旁边的般若羯罗也叫了起来。一时间,眼前石头土块乱飞,木棒竹片狂舞,两个沙门再也顾不上解释和道歉,抱头逃出了村庄。
村民们不依不饶地追了出来,直到两人狼狈地上了马,策马疾奔时,还能听到身后越来越远的辱骂声……
“好险呐,差一点就被砸成肉饼了,”般若羯罗一边在山溪里清洗着身上的淤肿,一边心有余悸地说道,“玄奘师兄,你以后可别再给这些不明不白的人看病了。”
玄奘不禁苦笑,他只是出于好心,哪里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就是低种姓者,”般若羯罗厌恶地说道,“丑陋,肮脏,野蛮,不可理喻。这是他们的业力所致。”
“我不这么认为,”玄奘道,“他们只是没读过书,也没有接触过外人,所以才会显得敏感多疑。你说是业力所致,这话没错,但他们至少生而为人,没有生在畜牲道里,说明他们还是有善根的。他们不是旃荼罗,你该不会说他们也不属于人道吧?”
般若羯罗叹道:“师兄,你不觉得有些人不及畜牲可爱吗?比如你的马,它难道读过书吗?怎么看上去比那些人有灵气得多呢?”
“那是因为我们对它慈悲,”玄奘一边用树枝洗刷着银踪身上的毛,一边说道,“我给它沐浴,让它干干净净,这样别人就不会讨厌它;我经常同它说话,让它懂得人言,善解人意;我还会给它讲经,让它增长善根,来世不会再投生在畜牲道里。羯罗师兄,如果那些村民能够得到善待,他们也会充满灵气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目光呆滞,浑身是刺,对外来者充满防范。是婆罗门让他们变成这个样子的。”
“那也是他们的业力,”般若羯罗坚持道,“谁叫他们没有生为婆罗门或刹帝利呢?哪怕是生为法师的马,也比现在这种状态更强些。”
玄奘无奈摇头,每次跟人讨论这个问题都碰一鼻子灰,实在郁闷得很。
两人在溪边歇息了一晚,继续南行。发现山上还有不少修苦行的外道,多数是涂灰者,他们依岩据岭建造了许多石室,在里面修行。玄奘仔细观察,这些人的脖子上也有肿块。
他忍不住又起了冲动——这些苦行者中有很多是受过教育的高种姓者,和那些无知的村民毕竟不同。要不要先看看他们的脖子呢?也了解一下这种怪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般若羯罗一说,就被对方断然否决了。
“玄奘师兄,你不要以为这些修行者读过书就好说话,五印度的外道有九十五种之多,其中有不少性情奸诈又残酷的,师兄你最好不要去招惹他们,否则只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玄奘长叹一声,只得做罢。
让他稍感欣慰的是,这个国家也有佛教遗迹,那是一座阿育王塔,是为纪念佛陀在此说法度人而建造的。虽然昔日的佛塔已成斑驳的遗迹,但毕竟记载了佛陀的足迹。
佛陀当年在此行化的时候,这里又是一番什么情形呢?佛陀的教化有没有遇到阻碍?玄奘想象不出,毕竟这不是一个信佛的国家,能留下这么一处佛迹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