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干,一碰就碎。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还是以秦王为主的。
李鸿运扮演的齐王虽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以副手身份跟在秦王身边。
那么,手下的人才,或者天下的人心向背,自然就仍在秦王一方。
他扮演的齐王,还是一辈子都活在秦王的阴影之下。
“所以,想要赢得玄武门之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取代秦王,成为梁朝的真正开创者?”
李鸿运感到头大如斗,这难度,一下子又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但全面分析下来,这也只能是唯一的办法了。
想到这里,李鸿运决定从头开始。
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年龄。
齐王比秦王整整小四岁。
所以,当齐王在晋阳获得第一次立战功的机会时,秦王已经二十岁了。
秦王是十八岁开始领兵打仗,此时已经整整打了两年,打出了包括但不限于“雁门救驾”、“万军丛中救出梁高祖”、“谋划晋阳起兵”、“大破宋老生”、“浅水原之战大破薛仁杲”等诸多名场面。
紧接着就是平刘武周、讨伐王世充、虎牢关一战擒双王。
前面那些行动时,齐王的年龄还太小,只是留在晋阳,没机会建功立业。
而后面的这些行动,齐王虽然可以随军,但秦王已经建立起了极大的功勋,而且都是决定国运的倾国之战,梁高祖没道理分兵。
所以,由于年龄问题,齐王注定要永远活在秦王的阴影之下,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如果玩家扮演的是太子,那李鸿运还能挣扎一下。
可以在最初就主动要求领兵打仗,多拿几个提升战力和兵法的天赋技能,把这些军功抢过来。
但换成了齐王,一个年龄问题就够让李鸿运头疼的了。
不过李鸿运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仔细研究一番之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浅水原之战。
秦王是古往今来最会打仗的皇帝,他的一生从十八岁起兵一直到晚年亲征高句丽,从无败绩。
不过有很多人说,浅水原之战是秦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败绩。
这个说法不正确,但对于李鸿运而言,却隐藏着一个机会。
浅水原之战的史料记载十分清晰,分为前后两场大战。
第一次的时候,薛举来进攻,秦王带兵对峙,加深壕沟、加高壁垒,不和薛举交锋。但此时秦王正好得了疟疾生病,于是把军事委托给刘文静、殷开山,并再三叮嘱:薛举孤军深入、粮草不多、士卒疲惫,所以肯定要速战。你们只需要坚守壁垒,等我病好之后就能打败他。
结果殷开山怂恿刘文静出战,认为对方听说秦王生病肯定会轻视梁军,正好打一仗来威慑敌人。
结果试试就逝世,被薛举绕后袭击,士卒死亡十之五六,几名大将也被俘。阵亡的士兵首级还被筑成京观,可以说是一场惨败。
但紧接着,梁高祖再度给秦王补充援兵卷土重来,这次秦王病愈后领兵,同样是坚守不出,一直相持六十多天等对方粮食吃完后发起勐攻,彻底平定陇西。
很多人强行把这场败仗安在秦王的头上,无非还是老一套的说辞:秦王生病是托词,是改史的结果,他就是打输了,然后让刘文静背锅。
但实则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道理。
首先,刘文静并不是什么可以随便拿来顶罪的小人物,他是晋阳起兵的四元谋之一,有“恕二死”的特权,是当时梁朝最重要的宰相。
而且,他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能力,取代秦王接过指挥权是很合理的。
被薛举击败后,刘文静被免职下狱,而秦王却能够再次领兵去对抗薛举、薛仁杲父子,足以看出刘文静并不是顶罪,他就是这场失败的主要责任人。
其次,薛举谈不上什么特别强大的名将,他的战斗力确实不弱,但除了第一次潜水原之战的大胜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用兵如神的记录。
最后,浅水原之战的这次失败,根源在于梁军的贸然出击,而这其实完全不符合秦王一贯以来的作战风格。
秦王打每一仗的基本模式都差不多,都是坚守不出、袭扰粮道、挫敌锐气、穷追勐打。
在潜水原之前和之后,秦王都是这么干的,唯独第一次浅水原之战贸然出击,这完全说不通。
所以,史料记载是没问题的,当时秦王就是因为生了疟疾所以将领兵之权暂时交了出去,但殷开山和刘文静两个人瞎搞,这才导致一场惨败。
那么对于李鸿运而言,为什么浅水原之战是他扮演齐王的唯一突破口呢?
因为在此之前,他扮演的齐王年纪太小,很难参与到战争中去;在此之后,秦王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整个梁朝最能打的人,再想动摇他的地位已经基本上不可能。
唯独在浅水原之战的过程中,趁着秦王生病,打出让梁高祖震惊的胜迹,而后才有希望独立于秦王领兵,甚至取而代之。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晋阳的他,怎么才能去浅水原呢?
直接扔下晋阳跑过去?那肯定不行。
那属于擅离职守,而且到了晋阳那边他也不可能从刘文静手里抢过兵权,哪怕梁高祖再怎么宠爱他,也不可能把军国大事交给一个才十五六岁、从没打过仗的小儿子。
所以,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趁着秦王生病打赢这一仗,就得提前建立一些功勋,让所有人都认为齐王有资格替代秦王。
那么,他就得把这个时间节点继续提前,在“晋阳起兵”和“平定宋老生”这两个环节,取得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对于一个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中二少年来说,确实是相当扯澹了。
但李鸿运也并未放弃,因为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解法。
说干就干。
李鸿运再度开始试炼,而在看到齐王的第一时间,他的脑海中闪过了将时间线向前推移的想法。
果然,整个试炼幻境开始变化起来,真的不断倒退,回到了梁高祖在晋阳起兵时的状态。
而齐王的年龄自然也进一步退化,变成了一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
这么小的年纪,做很多事情都会很麻烦。
行军打仗不太可能,他的身体素质差得太远,上战场拼杀是在送,指挥的话也没人听他的。
唯一的出路,就是出谋划策。
但出谋划策也很有可能被人忽视,认为孩童戏言,甚至有可能听都不会听。
而李鸿运想到的办法,相当的简单粗暴高效:抄!
他要抄史料中梁高祖和秦王的办法,先他们一步提出各项建议。
如此一来,梁高祖和秦王就会发现这位十四五岁的少年见识过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每次都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到时候李鸿运在稍微拍一拍这两人的马屁,久而久之,他的意见就会被重视,这将为他之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晋阳起兵,史料的记载有矛盾。
一部分史料将起兵的主要人物记载为梁高祖,认为梁高祖早就有造反的想法,并按部就班地实施了;而另一部分史料则记载为秦王,认为梁高祖犹豫不决,是秦王再三苦劝,梁高祖才最终下定决心。
具体情况也很难说得清了,但对李鸿运而言,问题也不大。
这两种说法很可能并不矛盾。
首先能够确定一点,梁高祖本身必然是有起兵想法的。前朝已经风雨飘摇、动乱四起,他又不傻,没必要继续抱着前朝忠臣的牌坊给前朝殉葬。
自己起兵做皇帝不香吗?
但他当时是最高领导者,起兵谋反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权衡各方面的情况之后才能作出决定,以稳妥为上。
所以在外人看来,或许就会表现为犹豫不决。
而秦王作为一个刚刚十八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心气很高,结交豪杰培养势力的行为是母庸置疑的。他苦劝梁高祖起兵,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李鸿运认为,此事还是梁高祖作为主导,并最终拍板决定。但由于他不太确定自己的号召力和实力,也不太确定当时的前景,而且由于身居高位所以能比秦王看到更多不利因素,所以过程中表现出犹豫和迟疑。
而秦王在晋阳起兵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于是,李鸿运苦思冥想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先把突破口放在秦王身上。
第一步,就是在秦王劝梁高祖起兵的这个过程中出谋划策,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干,一碰就碎。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还是以秦王为主的。
李鸿运扮演的齐王虽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以副手身份跟在秦王身边。
那么,手下的人才,或者天下的人心向背,自然就仍在秦王一方。
他扮演的齐王,还是一辈子都活在秦王的阴影之下。
“所以,想要赢得玄武门之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取代秦王,成为梁朝的真正开创者?”
李鸿运感到头大如斗,这难度,一下子又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但全面分析下来,这也只能是唯一的办法了。
想到这里,李鸿运决定从头开始。
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年龄。
齐王比秦王整整小四岁。
所以,当齐王在晋阳获得第一次立战功的机会时,秦王已经二十岁了。
秦王是十八岁开始领兵打仗,此时已经整整打了两年,打出了包括但不限于“雁门救驾”、“万军丛中救出梁高祖”、“谋划晋阳起兵”、“大破宋老生”、“浅水原之战大破薛仁杲”等诸多名场面。
紧接着就是平刘武周、讨伐王世充、虎牢关一战擒双王。
前面那些行动时,齐王的年龄还太小,只是留在晋阳,没机会建功立业。
而后面的这些行动,齐王虽然可以随军,但秦王已经建立起了极大的功勋,而且都是决定国运的倾国之战,梁高祖没道理分兵。
所以,由于年龄问题,齐王注定要永远活在秦王的阴影之下,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如果玩家扮演的是太子,那李鸿运还能挣扎一下。
可以在最初就主动要求领兵打仗,多拿几个提升战力和兵法的天赋技能,把这些军功抢过来。
但换成了齐王,一个年龄问题就够让李鸿运头疼的了。
不过李鸿运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仔细研究一番之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浅水原之战。
秦王是古往今来最会打仗的皇帝,他的一生从十八岁起兵一直到晚年亲征高句丽,从无败绩。
不过有很多人说,浅水原之战是秦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败绩。
这个说法不正确,但对于李鸿运而言,却隐藏着一个机会。
浅水原之战的史料记载十分清晰,分为前后两场大战。
第一次的时候,薛举来进攻,秦王带兵对峙,加深壕沟、加高壁垒,不和薛举交锋。但此时秦王正好得了疟疾生病,于是把军事委托给刘文静、殷开山,并再三叮嘱:薛举孤军深入、粮草不多、士卒疲惫,所以肯定要速战。你们只需要坚守壁垒,等我病好之后就能打败他。
结果殷开山怂恿刘文静出战,认为对方听说秦王生病肯定会轻视梁军,正好打一仗来威慑敌人。
结果试试就逝世,被薛举绕后袭击,士卒死亡十之五六,几名大将也被俘。阵亡的士兵首级还被筑成京观,可以说是一场惨败。
但紧接着,梁高祖再度给秦王补充援兵卷土重来,这次秦王病愈后领兵,同样是坚守不出,一直相持六十多天等对方粮食吃完后发起勐攻,彻底平定陇西。
很多人强行把这场败仗安在秦王的头上,无非还是老一套的说辞:秦王生病是托词,是改史的结果,他就是打输了,然后让刘文静背锅。
但实则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道理。
首先,刘文静并不是什么可以随便拿来顶罪的小人物,他是晋阳起兵的四元谋之一,有“恕二死”的特权,是当时梁朝最重要的宰相。
而且,他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能力,取代秦王接过指挥权是很合理的。
被薛举击败后,刘文静被免职下狱,而秦王却能够再次领兵去对抗薛举、薛仁杲父子,足以看出刘文静并不是顶罪,他就是这场失败的主要责任人。
其次,薛举谈不上什么特别强大的名将,他的战斗力确实不弱,但除了第一次潜水原之战的大胜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用兵如神的记录。
最后,浅水原之战的这次失败,根源在于梁军的贸然出击,而这其实完全不符合秦王一贯以来的作战风格。
秦王打每一仗的基本模式都差不多,都是坚守不出、袭扰粮道、挫敌锐气、穷追勐打。
在潜水原之前和之后,秦王都是这么干的,唯独第一次浅水原之战贸然出击,这完全说不通。
所以,史料记载是没问题的,当时秦王就是因为生了疟疾所以将领兵之权暂时交了出去,但殷开山和刘文静两个人瞎搞,这才导致一场惨败。
那么对于李鸿运而言,为什么浅水原之战是他扮演齐王的唯一突破口呢?
因为在此之前,他扮演的齐王年纪太小,很难参与到战争中去;在此之后,秦王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整个梁朝最能打的人,再想动摇他的地位已经基本上不可能。
唯独在浅水原之战的过程中,趁着秦王生病,打出让梁高祖震惊的胜迹,而后才有希望独立于秦王领兵,甚至取而代之。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晋阳的他,怎么才能去浅水原呢?
直接扔下晋阳跑过去?那肯定不行。
那属于擅离职守,而且到了晋阳那边他也不可能从刘文静手里抢过兵权,哪怕梁高祖再怎么宠爱他,也不可能把军国大事交给一个才十五六岁、从没打过仗的小儿子。
所以,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趁着秦王生病打赢这一仗,就得提前建立一些功勋,让所有人都认为齐王有资格替代秦王。
那么,他就得把这个时间节点继续提前,在“晋阳起兵”和“平定宋老生”这两个环节,取得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对于一个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中二少年来说,确实是相当扯澹了。
但李鸿运也并未放弃,因为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解法。
说干就干。
李鸿运再度开始试炼,而在看到齐王的第一时间,他的脑海中闪过了将时间线向前推移的想法。
果然,整个试炼幻境开始变化起来,真的不断倒退,回到了梁高祖在晋阳起兵时的状态。
而齐王的年龄自然也进一步退化,变成了一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
这么小的年纪,做很多事情都会很麻烦。
行军打仗不太可能,他的身体素质差得太远,上战场拼杀是在送,指挥的话也没人听他的。
唯一的出路,就是出谋划策。
但出谋划策也很有可能被人忽视,认为孩童戏言,甚至有可能听都不会听。
而李鸿运想到的办法,相当的简单粗暴高效:抄!
他要抄史料中梁高祖和秦王的办法,先他们一步提出各项建议。
如此一来,梁高祖和秦王就会发现这位十四五岁的少年见识过人,而且最重要的是,每次都跟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到时候李鸿运在稍微拍一拍这两人的马屁,久而久之,他的意见就会被重视,这将为他之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晋阳起兵,史料的记载有矛盾。
一部分史料将起兵的主要人物记载为梁高祖,认为梁高祖早就有造反的想法,并按部就班地实施了;而另一部分史料则记载为秦王,认为梁高祖犹豫不决,是秦王再三苦劝,梁高祖才最终下定决心。
具体情况也很难说得清了,但对李鸿运而言,问题也不大。
这两种说法很可能并不矛盾。
首先能够确定一点,梁高祖本身必然是有起兵想法的。前朝已经风雨飘摇、动乱四起,他又不傻,没必要继续抱着前朝忠臣的牌坊给前朝殉葬。
自己起兵做皇帝不香吗?
但他当时是最高领导者,起兵谋反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权衡各方面的情况之后才能作出决定,以稳妥为上。
所以在外人看来,或许就会表现为犹豫不决。
而秦王作为一个刚刚十八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心气很高,结交豪杰培养势力的行为是母庸置疑的。他苦劝梁高祖起兵,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李鸿运认为,此事还是梁高祖作为主导,并最终拍板决定。但由于他不太确定自己的号召力和实力,也不太确定当时的前景,而且由于身居高位所以能比秦王看到更多不利因素,所以过程中表现出犹豫和迟疑。
而秦王在晋阳起兵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于是,李鸿运苦思冥想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先把突破口放在秦王身上。
第一步,就是在秦王劝梁高祖起兵的这个过程中出谋划策,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