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一番惨烈的交战之后,李鸿运再度回到原点。
形势在最后关头发生了大逆转,他的第一次尝试就在自以为希望很大的情况下失败了。
“可恶,问题到底是出在了哪个环节……”
李鸿运开始复盘自己的第一次尝试。
前边跟着秦王打天下的环节,他觉得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在这个过程中,他建立了军功和威望,也收复了刘黑闼等河北将领,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如果玄武门之变按照原定的历史发展,那么他和太子凭借着兵力优势A上去,多半已经赢了。
秦王莫名其妙地站在皇帝一边,反而让他们变成了谋反,于是局势才两级反转,让李鸿运的所有准备全都功亏一篑。
“是我对史料的细节了解不够充分?
“还是说,秦王提前看了剧本?”
李鸿运仔细想了想,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之前他对玄武门之变的完成度只有74%,并不能说自己完美掌握了其中的所有细节。
虽说他打出来的玄武门之变和历史上的结局基本一致,可隐患终究还是有的。或许某个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秦王的对策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整个事态的走向就会完全不同了。
“是因为秦王已经提前在太子府和齐王府安插了卧底,掌握了我们的动向?
“所以,原本打算发动政变、先囚禁梁高祖再干掉太子的他临时改变了策略,反而利用我们要攻打玄武门的契机,提前向梁高祖告密,并联合禁军在宫中埋伏……”
李鸿运想来想去,这是概率最高的一种可能性。
在真正的历史中,太子府和齐王府基本上是四面漏风的状态,太子和齐王密谋要害死秦王,秦王却总是能先一步得到消息。
到了玄武门之变的当天,秦王已经动员那么多人完成了密谋,而太子和齐王却还被完全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由此足以见得,双方在情报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我得想办法揪出内鬼?
“但内鬼不是那么容易揪出来的……”
秦王到底在太子和齐王府安插了多少内鬼,史料上根本没有记载。
而李鸿运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这些人找出来,也基本上不可能。
有个笨办法是回到上一个阶段,以上帝视角再死磕几遍玄武门之变,盯住秦王府和太子府的每一个人,找出所有的卧底,然后再回来,把这些卧底全都清理出去。
但这个方法显然不可行。
第一,秦王府和太子府的人实在太多了,太子光是私兵就有三千人,再加上太子府还有一整套官员的班子,这人数更是会来到一个十分夸张的地步。
即便将范围缩小到太子府的核心人员,数量也依旧庞大,想要一个个从头到尾盯一遍,效率太低,时间上根本不允许。
第二,双方的差距不在于某一个内奸,而是全方位的情报能力差距。
即便李鸿运拔掉了一批在太子府的卧底,秦王也依旧有能力继续发展更多的卧底。
甚至李鸿运在拔第一卧底的时候,秦王可能就已经察觉,并改变了对策,换了一批人来策反。
到时候他再想去前一个阶段抄答桉,也根本抄不到了。
所以,李鸿运分析一番之后发现,按照自己目前的办法,这个问题基本上是无解的。
因为想要在玄武门之变中赢过秦王,就必须建立比他更加强大的情报网络系统,要瞒住秦王,并且还要时刻掌握秦王的最新动向。
不仅如此,李鸿运还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这一关的具体通关标准到底是什么?
游戏目标写的是:“扮演齐王,赢得玄武门之变。”
但怎么才算“赢得”呢?
是干掉秦王算赢?或者帮助秦王也算赢?又或者是把太子、秦王、梁高祖一起干掉,才算赢?
以李鸿运对这个游戏的理解,恐怕没说就默认是最高难度了。
因此,很有可能即便他帮助太子干掉了秦王,却没有干掉太子,也一样无法达成目标。
于是,在第二次尝试中,李鸿运决定先验证一下这个问题。
他整体上还是沿袭了第一次尝试的思路,先守住晋阳城,然后跟着秦王一起打天下,最后收降河北之地的势力为自己所用。
而在最后的玄武门之变阶段,他表面上坚定地和太子站在一起,实际上背地里却无条件地帮助秦王。
这样一来,游戏难度果然骤降。
有了齐王这个终极大内鬼,太子完全没有了任何还手之力,玄武门之变自然也毫无悬念地结束了。
但在完成了这一切之后,李鸿运的视野中却并未出现通关提示。
这意味着,帮助秦王赢得玄武门之变,并不算完成目标!
因为是秦王赢了,不是你齐王赢了,你只不过是秦王的附庸而已。
得到这个结果之后,李鸿运默默地叹了口气。
果然,这破游戏的尿性一贯如此,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如此说来,其实第一阶段的时候即便他帮助太子干掉了秦王,也不算通关,因为那是太子的胜利,而不是齐王的胜利。
游戏还在继续进行中。
即便李鸿运帮助太子干掉了秦王,或者帮助秦王干掉了太子,接下来他还得继续干掉太子和秦王,才算成功。
这就难办了。
在帮助秦王赢得玄武门之变后,再干掉秦王?
这难度直接高得突破天际了,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帮秦王。
所以,在完成玄武门之变的第一时间,在秦王和功臣们因为大功告成而欢喜的同时,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头功作用的齐王默默地抽出佩剑自刎。
“四弟!四弟!”
秦王大惊失色,他冲上去抱住齐王的尸体,却发现脖颈处的大动脉血如泉涌,人已经彻底失去了生机。
秦王痛哭不已。
他显然想破头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两兄弟一起共患难,到了该享福的时候,齐王却想不开自刎了……
……
再度回到最初的起点,李鸿运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办法,并决定从根本上改变策略。
“已经搞清楚了,‘赢得玄武门之变’的意思是,要成为这场政变的最后胜利者。
“依附于太子或者依附于秦王都不算赢,得扮演齐王,干掉所有人并成功大权独揽。
“这难度又拔高了……”
李鸿运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独立于太子、秦王之外,成为第三股势力并坐收渔利的办法。
但在简单的几次尝试之后,却发现这根本行不通。
《暗沙》在这方面还挺人性化的,之前扮演过的内容,如果不需要改变的话,可以直接跳转关键节点。所以李鸿运尝试了几次,都是直接从玄武门之变开始的,倒是也没浪费太多的时间。
这种办法之所以行不通,原因很简单:两不相帮意味着会被两边同时提防,而作为实力最弱小的齐王,自然会被第一个干掉。
也就是老大和老二打起来,把老三给打死了。
历史上三分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很少出现,正是因为弱小的第三方其实很难抓到什么太好的战略窗口期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刚刚露出苗头、有希望成为第三强的时候,另外两强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并立刻停止争斗把第三方给掐死了,不会傻到让他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被干掉”也并不意味着齐王会被肉体消灭,只是在太子和秦王的联手打压之下,他的势力被削减到一个无法对两人构成威胁的程度。
而后,太子和秦王继续斗。
结果毫无疑问还是秦王胜利。
于是李鸿运非常绝望地发现,三种可能性他全都尝试了一遍,却都赢不了。
帮太子,在梁高祖的平衡下,秦王还是能靠着碾压的情报优势翻盘;
帮秦王,秦王直接无敌了,接下来更难扳倒秦王;
两不相帮,被联和打压,还是秦王赢,还是没法扳倒秦王。
所以,思来想去,李鸿运得出一个结论。
他原本的那种玩法,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玄武门之变的格局。秦王仍旧是稳操胜券,他和太子表面势力强大,实则外强中干,一... -->>
在一番惨烈的交战之后,李鸿运再度回到原点。
形势在最后关头发生了大逆转,他的第一次尝试就在自以为希望很大的情况下失败了。
“可恶,问题到底是出在了哪个环节……”
李鸿运开始复盘自己的第一次尝试。
前边跟着秦王打天下的环节,他觉得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在这个过程中,他建立了军功和威望,也收复了刘黑闼等河北将领,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如果玄武门之变按照原定的历史发展,那么他和太子凭借着兵力优势A上去,多半已经赢了。
秦王莫名其妙地站在皇帝一边,反而让他们变成了谋反,于是局势才两级反转,让李鸿运的所有准备全都功亏一篑。
“是我对史料的细节了解不够充分?
“还是说,秦王提前看了剧本?”
李鸿运仔细想了想,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之前他对玄武门之变的完成度只有74%,并不能说自己完美掌握了其中的所有细节。
虽说他打出来的玄武门之变和历史上的结局基本一致,可隐患终究还是有的。或许某个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秦王的对策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整个事态的走向就会完全不同了。
“是因为秦王已经提前在太子府和齐王府安插了卧底,掌握了我们的动向?
“所以,原本打算发动政变、先囚禁梁高祖再干掉太子的他临时改变了策略,反而利用我们要攻打玄武门的契机,提前向梁高祖告密,并联合禁军在宫中埋伏……”
李鸿运想来想去,这是概率最高的一种可能性。
在真正的历史中,太子府和齐王府基本上是四面漏风的状态,太子和齐王密谋要害死秦王,秦王却总是能先一步得到消息。
到了玄武门之变的当天,秦王已经动员那么多人完成了密谋,而太子和齐王却还被完全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由此足以见得,双方在情报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我得想办法揪出内鬼?
“但内鬼不是那么容易揪出来的……”
秦王到底在太子和齐王府安插了多少内鬼,史料上根本没有记载。
而李鸿运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这些人找出来,也基本上不可能。
有个笨办法是回到上一个阶段,以上帝视角再死磕几遍玄武门之变,盯住秦王府和太子府的每一个人,找出所有的卧底,然后再回来,把这些卧底全都清理出去。
但这个方法显然不可行。
第一,秦王府和太子府的人实在太多了,太子光是私兵就有三千人,再加上太子府还有一整套官员的班子,这人数更是会来到一个十分夸张的地步。
即便将范围缩小到太子府的核心人员,数量也依旧庞大,想要一个个从头到尾盯一遍,效率太低,时间上根本不允许。
第二,双方的差距不在于某一个内奸,而是全方位的情报能力差距。
即便李鸿运拔掉了一批在太子府的卧底,秦王也依旧有能力继续发展更多的卧底。
甚至李鸿运在拔第一卧底的时候,秦王可能就已经察觉,并改变了对策,换了一批人来策反。
到时候他再想去前一个阶段抄答桉,也根本抄不到了。
所以,李鸿运分析一番之后发现,按照自己目前的办法,这个问题基本上是无解的。
因为想要在玄武门之变中赢过秦王,就必须建立比他更加强大的情报网络系统,要瞒住秦王,并且还要时刻掌握秦王的最新动向。
不仅如此,李鸿运还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这一关的具体通关标准到底是什么?
游戏目标写的是:“扮演齐王,赢得玄武门之变。”
但怎么才算“赢得”呢?
是干掉秦王算赢?或者帮助秦王也算赢?又或者是把太子、秦王、梁高祖一起干掉,才算赢?
以李鸿运对这个游戏的理解,恐怕没说就默认是最高难度了。
因此,很有可能即便他帮助太子干掉了秦王,却没有干掉太子,也一样无法达成目标。
于是,在第二次尝试中,李鸿运决定先验证一下这个问题。
他整体上还是沿袭了第一次尝试的思路,先守住晋阳城,然后跟着秦王一起打天下,最后收降河北之地的势力为自己所用。
而在最后的玄武门之变阶段,他表面上坚定地和太子站在一起,实际上背地里却无条件地帮助秦王。
这样一来,游戏难度果然骤降。
有了齐王这个终极大内鬼,太子完全没有了任何还手之力,玄武门之变自然也毫无悬念地结束了。
但在完成了这一切之后,李鸿运的视野中却并未出现通关提示。
这意味着,帮助秦王赢得玄武门之变,并不算完成目标!
因为是秦王赢了,不是你齐王赢了,你只不过是秦王的附庸而已。
得到这个结果之后,李鸿运默默地叹了口气。
果然,这破游戏的尿性一贯如此,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如此说来,其实第一阶段的时候即便他帮助太子干掉了秦王,也不算通关,因为那是太子的胜利,而不是齐王的胜利。
游戏还在继续进行中。
即便李鸿运帮助太子干掉了秦王,或者帮助秦王干掉了太子,接下来他还得继续干掉太子和秦王,才算成功。
这就难办了。
在帮助秦王赢得玄武门之变后,再干掉秦王?
这难度直接高得突破天际了,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帮秦王。
所以,在完成玄武门之变的第一时间,在秦王和功臣们因为大功告成而欢喜的同时,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头功作用的齐王默默地抽出佩剑自刎。
“四弟!四弟!”
秦王大惊失色,他冲上去抱住齐王的尸体,却发现脖颈处的大动脉血如泉涌,人已经彻底失去了生机。
秦王痛哭不已。
他显然想破头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两兄弟一起共患难,到了该享福的时候,齐王却想不开自刎了……
……
再度回到最初的起点,李鸿运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办法,并决定从根本上改变策略。
“已经搞清楚了,‘赢得玄武门之变’的意思是,要成为这场政变的最后胜利者。
“依附于太子或者依附于秦王都不算赢,得扮演齐王,干掉所有人并成功大权独揽。
“这难度又拔高了……”
李鸿运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独立于太子、秦王之外,成为第三股势力并坐收渔利的办法。
但在简单的几次尝试之后,却发现这根本行不通。
《暗沙》在这方面还挺人性化的,之前扮演过的内容,如果不需要改变的话,可以直接跳转关键节点。所以李鸿运尝试了几次,都是直接从玄武门之变开始的,倒是也没浪费太多的时间。
这种办法之所以行不通,原因很简单:两不相帮意味着会被两边同时提防,而作为实力最弱小的齐王,自然会被第一个干掉。
也就是老大和老二打起来,把老三给打死了。
历史上三分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很少出现,正是因为弱小的第三方其实很难抓到什么太好的战略窗口期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刚刚露出苗头、有希望成为第三强的时候,另外两强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并立刻停止争斗把第三方给掐死了,不会傻到让他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被干掉”也并不意味着齐王会被肉体消灭,只是在太子和秦王的联手打压之下,他的势力被削减到一个无法对两人构成威胁的程度。
而后,太子和秦王继续斗。
结果毫无疑问还是秦王胜利。
于是李鸿运非常绝望地发现,三种可能性他全都尝试了一遍,却都赢不了。
帮太子,在梁高祖的平衡下,秦王还是能靠着碾压的情报优势翻盘;
帮秦王,秦王直接无敌了,接下来更难扳倒秦王;
两不相帮,被联和打压,还是秦王赢,还是没法扳倒秦王。
所以,思来想去,李鸿运得出一个结论。
他原本的那种玩法,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玄武门之变的格局。秦王仍旧是稳操胜券,他和太子表面势力强大,实则外强中干,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