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北朝帝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泰归镇之后,许多事务再次涌到他的面前来。虽然周边形势不像他去年归镇时那样杂乱,但也足够他忙上好一阵的。
家中娘子此番随他赴镇,自然居住在内府之中。在他归镇之前,总管府已经将府邸修葺的更加宜居。而且治内许多大族以及蛮部豪酋们都以侍奉夫人起居生活的名义,主动将自家户中女子送来总管府接受选募。
这些内府事务李泰也无暇过问,索性全都交付给娘子进行搭理,让这小娘子忙起来,既能快速融入荆州的生活,也不会感觉太过无聊。
随同而来的关中时流,则被暂时安置在荆州城中,并有府员引导他们在境内游览一番,从而对当下的荆州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顺便等待参加稍后的招商会。
至于李泰自己,归镇之后先安排人员护送梁王返回襄阳,然后便开始处理几桩总管府内部的人事问题。
他此番回朝述职,台府对于荆州总管的人事结构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大规模的改变,但还是对几个具体的人员和职位做出了调整。对此只要不触及李泰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方针,他便也没有提出反对。
台府此番要从荆州总管府调走荆州防城大都督窦炽、东荆州刺史侯植和新升骠骑开府的贺若敦等几人,让他们或是回朝或是返回霸府任事。
本着好聚好散的原则,李泰在几人离镇之前,分别安排与他们进行一次谈话。首先要作交谈的,便是窦炽。
窦炽作为荆州防城大都督,乃是荆州总管府下级别最高的武官之一。每当李泰率部出征时,窦炽便以留守而坐镇穰城,主管政务的总管府长史崔谦与之分领文武,可以说是李泰的左膀右臂。
级别这么高的上佐,在主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通常是也不作更换的,毕竟培养一份共事的默契也并不容易。诸如大行台宇文泰旧年担任夏州刺史的时候,于谨便担任夏州防城大都督,双方搭伙至今,不只是事业上的好伙伴、也是生活中的挚友,并且还结成了姻亲。
不过李泰跟窦炽则就有点不同与此,之前霸府任命他为荆州刺史的时候,指派窦炽担任荆州防城大都督,与他搭配共事。
这样的搭配并不是李泰自己的意思,在此之前他跟窦炽也乏甚交情,甚至还有点担心窦炽肯不肯屈于其下。好在共事以来窦炽也都能很好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面都以李泰的意见为主,就算他有什么意见发表,也都是一些拾遗补漏的辅助性提议。
李泰对于窦炽也都给以足够的尊重,并不将之当作寻常的下属来呼喝差遣,毕竟窦炽的身份和资历确实不俗,只可惜有点生不逢时以至于时运不济、反而需要屈居李泰这个后起之秀之下。
故而双方在荆州共事这段时间以来,倒也算得上是波澜不惊、互相成就。窦炽因为荆州总管府整体的功勋而得有名爵升迁,而李泰也因为有窦炽这样一个稳重老成之人留守后方才能放心的各处征战。
只不过双方之间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乏甚默契,或者说窦炽做不到李泰心中所希望的那样能够全心全意的站在荆州总管府的立场上去考虑和处理问题。
倒不是说窦炽这个人其身不正、三心二意,而是其人身世履历过于复杂,双方之间又没有宇文泰和于谨之间那种面对真正考验的经历,彼此间相处起来总是一种礼貌中透着生疏的气氛,有着一层不易消除的隔阂,李泰便也不敢完全的委以心腹,许多军政机要都不让窦炽涉入,也使得防城大都督这个职位的意义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此番台府提议调走窦炽,李泰也并没有提出反对,而是默认下来。至于接下来取代其人位置的,则就是柱国侯莫陈崇的弟弟侯莫陈琼。
李泰在总管府中设置宴席招待窦炽,并且让其继任者侯莫陈琼也列席堂中。
窦炽如约到来,李泰亲至堂前迎接,双方互作见礼,然后李泰便又向他介绍了一下旁边的侯莫陈琼。他见窦炽仍是一身袴褶戎袍,且眼神有些肆无忌惮的上下打量侯莫陈琼几眼,明显是心中有些不忿,李泰便也不由得暗叹一声。
人生绝大多数时候,出身、立场和选择都要远比个体的努力更加重要。所谓的人定胜天,往往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但如果不相信、不肯努力又没有别的优势的话,那么未来绝对还不如眼下这个逼样。
窦氏乃是鲜卑豪门大族,窦炽这个出身绝对碾压世间大多数人,包括侯莫陈琼。可问题是如今运势并不在他们这一方,就连宗室之家元氏、长孙氏都日渐没落,窦氏自然也不例外。
窦炽资历虽深,但因并非霸府嫡系,故而来到关西多年基本都是处于闲置状态。
之前窦炽被委任为荆州防城大都督,估计也是因为霸府想要在荆州形成一种多元局面、彼此制衡,但却没想到南梁剧变给东南战局带来莫大的转机,而李泰又敏锐的抓住这一机会并且充分的扩大战果,奠定了其人在荆州说一不二的局面。
如今对霸府来说,继续将窦炽留任荆州也已经起不到牵制李泰的作用,反而还有可能让彼此联系加深,还不如换上其他更有价值的人。
对于李泰而言,窦炽在职虽然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助益,但也并没有重要到不可取代,而且彼此间关系也并没有发展到亲密无间。换上如今的侯莫陈琼,起码李泰指使起来可以更加随性。
几人入堂坐定下来,李泰便先自感叹道:“之前奉命出守荆镇,心内忧恐资历浅薄、难堪大镇,幸在大都督仗义相随、共事府中。仍记得旧年初临此境,入眼所见多有荒芜,某等府中群众同心共力,遂成今日局面。
我虽忝为府主,但若没有大都督等雄才壮力之士倾心相助,恐怕也难创成诸功。今者朝廷传诏相召,心内虽然不舍,但亦不敢阻碍大都督高就。且将之前共事一番的情缘寄于此杯酒水,酒薄情厚,言短意长,此间话别之后虽然举目难见,但也盼望能够频向问候!”
说完这话之后,李泰便端起酒杯来一饮... -->>
李泰归镇之后,许多事务再次涌到他的面前来。虽然周边形势不像他去年归镇时那样杂乱,但也足够他忙上好一阵的。
家中娘子此番随他赴镇,自然居住在内府之中。在他归镇之前,总管府已经将府邸修葺的更加宜居。而且治内许多大族以及蛮部豪酋们都以侍奉夫人起居生活的名义,主动将自家户中女子送来总管府接受选募。
这些内府事务李泰也无暇过问,索性全都交付给娘子进行搭理,让这小娘子忙起来,既能快速融入荆州的生活,也不会感觉太过无聊。
随同而来的关中时流,则被暂时安置在荆州城中,并有府员引导他们在境内游览一番,从而对当下的荆州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顺便等待参加稍后的招商会。
至于李泰自己,归镇之后先安排人员护送梁王返回襄阳,然后便开始处理几桩总管府内部的人事问题。
他此番回朝述职,台府对于荆州总管的人事结构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大规模的改变,但还是对几个具体的人员和职位做出了调整。对此只要不触及李泰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方针,他便也没有提出反对。
台府此番要从荆州总管府调走荆州防城大都督窦炽、东荆州刺史侯植和新升骠骑开府的贺若敦等几人,让他们或是回朝或是返回霸府任事。
本着好聚好散的原则,李泰在几人离镇之前,分别安排与他们进行一次谈话。首先要作交谈的,便是窦炽。
窦炽作为荆州防城大都督,乃是荆州总管府下级别最高的武官之一。每当李泰率部出征时,窦炽便以留守而坐镇穰城,主管政务的总管府长史崔谦与之分领文武,可以说是李泰的左膀右臂。
级别这么高的上佐,在主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通常是也不作更换的,毕竟培养一份共事的默契也并不容易。诸如大行台宇文泰旧年担任夏州刺史的时候,于谨便担任夏州防城大都督,双方搭伙至今,不只是事业上的好伙伴、也是生活中的挚友,并且还结成了姻亲。
不过李泰跟窦炽则就有点不同与此,之前霸府任命他为荆州刺史的时候,指派窦炽担任荆州防城大都督,与他搭配共事。
这样的搭配并不是李泰自己的意思,在此之前他跟窦炽也乏甚交情,甚至还有点担心窦炽肯不肯屈于其下。好在共事以来窦炽也都能很好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面都以李泰的意见为主,就算他有什么意见发表,也都是一些拾遗补漏的辅助性提议。
李泰对于窦炽也都给以足够的尊重,并不将之当作寻常的下属来呼喝差遣,毕竟窦炽的身份和资历确实不俗,只可惜有点生不逢时以至于时运不济、反而需要屈居李泰这个后起之秀之下。
故而双方在荆州共事这段时间以来,倒也算得上是波澜不惊、互相成就。窦炽因为荆州总管府整体的功勋而得有名爵升迁,而李泰也因为有窦炽这样一个稳重老成之人留守后方才能放心的各处征战。
只不过双方之间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乏甚默契,或者说窦炽做不到李泰心中所希望的那样能够全心全意的站在荆州总管府的立场上去考虑和处理问题。
倒不是说窦炽这个人其身不正、三心二意,而是其人身世履历过于复杂,双方之间又没有宇文泰和于谨之间那种面对真正考验的经历,彼此间相处起来总是一种礼貌中透着生疏的气氛,有着一层不易消除的隔阂,李泰便也不敢完全的委以心腹,许多军政机要都不让窦炽涉入,也使得防城大都督这个职位的意义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此番台府提议调走窦炽,李泰也并没有提出反对,而是默认下来。至于接下来取代其人位置的,则就是柱国侯莫陈崇的弟弟侯莫陈琼。
李泰在总管府中设置宴席招待窦炽,并且让其继任者侯莫陈琼也列席堂中。
窦炽如约到来,李泰亲至堂前迎接,双方互作见礼,然后李泰便又向他介绍了一下旁边的侯莫陈琼。他见窦炽仍是一身袴褶戎袍,且眼神有些肆无忌惮的上下打量侯莫陈琼几眼,明显是心中有些不忿,李泰便也不由得暗叹一声。
人生绝大多数时候,出身、立场和选择都要远比个体的努力更加重要。所谓的人定胜天,往往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但如果不相信、不肯努力又没有别的优势的话,那么未来绝对还不如眼下这个逼样。
窦氏乃是鲜卑豪门大族,窦炽这个出身绝对碾压世间大多数人,包括侯莫陈琼。可问题是如今运势并不在他们这一方,就连宗室之家元氏、长孙氏都日渐没落,窦氏自然也不例外。
窦炽资历虽深,但因并非霸府嫡系,故而来到关西多年基本都是处于闲置状态。
之前窦炽被委任为荆州防城大都督,估计也是因为霸府想要在荆州形成一种多元局面、彼此制衡,但却没想到南梁剧变给东南战局带来莫大的转机,而李泰又敏锐的抓住这一机会并且充分的扩大战果,奠定了其人在荆州说一不二的局面。
如今对霸府来说,继续将窦炽留任荆州也已经起不到牵制李泰的作用,反而还有可能让彼此联系加深,还不如换上其他更有价值的人。
对于李泰而言,窦炽在职虽然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助益,但也并没有重要到不可取代,而且彼此间关系也并没有发展到亲密无间。换上如今的侯莫陈琼,起码李泰指使起来可以更加随性。
几人入堂坐定下来,李泰便先自感叹道:“之前奉命出守荆镇,心内忧恐资历浅薄、难堪大镇,幸在大都督仗义相随、共事府中。仍记得旧年初临此境,入眼所见多有荒芜,某等府中群众同心共力,遂成今日局面。
我虽忝为府主,但若没有大都督等雄才壮力之士倾心相助,恐怕也难创成诸功。今者朝廷传诏相召,心内虽然不舍,但亦不敢阻碍大都督高就。且将之前共事一番的情缘寄于此杯酒水,酒薄情厚,言短意长,此间话别之后虽然举目难见,但也盼望能够频向问候!”
说完这话之后,李泰便端起酒杯来一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