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元和长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服役的地方,像汉朝的“永巷”一样,买进原材料给犯罪宫人织布,次品会拿出去卖,不过宦官们会硬载给商贩。
到元和时就很糟糕了,主持宫市的宦官再也不愿老实做生意,开始巧取豪夺、敲诈勒索,他们一般都持有宣徽院、或者内府局的公文敕命,命令一下,管商贩多少货物,直接让商贩送进宫去接收,随便给点布帛就打发走。
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写的宫市的事。
宦官们的权力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一个另类的官僚队伍。但录取新人阉割的机构没去查,成为宦官以后一般都是大宦官带新人,同样要熬资历,升迁也不易。
最快的升迁方式,当然是跟一个好主人了,比如突吐承璀最开始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小黄门,服侍顺宗长子李纯。恰逢德宗正常驾崩,顺宗即位,在王叔文等不成熟的政客们进言下,竟然想夺宦官兵权,就是“永贞革新”了,不过好的政治意图也是要讲究策略的,最后失败了。
永贞内禅前后,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李纯由亲王到太子,然后由太子到皇帝,突吐承璀也跟着升为东宫黄门直,然后一路走高,令人惊叹。
至于永内禅的内幕,其实很简单,顺宗要裁掉五坊、削宦官禁军领导权,引起了俱文珍、刘光琦大宦官的不满与警惕,于是图谋拥立宪宗李纯,加上李纯的妻族是郭子仪的孙女,也就是驸马都尉郭暖与升平公主的女儿,外戚势力十分强大。
眼看有机会了,郭氏与李纯这时利益一致,宦官们一煸动,李纯自然会动心了,也由不得他不动心,他若不参与,宦官们就会拥立别的皇子。
所以,永贞内禅,除了李纯一个人是矛盾而纠结的外,其余郭氏、宦官们都是意志坚决,一拍即合的,甚至其中还有少数外朝官员参与其事。
被人强推上位的感觉当然很不爽,李纯做了皇帝之后,开始疏远郭氏,只册她为贵妃,却不肯立为皇后。郭贵妃与郭氏家族应该是很恼怒,当然又不敢发作。
李纯由亲王到太子,再到皇帝,时间速度节凑都超快,实力明显跟不上时局变化。但好在他是一个英明的帝王,无愧史家“小太宗”的评价。
在平定西川刘辟、江南李琦后,皇帝在开始想着加强自己的实力了。
元和三年,李纯加封突吐承璀为左街功德使,去修长乐坊内的安[国]寺,立神功圣德碑,请翰林学士李绛写表文,表彰皇帝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啦。
结果碑立好了,李绛拒不写碑文,还劝道:自古哪有夸耀自己功勋的帝王,你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我才不写这种文。
李纯大为恼怒,只好让突吐承璀把功德碑推了。突吐承璀推诿说:碑太高大推不动!
李纯提高声音大吼:那就用一百头牛拉。
结果就自然推倒了。
这事与李纯加强自己实力有关系吗?
有!很大的关系!可惜,翰林学士李绛竟然没参透其中玄机,坏了李纯大事。
首先说其一、修的这个寺庙是唐睿宗李旦曾经被幽禁在家的王宅旁边,在这寺庙立功德碑不仅在于彰显皇帝的武功,更是在告诉世人,祖宗的蒙羞,并警示后宫不得干政!
其二,为自己的人突吐承璀刷功劳。
其三、皇帝的武功一彰显会有什么效果,朝野士大夫、民间庶民都知道皇帝英明神武,那皇帝的威望就更高,更有正统合法性,而不是拥下挟上的。皇帝对自己逼父亲退位是有内疚之心的,他要消除这个不利影响。
但可惜,就是这么一件小事也没做成。但皇帝并没有气馁,后来的削藩战争虽不顺利,但基本都成功了,这是德宗时期都没处理好的,当然也是时机成熟的结果。
这件事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时的郭氏已经在后宫阴结势力,上下其手了。
元和四年,宪宗在翰林学士李绛的进言下,毫不犹豫地册立庶长子李宁为太子,但这事很不正常地拖了几个月才举行册封典礼,说明有人在阻止此事的正常进行。
然而,太子册立后,仅仅不到两年就病薨了。这是史书记载,太子册立后的这两年里,几乎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显示他的身体是否健康的字眼。
但那怎么可能呢,一个身体不健康的皇子,皇帝会这么没眼光,一定要立他为太子?
所以,此事的背后是有内幕的,太子必然是非常病逝,因为太子的存在,严重威胁了郭氏,但在皇帝,这就是制衡了。
在武则天之后,中唐的亲王连王府都没有,太子也已经没有开府的权力了,也没有詹事府、左右率府、率更寺等,也就没有任何实力,完全没能力自保。
基于这么一个复杂情况,宦官们自然会亲近郭氏,而与皇帝关系很不好,加上顺宗被迫内禅,宦官们和郭氏都会很心虚,于是,顺宗迁居兴庆宫后,不久就驾崩,为俱文珍等人暗害。
不久,俱文珍就与众宦官不和而致仕,这自然是皇帝忌惮,妙巧操作的结果。
但皇帝要坐稳大位,还要一展抱负,就不得不考虑内庭势力平衡的关系,所以,突吐承璀上台跳舞了,并掌管左神策军。
禁军不得不说一下
枢密院,这是宦官们为便于掌控禁军,主要是北衙,禁军分为六军,左右龙武、左右羽林、左右神策。
龙武、羽林其实已经空番号,只剩下神策军了。
右神策军,在元和初掌握在俱文珍手里,然后是刘光琦,再后来制度化,规范化,设立了枢密正副使,以及其下属一应分支机构,元和初中期,是刘光琦、梁守谦为正副使,后期是梁守谦。
也就是说,宪宗用突吐承璀掌握了左神策军,但右神策军一直都没能完全掌握,被排除在外,直到最后“元和宫变”。
说到元和宫变,这里也交代一下,有兴趣的书友可《辛公平上仙》,这篇唐传奇,说了详细过程,而且进入大明宫的那支军队来自华阴县,正是右神策军一支的驻地,而且,华阴县是郭氏故乡,这个很耐人寻味。
宪宗暴崩之地是中和殿,不是宣政殿,中和殿外一墙之隔,便是左银台门外的左神策军大营,可见宪宗后期虽然崇佛崇道,好长生之术,但这些都太片面,到宫变时都在中和殿说明什么,宪宗已有警觉,但左神策军中,可能也出事了。
五、说说世家
世家最著名的,当属五姓七望,就是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和崔氏,是有两个郡望的。
也不一定说,世家就一定是钜虫,李唐的统治,始终是以世家大族子弟出身的官僚为主的,寒门士子入仕率并不高,当然底层小吏、节度使自辟僚属这些不算了。
若真就世家出身官员与寒门出身官员比较起来,恐怕质量和数量都是世家出身官员占优,可见知识与教育仍掌握在世家手里。
六、相关军制
这个差点忘了,这方面虽然记得,还是找一下资料贴过来。简单说低层编制,高层统军机构那就一言难尽了。
自天宝时期,府兵制已彻底废除,改行募兵制了,编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李靖的六花阵,通常编五部七军共20000人,五部七军分别是:
中军(4000人,80个队)
左虞侯军(2800人)
右虞侯军(2800人)
左厢(包括左前军2600人、左后军2600人)
右厢(包括右前军2600人、右后军2600人)
五部分别由大将、左虞侯、右虞侯、左押衙、左押衙(也可能是左右副将、偏将军)统领。
到了中唐,从《太白阴经》等史料来看,“军”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编制,以250队(12500人)为一军,其中75个队(3550人)编为奇兵。
另外175个队(8750人),分编为八“阵”,每阵大约有22个队1093人,每个阵设一个“子将”统领。
虞候、押衙这些低层官职,甚至不是正式的,都在唐初就有了。
总之,这个编制的军力部署,是以“队”为最小单位来调动,到中唐,还是以队为单位,也是战斗编制,随时拉出去都可作战。
唐后期至五代初期,比较主流的编制大概有两种:
军/都——都(1000人)——营(500人)——厢(250人)——队(50人)——伙(10人)——伍(5人)。
每军(都)设1名都指挥使(又称统军、军使、都使、都将、也常称为指挥、指挥使),下辖若干都
每都设1名十将(又称都头),1000人,下辖2营
每营设指挥使,500人,下辖左右2厢
每厢设指挥使,250人,下辖5队
每个队设队正(队长、队头),50人,下辖5伙
每个伙设一名伙长,10人,下辖2伍
每个伍设伍长,下辖5人。
另一种编制,应该是唐末五代的,而不是中唐的,本书中也不采用,但贴出来看看吧。
军/都(2500人)——厢(1250人)——营(250人)——队(50人)——伙(10人)——伍(5人)。
和初唐府兵编制不同,这个时期更多是“五五”进制,而且这个编制就是作战单位。
如果觉得有何不妥的,也请留点口德,对事不对人吧!作者写书也很辛苦,很耗时间,还请多多体谅!
好了!废话到这里为止,正式发新书了,还请新老书友们多多捧场,咂出你的票子,别忘了收藏,现在不看以后看吧!
服役的地方,像汉朝的“永巷”一样,买进原材料给犯罪宫人织布,次品会拿出去卖,不过宦官们会硬载给商贩。
到元和时就很糟糕了,主持宫市的宦官再也不愿老实做生意,开始巧取豪夺、敲诈勒索,他们一般都持有宣徽院、或者内府局的公文敕命,命令一下,管商贩多少货物,直接让商贩送进宫去接收,随便给点布帛就打发走。
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写的宫市的事。
宦官们的权力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一个另类的官僚队伍。但录取新人阉割的机构没去查,成为宦官以后一般都是大宦官带新人,同样要熬资历,升迁也不易。
最快的升迁方式,当然是跟一个好主人了,比如突吐承璀最开始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小黄门,服侍顺宗长子李纯。恰逢德宗正常驾崩,顺宗即位,在王叔文等不成熟的政客们进言下,竟然想夺宦官兵权,就是“永贞革新”了,不过好的政治意图也是要讲究策略的,最后失败了。
永贞内禅前后,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李纯由亲王到太子,然后由太子到皇帝,突吐承璀也跟着升为东宫黄门直,然后一路走高,令人惊叹。
至于永内禅的内幕,其实很简单,顺宗要裁掉五坊、削宦官禁军领导权,引起了俱文珍、刘光琦大宦官的不满与警惕,于是图谋拥立宪宗李纯,加上李纯的妻族是郭子仪的孙女,也就是驸马都尉郭暖与升平公主的女儿,外戚势力十分强大。
眼看有机会了,郭氏与李纯这时利益一致,宦官们一煸动,李纯自然会动心了,也由不得他不动心,他若不参与,宦官们就会拥立别的皇子。
所以,永贞内禅,除了李纯一个人是矛盾而纠结的外,其余郭氏、宦官们都是意志坚决,一拍即合的,甚至其中还有少数外朝官员参与其事。
被人强推上位的感觉当然很不爽,李纯做了皇帝之后,开始疏远郭氏,只册她为贵妃,却不肯立为皇后。郭贵妃与郭氏家族应该是很恼怒,当然又不敢发作。
李纯由亲王到太子,再到皇帝,时间速度节凑都超快,实力明显跟不上时局变化。但好在他是一个英明的帝王,无愧史家“小太宗”的评价。
在平定西川刘辟、江南李琦后,皇帝在开始想着加强自己的实力了。
元和三年,李纯加封突吐承璀为左街功德使,去修长乐坊内的安[国]寺,立神功圣德碑,请翰林学士李绛写表文,表彰皇帝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啦。
结果碑立好了,李绛拒不写碑文,还劝道:自古哪有夸耀自己功勋的帝王,你这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我才不写这种文。
李纯大为恼怒,只好让突吐承璀把功德碑推了。突吐承璀推诿说:碑太高大推不动!
李纯提高声音大吼:那就用一百头牛拉。
结果就自然推倒了。
这事与李纯加强自己实力有关系吗?
有!很大的关系!可惜,翰林学士李绛竟然没参透其中玄机,坏了李纯大事。
首先说其一、修的这个寺庙是唐睿宗李旦曾经被幽禁在家的王宅旁边,在这寺庙立功德碑不仅在于彰显皇帝的武功,更是在告诉世人,祖宗的蒙羞,并警示后宫不得干政!
其二,为自己的人突吐承璀刷功劳。
其三、皇帝的武功一彰显会有什么效果,朝野士大夫、民间庶民都知道皇帝英明神武,那皇帝的威望就更高,更有正统合法性,而不是拥下挟上的。皇帝对自己逼父亲退位是有内疚之心的,他要消除这个不利影响。
但可惜,就是这么一件小事也没做成。但皇帝并没有气馁,后来的削藩战争虽不顺利,但基本都成功了,这是德宗时期都没处理好的,当然也是时机成熟的结果。
这件事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时的郭氏已经在后宫阴结势力,上下其手了。
元和四年,宪宗在翰林学士李绛的进言下,毫不犹豫地册立庶长子李宁为太子,但这事很不正常地拖了几个月才举行册封典礼,说明有人在阻止此事的正常进行。
然而,太子册立后,仅仅不到两年就病薨了。这是史书记载,太子册立后的这两年里,几乎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显示他的身体是否健康的字眼。
但那怎么可能呢,一个身体不健康的皇子,皇帝会这么没眼光,一定要立他为太子?
所以,此事的背后是有内幕的,太子必然是非常病逝,因为太子的存在,严重威胁了郭氏,但在皇帝,这就是制衡了。
在武则天之后,中唐的亲王连王府都没有,太子也已经没有开府的权力了,也没有詹事府、左右率府、率更寺等,也就没有任何实力,完全没能力自保。
基于这么一个复杂情况,宦官们自然会亲近郭氏,而与皇帝关系很不好,加上顺宗被迫内禅,宦官们和郭氏都会很心虚,于是,顺宗迁居兴庆宫后,不久就驾崩,为俱文珍等人暗害。
不久,俱文珍就与众宦官不和而致仕,这自然是皇帝忌惮,妙巧操作的结果。
但皇帝要坐稳大位,还要一展抱负,就不得不考虑内庭势力平衡的关系,所以,突吐承璀上台跳舞了,并掌管左神策军。
禁军不得不说一下
枢密院,这是宦官们为便于掌控禁军,主要是北衙,禁军分为六军,左右龙武、左右羽林、左右神策。
龙武、羽林其实已经空番号,只剩下神策军了。
右神策军,在元和初掌握在俱文珍手里,然后是刘光琦,再后来制度化,规范化,设立了枢密正副使,以及其下属一应分支机构,元和初中期,是刘光琦、梁守谦为正副使,后期是梁守谦。
也就是说,宪宗用突吐承璀掌握了左神策军,但右神策军一直都没能完全掌握,被排除在外,直到最后“元和宫变”。
说到元和宫变,这里也交代一下,有兴趣的书友可《辛公平上仙》,这篇唐传奇,说了详细过程,而且进入大明宫的那支军队来自华阴县,正是右神策军一支的驻地,而且,华阴县是郭氏故乡,这个很耐人寻味。
宪宗暴崩之地是中和殿,不是宣政殿,中和殿外一墙之隔,便是左银台门外的左神策军大营,可见宪宗后期虽然崇佛崇道,好长生之术,但这些都太片面,到宫变时都在中和殿说明什么,宪宗已有警觉,但左神策军中,可能也出事了。
五、说说世家
世家最著名的,当属五姓七望,就是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和崔氏,是有两个郡望的。
也不一定说,世家就一定是钜虫,李唐的统治,始终是以世家大族子弟出身的官僚为主的,寒门士子入仕率并不高,当然底层小吏、节度使自辟僚属这些不算了。
若真就世家出身官员与寒门出身官员比较起来,恐怕质量和数量都是世家出身官员占优,可见知识与教育仍掌握在世家手里。
六、相关军制
这个差点忘了,这方面虽然记得,还是找一下资料贴过来。简单说低层编制,高层统军机构那就一言难尽了。
自天宝时期,府兵制已彻底废除,改行募兵制了,编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李靖的六花阵,通常编五部七军共20000人,五部七军分别是:
中军(4000人,80个队)
左虞侯军(2800人)
右虞侯军(2800人)
左厢(包括左前军2600人、左后军2600人)
右厢(包括右前军2600人、右后军2600人)
五部分别由大将、左虞侯、右虞侯、左押衙、左押衙(也可能是左右副将、偏将军)统领。
到了中唐,从《太白阴经》等史料来看,“军”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编制,以250队(12500人)为一军,其中75个队(3550人)编为奇兵。
另外175个队(8750人),分编为八“阵”,每阵大约有22个队1093人,每个阵设一个“子将”统领。
虞候、押衙这些低层官职,甚至不是正式的,都在唐初就有了。
总之,这个编制的军力部署,是以“队”为最小单位来调动,到中唐,还是以队为单位,也是战斗编制,随时拉出去都可作战。
唐后期至五代初期,比较主流的编制大概有两种:
军/都——都(1000人)——营(500人)——厢(250人)——队(50人)——伙(10人)——伍(5人)。
每军(都)设1名都指挥使(又称统军、军使、都使、都将、也常称为指挥、指挥使),下辖若干都
每都设1名十将(又称都头),1000人,下辖2营
每营设指挥使,500人,下辖左右2厢
每厢设指挥使,250人,下辖5队
每个队设队正(队长、队头),50人,下辖5伙
每个伙设一名伙长,10人,下辖2伍
每个伍设伍长,下辖5人。
另一种编制,应该是唐末五代的,而不是中唐的,本书中也不采用,但贴出来看看吧。
军/都(2500人)——厢(1250人)——营(250人)——队(50人)——伙(10人)——伍(5人)。
和初唐府兵编制不同,这个时期更多是“五五”进制,而且这个编制就是作战单位。
如果觉得有何不妥的,也请留点口德,对事不对人吧!作者写书也很辛苦,很耗时间,还请多多体谅!
好了!废话到这里为止,正式发新书了,还请新老书友们多多捧场,咂出你的票子,别忘了收藏,现在不看以后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