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秦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崇祯九年,正月十三日。
寒夜漫漫,紫禁城一片静谧,只有不时响起的更声,体现着时光的流逝,勤政殿中的灯火仍旧通明,连日以来,这座大殿总是如此,直到将近三更天时,灯火才会熄灭。
崇祯坐在暖榻上,正在灯下看奏折,殿中四角放着炭火炉,使得殿内温暖如春,但是崇祯的心里,却始终笼罩着一片寒意,消失不去。
他在看各地的塘报。有安徽的,辽东的,关中的,河南的,湖广的,四川的,山西的,厚厚地叠起一摞。崇祯挨个看过,不禁大皱眉头,轻轻摇头叹息。
所有的战报,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
安徽有流贼骚扰,是老回回,革左五营,众约二十万,辽东的皇太极正在准备建国,这伙女真蛮族真的建了国,便是摆明了与大明分庭抗礼,因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嘛。
关中倒是很安静,但是细作有报,关中的秦军正在秣兵厉马,加紧操练,日夜赶制军器,督造火铳弓箭等物,还有攻城器具,虽然不知道要进攻哪里,但看架式,近期肯定会有大的行动。
山西的洪承畴来报,大同已经收复,后金军已然撤走,因为多尔衮要回辽东去,参与建国一事,因此山西暂时安定下来。
再有便是关于李自成与张献忠的,傅宗龙来报,李自成一进河南,便打下了故县,补充了粮草银钱,人马军器,然后在这里过了年,于正月初三便开进河南腹地,此时傅宗龙正调集兵力,准备包围李自成部。
崇祯最为关心的,则是杨嗣昌那边。据报,杨嗣昌还在尾随追击张献忠,只是张献忠极为狡猾,多次追剿终没有将其歼灭,张献忠部在四川与湖广交界之处,忽而东,忽而西,使得官军抓不到他的主力进行决战。
崇祯将塘报扔在案上,愁眉不展。
一边站立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看了,小心谨慎地问了一句:“陛下,当前剿贼之事,错综复杂,局势不明,别的地方都好办,有名将督办,唯独关中的秦军,缺少制衡之力量。一旦秦军也开出潼关,进入中原,与李自成联手,傅宗龙只怕顾此失彼,控制不住啊。”
崇祯叹息一声:“若有良帅,何愁流贼不灭?只是眼下,朝中无人可用。”
张凤翼小心地道:“微臣以为,还有一人。”
崇祯一抬头,盯着他问:“是哪一个?”张凤翼沉吟道:“便是……便是尚在诏狱中的……孙传庭……”
他说这话时,眼睛紧盯着崇祯的脸色,生怕他震怒起来。
哪知崇祯听了,并不恼怒,只是神色黯然,然后站了起来,走到炉火边上,伸出手烤了烤,才道:“朕岂会不知?但是孙传庭与杨嗣昌,势同水火,若是再度起用孙传庭,杨嗣昌必定会阻止,两人必然不睦,他二人不睦,必定牵扯剿贼大事,到时候万一相互掣肘,岂不误国?就像年前,大同失守,皆因高起潜与卢象升不和,虽然朕查办了高起潜,但终究丧了卢象升这员名将,悔之不及啊。”
张凤翼这才心服:“陛下想得周全,微臣不查,失口乱言,有罪有罪。”
崇祯道:“朕也知道,孙传庭是帅才,极有韬略,但是杨嗣昌也有长处,二人只能用其一,说到底,还是一大憾事。”
此时又有太监送进来一封奏折,崇祯一瞧封皮,便知道是杨嗣昌来的,他曾经下旨给内阁,只要是杨嗣昌的奏报,不论何时,都要立刻呈报,不得拖延。
崇祯立时开阅,看了一遍,眉头复皱,然后将奏折交给张凤翼,让他看过。
张凤翼将奏折打开一瞧,也吓了一跳,杨嗣昌在奏报上说,近日以来,左良玉称病不出,人马不前,对于剿灭张献忠一事,很是消极。他再三催令,左良玉只是不理。而且不光如此,他手下人得知,范雎近期一段时间以来,刻意与左良玉接纳,二人经常来往,情好日密。杨嗣昌担心,范雎有异志,要拉拢左良玉,另立山头,无论是不是这样,都需要着意提防,他在奏报中建议,将范雎调出湖广,让他去别的省,先孤立起来,然后再观察其言行,以便处置。
崇祯问道:“你看如何?”
张凤翼想了想,才道:“陛... -->>
明崇祯九年,正月十三日。
寒夜漫漫,紫禁城一片静谧,只有不时响起的更声,体现着时光的流逝,勤政殿中的灯火仍旧通明,连日以来,这座大殿总是如此,直到将近三更天时,灯火才会熄灭。
崇祯坐在暖榻上,正在灯下看奏折,殿中四角放着炭火炉,使得殿内温暖如春,但是崇祯的心里,却始终笼罩着一片寒意,消失不去。
他在看各地的塘报。有安徽的,辽东的,关中的,河南的,湖广的,四川的,山西的,厚厚地叠起一摞。崇祯挨个看过,不禁大皱眉头,轻轻摇头叹息。
所有的战报,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
安徽有流贼骚扰,是老回回,革左五营,众约二十万,辽东的皇太极正在准备建国,这伙女真蛮族真的建了国,便是摆明了与大明分庭抗礼,因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嘛。
关中倒是很安静,但是细作有报,关中的秦军正在秣兵厉马,加紧操练,日夜赶制军器,督造火铳弓箭等物,还有攻城器具,虽然不知道要进攻哪里,但看架式,近期肯定会有大的行动。
山西的洪承畴来报,大同已经收复,后金军已然撤走,因为多尔衮要回辽东去,参与建国一事,因此山西暂时安定下来。
再有便是关于李自成与张献忠的,傅宗龙来报,李自成一进河南,便打下了故县,补充了粮草银钱,人马军器,然后在这里过了年,于正月初三便开进河南腹地,此时傅宗龙正调集兵力,准备包围李自成部。
崇祯最为关心的,则是杨嗣昌那边。据报,杨嗣昌还在尾随追击张献忠,只是张献忠极为狡猾,多次追剿终没有将其歼灭,张献忠部在四川与湖广交界之处,忽而东,忽而西,使得官军抓不到他的主力进行决战。
崇祯将塘报扔在案上,愁眉不展。
一边站立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看了,小心谨慎地问了一句:“陛下,当前剿贼之事,错综复杂,局势不明,别的地方都好办,有名将督办,唯独关中的秦军,缺少制衡之力量。一旦秦军也开出潼关,进入中原,与李自成联手,傅宗龙只怕顾此失彼,控制不住啊。”
崇祯叹息一声:“若有良帅,何愁流贼不灭?只是眼下,朝中无人可用。”
张凤翼小心地道:“微臣以为,还有一人。”
崇祯一抬头,盯着他问:“是哪一个?”张凤翼沉吟道:“便是……便是尚在诏狱中的……孙传庭……”
他说这话时,眼睛紧盯着崇祯的脸色,生怕他震怒起来。
哪知崇祯听了,并不恼怒,只是神色黯然,然后站了起来,走到炉火边上,伸出手烤了烤,才道:“朕岂会不知?但是孙传庭与杨嗣昌,势同水火,若是再度起用孙传庭,杨嗣昌必定会阻止,两人必然不睦,他二人不睦,必定牵扯剿贼大事,到时候万一相互掣肘,岂不误国?就像年前,大同失守,皆因高起潜与卢象升不和,虽然朕查办了高起潜,但终究丧了卢象升这员名将,悔之不及啊。”
张凤翼这才心服:“陛下想得周全,微臣不查,失口乱言,有罪有罪。”
崇祯道:“朕也知道,孙传庭是帅才,极有韬略,但是杨嗣昌也有长处,二人只能用其一,说到底,还是一大憾事。”
此时又有太监送进来一封奏折,崇祯一瞧封皮,便知道是杨嗣昌来的,他曾经下旨给内阁,只要是杨嗣昌的奏报,不论何时,都要立刻呈报,不得拖延。
崇祯立时开阅,看了一遍,眉头复皱,然后将奏折交给张凤翼,让他看过。
张凤翼将奏折打开一瞧,也吓了一跳,杨嗣昌在奏报上说,近日以来,左良玉称病不出,人马不前,对于剿灭张献忠一事,很是消极。他再三催令,左良玉只是不理。而且不光如此,他手下人得知,范雎近期一段时间以来,刻意与左良玉接纳,二人经常来往,情好日密。杨嗣昌担心,范雎有异志,要拉拢左良玉,另立山头,无论是不是这样,都需要着意提防,他在奏报中建议,将范雎调出湖广,让他去别的省,先孤立起来,然后再观察其言行,以便处置。
崇祯问道:“你看如何?”
张凤翼想了想,才道:“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