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lh04.com,重生一九零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傲慢的英国人所难以接受。而抵制地区的缩小却意味着抵制的深入。英资经营的洋行、旅馆、饭店等,中国雇员、连同打杂仆役纷纷辞职而去;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靠岸,没有苦力前来搬运……抵英风潮变得更有针对性,甚至在向汉口、广州等商埠蔓延。
而针对性的抵制也使公共租界内的美、比、荷、德、俄等国纷纷噤声,以免惹火烧身。显然,他们也看出来了,这场抵英运动的背后有着大势力的支持。不仅是资金,更在上海滩有惊人的发动和影响力。若论后者。明面的旅沪华人公会和地下的兴义堂肯定是其中翘楚,也肯定参与其中。
事件起初,英国驻华公使靠着强权,避开中国民众被打死打伤多人的事实。竟向清政府提出索赔八万两银子的要求。其提出赔偿的理由,主要是在那一天老闸捕房遭到焚毁,几户英商遭到袭击。现在,英国领事署不得不将肇事的法官德为门换下,由其他人代替担任陪审官,并提出洋人的损失由工部局赔偿,华人损失由清政府地方官抚恤。
但风波依然持续,中国人一方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儿。而且,条件在继续加码。比如要求工部局同意成立华商公议会,增选七名华商董事,以参与公共租界治理;禁绝鸦*片入中。关闭公共租界烟*馆。
英国人焦头烂额,却又不肯轻易低头;中国民间的愤激情绪则不断增加,蔓延扩大。在这样的大形势下,陈文强不仅拒绝英法的贷款,更变本加厉,以汉阳铁厂为抵押。再向德国贷款赊机器,开始兴建大冶炼铁厂和开发湖南常耒锰矿。
德国资本大举进入长江流域。令英国人感到惊慌,但趁虚而入的显然不只德国一家。在国内遭到“托拉斯爆破手”罗斯福反垄断打击的美国资本,也看到了良机,再有陈文强通过查理宋和罗迈等人的暗示诱导,也纷纷打着民间财团的旗号前来武汉,在这“九省通衢”之地进行投资。
你上赶着来贷款,我还要挑挑选选,提出条件呢!陈文强借美压德,借德压美,这边谈判,那边谈判,终于以商办商还的名义,成功地以优惠条款贷到了铁路的第二笔款项。并呈准张之洞,以湖南马鞍山煤矿为股本,吸收美德投资,开始兴建中国最大的煤化工厂。
这样一来,英国在长江流域的传统势力范围便被完全打破,甚至面临着不降低条件,不放下身架,便会被逐渐挤出的危险。
民间资本,门户开放,德、美两方都有理由,都不正面触犯英国,但却实实在在地侵入了所谓的英国势力范围。追根究底,便是陈文强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英国人看清楚了,也意识到这股抵英风潮正是这家伙在暗中支持,甚至是策划的主脑。
“英国人正通过外交手段想迫使朝廷屈服,大人,您可要有所准备呀!”辜鸿铭不无顾虑地提醒道。
“嗯,本部堂既已让文强放手去干,自然会替他担待压力。”张之洞沉吟了一下,猜测着说道:“袁世凯似乎也在支持文强,提供了北洋武备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的人才,京张铁路的钢轨和零件亦全采购于汉阳铁厂,其他的,听说在奏折上也对文强颇多赞誉之词。”
“袁世凯收拢人才还是很舍得下本钱的。”辜鸿铭想了想,说道:“文强倒是与很多大吏关系不错,也确实给很多人的脸上增光添彩了。”
“他是个滑头。”张之洞笑了起来,说道:“不过确实是难得的人才,若论办洋务,国内无出其右者。盛宣怀若与他比,简单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手段很厉害,非如此,确实也难以展开拳脚。”
“洋务娴熟,这是人所公认。”辜鸿铭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可不惧洋人,能把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恐怕就无人可及了。”
张之洞若有所思,半晌展颜一笑,说道:“不管怎样,这粤汉铁路能在五六年内完成,看来是大有希望,本部堂也遂了心愿。只是这铁路造价看起来有些高啊,每里一万八千两,比芦汉铁路还要多出两三千两。”
“文强要的是速度。”辜鸿铭对此比较了解,笑着解释道:“几个工程队同时施工,他又不肯苛待工人,花费自然要多些。可从另外的角度看,早建成早通车早收益,多花的钱也就赚回来了。再者,大人看过工程进度的报表吗?若按这个速度,顶多一年半(注:比历史上短半年),武长线便能开通,那可是三百六十多公里啊!更不要说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长株线是肯定能修完的。”
“如此速度,令人欣慰啊!”张之洞再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缓缓说道:“文强的打算我也能猜到一二,以进度证明成功之近,来吸引各方投资。说到底,他是不想光靠借外债,也想着借修路之利拉到更多的商绅,减少修路之阻力。”
“中侨银行在背后支持,可也要尽快见到收益,文强借外债抵押的又是自己的产业,压力确实很大。”辜鸿铭说道:“大人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没有官银作抵,中侨银行想必也不会如此痛快。”
在湖南、湖北推行纸币钞票,不仅是民间流通,连两省官员的俸禄现在也是半银半钞,半年之后便全发钞票。张之洞不是很熟悉金融运作,只此一项,中侨银行的信用便是官府所保证,又有德资和官银作抵,便不必太担心挤兑。扩张加收益,远远超过了张之洞的想象,中侨银行岂能不全力支持陈文强?
借修路之机,陈文强不仅干着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把自己的势力迅速膨胀,在两湖之地立稳了根基。如今是有厂有兵,又有立宪派商绅的支持,另一个革命中心已然慢慢形成。
…………….(未完待续)
大傲慢的英国人所难以接受。而抵制地区的缩小却意味着抵制的深入。英资经营的洋行、旅馆、饭店等,中国雇员、连同打杂仆役纷纷辞职而去;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靠岸,没有苦力前来搬运……抵英风潮变得更有针对性,甚至在向汉口、广州等商埠蔓延。
而针对性的抵制也使公共租界内的美、比、荷、德、俄等国纷纷噤声,以免惹火烧身。显然,他们也看出来了,这场抵英运动的背后有着大势力的支持。不仅是资金,更在上海滩有惊人的发动和影响力。若论后者。明面的旅沪华人公会和地下的兴义堂肯定是其中翘楚,也肯定参与其中。
事件起初,英国驻华公使靠着强权,避开中国民众被打死打伤多人的事实。竟向清政府提出索赔八万两银子的要求。其提出赔偿的理由,主要是在那一天老闸捕房遭到焚毁,几户英商遭到袭击。现在,英国领事署不得不将肇事的法官德为门换下,由其他人代替担任陪审官,并提出洋人的损失由工部局赔偿,华人损失由清政府地方官抚恤。
但风波依然持续,中国人一方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儿。而且,条件在继续加码。比如要求工部局同意成立华商公议会,增选七名华商董事,以参与公共租界治理;禁绝鸦*片入中。关闭公共租界烟*馆。
英国人焦头烂额,却又不肯轻易低头;中国民间的愤激情绪则不断增加,蔓延扩大。在这样的大形势下,陈文强不仅拒绝英法的贷款,更变本加厉,以汉阳铁厂为抵押。再向德国贷款赊机器,开始兴建大冶炼铁厂和开发湖南常耒锰矿。
德国资本大举进入长江流域。令英国人感到惊慌,但趁虚而入的显然不只德国一家。在国内遭到“托拉斯爆破手”罗斯福反垄断打击的美国资本,也看到了良机,再有陈文强通过查理宋和罗迈等人的暗示诱导,也纷纷打着民间财团的旗号前来武汉,在这“九省通衢”之地进行投资。
你上赶着来贷款,我还要挑挑选选,提出条件呢!陈文强借美压德,借德压美,这边谈判,那边谈判,终于以商办商还的名义,成功地以优惠条款贷到了铁路的第二笔款项。并呈准张之洞,以湖南马鞍山煤矿为股本,吸收美德投资,开始兴建中国最大的煤化工厂。
这样一来,英国在长江流域的传统势力范围便被完全打破,甚至面临着不降低条件,不放下身架,便会被逐渐挤出的危险。
民间资本,门户开放,德、美两方都有理由,都不正面触犯英国,但却实实在在地侵入了所谓的英国势力范围。追根究底,便是陈文强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英国人看清楚了,也意识到这股抵英风潮正是这家伙在暗中支持,甚至是策划的主脑。
“英国人正通过外交手段想迫使朝廷屈服,大人,您可要有所准备呀!”辜鸿铭不无顾虑地提醒道。
“嗯,本部堂既已让文强放手去干,自然会替他担待压力。”张之洞沉吟了一下,猜测着说道:“袁世凯似乎也在支持文强,提供了北洋武备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的人才,京张铁路的钢轨和零件亦全采购于汉阳铁厂,其他的,听说在奏折上也对文强颇多赞誉之词。”
“袁世凯收拢人才还是很舍得下本钱的。”辜鸿铭想了想,说道:“文强倒是与很多大吏关系不错,也确实给很多人的脸上增光添彩了。”
“他是个滑头。”张之洞笑了起来,说道:“不过确实是难得的人才,若论办洋务,国内无出其右者。盛宣怀若与他比,简单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手段很厉害,非如此,确实也难以展开拳脚。”
“洋务娴熟,这是人所公认。”辜鸿铭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可不惧洋人,能把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恐怕就无人可及了。”
张之洞若有所思,半晌展颜一笑,说道:“不管怎样,这粤汉铁路能在五六年内完成,看来是大有希望,本部堂也遂了心愿。只是这铁路造价看起来有些高啊,每里一万八千两,比芦汉铁路还要多出两三千两。”
“文强要的是速度。”辜鸿铭对此比较了解,笑着解释道:“几个工程队同时施工,他又不肯苛待工人,花费自然要多些。可从另外的角度看,早建成早通车早收益,多花的钱也就赚回来了。再者,大人看过工程进度的报表吗?若按这个速度,顶多一年半(注:比历史上短半年),武长线便能开通,那可是三百六十多公里啊!更不要说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长株线是肯定能修完的。”
“如此速度,令人欣慰啊!”张之洞再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缓缓说道:“文强的打算我也能猜到一二,以进度证明成功之近,来吸引各方投资。说到底,他是不想光靠借外债,也想着借修路之利拉到更多的商绅,减少修路之阻力。”
“中侨银行在背后支持,可也要尽快见到收益,文强借外债抵押的又是自己的产业,压力确实很大。”辜鸿铭说道:“大人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没有官银作抵,中侨银行想必也不会如此痛快。”
在湖南、湖北推行纸币钞票,不仅是民间流通,连两省官员的俸禄现在也是半银半钞,半年之后便全发钞票。张之洞不是很熟悉金融运作,只此一项,中侨银行的信用便是官府所保证,又有德资和官银作抵,便不必太担心挤兑。扩张加收益,远远超过了张之洞的想象,中侨银行岂能不全力支持陈文强?
借修路之机,陈文强不仅干着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把自己的势力迅速膨胀,在两湖之地立稳了根基。如今是有厂有兵,又有立宪派商绅的支持,另一个革命中心已然慢慢形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