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女神不应有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尽管谈论的话题很严肃,陈洪谧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这恭维话,跟我说没用,皇上和朝堂诸公倒是肯定愿意听。”
顿了顿,收了笑容,又问:“只有这两次的话,恐怕说服力并不是很足啊?”
花雪摇摇头,道:“当然还有。汉末至唐末,七百余年,唐末而今,又是七百余年。从汉末往前再推七百年,大约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可是有明确的挨了饿的记载,由此可见天灾严重到什么程度。那时候,盗跖得以活跃,显然也是因为天灾而饥民甚众。只是春秋之时,国家并非大一统,地广而人稀,倒是很难看出灾情的具体情况,只能作为灾情存在的佐证。”
陈洪谧对此并不是很信服,但花雪拿孔子挨饿的事情说事,他作为儒家门徒,还真不好反驳。总不能说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孔子能力问题吧?这不是欺师灭祖吗?而且也不符合实际,孔子都能力不足的话,其他人有几个还有能力可言?
想了想,陈洪谧咬牙道:“这个你也说没有具体灾情记载,恐怕难以作为依据。还有吗?”
花雪也知道这个不足为凭,因为他的资料中记载,这一次灾情并不在这个时候,而是在殷商末年。但这个时间与后来的七百年一次的规律对不上,所以花雪只好自己数七百年,硬套上灾情模板。好在再往前推七百年,确实是有十分明显的灾情迹象,并且也有另外的记载称,那时候确实也是小冰河期。不过这不是两个世界记载的差异,而是因为时间久远,记载并不清晰导致的,两个世界都存在的学术争论。
“还有。再往上推七百余年,盘庚迁殷。盘庚是因为黄河水患迁的都。大商之前屡屡迁都,都因为水患,不得不再次迁都,为什么盘庚迁殷之后,水患消弭?不只是因为地方选得好,还因为北旱南涝的天灾,应时而来,北方降水少了,何来水患?只是当时的总体水量,远比如今要多,所以于如今而言是天灾的北旱南涝之局,对于殷商,一开始反倒是缓解水患的大好局面。直到天灾逐年加剧,干旱的威力才开始呈现。然后武丁举傅说于版筑之间,君臣携手,战胜天灾,才有了武丁中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是《孟子》的说法,花雪说起来顺口,陈洪谧听得也信服。这段历史,典籍记载的并不清晰,但整体脉络还真的和花雪说的对的上,陈洪谧思来想去,只能叹服。
花雪又道:“当是时,北方的鬼方、羌方、土方忍受不了逐年加重的灾情,南下犯境,于是成就了妇好的威名。正如汉末南下的鲜卑,五代时南下的契丹,甚至如今的建虏。”
陈洪谧听得仔细,自然发现了花雪的漏洞:“你说的这个很有道理,北方过于寒冷干旱,没有吃的,各族自然会南下。但你这里可漏了一个时间啊,孔子年间,可没有大规模南下的异族啊?”
花雪解释道:“确实没有记载,但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春秋年间,战争的主力是战车,秦晋虽非周天子,但皆是万乘大国。武王伐纣之时,才不过战车百乘。对比之下就知道,那个时候即便有异族南下,对于秦晋而言,没有战车的异族完全没有战斗力可言,不值一提。倒是燕国、郑国等,在孔子出生百多年前,有山戎南侵的记载,并且被打得很惨,燕国甚至因此被迫迁都。但是山戎不幸招惹了齐国,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大人想必熟知,山戎的下场,也不用学生赘述。”
陈洪谧彻底服了,这孩子确实是不输于项橐的天才。天文历史有研究也就罢了,连战争之道,都说得头头是道,这就不是一般天才了。
仔仔细细思考了一遍花雪的通篇说辞,陈洪谧不得不相信,大明如今的天灾,便是花雪所言的,七百年一次的天灾。只是花雪说来说去,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你说这天灾七百年一次,也算是有理有据。但是这天灾到底一次持续多少年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尴尬。明末的天灾实际上是一直持续到清初的,并不是说明朝一亡,崇祯一死,天灾就停了。而且即便天灾停了之后,天气也保持寒冷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持续的寒冷而非反复无常的天气,使得天灾趋于平缓,而非明末之时的骤然爆发。天灾最让人措手不及的就是明亡之前的五年。这样反而给人一种“天灾与大明同在”的误导。
“这天灾会持续一甲子,乃至百年以上。具体的时间长短,难以确定。因为温度骤降带来的,频繁爆发的天灾之后,是一段平稳的低温期。这段低温期虽然灾害并不频发,但是也不能算风调雨顺。从以往的记载中,很难判断具体的时间线。”
“一甲子?”陈洪谧惊呼,“你刚才不是说五年吗?”
“五年是从明年算起,而一甲子是总的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气温下降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次气温骤降,据学生从资料中所见,是从五十二年前万历十三年开始爆发的。大人可以去问问某些记性好的长者,万历十三年开始,天气变化愈发频繁,显著变化是变冷。从万历二十八年开始,整个天下就处于灾难频发期了。如果从万历十三年算,灾难频发期还有八年,如果从万历二十八年开始,恐怕还有二十三年。经过我的测算是前者,但也不得不为后者做准备,尤其是即便灾难缓解,天气也仍然会继续保持寒冷。当然,即便灾难频发期,也不是每时每地都有天灾的,这五年的期限是通过近年的实际天气情况推断的。比如今年,虽然是灾难频发期内,但是至少苏州附近,并无显著旱情,只能说是平年。而其余各地或有灾情,但也各自局限在一两省之内。”
尽管谈论的话题很严肃,陈洪谧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这恭维话,跟我说没用,皇上和朝堂诸公倒是肯定愿意听。”
顿了顿,收了笑容,又问:“只有这两次的话,恐怕说服力并不是很足啊?”
花雪摇摇头,道:“当然还有。汉末至唐末,七百余年,唐末而今,又是七百余年。从汉末往前再推七百年,大约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可是有明确的挨了饿的记载,由此可见天灾严重到什么程度。那时候,盗跖得以活跃,显然也是因为天灾而饥民甚众。只是春秋之时,国家并非大一统,地广而人稀,倒是很难看出灾情的具体情况,只能作为灾情存在的佐证。”
陈洪谧对此并不是很信服,但花雪拿孔子挨饿的事情说事,他作为儒家门徒,还真不好反驳。总不能说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孔子能力问题吧?这不是欺师灭祖吗?而且也不符合实际,孔子都能力不足的话,其他人有几个还有能力可言?
想了想,陈洪谧咬牙道:“这个你也说没有具体灾情记载,恐怕难以作为依据。还有吗?”
花雪也知道这个不足为凭,因为他的资料中记载,这一次灾情并不在这个时候,而是在殷商末年。但这个时间与后来的七百年一次的规律对不上,所以花雪只好自己数七百年,硬套上灾情模板。好在再往前推七百年,确实是有十分明显的灾情迹象,并且也有另外的记载称,那时候确实也是小冰河期。不过这不是两个世界记载的差异,而是因为时间久远,记载并不清晰导致的,两个世界都存在的学术争论。
“还有。再往上推七百余年,盘庚迁殷。盘庚是因为黄河水患迁的都。大商之前屡屡迁都,都因为水患,不得不再次迁都,为什么盘庚迁殷之后,水患消弭?不只是因为地方选得好,还因为北旱南涝的天灾,应时而来,北方降水少了,何来水患?只是当时的总体水量,远比如今要多,所以于如今而言是天灾的北旱南涝之局,对于殷商,一开始反倒是缓解水患的大好局面。直到天灾逐年加剧,干旱的威力才开始呈现。然后武丁举傅说于版筑之间,君臣携手,战胜天灾,才有了武丁中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是《孟子》的说法,花雪说起来顺口,陈洪谧听得也信服。这段历史,典籍记载的并不清晰,但整体脉络还真的和花雪说的对的上,陈洪谧思来想去,只能叹服。
花雪又道:“当是时,北方的鬼方、羌方、土方忍受不了逐年加重的灾情,南下犯境,于是成就了妇好的威名。正如汉末南下的鲜卑,五代时南下的契丹,甚至如今的建虏。”
陈洪谧听得仔细,自然发现了花雪的漏洞:“你说的这个很有道理,北方过于寒冷干旱,没有吃的,各族自然会南下。但你这里可漏了一个时间啊,孔子年间,可没有大规模南下的异族啊?”
花雪解释道:“确实没有记载,但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春秋年间,战争的主力是战车,秦晋虽非周天子,但皆是万乘大国。武王伐纣之时,才不过战车百乘。对比之下就知道,那个时候即便有异族南下,对于秦晋而言,没有战车的异族完全没有战斗力可言,不值一提。倒是燕国、郑国等,在孔子出生百多年前,有山戎南侵的记载,并且被打得很惨,燕国甚至因此被迫迁都。但是山戎不幸招惹了齐国,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大人想必熟知,山戎的下场,也不用学生赘述。”
陈洪谧彻底服了,这孩子确实是不输于项橐的天才。天文历史有研究也就罢了,连战争之道,都说得头头是道,这就不是一般天才了。
仔仔细细思考了一遍花雪的通篇说辞,陈洪谧不得不相信,大明如今的天灾,便是花雪所言的,七百年一次的天灾。只是花雪说来说去,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你说这天灾七百年一次,也算是有理有据。但是这天灾到底一次持续多少年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尴尬。明末的天灾实际上是一直持续到清初的,并不是说明朝一亡,崇祯一死,天灾就停了。而且即便天灾停了之后,天气也保持寒冷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持续的寒冷而非反复无常的天气,使得天灾趋于平缓,而非明末之时的骤然爆发。天灾最让人措手不及的就是明亡之前的五年。这样反而给人一种“天灾与大明同在”的误导。
“这天灾会持续一甲子,乃至百年以上。具体的时间长短,难以确定。因为温度骤降带来的,频繁爆发的天灾之后,是一段平稳的低温期。这段低温期虽然灾害并不频发,但是也不能算风调雨顺。从以往的记载中,很难判断具体的时间线。”
“一甲子?”陈洪谧惊呼,“你刚才不是说五年吗?”
“五年是从明年算起,而一甲子是总的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气温下降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次气温骤降,据学生从资料中所见,是从五十二年前万历十三年开始爆发的。大人可以去问问某些记性好的长者,万历十三年开始,天气变化愈发频繁,显著变化是变冷。从万历二十八年开始,整个天下就处于灾难频发期了。如果从万历十三年算,灾难频发期还有八年,如果从万历二十八年开始,恐怕还有二十三年。经过我的测算是前者,但也不得不为后者做准备,尤其是即便灾难缓解,天气也仍然会继续保持寒冷。当然,即便灾难频发期,也不是每时每地都有天灾的,这五年的期限是通过近年的实际天气情况推断的。比如今年,虽然是灾难频发期内,但是至少苏州附近,并无显著旱情,只能说是平年。而其余各地或有灾情,但也各自局限在一两省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