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盛世明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忘了碽妃娘娘生前的话了?那缀缨玉佩可是碽妃娘娘留下救你性命的。四儿别怕,娘娘临走之时,早便料到会有今日,已求袁忠袁公公相帮,袁公公为人忠厚重情,不会食言的。”朱棣走上前去紧紧攥住冯月珍的手,“奶娘说的极是。三保、马煜,去准备一下,随本王入宫。”
朱棣将缀缨玉佩揣在怀中,带着马三保、马煜踏上了去南京的路。
朱棣来到皇城外便将那缀缨玉佩系在腰间,待入了乾清宫,朱棣赶忙施礼参拜:“儿臣,皇四子燕王棣参拜父皇陛下。”朱元璋咳了几声,“老四免礼。袁忠,赐座。”朱棣随即坐在了御赐的座椅上问道:“父皇龙体如何?老四甚为挂念。”朱元璋有气无力地说道:“父皇老了,缠绵病榻一年之久,怕是时日不多了。”朱棣偷眼环视着乾清宫,便觉出了异常,心乱如麻的朱棣故作镇静,“父皇别如此想。父皇天命所归,定当万寿无疆。如今龙体不适,应多多修养才好,切勿忧虑操劳。”“如何不操劳?撇下这大明江山,朕如何放心得下。”朱棣偷眼看了看朱元璋,“儿臣无能,不能替父皇分忧。”只见朱元璋缓缓端起杯子,说道:“老四能替朕分忧,也只有老四能替朕分忧。”朱棣紧张得心都快跳了出来,浑身颤抖着,本以为命丧今日的朱棣低着头紧紧闭上了双目,可谁知朱元璋正要摔了手中的杯子,恰好看见了朱棣腰间的缀缨玉佩,朱元璋脸色骤变,颤抖着问道:“你这玉佩?”朱棣听朱元璋问自己腰间的玉佩,赶忙睁开眼睛,用尽浑身力气,控制住颤抖的身体,抬起头看着朱元璋,“回父皇,奶娘说此缀缨玉佩乃母妃生前最爱之物,老四幼年时母妃便去了。临终前将此玉佩交予奶娘,托付奶娘转交与儿臣。母后孝慈高皇后对儿臣尽心抚养,儿臣此生感激涕零,可儿臣同样思念母妃,便时时将这缀缨玉佩戴在身上。”朱元璋心中一阵悲伤,缓缓将杯子放在了案桌上,说道:“你母妃去了快三十一年了。”“是啊,待今年七月十五,整整三十一年。老四还记得母妃伴着马头琴起舞的样子,简直美得世间难寻,人间少有。”朱元璋听朱棣这么一说,想起了当年碽妃溪边起舞的样子,沉默不语。朱棣见朱元璋若有所思,继续说道:“听奶娘说,母妃此生最爱的男子便是父皇,‘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老四记得,母妃生前时时将此诗句挂在嘴上。”朱元璋心中已不甚悲痛,悲声说道:“她岂止是时时挂在嘴上,她刻刻都记在心里。老四,你先下去吧,父皇怕不久人世,召你进宫,就是想再见你一面。袁忠,伺候老四用膳休息。”朱棣与袁忠应声而退。朱元璋此时坐在殿上又想起了碽妃生前的一幕幕:“你叫什么名字?”“翁吉剌?雅若”“明日此时我还在这儿等你。”“我此生定会好好待你。”“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陛下,你不是说……你不是说此生定会好好待我吗?”朱元璋正回忆着,驸马都尉梅殷从屏风后走出来,不解地说道:“父皇……这......”朱元璋摆摆手,吩咐道:“叫刀斧手都退下吧。”梅殷楞了一下,问道:“不杀燕王了?”朱元璋叹了口气,“老四入宫来了,你去招待他。”梅殷见此情状,只好应了声“是”便退了下去。
朱棣方才在乾清宫已吓出了一身冷汗,一路上紧攥着那缀缨玉佩,心中对母妃万般感激,袁忠拭去额头的冷汗,看着朱棣手中的缀缨玉佩,又看了看朱棣,感慨万千,不禁说道:“四殿下眉眼之间甚像娘娘。时光荏苒,待今年七月十五,便是三十一个春秋了。老奴带四殿下去喈凤宫,那里是四殿下长大的地方。”“从小到大,本王都感激袁公公,有袁公公照拂,无数次免了本王与老五受人欺凌。”袁忠叹了口气,“四殿下与五殿下平安,老奴便心安了。”二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碽妃生前所住的喈凤宫。朱棣径直走到喈凤宫里的一棵梅树下,抚摸着梅树的树干,眼睛早已湿润,“这颗梅树还在…..这梅树是母妃当年亲手栽下的。”袁忠抬头看着这梅树,“是啊,一晃三十一年了。娘娘生前最爱梅花,记得那年陛下让众皇子背诵《捕蛇者说》,碽妃娘娘便是在一颗梅树下教四殿下与五殿下将那《捕蛇者说》背熟的。”朱棣与袁忠二人正说着,突然梅殷边走进喈凤宫边说道:“父皇用心良苦,要众皇子背《捕蛇者说》,这是要让皇子们从小就明白‘苛政猛于虎’的道理。”见梅殷前来,袁忠赶忙偷偷擦干眼角的泪水退到一边,朱棣走上前去,“驸马来了?”梅殷将手拱起,“父皇说四哥好不容入宫,让我好生招待四哥。”梅殷抬头看看那梅树,“这梅树越长越壮,四哥还记得幼年之事,就应该记得父皇得江山如何不易,可别忘了守住本分,为父皇分忧啊。”朱棣一愣,“驸马此话怎讲?本王何时不本分?”梅殷一笑,“四哥别多心,我只是随口一说,牢记父皇《皇明祖训》,安分守己,是每位皇子的分内之事。”朱棣面露不悦之色,“驸马有话直说便好……”不待朱棣说完,一个宦官匆匆跑进喈凤宫,“燕王殿下、驸马都尉,不好了,陛下他口吐鲜血,昏过去了。”朱棣、梅殷、袁忠皆大惊失色,急忙向乾清宫奔去,梅殷与袁忠得了朱元璋的召见入了乾清宫伺候,朱棣便跪在外候着。
这边朱元璋本就病况不轻,加之想到了碽妃生前种种,心中既愧疚又伤怀,急血攻心,口吐鲜血,待得御医戴原礼诊治一番后,朱元璋渐缓和了些,梅殷跪在病榻前,“父皇可感觉好些了?”朱元璋喃喃说道:“雅若……雅若……”一旁的袁忠明白个中缘由,走上前去,跪在病榻前,“陛下,燕王殿下跪在外面候着呢。”朱元璋扭过头来看着袁忠,问道:“你以前可看见过老四佩戴过那缀缨玉佩?”袁忠摇摇头,“不曾,必是这玉佩为碽妃娘娘遗物,燕王殿下不舍得佩戴。”朱元璋沉默了一会,说道:“雅若这是在求朕放过我们的儿子。她三十一年前就开始求朕放了我们的儿子啦。朕此生对不住她,既是她求朕,朕就应了吧。叫老四进来。”袁忠赶忙去宣燕王朱棣,朱棣进得寝殿,也跪在病榻前,“父皇……”朱元璋伸出手来,朱棣见状赶忙握住朱元璋的手,朱元璋看着朱棣,缓缓说道:“老四,父皇本淮右布衣,戎马一生,励精图治,才有了我大明王朝今日,你可知道父皇为了这大明江山付出了多少?旁人不会明白帝王之痛。如今,父皇恐怕时日不多了,你定要好好镇守北平,为大明肃清朔漠,保大明江山永固。”朱棣应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助父皇兴我大明。父皇龙体最为要紧,请父皇静心修养,切勿忧虑操劳。”朱元璋点点头,“回北平吧。”
朱棣退出乾清宫,驸马都尉梅殷赶忙说道:“父皇,燕王此去,后患无穷。”朱元璋缓缓说道:“方才朕说了,恐怕无人知道父皇为了这大明江山付出了多少?旁人不会明白帝王之痛。朕还记得三十一年前,朕痛彻心扉,如今,朕年事已高,不久人世,经不起这般心痛了。”“可是父皇不为允炆着想了?父皇前些时日不是还说‘燕王要防’?父皇真的不怕日后燕王他......”朱元璋沉默不语,思索着。袁忠见此情景思忖着:“若陛下反悔,四殿下必死无疑,雅若临终前托付我,若他日四殿下、五殿下有难,请我相救,我怎能负了她?陛下将江山社稷看得那般重,如今若想救四殿下,恐怕只有唤醒陛下的父子之情了。”想到此处,袁忠又跪倒在朱元璋病榻前,“陛下,‘百年辛苦农桑业,五处暌离父子情。但得平安已为幸,孤灯残火过三更。’燕王殿下已带着那缀缨的玉佩回北平了。”袁忠念的诗句果然让朱元璋念及了父子之情,于是朱元璋沉默了一会说道:“随他去。”梅殷赶忙说道,“燕王雄才大略,允炆恐怕……”不待梅殷说完,朱元璋便拉起他的手,“梅殷,你忠心可靠,父皇将允炆托付与你了。你要辅佐太孙,节制诸王,保大明江山永固。”梅殷见此情状也只好点点头,“父皇放心。”
朱棣得到了朱元璋回北平的允准,生怕朱元璋变卦,于是,朱棣出了皇宫,便与马三保、马煜各自跨上马,飞一般地直奔北平,路途上,马匹太过疲劳,跑不动了,朱棣便在驿站换上新的马匹继续狂奔,四人日夜兼程,终于安全到达北平。
忘了碽妃娘娘生前的话了?那缀缨玉佩可是碽妃娘娘留下救你性命的。四儿别怕,娘娘临走之时,早便料到会有今日,已求袁忠袁公公相帮,袁公公为人忠厚重情,不会食言的。”朱棣走上前去紧紧攥住冯月珍的手,“奶娘说的极是。三保、马煜,去准备一下,随本王入宫。”
朱棣将缀缨玉佩揣在怀中,带着马三保、马煜踏上了去南京的路。
朱棣来到皇城外便将那缀缨玉佩系在腰间,待入了乾清宫,朱棣赶忙施礼参拜:“儿臣,皇四子燕王棣参拜父皇陛下。”朱元璋咳了几声,“老四免礼。袁忠,赐座。”朱棣随即坐在了御赐的座椅上问道:“父皇龙体如何?老四甚为挂念。”朱元璋有气无力地说道:“父皇老了,缠绵病榻一年之久,怕是时日不多了。”朱棣偷眼环视着乾清宫,便觉出了异常,心乱如麻的朱棣故作镇静,“父皇别如此想。父皇天命所归,定当万寿无疆。如今龙体不适,应多多修养才好,切勿忧虑操劳。”“如何不操劳?撇下这大明江山,朕如何放心得下。”朱棣偷眼看了看朱元璋,“儿臣无能,不能替父皇分忧。”只见朱元璋缓缓端起杯子,说道:“老四能替朕分忧,也只有老四能替朕分忧。”朱棣紧张得心都快跳了出来,浑身颤抖着,本以为命丧今日的朱棣低着头紧紧闭上了双目,可谁知朱元璋正要摔了手中的杯子,恰好看见了朱棣腰间的缀缨玉佩,朱元璋脸色骤变,颤抖着问道:“你这玉佩?”朱棣听朱元璋问自己腰间的玉佩,赶忙睁开眼睛,用尽浑身力气,控制住颤抖的身体,抬起头看着朱元璋,“回父皇,奶娘说此缀缨玉佩乃母妃生前最爱之物,老四幼年时母妃便去了。临终前将此玉佩交予奶娘,托付奶娘转交与儿臣。母后孝慈高皇后对儿臣尽心抚养,儿臣此生感激涕零,可儿臣同样思念母妃,便时时将这缀缨玉佩戴在身上。”朱元璋心中一阵悲伤,缓缓将杯子放在了案桌上,说道:“你母妃去了快三十一年了。”“是啊,待今年七月十五,整整三十一年。老四还记得母妃伴着马头琴起舞的样子,简直美得世间难寻,人间少有。”朱元璋听朱棣这么一说,想起了当年碽妃溪边起舞的样子,沉默不语。朱棣见朱元璋若有所思,继续说道:“听奶娘说,母妃此生最爱的男子便是父皇,‘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老四记得,母妃生前时时将此诗句挂在嘴上。”朱元璋心中已不甚悲痛,悲声说道:“她岂止是时时挂在嘴上,她刻刻都记在心里。老四,你先下去吧,父皇怕不久人世,召你进宫,就是想再见你一面。袁忠,伺候老四用膳休息。”朱棣与袁忠应声而退。朱元璋此时坐在殿上又想起了碽妃生前的一幕幕:“你叫什么名字?”“翁吉剌?雅若”“明日此时我还在这儿等你。”“我此生定会好好待你。”“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陛下,你不是说……你不是说此生定会好好待我吗?”朱元璋正回忆着,驸马都尉梅殷从屏风后走出来,不解地说道:“父皇……这......”朱元璋摆摆手,吩咐道:“叫刀斧手都退下吧。”梅殷楞了一下,问道:“不杀燕王了?”朱元璋叹了口气,“老四入宫来了,你去招待他。”梅殷见此情状,只好应了声“是”便退了下去。
朱棣方才在乾清宫已吓出了一身冷汗,一路上紧攥着那缀缨玉佩,心中对母妃万般感激,袁忠拭去额头的冷汗,看着朱棣手中的缀缨玉佩,又看了看朱棣,感慨万千,不禁说道:“四殿下眉眼之间甚像娘娘。时光荏苒,待今年七月十五,便是三十一个春秋了。老奴带四殿下去喈凤宫,那里是四殿下长大的地方。”“从小到大,本王都感激袁公公,有袁公公照拂,无数次免了本王与老五受人欺凌。”袁忠叹了口气,“四殿下与五殿下平安,老奴便心安了。”二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碽妃生前所住的喈凤宫。朱棣径直走到喈凤宫里的一棵梅树下,抚摸着梅树的树干,眼睛早已湿润,“这颗梅树还在…..这梅树是母妃当年亲手栽下的。”袁忠抬头看着这梅树,“是啊,一晃三十一年了。娘娘生前最爱梅花,记得那年陛下让众皇子背诵《捕蛇者说》,碽妃娘娘便是在一颗梅树下教四殿下与五殿下将那《捕蛇者说》背熟的。”朱棣与袁忠二人正说着,突然梅殷边走进喈凤宫边说道:“父皇用心良苦,要众皇子背《捕蛇者说》,这是要让皇子们从小就明白‘苛政猛于虎’的道理。”见梅殷前来,袁忠赶忙偷偷擦干眼角的泪水退到一边,朱棣走上前去,“驸马来了?”梅殷将手拱起,“父皇说四哥好不容入宫,让我好生招待四哥。”梅殷抬头看看那梅树,“这梅树越长越壮,四哥还记得幼年之事,就应该记得父皇得江山如何不易,可别忘了守住本分,为父皇分忧啊。”朱棣一愣,“驸马此话怎讲?本王何时不本分?”梅殷一笑,“四哥别多心,我只是随口一说,牢记父皇《皇明祖训》,安分守己,是每位皇子的分内之事。”朱棣面露不悦之色,“驸马有话直说便好……”不待朱棣说完,一个宦官匆匆跑进喈凤宫,“燕王殿下、驸马都尉,不好了,陛下他口吐鲜血,昏过去了。”朱棣、梅殷、袁忠皆大惊失色,急忙向乾清宫奔去,梅殷与袁忠得了朱元璋的召见入了乾清宫伺候,朱棣便跪在外候着。
这边朱元璋本就病况不轻,加之想到了碽妃生前种种,心中既愧疚又伤怀,急血攻心,口吐鲜血,待得御医戴原礼诊治一番后,朱元璋渐缓和了些,梅殷跪在病榻前,“父皇可感觉好些了?”朱元璋喃喃说道:“雅若……雅若……”一旁的袁忠明白个中缘由,走上前去,跪在病榻前,“陛下,燕王殿下跪在外面候着呢。”朱元璋扭过头来看着袁忠,问道:“你以前可看见过老四佩戴过那缀缨玉佩?”袁忠摇摇头,“不曾,必是这玉佩为碽妃娘娘遗物,燕王殿下不舍得佩戴。”朱元璋沉默了一会,说道:“雅若这是在求朕放过我们的儿子。她三十一年前就开始求朕放了我们的儿子啦。朕此生对不住她,既是她求朕,朕就应了吧。叫老四进来。”袁忠赶忙去宣燕王朱棣,朱棣进得寝殿,也跪在病榻前,“父皇……”朱元璋伸出手来,朱棣见状赶忙握住朱元璋的手,朱元璋看着朱棣,缓缓说道:“老四,父皇本淮右布衣,戎马一生,励精图治,才有了我大明王朝今日,你可知道父皇为了这大明江山付出了多少?旁人不会明白帝王之痛。如今,父皇恐怕时日不多了,你定要好好镇守北平,为大明肃清朔漠,保大明江山永固。”朱棣应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助父皇兴我大明。父皇龙体最为要紧,请父皇静心修养,切勿忧虑操劳。”朱元璋点点头,“回北平吧。”
朱棣退出乾清宫,驸马都尉梅殷赶忙说道:“父皇,燕王此去,后患无穷。”朱元璋缓缓说道:“方才朕说了,恐怕无人知道父皇为了这大明江山付出了多少?旁人不会明白帝王之痛。朕还记得三十一年前,朕痛彻心扉,如今,朕年事已高,不久人世,经不起这般心痛了。”“可是父皇不为允炆着想了?父皇前些时日不是还说‘燕王要防’?父皇真的不怕日后燕王他......”朱元璋沉默不语,思索着。袁忠见此情景思忖着:“若陛下反悔,四殿下必死无疑,雅若临终前托付我,若他日四殿下、五殿下有难,请我相救,我怎能负了她?陛下将江山社稷看得那般重,如今若想救四殿下,恐怕只有唤醒陛下的父子之情了。”想到此处,袁忠又跪倒在朱元璋病榻前,“陛下,‘百年辛苦农桑业,五处暌离父子情。但得平安已为幸,孤灯残火过三更。’燕王殿下已带着那缀缨的玉佩回北平了。”袁忠念的诗句果然让朱元璋念及了父子之情,于是朱元璋沉默了一会说道:“随他去。”梅殷赶忙说道,“燕王雄才大略,允炆恐怕……”不待梅殷说完,朱元璋便拉起他的手,“梅殷,你忠心可靠,父皇将允炆托付与你了。你要辅佐太孙,节制诸王,保大明江山永固。”梅殷见此情状也只好点点头,“父皇放心。”
朱棣得到了朱元璋回北平的允准,生怕朱元璋变卦,于是,朱棣出了皇宫,便与马三保、马煜各自跨上马,飞一般地直奔北平,路途上,马匹太过疲劳,跑不动了,朱棣便在驿站换上新的马匹继续狂奔,四人日夜兼程,终于安全到达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