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汴京春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七月初九, 天还未亮。因明日旬休, 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早早地往东华门而来,等候入宫参加常朝。
东华门前乌压压站了一群人, 二府诸位相公可骑马入内,反倒无人赶早。官员们热情地互相问安,说起中元节京中各处都要上演《目连救母》的盛况,订在同一个瓦子里看戏的自然早有默契,被问及后却需一脸惊讶地表示甚巧甚巧, 转而众人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
“咦?”户部郎中鼻子灵敏, 深深嗅了几下:“你们闻闻,是不是鹿家鳝鱼包子的味道?”
盛夏清晨的风还带着一丝凉意, 香味阵阵飘来。众人骚动起来, 自从民乱以后,鹿家包子铺便歇业至今,每每路过, 叹息者甚众,怎会在东华门外闻到这汴京官民都熟悉的香味?
张子厚旁若无人,站在最靠近宫门处, 几口吃完了两只热腾腾的包子,额头上冒出汗来。鹿娘子倒是摸透了他的口味, 包子馅更咸了一点。
他从怀里掏出帕子,擦了擦汗, 将帕子又叠了叠才放回怀中, 和九娘的信紧紧贴在一起。她要他做的, 他自然会去做。
东华门的宫门沉重又缓慢地被打开,张子厚当先自左承天祥符门入宫,过了左银台门却不继续往西去,转向北面宣佑门去了。身后不少官员看着他疾步离去的身影低声议论起来。自从燕王摄政以来,张子厚炙手可热,深得燕王和向太后倚重,虽然官居大理寺少卿,但他日入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在大殿之上,便是苏相也得让他三分。
阁门使入殿禀报时,向太后正看着官家赵梣换衣裳,闻言笑道:“他必然有什么急事,快宣吧。”
张子厚入了殿行了礼,躬身道:“非臣危言耸听,阮玉郎举事在即,稍有不慎,京师则陷于他手,陛下和娘娘危矣,大赵危矣。”
向太后一惊,赵梣一呆。
向太后见张子厚面色凝重,问道:“张卿何出此言?昨日六郎还有信到,只说要让陈家二郎去接管京东和两淮的禁军。二府尚在商议中,怎地就这也危矣那也危矣了?”
张子厚将九娘等人推测一一说了,正色道:“若等二府商议个三五日才发将令,只怕调令未送到登州,胶西已落入女真人手中。臣张子厚斗胆请娘娘示下,允准臣即刻前往枢密院动用虎符调兵遣将。”
向太后沉吟不语,昨日朱相最是反对,陈家军已掌控西军,军威大震秦凤路和永兴军路,若将京东两路和两淮路再交给陈太初,这中原腹地大半都在陈家手中,此乃朝廷之忌。虽然六郎是陈青的亲外甥,可当年太-祖登基的事,谁能当做不在意?太皇太后这十几年都遵祖制抑武扬文,一再叮嘱先帝要提防陈家兵权过盛。
张子厚淡然道:“燕王殿下有言,若陈家不可信,天下人皆不可信。臣深以为然。”
赵梣抬起清亮大眼,望向张子厚,抿了抿小嘴,忽地大声道:“没错。陈汉臣一家都是好人,陈太初更好。张卿也是个忠臣。娘娘不是一直说要听六哥的吗?六哥说了,小事苏相做主,大事可托付给张子厚。这个算是大事还是小事?”
张子厚深深看着站在向太后身边的年幼皇帝,唇角慢慢弯了起来。
向太后吁出一口气,手指甲陷入掌心之中,更明白太皇太后当年做太后时的诸多不易。
“官家说得对,这是大事。好,张卿你待如何?”向太后柔声问道,声音略有些颤抖。
***
常朝毕,鞭声响,官家返后宫用膳。文武百官们各自返回衙里。二府的相公们及军头司、三班院、审官院、流内铨、刑部等诸司鱼贯入后殿,等候官家归来引对奏事。
张子厚随众步伐沉稳地进了后殿,径直走到御案之前,环视了众臣一圈。后殿之中静了下来,苏瞻皱了皱眉,却见张子厚不慌不忙地略一拱手,就从怀中取出一张黄纸来。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一看竟是御前手札,纷纷肃容躬身行礼。
“吾和娘娘、燕王均深信陈太初忠勇,现令其领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两淮路禁军、厢军、义勇。着枢密院速遣使给降兵符,不得有误。”
张子厚朗声读完,将手札递给朱相:“请朱使相一览,速速办了吧。”
朱相接过来看了一遍,御押正是今上自己定的,模样酷似一个丸子长了两只角。他喉咙有些痒,轻咳了一声道:“二府还需再议此事,陛下忽然内降手札,未免意气用事太过草率——”
张子厚阴测测地看着他:“看来天下只知有宰相,不知有陛下和太后了。”
此话诛心之极,把几位相公都骂进去了,后殿顿时一片沉寂。苏瞻昨日收到了九娘的信,仔细思量后,在二府议事时并未反对陈太初领军一事,他见向太后心有疑虑,因此也未开口赞成。倒是九娘信上那熟悉无比的卫夫人簪花小楷令他出神许久,心想怪不得阿昉待她如此不同,七年前在开宝寺上方禅院大殿上,这个和阿玞极其有缘的女童,看来是有心习了阿玞的字迹,学着阿玞的遣词用句的语气来亲近阿昉。她和燕王俨然已是一对,为何还要在阿昉身上下这等功夫?她一个晚辈,却对自己一副推心置腹谆谆劝导的口气,实在令人不快。
曾相出来打圆场:“哈哈哈,子厚这笑话真好笑。陛下和太后昨日奏对之时,并未发话,朱相担心的是陛下年幼,这睡一觉一个主意,会不会明日又换了主意?”
“朝令夕改,君王之大忌也。三位大学士教导吾时,都和吾说过这个道理。曾卿是觉得吾年幼不当为君吗?”赵梣身穿金黄团龙纹的绛罗红袍,被向太后牵着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坐到御座上,一板一眼地问道。他看向众臣,颇有君主的气势。
曾相立刻跪倒在地,高举玉笏:“臣失言。臣绝无此意。”身后众臣跟着跪倒了一片。
苏瞻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娘娘,祖宗以来,躬决万务,凡於赏罚任使,必与两地大臣於外朝公议,或有内中批旨,皆是出于宸衷。陈太初身为外戚,若因陛下内降而任,岂不授天下人以... -->>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七月初九, 天还未亮。因明日旬休, 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早早地往东华门而来,等候入宫参加常朝。
东华门前乌压压站了一群人, 二府诸位相公可骑马入内,反倒无人赶早。官员们热情地互相问安,说起中元节京中各处都要上演《目连救母》的盛况,订在同一个瓦子里看戏的自然早有默契,被问及后却需一脸惊讶地表示甚巧甚巧, 转而众人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
“咦?”户部郎中鼻子灵敏, 深深嗅了几下:“你们闻闻,是不是鹿家鳝鱼包子的味道?”
盛夏清晨的风还带着一丝凉意, 香味阵阵飘来。众人骚动起来, 自从民乱以后,鹿家包子铺便歇业至今,每每路过, 叹息者甚众,怎会在东华门外闻到这汴京官民都熟悉的香味?
张子厚旁若无人,站在最靠近宫门处, 几口吃完了两只热腾腾的包子,额头上冒出汗来。鹿娘子倒是摸透了他的口味, 包子馅更咸了一点。
他从怀里掏出帕子,擦了擦汗, 将帕子又叠了叠才放回怀中, 和九娘的信紧紧贴在一起。她要他做的, 他自然会去做。
东华门的宫门沉重又缓慢地被打开,张子厚当先自左承天祥符门入宫,过了左银台门却不继续往西去,转向北面宣佑门去了。身后不少官员看着他疾步离去的身影低声议论起来。自从燕王摄政以来,张子厚炙手可热,深得燕王和向太后倚重,虽然官居大理寺少卿,但他日入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在大殿之上,便是苏相也得让他三分。
阁门使入殿禀报时,向太后正看着官家赵梣换衣裳,闻言笑道:“他必然有什么急事,快宣吧。”
张子厚入了殿行了礼,躬身道:“非臣危言耸听,阮玉郎举事在即,稍有不慎,京师则陷于他手,陛下和娘娘危矣,大赵危矣。”
向太后一惊,赵梣一呆。
向太后见张子厚面色凝重,问道:“张卿何出此言?昨日六郎还有信到,只说要让陈家二郎去接管京东和两淮的禁军。二府尚在商议中,怎地就这也危矣那也危矣了?”
张子厚将九娘等人推测一一说了,正色道:“若等二府商议个三五日才发将令,只怕调令未送到登州,胶西已落入女真人手中。臣张子厚斗胆请娘娘示下,允准臣即刻前往枢密院动用虎符调兵遣将。”
向太后沉吟不语,昨日朱相最是反对,陈家军已掌控西军,军威大震秦凤路和永兴军路,若将京东两路和两淮路再交给陈太初,这中原腹地大半都在陈家手中,此乃朝廷之忌。虽然六郎是陈青的亲外甥,可当年太-祖登基的事,谁能当做不在意?太皇太后这十几年都遵祖制抑武扬文,一再叮嘱先帝要提防陈家兵权过盛。
张子厚淡然道:“燕王殿下有言,若陈家不可信,天下人皆不可信。臣深以为然。”
赵梣抬起清亮大眼,望向张子厚,抿了抿小嘴,忽地大声道:“没错。陈汉臣一家都是好人,陈太初更好。张卿也是个忠臣。娘娘不是一直说要听六哥的吗?六哥说了,小事苏相做主,大事可托付给张子厚。这个算是大事还是小事?”
张子厚深深看着站在向太后身边的年幼皇帝,唇角慢慢弯了起来。
向太后吁出一口气,手指甲陷入掌心之中,更明白太皇太后当年做太后时的诸多不易。
“官家说得对,这是大事。好,张卿你待如何?”向太后柔声问道,声音略有些颤抖。
***
常朝毕,鞭声响,官家返后宫用膳。文武百官们各自返回衙里。二府的相公们及军头司、三班院、审官院、流内铨、刑部等诸司鱼贯入后殿,等候官家归来引对奏事。
张子厚随众步伐沉稳地进了后殿,径直走到御案之前,环视了众臣一圈。后殿之中静了下来,苏瞻皱了皱眉,却见张子厚不慌不忙地略一拱手,就从怀中取出一张黄纸来。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一看竟是御前手札,纷纷肃容躬身行礼。
“吾和娘娘、燕王均深信陈太初忠勇,现令其领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两淮路禁军、厢军、义勇。着枢密院速遣使给降兵符,不得有误。”
张子厚朗声读完,将手札递给朱相:“请朱使相一览,速速办了吧。”
朱相接过来看了一遍,御押正是今上自己定的,模样酷似一个丸子长了两只角。他喉咙有些痒,轻咳了一声道:“二府还需再议此事,陛下忽然内降手札,未免意气用事太过草率——”
张子厚阴测测地看着他:“看来天下只知有宰相,不知有陛下和太后了。”
此话诛心之极,把几位相公都骂进去了,后殿顿时一片沉寂。苏瞻昨日收到了九娘的信,仔细思量后,在二府议事时并未反对陈太初领军一事,他见向太后心有疑虑,因此也未开口赞成。倒是九娘信上那熟悉无比的卫夫人簪花小楷令他出神许久,心想怪不得阿昉待她如此不同,七年前在开宝寺上方禅院大殿上,这个和阿玞极其有缘的女童,看来是有心习了阿玞的字迹,学着阿玞的遣词用句的语气来亲近阿昉。她和燕王俨然已是一对,为何还要在阿昉身上下这等功夫?她一个晚辈,却对自己一副推心置腹谆谆劝导的口气,实在令人不快。
曾相出来打圆场:“哈哈哈,子厚这笑话真好笑。陛下和太后昨日奏对之时,并未发话,朱相担心的是陛下年幼,这睡一觉一个主意,会不会明日又换了主意?”
“朝令夕改,君王之大忌也。三位大学士教导吾时,都和吾说过这个道理。曾卿是觉得吾年幼不当为君吗?”赵梣身穿金黄团龙纹的绛罗红袍,被向太后牵着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坐到御座上,一板一眼地问道。他看向众臣,颇有君主的气势。
曾相立刻跪倒在地,高举玉笏:“臣失言。臣绝无此意。”身后众臣跟着跪倒了一片。
苏瞻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娘娘,祖宗以来,躬决万务,凡於赏罚任使,必与两地大臣於外朝公议,或有内中批旨,皆是出于宸衷。陈太初身为外戚,若因陛下内降而任,岂不授天下人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