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lh04.com,回档一九七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一段典故,赵匡胤最后一次攻太原。久攻不下,将汾河堵塞起来,引汾水直灌太原城。辽军闻听后派援兵来救,赵匡胤只让何继筠带着几千宋朝官兵于石岭关设伏,轻松地打败了辽军。
史上辽国军队也没有那么恐怖,最好的例子,便是辽国第一战神耶律休哥与宋朝大将李继隆的两次对决,辽军兵力是李继隆的数倍,还多是骑兵,耶律休哥的能力更不用说了,但两次都被李继隆杀得抱头鼠窜。之所以失败,原因很简单……一头绵羊带着一群狮子与一头雄狮带着一群狮子的区别。赵匡义内治确实不错,可他那懂什么军事?
然而太原城就是拿不下来。
问题来了,太原城外不是沃野千里,成了一个超级大湖荡子,天气也热了,说不定水里有多少淹死的牲畜,淹死的百姓,还有……死的战士,虽埋入土中,相信来不及打造棺材,水一浸,各种各样的细菌一起飘出来。
蚊子是随水而生的,它们到处爬,然后在军营里的士兵身上叮咬,虐疾来了,因此史书记载:时大军顿甘草地中,会暑雨,多被腹病。
赵匡胤退兵。
宋军退走,北汉派人将宋军的土堤掘开,将城外的洪水疏导出去。
水退下了,可是太原城墙在洪水里浸泡了数月之久,城墙一起变得酥软,太阳一晒,又失去水压力所形成的支撑力,许多处城墙摇啊摇,一起瘫塌。
如果赵匡胤知道这个原理,整个宋朝历史会全部改写。
这就是这次柳叶圩破圩的主要原因。
今年汛期比较大,高峰时,河水都漫过了堤岸。各个领导只好带着老百姓另加防洪坝。
如果再涨下去呢?
也有办法,选择一个较小的圩,让领导带着百姓迅速撤离,掘堤泄洪,强行将水位线降下来。勒辅与于成龙那次争执,也是这个原理。不是勒辅非得从于成龙睡倒的那段堤岸掘堤,而是于成龙是地方官,他不配合,勒辅就没有办法将堤内的百姓转移撤退,当真不顾堤内几十万百姓的死活?河工毁于一旦。
黄梅天结束,不代表着危险解除,必须等长江水位慢慢下降,才能将支流的水闸打开,让内河的水徐徐排到长江,水位下降,各个圩才能渐渐安全。
现在曹河入江口的水闸已经打开,水位线也在迅速下降……所有人都松怠了。
这些原理李默都知道,但如他所写的,千百年来,这道圩埂就屹立在这里,任河水涨河水落……因此与其他人一样,就没有深想。
可见,想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是多么地困难。
李默坐在长途汽车上,看着开始落下去的河水,他不但没有深想……或者说他一直在想这次破圩的原因,但被前世的传言误导了,说排水站放水灌溉,导致了破圩。黄梅天一般农历五月末就结束了,到了农历六月,都是酷热的夏天,可能排水站会放水进来,满足圩内农用灌溉水的需求,反正大河里水不要太多。但就是放水,如何导致破圩的?
出发点就严重弄偏掉,哪里能想到真正原因?
李默在南岗小学下了车。
对于市建筑单位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工程,建设速度很快,如今早就建好了。
不但有教室,操场,操场在“岗”的下面,学校在“岗”上。
李默还让他们将中间的土坡修成石阶,不完全是水泥,是用水泥裹着各色石子,修成的几十阶台阶。
这样一修,真的很漂亮。
吕校长还答应了董书记的提议,按照图纸上所画的,明年发动小学生载树。若这些树长大了,南岗小学能成为方圆数里一个小风景点。
但是几个老师也纳闷,是那个善心人出的钱?这可不是少钱。
张乡长是知道的,但他答应过了,什么也不说。
几个老师猜了半天,就是没有猜出来,最后郑老师说了一句,管他是谁,反正捐了,就是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一想也是,喜滋滋地跑到新学校里参观,越看越满意,然后说,城里面的学校也就这样吧。
不过新的问题来了,这个好心人买了这么多电子琴,谁会弹哉?
吕校长便给徐老师下了一个严厉的任务,这个暑假必须学会弹电子琴,至少能勉强弹一弹,不然如何教学生?
李默转了转,表示很满意。
别看这项工程很小,它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这几年,李默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他背着书包回家,连衣服都没有带,书包里也不是书,更不是暑期作业……暑期作业得到八月中旬才开始做,做的过程实际就是温习的过程,正好接上新学期。
时间紧了,写作,现在每个星期又要拿出八个小时出来学音乐,想保持成绩不挪下,就更要重视学习的效率。
带的是他第二本小说的二... -->>
有一段典故,赵匡胤最后一次攻太原。久攻不下,将汾河堵塞起来,引汾水直灌太原城。辽军闻听后派援兵来救,赵匡胤只让何继筠带着几千宋朝官兵于石岭关设伏,轻松地打败了辽军。
史上辽国军队也没有那么恐怖,最好的例子,便是辽国第一战神耶律休哥与宋朝大将李继隆的两次对决,辽军兵力是李继隆的数倍,还多是骑兵,耶律休哥的能力更不用说了,但两次都被李继隆杀得抱头鼠窜。之所以失败,原因很简单……一头绵羊带着一群狮子与一头雄狮带着一群狮子的区别。赵匡义内治确实不错,可他那懂什么军事?
然而太原城就是拿不下来。
问题来了,太原城外不是沃野千里,成了一个超级大湖荡子,天气也热了,说不定水里有多少淹死的牲畜,淹死的百姓,还有……死的战士,虽埋入土中,相信来不及打造棺材,水一浸,各种各样的细菌一起飘出来。
蚊子是随水而生的,它们到处爬,然后在军营里的士兵身上叮咬,虐疾来了,因此史书记载:时大军顿甘草地中,会暑雨,多被腹病。
赵匡胤退兵。
宋军退走,北汉派人将宋军的土堤掘开,将城外的洪水疏导出去。
水退下了,可是太原城墙在洪水里浸泡了数月之久,城墙一起变得酥软,太阳一晒,又失去水压力所形成的支撑力,许多处城墙摇啊摇,一起瘫塌。
如果赵匡胤知道这个原理,整个宋朝历史会全部改写。
这就是这次柳叶圩破圩的主要原因。
今年汛期比较大,高峰时,河水都漫过了堤岸。各个领导只好带着老百姓另加防洪坝。
如果再涨下去呢?
也有办法,选择一个较小的圩,让领导带着百姓迅速撤离,掘堤泄洪,强行将水位线降下来。勒辅与于成龙那次争执,也是这个原理。不是勒辅非得从于成龙睡倒的那段堤岸掘堤,而是于成龙是地方官,他不配合,勒辅就没有办法将堤内的百姓转移撤退,当真不顾堤内几十万百姓的死活?河工毁于一旦。
黄梅天结束,不代表着危险解除,必须等长江水位慢慢下降,才能将支流的水闸打开,让内河的水徐徐排到长江,水位下降,各个圩才能渐渐安全。
现在曹河入江口的水闸已经打开,水位线也在迅速下降……所有人都松怠了。
这些原理李默都知道,但如他所写的,千百年来,这道圩埂就屹立在这里,任河水涨河水落……因此与其他人一样,就没有深想。
可见,想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是多么地困难。
李默坐在长途汽车上,看着开始落下去的河水,他不但没有深想……或者说他一直在想这次破圩的原因,但被前世的传言误导了,说排水站放水灌溉,导致了破圩。黄梅天一般农历五月末就结束了,到了农历六月,都是酷热的夏天,可能排水站会放水进来,满足圩内农用灌溉水的需求,反正大河里水不要太多。但就是放水,如何导致破圩的?
出发点就严重弄偏掉,哪里能想到真正原因?
李默在南岗小学下了车。
对于市建筑单位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工程,建设速度很快,如今早就建好了。
不但有教室,操场,操场在“岗”的下面,学校在“岗”上。
李默还让他们将中间的土坡修成石阶,不完全是水泥,是用水泥裹着各色石子,修成的几十阶台阶。
这样一修,真的很漂亮。
吕校长还答应了董书记的提议,按照图纸上所画的,明年发动小学生载树。若这些树长大了,南岗小学能成为方圆数里一个小风景点。
但是几个老师也纳闷,是那个善心人出的钱?这可不是少钱。
张乡长是知道的,但他答应过了,什么也不说。
几个老师猜了半天,就是没有猜出来,最后郑老师说了一句,管他是谁,反正捐了,就是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一想也是,喜滋滋地跑到新学校里参观,越看越满意,然后说,城里面的学校也就这样吧。
不过新的问题来了,这个好心人买了这么多电子琴,谁会弹哉?
吕校长便给徐老师下了一个严厉的任务,这个暑假必须学会弹电子琴,至少能勉强弹一弹,不然如何教学生?
李默转了转,表示很满意。
别看这项工程很小,它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这几年,李默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他背着书包回家,连衣服都没有带,书包里也不是书,更不是暑期作业……暑期作业得到八月中旬才开始做,做的过程实际就是温习的过程,正好接上新学期。
时间紧了,写作,现在每个星期又要拿出八个小时出来学音乐,想保持成绩不挪下,就更要重视学习的效率。
带的是他第二本小说的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