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余年的太平安稳,站在六国的立场上来看,这几人的功绩,无愧于国士之称。
反观冯驩,他前前后后的奔走,仅仅是让孟尝君保住了自己的地位而已。
因此,面对马日磾的提问,刘照不得不回答:“算不上。”
马日磾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他接着说:“世人都说孟尝君得士,依靠门客之力,才能脱离虎狼之秦,可是,鸡鸣狗盗之辈,真能算是‘士’吗?孟尝君能依靠他们逃离秦国,却为何不能依靠他们振兴齐国,使之重现桓公之霸业呢?”
这又是吃果果的诡辩啊。虽然孟尝君的确称不上“得士”,但是齐国的种种危局,以及“不能重现桓公之霸业”的责任,也不能全由孟尝君来买单啊。
首先,孟尝君只是齐国的相国,而不是齐王,国家大政并不是由他一人说了算。其次,当时的齐湣王,是一位极其强势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大破楚国,灭掉了宋国,攻占了燕国的都城,使其险遭灭国,联合魏韩几次大破秦国,一度欲与秦各自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你别说,还真有几分“重现桓公之霸业”的架势呢。
但是齐国的强势最终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敌视,乐毅乘机联合除了楚国之外的五国,组成联军,攻入了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楚国也趁火打劫,以救援齐国为名出兵,到了齐湣王坚守的莒城后,反戈一击,杀死了齐湣王。若不是齐国出了一位田单,齐国只怕要灭国了。
有这么一位强势的君王压在头上,因遭其猜忌,孟尝君甚至几度离开齐国去他国避难,如此一来,他又如何施展自己的治国方略呢?齐国的危局,又如何能算做是孟尝君的责任呢?
但是,刘照不好辩驳,因为一但辩驳,说不定自己在马日磾等人的眼中,便成了“言足以饰非,知(智)足以拒谏”的家伙了,他只好拱手道:“先生说的是。”
马日磾接着说道:“殿下仰慕前秦诸公子的遗风,蓄养能人贤士,这本来无足厚非,只是,为国家计,也为殿下计,万万不可以不加甄别,就滥收门客。孟尝君门下有鸡鸣狗盗之辈,而且因为他们有救驾的功劳,就将其列于宾客之上,如此一来,天下的贤才,谁还愿意归附到孟尝君门下?又有谁会愿意与鸡鸣狗盗之辈并列呢?如今殿下门下收揽了不少亡命的逃犯,且不说殿下身为皇子,不能知法犯法,包庇罪徒,就说天下的贤才,看到亡命之徒横行于殿下的门下,还有谁会愿意来投效殿下呢?臣只恐天下的有德之士,都要纷纷杜口裹足,避之不及了。”
话一出口,刘照就觉得脑后有一种被利剑抵近时的酸麻感,不用多想,肯定是身后不远处侍立的关二爷,听了这话,瞪眼发怒了。二爷的神威,还真是非同小可呢。
自然,关羽虽然生了怒气,但他尚不敢公然出来和马日磾叫板,只是睁眼怒视了一下,他便又眯起了双眼,静静的在一边侍立了。
细细的梳理了一番思路,刘照缓缓开口,道:“先生教训的是。但是,弁有一言,还请先生静听。自桓帝以来,中官用权,国乱岁凶,四方扰攘,民不聊生,盗贼蜂起。又有太平邪教,以施符水为名,诳惑百姓,招聚徒众数十万,连结郡国,日后必为大患。先生,不是我悚人听闻,乱世将至矣!这正是英雄用命之时,烈士驰鹜之秋也。这种情况下,为君者求贤若渴,千金市骨,犹恐贤才不来,哪里还能细细筛选呢?先秦诸公子,虽然当不起得士之称,然而平原君终究有毛遂,信陵君终究有侯赢、朱亥,这几人,皆是揽狂澜于既倒,扶国家于将顷的人杰。即便是孟尝君,他在蒙受冤屈的时候,不也有舍人魏子,在宫门前自刭为其申冤么?虽然游侠儿在太平之日,往往触刑犯法,扰乱治安,但是在危难之时,他们也可以为国出力,安定天下。昔日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得剧孟而大喜,说‘得到剧孟,就如同得到了一个诸侯国的兵力’,因为剧孟可以号召河南的豪杰之士,为朝廷效力;又有名将李陵,出击匈奴,所率的士兵,都是来自荆楚之地的剑客,以五千豪勇之士,深入大漠,力战敌酋,所创之敌,十倍于己,生还者,十不足一。如今,我门下招揽的剑客游侠,虽然的确有不少人负罪在身,但是当此非常之时,就该行非常之事,留着他们的有用之身,将来一旦天下有变,正好可以为国攘除奸凶,克定四方。此次彭虎、沙铜之事,都怪我先前没拿定主意,首鼠两端,既想要他们为我效命,却又以清高自持,做出了疏离的姿态,导致他们无人管教约束,这才酿下了大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今后我定会吸取教训,加强管理,望先生勿忧。”
十余年的太平安稳,站在六国的立场上来看,这几人的功绩,无愧于国士之称。
反观冯驩,他前前后后的奔走,仅仅是让孟尝君保住了自己的地位而已。
因此,面对马日磾的提问,刘照不得不回答:“算不上。”
马日磾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他接着说:“世人都说孟尝君得士,依靠门客之力,才能脱离虎狼之秦,可是,鸡鸣狗盗之辈,真能算是‘士’吗?孟尝君能依靠他们逃离秦国,却为何不能依靠他们振兴齐国,使之重现桓公之霸业呢?”
这又是吃果果的诡辩啊。虽然孟尝君的确称不上“得士”,但是齐国的种种危局,以及“不能重现桓公之霸业”的责任,也不能全由孟尝君来买单啊。
首先,孟尝君只是齐国的相国,而不是齐王,国家大政并不是由他一人说了算。其次,当时的齐湣王,是一位极其强势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大破楚国,灭掉了宋国,攻占了燕国的都城,使其险遭灭国,联合魏韩几次大破秦国,一度欲与秦各自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你别说,还真有几分“重现桓公之霸业”的架势呢。
但是齐国的强势最终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敌视,乐毅乘机联合除了楚国之外的五国,组成联军,攻入了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楚国也趁火打劫,以救援齐国为名出兵,到了齐湣王坚守的莒城后,反戈一击,杀死了齐湣王。若不是齐国出了一位田单,齐国只怕要灭国了。
有这么一位强势的君王压在头上,因遭其猜忌,孟尝君甚至几度离开齐国去他国避难,如此一来,他又如何施展自己的治国方略呢?齐国的危局,又如何能算做是孟尝君的责任呢?
但是,刘照不好辩驳,因为一但辩驳,说不定自己在马日磾等人的眼中,便成了“言足以饰非,知(智)足以拒谏”的家伙了,他只好拱手道:“先生说的是。”
马日磾接着说道:“殿下仰慕前秦诸公子的遗风,蓄养能人贤士,这本来无足厚非,只是,为国家计,也为殿下计,万万不可以不加甄别,就滥收门客。孟尝君门下有鸡鸣狗盗之辈,而且因为他们有救驾的功劳,就将其列于宾客之上,如此一来,天下的贤才,谁还愿意归附到孟尝君门下?又有谁会愿意与鸡鸣狗盗之辈并列呢?如今殿下门下收揽了不少亡命的逃犯,且不说殿下身为皇子,不能知法犯法,包庇罪徒,就说天下的贤才,看到亡命之徒横行于殿下的门下,还有谁会愿意来投效殿下呢?臣只恐天下的有德之士,都要纷纷杜口裹足,避之不及了。”
话一出口,刘照就觉得脑后有一种被利剑抵近时的酸麻感,不用多想,肯定是身后不远处侍立的关二爷,听了这话,瞪眼发怒了。二爷的神威,还真是非同小可呢。
自然,关羽虽然生了怒气,但他尚不敢公然出来和马日磾叫板,只是睁眼怒视了一下,他便又眯起了双眼,静静的在一边侍立了。
细细的梳理了一番思路,刘照缓缓开口,道:“先生教训的是。但是,弁有一言,还请先生静听。自桓帝以来,中官用权,国乱岁凶,四方扰攘,民不聊生,盗贼蜂起。又有太平邪教,以施符水为名,诳惑百姓,招聚徒众数十万,连结郡国,日后必为大患。先生,不是我悚人听闻,乱世将至矣!这正是英雄用命之时,烈士驰鹜之秋也。这种情况下,为君者求贤若渴,千金市骨,犹恐贤才不来,哪里还能细细筛选呢?先秦诸公子,虽然当不起得士之称,然而平原君终究有毛遂,信陵君终究有侯赢、朱亥,这几人,皆是揽狂澜于既倒,扶国家于将顷的人杰。即便是孟尝君,他在蒙受冤屈的时候,不也有舍人魏子,在宫门前自刭为其申冤么?虽然游侠儿在太平之日,往往触刑犯法,扰乱治安,但是在危难之时,他们也可以为国出力,安定天下。昔日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得剧孟而大喜,说‘得到剧孟,就如同得到了一个诸侯国的兵力’,因为剧孟可以号召河南的豪杰之士,为朝廷效力;又有名将李陵,出击匈奴,所率的士兵,都是来自荆楚之地的剑客,以五千豪勇之士,深入大漠,力战敌酋,所创之敌,十倍于己,生还者,十不足一。如今,我门下招揽的剑客游侠,虽然的确有不少人负罪在身,但是当此非常之时,就该行非常之事,留着他们的有用之身,将来一旦天下有变,正好可以为国攘除奸凶,克定四方。此次彭虎、沙铜之事,都怪我先前没拿定主意,首鼠两端,既想要他们为我效命,却又以清高自持,做出了疏离的姿态,导致他们无人管教约束,这才酿下了大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今后我定会吸取教训,加强管理,望先生勿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