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明末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四年九月初一,皇上颁发圣旨,郑勋睿以翰林修撰的身份,兼任陕西延安府知府,这预示着郑勋睿在翰林院生涯的结束,成为殿试状元之后,他有俩个月的休沐期,回家去操办婚事,真正到翰林院当值的时间是六月初一,算起来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这件事情在朝廷里面成为笑谈,大家给了郑勋睿第一个绰号:三月修撰。
这个意思是郑勋睿刚好在翰林院担任了三个月的修撰,虽说目前还是翰林修撰的身份,但重要职责已经转移到延安府,人也不可能留在京城,必须要赶赴延安府上任,之所以兼任翰林修撰,那是为了日后做事情方便一些的。
圣旨下达之前,郑勋睿和杨廷枢已经一起喝了好些酒了,后来就连吴伟业也专门邀请郑勋睿喝酒,沈忠仁还专门组织了翰林院的庶吉士,为郑勋睿送行。
当然郑勋睿的主要心思,没有在吃喝方面,他曾经给皇上提出了三个要求,前面的两个要求,圣旨之中都已经明确了,这道圣旨就是他的尚方宝剑,就算是陕西巡抚吴甡,还有三边总督洪承畴,也是不好直接插手延安府的事情,当然事情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利的一面,首先是三边总督洪承畴,肯定不会在延安府境内全身心的剿灭流寇了,因为得不到粮草的补给,其次是陕西巡抚吴甡,怕也是不会给延安府多少的钱粮支持。
这一切都无所谓了,郑勋睿自然能够想到好的办法。
八月中旬,得到了消息之后,郑勋睿迅速给家中的郑锦宏和杨贺写信,明确的告诉他们,带领九百护院,其中八百护院赶赴房山县附近的大房山,必须在八月底赶到等候,另外的一百护院,直接赶赴京城。
等候在大房山的八百护院,也就是洪家堡的八百青壮,这些人是要跟着他到陕西去的,另外的一百人,负责护送文曼珊等人回到江宁县。
同时这八百护院,携带部分的玉蜀黍和甘薯的种子。
家中今后就留下两百护院,由父亲郑福贵直接负责,他们日后的主要任务,一是保卫郑家,二是每年运送玉蜀黍和甘薯种子。
杨贺、洪欣涛、洪欣贵、洪欣瑜和郑锦宏等人,全部跟着他到陕西去赴任。
安排这一切之后,郑勋睿的主要心思,就转移到户部要给的十万两白银方面了,可不要认为拿到白银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今这个年月,要钱就等于是要命,皇上曾经没有办法了,都拿出皇宫里面的人参出来卖了,可见朝廷窘迫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但有一件事情对郑勋睿是非常有利的,那就是他成为了内阁次辅徐光启的学生。
这可不是一般的消息,谁都知道殿试的主考官是周延儒和温体仁,按说郑勋睿的恩师,应该是这两位的,但徐光启也成为了郑勋睿的恩师,其中的关系大家自然是清楚的。
这说明了徐光启和郑勋睿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接近,关系更加的融洽。
不要看徐光启是内阁次辅,但是却是皇上最为信任和依靠的大臣,因为身体的原因,才不愿意出任内阁收复,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斗得你死我活的,可他们就是不敢碰徐光启,因为他们知道徐光启的威望,也知道徐光启在皇上心目之中的份量。
徐光启肯定知道从户部拨付出来银子的难度,所以在宣布了郑勋睿是他的学生之后,不顾身体的原因,亲自带着郑勋睿到户部去,直接找到了户部尚书毕自言。
毕自言崇祯元年五月就出任户部尚书了,资格是很老的,也不会在乎一般人的要求,但是徐光启的要求,他是不能够拒绝的,还是很勉强的答应了。
为了这十万两的白银,郑勋睿几乎跑断了腿,答应和拿到银子,是两个概念,再说十万两白银,体积有些庞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携带黄金,那样方便很多的,而且在兑换的比例上面,郑勋睿明显是占便宜的,按照户部的兑换办法,是一两黄金兑换十两白银,可是在外面是一两黄金兑换十一两白银,甚至是十二两白银,这样郑勋睿就算是占大便宜了。
一直奔波到了八月底,徐光启帮忙要的黄金终于到手了,没有发生克扣的现象,一万两黄金全部都到位,据说身在户部的毕自严,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脸都是扭曲的。
当然郑勋睿还是花销了不少的,吃饭是少不了的,暗地里塞一些银子也是必须的,算起来也花销了两千多两白银,不过这样的付出,比起得到的黄金来说,简... -->>
崇祯四年九月初一,皇上颁发圣旨,郑勋睿以翰林修撰的身份,兼任陕西延安府知府,这预示着郑勋睿在翰林院生涯的结束,成为殿试状元之后,他有俩个月的休沐期,回家去操办婚事,真正到翰林院当值的时间是六月初一,算起来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这件事情在朝廷里面成为笑谈,大家给了郑勋睿第一个绰号:三月修撰。
这个意思是郑勋睿刚好在翰林院担任了三个月的修撰,虽说目前还是翰林修撰的身份,但重要职责已经转移到延安府,人也不可能留在京城,必须要赶赴延安府上任,之所以兼任翰林修撰,那是为了日后做事情方便一些的。
圣旨下达之前,郑勋睿和杨廷枢已经一起喝了好些酒了,后来就连吴伟业也专门邀请郑勋睿喝酒,沈忠仁还专门组织了翰林院的庶吉士,为郑勋睿送行。
当然郑勋睿的主要心思,没有在吃喝方面,他曾经给皇上提出了三个要求,前面的两个要求,圣旨之中都已经明确了,这道圣旨就是他的尚方宝剑,就算是陕西巡抚吴甡,还有三边总督洪承畴,也是不好直接插手延安府的事情,当然事情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利的一面,首先是三边总督洪承畴,肯定不会在延安府境内全身心的剿灭流寇了,因为得不到粮草的补给,其次是陕西巡抚吴甡,怕也是不会给延安府多少的钱粮支持。
这一切都无所谓了,郑勋睿自然能够想到好的办法。
八月中旬,得到了消息之后,郑勋睿迅速给家中的郑锦宏和杨贺写信,明确的告诉他们,带领九百护院,其中八百护院赶赴房山县附近的大房山,必须在八月底赶到等候,另外的一百护院,直接赶赴京城。
等候在大房山的八百护院,也就是洪家堡的八百青壮,这些人是要跟着他到陕西去的,另外的一百人,负责护送文曼珊等人回到江宁县。
同时这八百护院,携带部分的玉蜀黍和甘薯的种子。
家中今后就留下两百护院,由父亲郑福贵直接负责,他们日后的主要任务,一是保卫郑家,二是每年运送玉蜀黍和甘薯种子。
杨贺、洪欣涛、洪欣贵、洪欣瑜和郑锦宏等人,全部跟着他到陕西去赴任。
安排这一切之后,郑勋睿的主要心思,就转移到户部要给的十万两白银方面了,可不要认为拿到白银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今这个年月,要钱就等于是要命,皇上曾经没有办法了,都拿出皇宫里面的人参出来卖了,可见朝廷窘迫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但有一件事情对郑勋睿是非常有利的,那就是他成为了内阁次辅徐光启的学生。
这可不是一般的消息,谁都知道殿试的主考官是周延儒和温体仁,按说郑勋睿的恩师,应该是这两位的,但徐光启也成为了郑勋睿的恩师,其中的关系大家自然是清楚的。
这说明了徐光启和郑勋睿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接近,关系更加的融洽。
不要看徐光启是内阁次辅,但是却是皇上最为信任和依靠的大臣,因为身体的原因,才不愿意出任内阁收复,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斗得你死我活的,可他们就是不敢碰徐光启,因为他们知道徐光启的威望,也知道徐光启在皇上心目之中的份量。
徐光启肯定知道从户部拨付出来银子的难度,所以在宣布了郑勋睿是他的学生之后,不顾身体的原因,亲自带着郑勋睿到户部去,直接找到了户部尚书毕自言。
毕自言崇祯元年五月就出任户部尚书了,资格是很老的,也不会在乎一般人的要求,但是徐光启的要求,他是不能够拒绝的,还是很勉强的答应了。
为了这十万两的白银,郑勋睿几乎跑断了腿,答应和拿到银子,是两个概念,再说十万两白银,体积有些庞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携带黄金,那样方便很多的,而且在兑换的比例上面,郑勋睿明显是占便宜的,按照户部的兑换办法,是一两黄金兑换十两白银,可是在外面是一两黄金兑换十一两白银,甚至是十二两白银,这样郑勋睿就算是占大便宜了。
一直奔波到了八月底,徐光启帮忙要的黄金终于到手了,没有发生克扣的现象,一万两黄金全部都到位,据说身在户部的毕自严,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脸都是扭曲的。
当然郑勋睿还是花销了不少的,吃饭是少不了的,暗地里塞一些银子也是必须的,算起来也花销了两千多两白银,不过这样的付出,比起得到的黄金来说,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