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lh04.com,天下无敌初阶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用弓箭射杀,长枪刺捅,一具具尸体浮在水面,血水淌流,未及稀释,染红一片河面,无一生还。
跳河的没活成,没跳的照样被金兵杀害,直接扔进水里。
船上的人目睹码头驻军四散,金兵追逐沿岸的百姓。
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又不忍他人受苦,回过头去不敢再看,痛骂李邦彦、张邦昌、耿南仲一干主和派的大臣。
传统专制家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造就一批统治者最爱的顺民,尽量折腾,在他们啃树皮、吃人肉之前,不用担心造反,以致于恕宗的愚行,全成了臣子没能尽到辅佐、劝谏之责,亦或许,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所以才会在狗鼻子昏君昏君叫个不停,投以心有戚戚焉的眼神。
船行至一里外,仍能看见汴京城所燃起的冲天火舌,尖叫声高频而凄厉,像是一把快刀横劈而来,切进耳膜中,没人怀疑自己听错,因为声音是那般清晰骇人,摀上耳朵也能听见。
冲然是旁观也出了一身冷汗,恐惧挥之不去,彷佛城里的火舌会蔓延到船上,他们会是下一个发出惨叫的被害者,盼望着船能再走得快一点,风用力吹,远远将汴京抛开,到一个金兵铁骑无法到达之处,最好是天涯海角。
唐寅并不催赶,让简泰成掌控行船的速度,他是几艘船的主心骨,谁都能乱,他不行,也无法惊慌的必要。
先前陆续驶往杭州的船只皆是船速缓慢的客、货船,机动力高的战船留到此时派上用场,用来跑路的交通工具,唐寅花了重本,除非金兵有船在前头水域拦截,否则一定追赶不上。
后无追兵,船满帆疾行,汴京很快地消失在众人视线。
从船刚离岸,金兵强弓手持续朝船射箭,箭矢紧追船尾逼迫时,唐寅就站在最前方。
唐寅不是韩世忠那样的神射手,能够躲在箭手射程之外,而是飞到船边的箭已是强弩之末,纵然有一两枝箭能威胁到他,在两旁戒备,刀不离手的狗鼻子、破嗓子也不会让他中箭。
无论回到岸上接人有多不切实际,唐寅都背负着见死不救的恶名,在大翎朝,除了钱,名声是唐寅唯一能傍身的依靠。
人的名,树的影,世人对他的毁誉,将会左右未来道路的长短、宽窄。
这趟路他能血本无归,绝不能赔上辛苦建立的声誉。
傲立在船尾正是向船上的人宣示,勇者无惧,他唐寅并非贪生怕死,非不愿而是不能掉头去救人,满眶悲愤遥望汴京,引用庄子的话说道:「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诉尽他忧国忧民的一面,对谗臣当道的遗憾。
精湛的演技,并不表示他对眼前的屠戮一无所感。
虽然细节变动了,但结果仍是与历史一致,汴京城毁,金兵四处烧杀掳掠。
是郭京导致大翎兵败如山倒,或是恕宗交出两名抗金大将,自毁长城,都不会改变金人暴虐的事实,只要慎宗、恕宗还在,金人就会维持初衷,在大金有把握全面控制中原之前,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将两人擒住挟持,另外扶植一个政权取而代之。
相当程度的杀戮可以恫吓人心,又可安抚连日征战的士兵,屠城不至于,血洗一番在所难免。
提前知悉,并不代表能坦然面对。
活了两世,自认心理素质高于一般人极多,实际见证屠杀过程,心脏像是被一块大石压着,浑身不对劲。
又不是丧心病狂的心理变态,谁能对践踏人命视若无赌,身在其中更能体会战争的残酷,所幸此战过后,南方将迎来五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小规模的征战,不会波及到杭州这个大后方,安定美好的岁月指日可期,心却隐隐骚动,迟迟无法平静。
融入这个时代越久,接触、关连的人越多,唐寅就越难做到置身事外。
一站站了快两个时辰,披肩上的白雪积了薄薄一层,狗鼻子、破嗓子冻到手僵,频频搓手,大白气一口接一口呼出。
唐寅让他们进船取暖,自个又站了好一会儿。
一名匠妇看不下去,端着刚煮好的姜汤,请唐寅喝下祛寒。
「生死有命,当初是他们自己要下船,唐公子又何必自责呢?金兵都杀到码头,船开了回去,不但救不了人,连大家都得赔进去。」
谢过妇人,唐寅接过碗,舀了一小匙喝下,浅尝即止,叹道:「话虽如此,但人心是肉做的,不可能无动于衷,早知道汴京会失守,当初就该强行留下他们。」
「您又不是神仙,哪能晓得将来的事,谁会想到朝廷竟然那么胡涂,把两位劳苦功高的将军押去金人那边,多亏有您这几艘船,否则我们全家老小全死在码头边,您是我韦家一家的大恩人,别人要是敢说你的不是,我绣菊第一个不放过他,我家那口子说得对,有些人平时遇事躲得比谁都快,却比谁都爱指指点点,现在说您不够厚道,真让船往回开,他们能跟你拼命。」
一脱险,便有人开始说事,暗示唐寅不仁义,妇人听不下去,喂完孩子,将孩子交给丈夫,自个走出船舱,以行动支持唐寅。
&... -->>
用弓箭射杀,长枪刺捅,一具具尸体浮在水面,血水淌流,未及稀释,染红一片河面,无一生还。
跳河的没活成,没跳的照样被金兵杀害,直接扔进水里。
船上的人目睹码头驻军四散,金兵追逐沿岸的百姓。
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又不忍他人受苦,回过头去不敢再看,痛骂李邦彦、张邦昌、耿南仲一干主和派的大臣。
传统专制家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造就一批统治者最爱的顺民,尽量折腾,在他们啃树皮、吃人肉之前,不用担心造反,以致于恕宗的愚行,全成了臣子没能尽到辅佐、劝谏之责,亦或许,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所以才会在狗鼻子昏君昏君叫个不停,投以心有戚戚焉的眼神。
船行至一里外,仍能看见汴京城所燃起的冲天火舌,尖叫声高频而凄厉,像是一把快刀横劈而来,切进耳膜中,没人怀疑自己听错,因为声音是那般清晰骇人,摀上耳朵也能听见。
冲然是旁观也出了一身冷汗,恐惧挥之不去,彷佛城里的火舌会蔓延到船上,他们会是下一个发出惨叫的被害者,盼望着船能再走得快一点,风用力吹,远远将汴京抛开,到一个金兵铁骑无法到达之处,最好是天涯海角。
唐寅并不催赶,让简泰成掌控行船的速度,他是几艘船的主心骨,谁都能乱,他不行,也无法惊慌的必要。
先前陆续驶往杭州的船只皆是船速缓慢的客、货船,机动力高的战船留到此时派上用场,用来跑路的交通工具,唐寅花了重本,除非金兵有船在前头水域拦截,否则一定追赶不上。
后无追兵,船满帆疾行,汴京很快地消失在众人视线。
从船刚离岸,金兵强弓手持续朝船射箭,箭矢紧追船尾逼迫时,唐寅就站在最前方。
唐寅不是韩世忠那样的神射手,能够躲在箭手射程之外,而是飞到船边的箭已是强弩之末,纵然有一两枝箭能威胁到他,在两旁戒备,刀不离手的狗鼻子、破嗓子也不会让他中箭。
无论回到岸上接人有多不切实际,唐寅都背负着见死不救的恶名,在大翎朝,除了钱,名声是唐寅唯一能傍身的依靠。
人的名,树的影,世人对他的毁誉,将会左右未来道路的长短、宽窄。
这趟路他能血本无归,绝不能赔上辛苦建立的声誉。
傲立在船尾正是向船上的人宣示,勇者无惧,他唐寅并非贪生怕死,非不愿而是不能掉头去救人,满眶悲愤遥望汴京,引用庄子的话说道:「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诉尽他忧国忧民的一面,对谗臣当道的遗憾。
精湛的演技,并不表示他对眼前的屠戮一无所感。
虽然细节变动了,但结果仍是与历史一致,汴京城毁,金兵四处烧杀掳掠。
是郭京导致大翎兵败如山倒,或是恕宗交出两名抗金大将,自毁长城,都不会改变金人暴虐的事实,只要慎宗、恕宗还在,金人就会维持初衷,在大金有把握全面控制中原之前,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将两人擒住挟持,另外扶植一个政权取而代之。
相当程度的杀戮可以恫吓人心,又可安抚连日征战的士兵,屠城不至于,血洗一番在所难免。
提前知悉,并不代表能坦然面对。
活了两世,自认心理素质高于一般人极多,实际见证屠杀过程,心脏像是被一块大石压着,浑身不对劲。
又不是丧心病狂的心理变态,谁能对践踏人命视若无赌,身在其中更能体会战争的残酷,所幸此战过后,南方将迎来五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小规模的征战,不会波及到杭州这个大后方,安定美好的岁月指日可期,心却隐隐骚动,迟迟无法平静。
融入这个时代越久,接触、关连的人越多,唐寅就越难做到置身事外。
一站站了快两个时辰,披肩上的白雪积了薄薄一层,狗鼻子、破嗓子冻到手僵,频频搓手,大白气一口接一口呼出。
唐寅让他们进船取暖,自个又站了好一会儿。
一名匠妇看不下去,端着刚煮好的姜汤,请唐寅喝下祛寒。
「生死有命,当初是他们自己要下船,唐公子又何必自责呢?金兵都杀到码头,船开了回去,不但救不了人,连大家都得赔进去。」
谢过妇人,唐寅接过碗,舀了一小匙喝下,浅尝即止,叹道:「话虽如此,但人心是肉做的,不可能无动于衷,早知道汴京会失守,当初就该强行留下他们。」
「您又不是神仙,哪能晓得将来的事,谁会想到朝廷竟然那么胡涂,把两位劳苦功高的将军押去金人那边,多亏有您这几艘船,否则我们全家老小全死在码头边,您是我韦家一家的大恩人,别人要是敢说你的不是,我绣菊第一个不放过他,我家那口子说得对,有些人平时遇事躲得比谁都快,却比谁都爱指指点点,现在说您不够厚道,真让船往回开,他们能跟你拼命。」
一脱险,便有人开始说事,暗示唐寅不仁义,妇人听不下去,喂完孩子,将孩子交给丈夫,自个走出船舱,以行动支持唐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