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重生农门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燕的京城每年七八月就是十足的雨季,淅淅沥沥的小雨会不断从乌沉沉的天空中倾泻而下,潮湿的环境让人倍感压抑。到了九月,便是一直不停的暴雨。大燕各地,会十分注意洪涝的出现。而今年大燕的七月中,天气似乎更诡异些。
永宁宫守门的两个宫人一看又下起了雨,头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厉德安。
“厉公公,您瞧瞧这天,要不奴婢们先去把窗户都给关了?”
厉德安看了看缠绵的雨丝,啐了一口,“这鬼天,下起来没完了,往年也不这样。”
一说完这句话,厉德安就跟想起了什么一样,自己突然的打了个寒颤。想到过几天就是七月半,他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巴掌。
一个月前那场雨,真是将所有人都给吓住了。大燕开国那么多年,还没有出过这种事。虽说这让敲登闻鼓的人走天路说的就是看老天爷让不让你活命的的意思,看你是不是真的有冤屈。可说到底,大家都清楚里面的意思。就是不像让那么多不讲规矩的人动不动就来冒犯皇室宗亲们,你要敢来,先就盘算好把命撂下罢。
可老天爷,一个月前真的显灵了。
明明一直看着都是晴空万里的,那也不能不晴啊,太后娘娘的千秋宴,虽说就是那一天,可宫里的钦天监们是算了又算,就唯恐老天爷不作美。结果一直都没事儿,那杜紫鸢走天路走到最后,眼看跪在那儿腿上的肉都给黏在炭上起不来也活不了了,老天爷下雨了。下雨也奇怪,就宗正寺那一块儿下了那么一刻钟的雨,把天路上滚烫的炭火彻底给弄得冰凉了,这雨就停了。
消息一传出来,不仅是太后娘娘大发雷霆,朝里朝外还有民间议论纷纷,就是自己这些在永宁宫伺候的人,那也心虚啊。
心虚啥,那可真是天知道了。
厉德安心里嘀咕了一圈儿,瞪着围在身边的宫人,“瞎出啥主意,永宁宫的窗户,是你们想关就关的?”
宫人们闭了嘴没有应声。
他们倒是不想关窗户,谁叫太后自打一个月前那出子事情以后就见不得老天爷往下掉几滴泪珠了?
厉德安哪不知道这些宫人们的盘算。要在以前,这些宫人就算是天天挨骂,那也不敢就想这样的法子躲清闲躲骂,这是看着太后娘娘要撑不住了啊。
都是些跟着风走的王八岛!
厉德安心里骂了一句,呵斥了宫人们几句,自个儿进了内殿。
一进去看到王太后倚在榻上看折子,身边还坐着寿章长公主,他脸上就一苦,转而又换上一副小心翼翼的神色上前道:“太后。”
“回来了?”王太后扫了他一眼,问他,“见到人了?”
厉德安陪着笑脸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去了宗正寺,这李大人说没有皇上的圣旨,不能让人见那杜紫鸢。”
“又是李廷恩。”王太后冷冷的笑了一声,哼道:“自打皇上亲了政,哀家这懿旨,是没有人放在眼里了。不过这李廷恩,从头到尾也没将哀家放在眼里过。白费哀家当初拔擢他去了兵部。”
厉德安没有吭声。
其实王太后当初将李廷恩一下弄成个从五品,别人都猜不透王太后的用意,只有厉德安这个一直在王太后身边伺候的人才知道真相。
王太后娘家有一族侄是在李廷恩之前做的兵部郎中,不过只是个光会嘴上功夫的软货。没有真本事不说他还老爱嘴上弄些空口大话出来,后来就闯了一件大祸。把在南疆与西疆阵亡抚恤的名册给弄错了。眼看户部就要把银子给拨下来经兵部的手交到南疆和西疆那些镇守的将领手中,这个时候弄错了名册,很有可能会引起边疆军营士兵的哗变。
好男不当兵,军户可不是一个好行当,边疆尤其凶险。这些人辛辛苦苦豁出去性命不单是为了卫国,更是为了保家。人死了,一条普通兵士的性命大燕也就给五两的抚恤银子。军营的将领吃空饷,私吞军饷粮草的事情都很普遍,可这抚恤银子,只要一个将领还想要手底下的兵跟着自己,踏踏实实听自己的话,那是绝不会去吞的,相反,手下的兵死了,这些将领会豁出去把该要的抚恤银子帮手底下的兵士要到手。
为的,就是兵士们的衷心效忠。在这上头弄出差错的结果,比永王谋逆和塔塔人攻入大燕还要可怕。
王太后得知此事后大怒不已,但名册已经从兵部送到了户部,户部多文臣,一贯不是王太后的心腹执掌。王太后无奈之下,只得让人寻了个罪名把族侄贬谪到一个小县城中做县令,尔后意欲在京官中挑拣出一个顶罪的人,选来选去,就选中了李廷恩。
王太后本想一箭双雕,托个十来日,待户部将银两拨下来李廷恩无力回天后再捅破此事,谁知李廷恩虽然完全弄不清楚事情的始末,却一坐上兵部郎中的位置就没有半分松懈的将前任经手过的卷宗文书都翻阅了遍,将事情给清查了出来,然后李廷恩直接找到了户部。户部掌管此事的孙芳德不理会王太后一系的官员,却对李廷恩这个新晋探花赞赏的很。孙德芳便是一路从寒门考出来的人,他看重李廷恩的才情,又得知李廷恩是受王太后族侄连累,二话不说,就做主重新按着李廷恩新制出来的名册重新拨了银子,平息了这场祸患。
这还不算,第二日,就有御史风闻奏事,将王太后的族侄给弹劾了。到头来,这名王太后有心保住的侄子即便躲到了偏远的县城,依旧被刑部抓回京中待审。
如今,又是李廷恩将杜紫鸢以j□j之名牢牢护在了宗正寺中,一个哪怕王太后搬出了天子之母的身份都无法插手的地方,王太后对李廷恩的痛恨,简直倾尽运河之水也难以冲刷干净。
尤其,一个月前那连续三日的朝变……在王太后心里,固执而且清楚的明白,她被迫还政,退居永宁宫,若非最后被太医诊出重症就要迁居西山,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一个人,一个年仅十六,尚未束冠的新科探花。与别人口中的三朝元老石定生无关,与什么上官睿这样的重臣更没有关系。
她这个大燕太后,败在了李廷恩手里!
厉德安觑了眼王太后的神色,不意外的又看... -->>
大燕的京城每年七八月就是十足的雨季,淅淅沥沥的小雨会不断从乌沉沉的天空中倾泻而下,潮湿的环境让人倍感压抑。到了九月,便是一直不停的暴雨。大燕各地,会十分注意洪涝的出现。而今年大燕的七月中,天气似乎更诡异些。
永宁宫守门的两个宫人一看又下起了雨,头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厉德安。
“厉公公,您瞧瞧这天,要不奴婢们先去把窗户都给关了?”
厉德安看了看缠绵的雨丝,啐了一口,“这鬼天,下起来没完了,往年也不这样。”
一说完这句话,厉德安就跟想起了什么一样,自己突然的打了个寒颤。想到过几天就是七月半,他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巴掌。
一个月前那场雨,真是将所有人都给吓住了。大燕开国那么多年,还没有出过这种事。虽说这让敲登闻鼓的人走天路说的就是看老天爷让不让你活命的的意思,看你是不是真的有冤屈。可说到底,大家都清楚里面的意思。就是不像让那么多不讲规矩的人动不动就来冒犯皇室宗亲们,你要敢来,先就盘算好把命撂下罢。
可老天爷,一个月前真的显灵了。
明明一直看着都是晴空万里的,那也不能不晴啊,太后娘娘的千秋宴,虽说就是那一天,可宫里的钦天监们是算了又算,就唯恐老天爷不作美。结果一直都没事儿,那杜紫鸢走天路走到最后,眼看跪在那儿腿上的肉都给黏在炭上起不来也活不了了,老天爷下雨了。下雨也奇怪,就宗正寺那一块儿下了那么一刻钟的雨,把天路上滚烫的炭火彻底给弄得冰凉了,这雨就停了。
消息一传出来,不仅是太后娘娘大发雷霆,朝里朝外还有民间议论纷纷,就是自己这些在永宁宫伺候的人,那也心虚啊。
心虚啥,那可真是天知道了。
厉德安心里嘀咕了一圈儿,瞪着围在身边的宫人,“瞎出啥主意,永宁宫的窗户,是你们想关就关的?”
宫人们闭了嘴没有应声。
他们倒是不想关窗户,谁叫太后自打一个月前那出子事情以后就见不得老天爷往下掉几滴泪珠了?
厉德安哪不知道这些宫人们的盘算。要在以前,这些宫人就算是天天挨骂,那也不敢就想这样的法子躲清闲躲骂,这是看着太后娘娘要撑不住了啊。
都是些跟着风走的王八岛!
厉德安心里骂了一句,呵斥了宫人们几句,自个儿进了内殿。
一进去看到王太后倚在榻上看折子,身边还坐着寿章长公主,他脸上就一苦,转而又换上一副小心翼翼的神色上前道:“太后。”
“回来了?”王太后扫了他一眼,问他,“见到人了?”
厉德安陪着笑脸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奴婢去了宗正寺,这李大人说没有皇上的圣旨,不能让人见那杜紫鸢。”
“又是李廷恩。”王太后冷冷的笑了一声,哼道:“自打皇上亲了政,哀家这懿旨,是没有人放在眼里了。不过这李廷恩,从头到尾也没将哀家放在眼里过。白费哀家当初拔擢他去了兵部。”
厉德安没有吭声。
其实王太后当初将李廷恩一下弄成个从五品,别人都猜不透王太后的用意,只有厉德安这个一直在王太后身边伺候的人才知道真相。
王太后娘家有一族侄是在李廷恩之前做的兵部郎中,不过只是个光会嘴上功夫的软货。没有真本事不说他还老爱嘴上弄些空口大话出来,后来就闯了一件大祸。把在南疆与西疆阵亡抚恤的名册给弄错了。眼看户部就要把银子给拨下来经兵部的手交到南疆和西疆那些镇守的将领手中,这个时候弄错了名册,很有可能会引起边疆军营士兵的哗变。
好男不当兵,军户可不是一个好行当,边疆尤其凶险。这些人辛辛苦苦豁出去性命不单是为了卫国,更是为了保家。人死了,一条普通兵士的性命大燕也就给五两的抚恤银子。军营的将领吃空饷,私吞军饷粮草的事情都很普遍,可这抚恤银子,只要一个将领还想要手底下的兵跟着自己,踏踏实实听自己的话,那是绝不会去吞的,相反,手下的兵死了,这些将领会豁出去把该要的抚恤银子帮手底下的兵士要到手。
为的,就是兵士们的衷心效忠。在这上头弄出差错的结果,比永王谋逆和塔塔人攻入大燕还要可怕。
王太后得知此事后大怒不已,但名册已经从兵部送到了户部,户部多文臣,一贯不是王太后的心腹执掌。王太后无奈之下,只得让人寻了个罪名把族侄贬谪到一个小县城中做县令,尔后意欲在京官中挑拣出一个顶罪的人,选来选去,就选中了李廷恩。
王太后本想一箭双雕,托个十来日,待户部将银两拨下来李廷恩无力回天后再捅破此事,谁知李廷恩虽然完全弄不清楚事情的始末,却一坐上兵部郎中的位置就没有半分松懈的将前任经手过的卷宗文书都翻阅了遍,将事情给清查了出来,然后李廷恩直接找到了户部。户部掌管此事的孙芳德不理会王太后一系的官员,却对李廷恩这个新晋探花赞赏的很。孙德芳便是一路从寒门考出来的人,他看重李廷恩的才情,又得知李廷恩是受王太后族侄连累,二话不说,就做主重新按着李廷恩新制出来的名册重新拨了银子,平息了这场祸患。
这还不算,第二日,就有御史风闻奏事,将王太后的族侄给弹劾了。到头来,这名王太后有心保住的侄子即便躲到了偏远的县城,依旧被刑部抓回京中待审。
如今,又是李廷恩将杜紫鸢以j□j之名牢牢护在了宗正寺中,一个哪怕王太后搬出了天子之母的身份都无法插手的地方,王太后对李廷恩的痛恨,简直倾尽运河之水也难以冲刷干净。
尤其,一个月前那连续三日的朝变……在王太后心里,固执而且清楚的明白,她被迫还政,退居永宁宫,若非最后被太医诊出重症就要迁居西山,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一个人,一个年仅十六,尚未束冠的新科探花。与别人口中的三朝元老石定生无关,与什么上官睿这样的重臣更没有关系。
她这个大燕太后,败在了李廷恩手里!
厉德安觑了眼王太后的神色,不意外的又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