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lh04.com,重生之官路商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百一十四章 林纸一体化
大家都在林场的食堂里共进晚餐,三百多学生,比在食堂用餐的林场工人还多,热闹非凡,周游作为公司的领导、马子善、李芝芳作为学校的领导,与林场的领导共坐一桌。
用过晚餐之后,大家就要登上江轮顺水而下。
在登上江轮之前,张恪找来周游,问他:“锦湖现在就搞林纸一体化,会不会太提前了一些?”
“啊……”周游愣在那里,没想到张恪在林场转了一天,就提出这样的问题。
纸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有草浆、木浆,由于草浆在生产过程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而且草浆多杂质,无法用来生产中高档纸品;从九三年起,国家就逐步关停化学制草浆生产线,而国内林业资源有限,自产木浆十分有限,木浆主要依赖于进口。
锦湖所负责运营的造纸企业都从印尼进口木浆为原料生产中高档纸品。
所谓的林纸一体化,即造林、制浆、造纸三位一体,这是成为大型纸业集团的必经之路。
锦湖目前正逐步并购整合旗下的造纸企业,在城南区建设大型的纸业生产基地,暂时还没有计划筹集制浆工厂,还谈不上什么林纸一体化。
张恪记得一直到2001年,国家才明确给出支持林纸一体化的政策,九六年搞林纸一体化,费时费力,资金还不好筹措,国家根本不会给予低息的贷款支持,但是林纸一体化项目对资金的占有又十分的巨大。
若不想破坏现有的森林资源,林纸一体化首先就是要造林,投入大量的资金,大规模的造速丰林,速丰林的生长周期通常在五到六年,也就是说前期投入巨资造林,要等到五六年后才会逐步的产生收益,这绝对是一项高投入缓回报的项目,除了资本雄厚的造纸企业会走这条路,国内还鲜有企业迈出这一步,特别是目前国际木浆供应相对充足,更没有人去做这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虽然速丰林对生态的好处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至少在水土保持、蓄洪减洪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速丰林的生长周期很短,只要实施,一两年就能成林,五六年就能轮伐,稍许能减缓九八年那场洪灾对小江流域的冲击。
说实话,就算九八年之前能造几十万亩的速丰林,对洪灾的缓解也十分的有限,但是对于身负数百公斤的骆驼,加一根稻草会把它压趴下来,减一根稻草,或许就可以让它咬咬牙挺过去了。
除此之外,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说服徐学平让水利厅排查小江中下游的水利工程隐患、加大这两年堤防建设的投入。
张恪不顾周游的惊讶,说道:“我们留下来,不跟他们回海州。”
“啊……”周游又是一愣,他想说他目前是爱达的人,真要上林纸一体化项目,可以派锦湖的工作人员认真调查分析,想想作罢,谁知道张恪这时候有什么奇思妙想要迫不及待的留下来。
张恪跑到江轮上找到唐婧、李芝芳,说他会跟周游、傅俊他们留下来。
唐婧问张恪:“为什么要留下来?”
别人在场,一时也解释不清,张恪说道:“要不你也留下来?”
唐婧是想跟张恪在一起,不过她是学生会的成员,又是冬令营的发起人之一,总不能中途下船的,再说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唐婧也知道张恪中途跟周游、傅俊留下来也多半是为了公司的事情,便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先回海州了,你小心一些,不要感冒了。”
张恪想抱一抱唐婧,不过唐婧不好意思的躲开了。
对于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学校方真不好说什么,何况张恪本来就是与周游一道中途上船的,马子善、李芝芳额外吩咐了一声,还特别用林场的电话给张知行打了个电话知会一声,尽了学校的责任,才放张恪留在林场。
周游、张恪、傅俊突然要留下来,林场方面也相当意外。
用晚餐时,林场的几个负责人都出席了,最后负责欢送冬令营江轮离开的是一个名叫涂进营的副场长。爱达电子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毕竟是国内知名企业,涂进营虽然觉得麻烦,也不好拒绝,更不能有失待客之道,在码头打电话给场长蔡高中,问要怎么招待才合适。
蔡高中正享受木材商人的热情招待,没空搭理这边,让涂进营自己做主。
作为小江上游最大的国有林场,有五十多万亩的林地,几乎占了小半个县的面积,下设六家木材加工厂、拥有水岸码头、大型驳船、拖船等,这几年木材需求旺盛,大量的木材商人涌入林场,使得场部所在地兴盛得跟海州城郊的乡镇一样,也有小旅馆。
张恪与周游看出林场方面的不耐烦,坚持要自行安排住处,至于留下来的目的,也只是说想着在山里多逗留几天,海州可没有这么新鲜的空气,也没有这么好吃的野味。
涂进营本就有些不耐烦,见周游、张恪他们坚持,也就甩甩袖子走了,有些迫切。
突然留下来,又没有林场方面的配合,想了解情况一时间也没有头绪,站在码头上,看着灯光照射下的江水波光粼粼,周游问张恪:“怎么突然想起林纸一体化这事?”
不好跟周游说两年后洪灾的事情,张恪说道:“想起谢剑南来,还真是有些厌恶,要是我们一意孤行的上林纸一体化项目,他们或许会退出锦湖也说不定……”
周游笑了笑,说道:“林纸一体化,虽然很有前途,但是项目的周期性太长,我想正泰手里的资金还没有宽裕到陪我们玩这么项目,只是我们手里的资金也不宽裕啊……目前锦湖的木浆需求为10万吨,考虑到未来几年内的成长性,就要考虑二十万吨的标准圈地造林,至少需要准备十五万亩的储备林地,此外还要建大型的木浆生产基地,没有十亿二十亿,只怕做不下……”
周游一时无法准确估算出所需要的资金量,但是大概在什么量级,他还是清楚的,他也十分怀疑这时候有没有必要上这个项目。
他十分钦佩张恪在商业上的天赋,并不是说他就没有自己的思考。
十五万亩林地,远远不够张恪的预期,他恨不得小江沿岸各县每个县都种上十五万亩的速丰林。
张恪说道:“前期只是育林的话,而且选择跟林场、农户合作育林,就不需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大的投资。制浆生产线…等到速丰林成林之后再进行投资还来得及,投一座小规模的工厂,积累一下技术与经验就行……”
周游指着前面的路,远处亮着一片灯光,那里是住宿的地方,说道:“边走边说吧。”
张恪问周游:“你说杨云、刘明辉两人谁能替你分担一下压力?”
“啊,”周游拍拍脑袋,“你不会让我再回锦湖负责这事吧?”
“不会,让你在锦湖兼个副总负责这事……”
周游眼前一暗,只觉自己命苦,爱达电子才刚刚走上正轨,还没有享两天清福,就要给张恪差来做这件他自己也觉得很勉强的差事,苦笑道:“杨云与刘明辉啊,我选杨云,他的大局感稍强一些,适合统领全局,也能很好的统御这段时间招揽来的那群营销精英们……”
“那行,就让杨云负责市场运营部替你分担压力……”张恪很干脆利落的说道。
周游苦笑不已,也没有问这事要不要跟谢晚晴讨论一下,这些时间来,张恪的建议无一会被谢晚晴否决,也缘于张恪的目光过于精准,以致周游这时候会想,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没有看到,而张恪灵光一动窥见了商机?
要说商机,确实也存在,九七年九月,印尼森林大火,使得全球木浆供应一下子拉紧,加上亚洲金融风暴使东南亚制造业遭受摧残,国内包括造纸在内的制造业趁势崛起。当然,这些都不是这时候可以跟别人说的因素。
考虑到造纸业的长期趋势,林纸一体化虽然回报周期很长,但也是一项稳妥的、结构合理的投资。
若是没有自己的林业基地,没有自己的木浆供应源,五六...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林纸一体化
大家都在林场的食堂里共进晚餐,三百多学生,比在食堂用餐的林场工人还多,热闹非凡,周游作为公司的领导、马子善、李芝芳作为学校的领导,与林场的领导共坐一桌。
用过晚餐之后,大家就要登上江轮顺水而下。
在登上江轮之前,张恪找来周游,问他:“锦湖现在就搞林纸一体化,会不会太提前了一些?”
“啊……”周游愣在那里,没想到张恪在林场转了一天,就提出这样的问题。
纸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主要有草浆、木浆,由于草浆在生产过程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而且草浆多杂质,无法用来生产中高档纸品;从九三年起,国家就逐步关停化学制草浆生产线,而国内林业资源有限,自产木浆十分有限,木浆主要依赖于进口。
锦湖所负责运营的造纸企业都从印尼进口木浆为原料生产中高档纸品。
所谓的林纸一体化,即造林、制浆、造纸三位一体,这是成为大型纸业集团的必经之路。
锦湖目前正逐步并购整合旗下的造纸企业,在城南区建设大型的纸业生产基地,暂时还没有计划筹集制浆工厂,还谈不上什么林纸一体化。
张恪记得一直到2001年,国家才明确给出支持林纸一体化的政策,九六年搞林纸一体化,费时费力,资金还不好筹措,国家根本不会给予低息的贷款支持,但是林纸一体化项目对资金的占有又十分的巨大。
若不想破坏现有的森林资源,林纸一体化首先就是要造林,投入大量的资金,大规模的造速丰林,速丰林的生长周期通常在五到六年,也就是说前期投入巨资造林,要等到五六年后才会逐步的产生收益,这绝对是一项高投入缓回报的项目,除了资本雄厚的造纸企业会走这条路,国内还鲜有企业迈出这一步,特别是目前国际木浆供应相对充足,更没有人去做这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虽然速丰林对生态的好处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至少在水土保持、蓄洪减洪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速丰林的生长周期很短,只要实施,一两年就能成林,五六年就能轮伐,稍许能减缓九八年那场洪灾对小江流域的冲击。
说实话,就算九八年之前能造几十万亩的速丰林,对洪灾的缓解也十分的有限,但是对于身负数百公斤的骆驼,加一根稻草会把它压趴下来,减一根稻草,或许就可以让它咬咬牙挺过去了。
除此之外,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说服徐学平让水利厅排查小江中下游的水利工程隐患、加大这两年堤防建设的投入。
张恪不顾周游的惊讶,说道:“我们留下来,不跟他们回海州。”
“啊……”周游又是一愣,他想说他目前是爱达的人,真要上林纸一体化项目,可以派锦湖的工作人员认真调查分析,想想作罢,谁知道张恪这时候有什么奇思妙想要迫不及待的留下来。
张恪跑到江轮上找到唐婧、李芝芳,说他会跟周游、傅俊他们留下来。
唐婧问张恪:“为什么要留下来?”
别人在场,一时也解释不清,张恪说道:“要不你也留下来?”
唐婧是想跟张恪在一起,不过她是学生会的成员,又是冬令营的发起人之一,总不能中途下船的,再说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唐婧也知道张恪中途跟周游、傅俊留下来也多半是为了公司的事情,便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先回海州了,你小心一些,不要感冒了。”
张恪想抱一抱唐婧,不过唐婧不好意思的躲开了。
对于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学校方真不好说什么,何况张恪本来就是与周游一道中途上船的,马子善、李芝芳额外吩咐了一声,还特别用林场的电话给张知行打了个电话知会一声,尽了学校的责任,才放张恪留在林场。
周游、张恪、傅俊突然要留下来,林场方面也相当意外。
用晚餐时,林场的几个负责人都出席了,最后负责欢送冬令营江轮离开的是一个名叫涂进营的副场长。爱达电子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毕竟是国内知名企业,涂进营虽然觉得麻烦,也不好拒绝,更不能有失待客之道,在码头打电话给场长蔡高中,问要怎么招待才合适。
蔡高中正享受木材商人的热情招待,没空搭理这边,让涂进营自己做主。
作为小江上游最大的国有林场,有五十多万亩的林地,几乎占了小半个县的面积,下设六家木材加工厂、拥有水岸码头、大型驳船、拖船等,这几年木材需求旺盛,大量的木材商人涌入林场,使得场部所在地兴盛得跟海州城郊的乡镇一样,也有小旅馆。
张恪与周游看出林场方面的不耐烦,坚持要自行安排住处,至于留下来的目的,也只是说想着在山里多逗留几天,海州可没有这么新鲜的空气,也没有这么好吃的野味。
涂进营本就有些不耐烦,见周游、张恪他们坚持,也就甩甩袖子走了,有些迫切。
突然留下来,又没有林场方面的配合,想了解情况一时间也没有头绪,站在码头上,看着灯光照射下的江水波光粼粼,周游问张恪:“怎么突然想起林纸一体化这事?”
不好跟周游说两年后洪灾的事情,张恪说道:“想起谢剑南来,还真是有些厌恶,要是我们一意孤行的上林纸一体化项目,他们或许会退出锦湖也说不定……”
周游笑了笑,说道:“林纸一体化,虽然很有前途,但是项目的周期性太长,我想正泰手里的资金还没有宽裕到陪我们玩这么项目,只是我们手里的资金也不宽裕啊……目前锦湖的木浆需求为10万吨,考虑到未来几年内的成长性,就要考虑二十万吨的标准圈地造林,至少需要准备十五万亩的储备林地,此外还要建大型的木浆生产基地,没有十亿二十亿,只怕做不下……”
周游一时无法准确估算出所需要的资金量,但是大概在什么量级,他还是清楚的,他也十分怀疑这时候有没有必要上这个项目。
他十分钦佩张恪在商业上的天赋,并不是说他就没有自己的思考。
十五万亩林地,远远不够张恪的预期,他恨不得小江沿岸各县每个县都种上十五万亩的速丰林。
张恪说道:“前期只是育林的话,而且选择跟林场、农户合作育林,就不需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大的投资。制浆生产线…等到速丰林成林之后再进行投资还来得及,投一座小规模的工厂,积累一下技术与经验就行……”
周游指着前面的路,远处亮着一片灯光,那里是住宿的地方,说道:“边走边说吧。”
张恪问周游:“你说杨云、刘明辉两人谁能替你分担一下压力?”
“啊,”周游拍拍脑袋,“你不会让我再回锦湖负责这事吧?”
“不会,让你在锦湖兼个副总负责这事……”
周游眼前一暗,只觉自己命苦,爱达电子才刚刚走上正轨,还没有享两天清福,就要给张恪差来做这件他自己也觉得很勉强的差事,苦笑道:“杨云与刘明辉啊,我选杨云,他的大局感稍强一些,适合统领全局,也能很好的统御这段时间招揽来的那群营销精英们……”
“那行,就让杨云负责市场运营部替你分担压力……”张恪很干脆利落的说道。
周游苦笑不已,也没有问这事要不要跟谢晚晴讨论一下,这些时间来,张恪的建议无一会被谢晚晴否决,也缘于张恪的目光过于精准,以致周游这时候会想,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没有看到,而张恪灵光一动窥见了商机?
要说商机,确实也存在,九七年九月,印尼森林大火,使得全球木浆供应一下子拉紧,加上亚洲金融风暴使东南亚制造业遭受摧残,国内包括造纸在内的制造业趁势崛起。当然,这些都不是这时候可以跟别人说的因素。
考虑到造纸业的长期趋势,林纸一体化虽然回报周期很长,但也是一项稳妥的、结构合理的投资。
若是没有自己的林业基地,没有自己的木浆供应源,五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