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青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长青摇头:“不知道。嗯,你跑一趟,悄悄的访听一下,唐举人和唐家人的为人如何。先去把魏大河叫来见我,你再出去。”
魏大河给出的信息和同文私下查访到的情况基本一致,唐家算不上什么大户,却也不穷,称不上善人,却也门风端正。唐五身为城门官,并没有什么勒索进出百姓的行动,再加上唐九渊确实经常指点村里的孩童读书认字,因此口碑尚可。
长青反复权衡之后,就做出了决定。
一个月之后,他把秦远和唐九渊都找来,待二人行礼毕,他就让同文给两人递上了公文,道:“历来一县教谕,非举人以上不可,只因安龙县贫困,教化不足,才令秦教谕以生员之身暂代教谕之职。如今唐九渊已然中举,又是本县人士,由他担任教谕一职更合乎朝廷法度,知府大人也已经批准了。秦教谕,你即日就与唐教谕交接吧。”
秦远来时毫无思想准备,听到这些,再看完手中的公文,只觉得晴天霹雳也不过如此,可长青所说确实无懈可击,唐九渊人家是正经的举人,让他让位合情合理合法。
他这里失魂落魄,半晌没有吭声,唐九渊却是喜出望外。过去的一个月,他始终没有得到县令大人的回复,也就不敢再报什么希望了。他中了举又如何,自家只是平头百姓,大哥不过一小吏,无权无势,大人不理会自己也是正常。可没想到,大人竟是要他做一县教谕!
第107章寒冬又至
唐九渊也算厚道,心中固然又惊又喜,面上却没表露出什么,还是十分恭谨的模样。
长青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目光一闪,继续道:“秦……秦先生,本官另有一事想要交给你,不知你可否考虑?”
秦远连忙收了心思,小心的回答:“学生才疏学浅,大人若还信得过学生,学生定当肝脑涂地!”
长青摇头:“没有这么严重,不过是之前本官曾经考虑过兴建藏书阁,只是苦于没有银子也没有主事之人,一直没能做成,如今本官筹到了一些银钱,不知你可愿意去主理此事,替本官分忧?”
藏书阁这种东西秦远还是听说过的,只是不知道县太爷要怎么兴建,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个管事的差事,又是与书相关。秦远当不成教谕是肯定的了,他背后的秦家早已元气大伤,除了些许财产,已经没有什么势力来保他了,现在有这么个巧宗,他自然是千肯万肯的,总比一撸到底再回县学读书强不是。
于是丝毫不出长青所料,秦远长揖到地,大声道:“学生愿意!但请大人吩咐!”
长青点头:“你先去找杨县丞,去看看地方,再拟个书籍单子出来,开始准备,过几日本官再找你。”
秦远应声去了。
长青这才转向唐九渊:“唐教谕即日就上任吧,回头本官叫人把县学跟县城书院的山长请来,你们自行沟通便是。你当日所言,本官一直记得,本官希望你能帮本县更多的学子考取功名,也能让更多幼童少年读书识字明理,行使好你这教化之责。”
唐九渊正色肃立:“下官必定不负大人期许!”
杨县丞现在每天都忙得跟个陀螺一般,回到家吃了饭倒头就睡。他的妻子龙氏叫他:“夫君,你已经好几日未曾沐浴了,洗洗再睡吧。”
“唔,行,水抬进来叫我。”杨县丞答应了一声,又闭上了眼睛。
龙氏就到门口去叫人抬水,回头看到丈夫像是睡着了,便叹口气:“都说这新县尊是个好官,可这折腾起底下人来,也是个厉害的,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县丞,就这两年辛苦,也没见多挣几两银子。”
“娘子不要乱说。”杨县丞并没睡着,听见妻子的牢骚,躺着轻斥了一句,“俸禄一文钱没少,施工那些人送的礼都是你收着的,也并不曾少了,你可要管住嘴。”
“我这不是心疼你辛苦么!”龙氏看水送进来了,摆手让人下去,自己来扶丈夫起身,“还有大妹妹那里,我中秋节的时候过去瞧了瞧,给她送了些东西过去,也敲打了她家大娘子几句,只是我看她日子终究是不好过,也没奈何。”
“大妹妹……是我对不住她,辛苦娘子多费心了。”杨县丞坐起来,自己去宽衣,说到妹妹,他也只能叹气自责。
“大妹妹倒是说了,叫你莫要担心,她毕竟跟着那姓丁的也过了几年好日子,现如今虽没了家产,却也不曾受冻挨饿,只要你一日是县丞,那大娘子就一日不敢欺负她,熬上几年外甥大了,她的日子就好过了。”龙氏道。
“当初若不是这样攀上那丁恶霸,我如何能当上这个县丞?还得帮着他们做些违心之事。”杨县丞叹息,“你说我如今辛苦,我却觉得好得很,总算办的都是正经差事了,我也心里踏实些。”
“辉哥儿今日还同我说起,在学里听人说范大人的好话,还有人赞了你呢,那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龙氏说起儿子,便笑了起来。
杨县丞就道:“我不得空,辉哥儿你多督促些,还是正经考个功名才好。对了,今日大人换了教谕,换成唐九渊了。秦远没了教谕的名头,成了藏书阁的管事,倒也配得上他那个书呆子。我同你讲,那藏书阁要是真的做好了,紧要的书都能在里头看或者抄了带回来,光书籍这一样,就不知能省下多少银子,能有多少学子得济,再加上原来教识字的事,瞧着是要在教化上做文章了。”
“这……那位县太爷能在这儿干几年啊?他一走这些事儿还能管用吗?”龙氏问。
杨县丞笑了:“县太爷是干不了几年,可是我和唐九渊不走啊,都能干一辈子。县太爷能折腾,把这摊子给弄起来了,正好他栽了树,咱们往后乘凉!那唐九渊可不是秦远,倒是个能干事的。”
龙氏也高兴起来:“若是咱们辉哥儿得了济,别说考状元了,正正经经的考上个举人,我这辈子就知足了。”
新上任的教谕果然跟他的前任不同,不过几日就报上了详细的条陈,从全县内的学童启蒙到县学里生员们的辅导督促,都制定了明确的章程,就连预计需要的大致投入也标了出来,让长青很难不批准。
不过现在长青还真有些顾不上这些,因为到了深秋,随着晚稻的收割,今年的赋税也该交上去了。
之前段知府的话已经放下了,长青多少还是有些压力的,一直提着心,直到初步清点之后,他才放了心。这一年合计征收入库的赋税是大米一万六千石,白银一千两,比不过富裕的上县,可和他赴任之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长青再一次跟段知府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留下了三百两白银,用于县内建设。
“藏书阁那边,本官给出白银二百八十两,用于购置书籍、纸笔等物。”长青跟杨县丞道,“你跟秦管事把账目对好,不得放任任何人克扣银钱。剩下的二十两,便用于修缮县城内的善堂好了,马上入冬了,总要给那些乞儿、残废们一个遮风挡雪的地方。”
许杏跟他提过图书馆和避难所的概念,原本只是闲聊,可是长青都用心琢磨了,发现都是对百姓极有益处的事,所以一有条件,他就尽可能去促成。现在每个村子都有学堂,去年雪灾的时候就已经试过给塌了房顶的人家暂住,能保证无人冻死,今年便继续如此,只是另外多出一个县城的善堂。
“大人心系百姓,是百姓之福。”杨县丞一一答应了,还有些感慨,“还真是‘灯下黑’,竟是忘了县城里还有乞丐了,还是大人想得周全。”
“本官只是不希望有人冻死罢了,这些人的柴炭粮食可还要他们自己想法子。”长青摆摆手,“你也看见了,账上又没银子了。”
“这就足够了,那些人都是受罪惯了的,只要有片瓦盖顶,他们自己都有法子活下去。”杨县丞说的话虽然有几分冷酷,却也是事实,长青就点了点头。
段知府那边的气氛却和这里大不相同。
“查来查去,查到了通判头上?”段知府脸色不虞,“你可有证据?”
他对面的人长了一双极普通的眼睛,脸上则蒙着黑色面巾,让人看不出真容。那人道:“我知道您与通判于公于私都处得不错,只是他既涉嫌此案,皇上震怒,就姑息不得了。”
段知府叹了口气:“罢了,你既然来找我,自然是有了铁证,我只是觉得意外罢了。你自办你的案子,需要我做什么,只管示下。”
长青收到通判因故被免职、一应公务由同知暂代的通知的时候,只是短暂的意外了一下。公文里越是语焉不详,就说明其中的问题越大越复杂,只是他现在不过一个区区七品县令,且轮不到他探究这些。
只是……他难得的用心回忆起前世的事情来。前世的这个时候,他才刚刚中举,因为名次不佳,并没敢进京会试,而是又等了一科,四年后才进京考了个同进士,所以对于现在朝廷的局势,他并没印象。至于四年之后,好像是元后嫡子二皇子身子极差,三、四两位皇子争斗得厉害,关键时刻,有个很大的案子牵连到了三皇子,让他一下子被皇帝厌弃,等他到了西北任上,就收到了二皇子和皇帝先后薨逝、四皇子登基、三皇子被圈禁的消息,直到六年后宁王谋逆,他死于叛军攻城。
nbsp;长青摇头:“不知道。嗯,你跑一趟,悄悄的访听一下,唐举人和唐家人的为人如何。先去把魏大河叫来见我,你再出去。”
魏大河给出的信息和同文私下查访到的情况基本一致,唐家算不上什么大户,却也不穷,称不上善人,却也门风端正。唐五身为城门官,并没有什么勒索进出百姓的行动,再加上唐九渊确实经常指点村里的孩童读书认字,因此口碑尚可。
长青反复权衡之后,就做出了决定。
一个月之后,他把秦远和唐九渊都找来,待二人行礼毕,他就让同文给两人递上了公文,道:“历来一县教谕,非举人以上不可,只因安龙县贫困,教化不足,才令秦教谕以生员之身暂代教谕之职。如今唐九渊已然中举,又是本县人士,由他担任教谕一职更合乎朝廷法度,知府大人也已经批准了。秦教谕,你即日就与唐教谕交接吧。”
秦远来时毫无思想准备,听到这些,再看完手中的公文,只觉得晴天霹雳也不过如此,可长青所说确实无懈可击,唐九渊人家是正经的举人,让他让位合情合理合法。
他这里失魂落魄,半晌没有吭声,唐九渊却是喜出望外。过去的一个月,他始终没有得到县令大人的回复,也就不敢再报什么希望了。他中了举又如何,自家只是平头百姓,大哥不过一小吏,无权无势,大人不理会自己也是正常。可没想到,大人竟是要他做一县教谕!
第107章寒冬又至
唐九渊也算厚道,心中固然又惊又喜,面上却没表露出什么,还是十分恭谨的模样。
长青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目光一闪,继续道:“秦……秦先生,本官另有一事想要交给你,不知你可否考虑?”
秦远连忙收了心思,小心的回答:“学生才疏学浅,大人若还信得过学生,学生定当肝脑涂地!”
长青摇头:“没有这么严重,不过是之前本官曾经考虑过兴建藏书阁,只是苦于没有银子也没有主事之人,一直没能做成,如今本官筹到了一些银钱,不知你可愿意去主理此事,替本官分忧?”
藏书阁这种东西秦远还是听说过的,只是不知道县太爷要怎么兴建,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个管事的差事,又是与书相关。秦远当不成教谕是肯定的了,他背后的秦家早已元气大伤,除了些许财产,已经没有什么势力来保他了,现在有这么个巧宗,他自然是千肯万肯的,总比一撸到底再回县学读书强不是。
于是丝毫不出长青所料,秦远长揖到地,大声道:“学生愿意!但请大人吩咐!”
长青点头:“你先去找杨县丞,去看看地方,再拟个书籍单子出来,开始准备,过几日本官再找你。”
秦远应声去了。
长青这才转向唐九渊:“唐教谕即日就上任吧,回头本官叫人把县学跟县城书院的山长请来,你们自行沟通便是。你当日所言,本官一直记得,本官希望你能帮本县更多的学子考取功名,也能让更多幼童少年读书识字明理,行使好你这教化之责。”
唐九渊正色肃立:“下官必定不负大人期许!”
杨县丞现在每天都忙得跟个陀螺一般,回到家吃了饭倒头就睡。他的妻子龙氏叫他:“夫君,你已经好几日未曾沐浴了,洗洗再睡吧。”
“唔,行,水抬进来叫我。”杨县丞答应了一声,又闭上了眼睛。
龙氏就到门口去叫人抬水,回头看到丈夫像是睡着了,便叹口气:“都说这新县尊是个好官,可这折腾起底下人来,也是个厉害的,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县丞,就这两年辛苦,也没见多挣几两银子。”
“娘子不要乱说。”杨县丞并没睡着,听见妻子的牢骚,躺着轻斥了一句,“俸禄一文钱没少,施工那些人送的礼都是你收着的,也并不曾少了,你可要管住嘴。”
“我这不是心疼你辛苦么!”龙氏看水送进来了,摆手让人下去,自己来扶丈夫起身,“还有大妹妹那里,我中秋节的时候过去瞧了瞧,给她送了些东西过去,也敲打了她家大娘子几句,只是我看她日子终究是不好过,也没奈何。”
“大妹妹……是我对不住她,辛苦娘子多费心了。”杨县丞坐起来,自己去宽衣,说到妹妹,他也只能叹气自责。
“大妹妹倒是说了,叫你莫要担心,她毕竟跟着那姓丁的也过了几年好日子,现如今虽没了家产,却也不曾受冻挨饿,只要你一日是县丞,那大娘子就一日不敢欺负她,熬上几年外甥大了,她的日子就好过了。”龙氏道。
“当初若不是这样攀上那丁恶霸,我如何能当上这个县丞?还得帮着他们做些违心之事。”杨县丞叹息,“你说我如今辛苦,我却觉得好得很,总算办的都是正经差事了,我也心里踏实些。”
“辉哥儿今日还同我说起,在学里听人说范大人的好话,还有人赞了你呢,那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龙氏说起儿子,便笑了起来。
杨县丞就道:“我不得空,辉哥儿你多督促些,还是正经考个功名才好。对了,今日大人换了教谕,换成唐九渊了。秦远没了教谕的名头,成了藏书阁的管事,倒也配得上他那个书呆子。我同你讲,那藏书阁要是真的做好了,紧要的书都能在里头看或者抄了带回来,光书籍这一样,就不知能省下多少银子,能有多少学子得济,再加上原来教识字的事,瞧着是要在教化上做文章了。”
“这……那位县太爷能在这儿干几年啊?他一走这些事儿还能管用吗?”龙氏问。
杨县丞笑了:“县太爷是干不了几年,可是我和唐九渊不走啊,都能干一辈子。县太爷能折腾,把这摊子给弄起来了,正好他栽了树,咱们往后乘凉!那唐九渊可不是秦远,倒是个能干事的。”
龙氏也高兴起来:“若是咱们辉哥儿得了济,别说考状元了,正正经经的考上个举人,我这辈子就知足了。”
新上任的教谕果然跟他的前任不同,不过几日就报上了详细的条陈,从全县内的学童启蒙到县学里生员们的辅导督促,都制定了明确的章程,就连预计需要的大致投入也标了出来,让长青很难不批准。
不过现在长青还真有些顾不上这些,因为到了深秋,随着晚稻的收割,今年的赋税也该交上去了。
之前段知府的话已经放下了,长青多少还是有些压力的,一直提着心,直到初步清点之后,他才放了心。这一年合计征收入库的赋税是大米一万六千石,白银一千两,比不过富裕的上县,可和他赴任之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长青再一次跟段知府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留下了三百两白银,用于县内建设。
“藏书阁那边,本官给出白银二百八十两,用于购置书籍、纸笔等物。”长青跟杨县丞道,“你跟秦管事把账目对好,不得放任任何人克扣银钱。剩下的二十两,便用于修缮县城内的善堂好了,马上入冬了,总要给那些乞儿、残废们一个遮风挡雪的地方。”
许杏跟他提过图书馆和避难所的概念,原本只是闲聊,可是长青都用心琢磨了,发现都是对百姓极有益处的事,所以一有条件,他就尽可能去促成。现在每个村子都有学堂,去年雪灾的时候就已经试过给塌了房顶的人家暂住,能保证无人冻死,今年便继续如此,只是另外多出一个县城的善堂。
“大人心系百姓,是百姓之福。”杨县丞一一答应了,还有些感慨,“还真是‘灯下黑’,竟是忘了县城里还有乞丐了,还是大人想得周全。”
“本官只是不希望有人冻死罢了,这些人的柴炭粮食可还要他们自己想法子。”长青摆摆手,“你也看见了,账上又没银子了。”
“这就足够了,那些人都是受罪惯了的,只要有片瓦盖顶,他们自己都有法子活下去。”杨县丞说的话虽然有几分冷酷,却也是事实,长青就点了点头。
段知府那边的气氛却和这里大不相同。
“查来查去,查到了通判头上?”段知府脸色不虞,“你可有证据?”
他对面的人长了一双极普通的眼睛,脸上则蒙着黑色面巾,让人看不出真容。那人道:“我知道您与通判于公于私都处得不错,只是他既涉嫌此案,皇上震怒,就姑息不得了。”
段知府叹了口气:“罢了,你既然来找我,自然是有了铁证,我只是觉得意外罢了。你自办你的案子,需要我做什么,只管示下。”
长青收到通判因故被免职、一应公务由同知暂代的通知的时候,只是短暂的意外了一下。公文里越是语焉不详,就说明其中的问题越大越复杂,只是他现在不过一个区区七品县令,且轮不到他探究这些。
只是……他难得的用心回忆起前世的事情来。前世的这个时候,他才刚刚中举,因为名次不佳,并没敢进京会试,而是又等了一科,四年后才进京考了个同进士,所以对于现在朝廷的局势,他并没印象。至于四年之后,好像是元后嫡子二皇子身子极差,三、四两位皇子争斗得厉害,关键时刻,有个很大的案子牵连到了三皇子,让他一下子被皇帝厌弃,等他到了西北任上,就收到了二皇子和皇帝先后薨逝、四皇子登基、三皇子被圈禁的消息,直到六年后宁王谋逆,他死于叛军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