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0小说网 qlh04.com,中国异闻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许是这段经历导致心情低落,脑子跟不上趟儿,我和月饼分析了半天没有得出所以然。正好李念念微信报了平安,我顺手把照片发过去。

    不多时李念念回了信息——

    这肯定是临安西湖,中间是三潭印月,那座桥是断桥,两座塔是夕照山的雷峰塔,宝石山的保俶塔。去年高中毕业,我们去临安玩了几天,印象很深刻呢。

    月饼百度了临安西湖的风景照,两相对比,相差无几。

    下一站,临安!

    (异闻一:金陵夫子庙,秦淮河畔得月台,悬挂着一方铜质欧式人头像,正对东方,与得月台的整体风格非常违和。奇怪的是头像白天用红布包裹,只有在夜间露出真容。

    异闻二:金陵游舫幽影。网上可以搜到许多拍摄到幽影的照片,多出现于城堡、老宅、废楼、古地、灾难现场。有些人坚信拍到了幽灵,有些人则认为是ps或者特效制造的后期效果。难以解释的是,许多照片年代久远,根本没有ps、特效的可能性。在这些照片中,有一张拍摄于金陵秦淮河一条游舫,照片中很清晰地能够看到,左边第二排座位情侣并肩而坐,在他们的肩膀中间,多了一个长发人头的后影。)

    第八章天空之城

    一、手脚冰凉者,不分男女,切勿睡前饮用雄黄酒!

    二、梦中打鼾者,不分男女,切勿面对面相拥而眠!

    夜间熟睡,梦中醒来,发现枕边恋人变成了一条蛇,细碎鳞片的蛇头正枕着你的胳膊,长长信子扫着你的脸庞,你会害怕么?

    如果这时恋人醒来,看到你的脸,惊恐尖叫,为什么?

    一

    “月饼,这也太冷了吧。”我缩缩脖子,捂着手呵气,“不是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天堂要是冷成这样,也不怪七仙女下嫁牛郎,好歹有个人能抱着睡觉取暖。”

    月饼也冻得够呛,使劲抽着鼻子:“冬天下江南太遭罪了,天寒地冻,蛇都冬眠了,人还要靠一身正气。也不知道当年白娘子和许仙怎么过的日子。”

    从金陵出发到临安当天就到,我和月饼寻思着临安好歹在金陵的南边,多少能暖和些。为了赶时间也没添置衣服,结果到了临安,顿感寒气透骨,立马跑小卖部买了几瓶二锅头当液体暖气。

    我提议先找个宾馆寻个馆子好吃好喝一顿,养足精神再执行任务,月饼轴劲儿上来了,非要直奔西湖。我嘴里不情不愿,心里明白月饼是对李文杰动了真怒,通过任务找到他的蛛丝马迹,于是打了个taxi到了西湖。

    虽说天冷,西湖游人虽然比旺季少许多,可是也颇为壮观。路上我们分析这次任务应该和三潭映月、断桥、雷峰塔、保俶塔有关联,索性到了西湖也没废话,月饼沿途搜索细节,我研究西湖的格局走势。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后又有钱水、钱唐湖……”临安古称钱塘,西湖最初名为钱塘湖。之所以称为西湖,一是因为钱塘湖位于临安西边,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称其为“西湖”。北宋以后,名家诗文大都以西湖为名,苏轼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

    鸟瞰西湖,形状像一口鼎,断桥、白堤恰似鎏金鼎沿,保俶塔居北,雷峰塔位南,三潭映月居于中央,应了“鼎中三炷香,财气通南北”,使得整个西湖形成聚宝盆格局。自古以临安为都的国家均富饶无比,尤其是1127年南宋定都于此,经济更是处于空前鼎盛时期。

    我推演了半天,西湖格局取得是“聚财旺气”,极为正统,并没有什么利用先天地势设计的封印之阵,一时摸不着头绪。转头一看,月饼正和几个摇舟船夫唠风土民情,就凑过去听听,正巧听到了保俶塔的传说——二北宋年间,西湖边宝石山下住着一户姓宋的两兄弟,长得非常相像,弟弟八岁时,父母双亡,靠着哥哥拉扯长大。日子虽说过得不济,兄弟感情却没得说。

    转眼过了十年,哥哥宋友康娶了妻子。宋嫂出身贫苦,颇有两分姿色,典型的贤妻良母,善待邻里,乡亲和谐,里里外外料理的井井有条。偏巧还有一手做豆腐的手艺,一时间远近闻名,就连大户人家都隔三差五差遣小厮购买。

    平日里宋友康白天上山砍柴下湖捕鱼补贴家用,赶上渔汛昼夜不归,弟弟宋友德年纪还小,就在家里帮衬嫂子豆腐营生,日子越过越红火。

    宋嫂磨豆腐的时候常念叨,攒够了钱给小叔子娶门好亲事,做个小本买卖,苦日子也就到头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原本乡邻都是相同生活水准,没有高低之分,还能保持一团和气,眼睁睁看着宋家兴旺了,自然眼红。

    时间久了,闲话就出来了。

    哥俩儿本来长得就像,宋友康又经常不归,左邻右坊谣言就出来了——“宋嫂长得那么水灵,其实就是个狐媚子,勾引小叔子滋阴驻颜”,“叔嫂俩晚上磨豆腐,磨着磨着就摸到床上去了”,“俩人直接在豆腐房里昏天胡地,难怪豆腐油水特别大”,“还宋友德呢?我看那个色眉淫眼的小叔子叫送缺德还差不多。”

    一时间谣言铺天盖地,食客们嫌弃豆腐肮脏,好好生意就这么冷落下来。

    这些话多多少少传到宋友康耳朵里,老实本分的哥哥生性朴实憨厚,根本没把这些话当回事儿,反而安慰妻子和弟弟:“豆腐生意不做了,我多砍柴打鱼,有我在害怕养活不了这个家?”

    宋嫂虽没念过书,做人道理却懂得精透,深知“树大招风”,谣言起来了,四处争论是欲盖弥彰,反而承认了和小叔子莫须有的奸情,也就安心料理家务。

    宋友德是个明白人,哥嫂忍着名声疼他,自己不能不懂事儿。就跟哥嫂借了笔钱,往返苏杭做点绸缎、雨伞的小本生意,常年不回家。哥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晓得弟弟是个要脸的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转眼又是一年多,宋友德风来雨去生意做得颇有成色,重阳节更是坐着四人轿子回乡,邀请左邻右坊大摆宴席,酒到酣处当众跪拜哥嫂,发誓一生敬若父母,哥嫂当场热泪纵横。

    人心就这样,开个豆腐作坊,邻里看不过眼乱嚼舌根子,如今宋友德成了大商人,反而都服气了,争先恐后抢着敬酒,阿谀奉承。“发达了别忘记拉扯乡亲”、“早看出友德这孩子不是凡物”、“有这么好的哥嫂,友德能不出息么”云云……

    当晚喝得尽兴,送别宾客,一家三口借着秋意喝了两盅雄黄酒,聊聊这几年生活,唏嘘感慨,到了三更时分才回屋而睡。

    四更时分,宋友德睡得正香,忽听隔壁宋嫂一声惨叫,他急忙披衣起身,守在屋外询问。宋嫂嘶声哭泣:“你……你哥,不行了。”

    宋朝礼教极为严苛,无论何时擅入哥嫂卧房都是伦乱纲常的大事。宋友德急忙召集乡里,请几位年岁长的翁妪入屋,只见宋友康周身赤裸,趴在床上早已死了多时。

    询问其间过程,宋嫂支支吾吾不愿多说。乡邻看此情形有了计较,“酒后上马易跑空”,十有八九是宋友康酒后行夫妻之事沾了“马上风”送了性命。仵作验尸也证明了乡邻推测,可怜好好一个家就这么抽掉了主心骨。

    送葬那天,宋友德摔了瓦罐,几次哭昏在哥哥墓前,宋嫂更是寻死觅活,双眼哭出血泪。乡亲们见此情悲切,这才从心里彻底消了“叔嫂私通”的谣言。

    三

    依着宋朝礼教,宋友德为哥哥守孝三年,敬宋嫂如母,早中晚三次问候。还特地请了丫鬟、小厮侍奉,防止再有谣言发生。

    守孝期满,宋家产业越来越大,宋嫂开始张罗着宋友德亲事,早生儿子给宋家续接香火。宋友德拗不过宋嫂意愿,娶了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

    偏生结婚没多久,宋友德生意辛劳得了重病。宋嫂急在心头,天天一步一跪上宝石山的大石佛院烧香拜佛,祈小叔身体健康,立志修一座长生塔还愿。这些年宋家乐善好施,口碑甚佳,“人心都是肉长的”,乡亲们纷纷出工出力出料,建起佛塔,称之为“保叔塔”,寓意为“保佑小叔子的塔”。

    也许是佛意感召,宋友德病竟然好了。一家人自然高兴,宋嫂原本就有厨房手艺,向小叔子借钱开个饭馆。宋友德明白嫂子这是不想白吃白喝当家里累赘,虽然不愿意嫂子忙碌,也不好违了心意,出资建了饭馆。

    开业当天,宋嫂将鳜鱼蒸熟剔去皮骨,加上金华火腿丝、香菇、嫩笋,再配以鸡汤、生姜、红椒、绍兴黄酒、镇江香醋烹熬鱼羹,颜色浓白醇厚,味道鲜嫩滑溜。食客们喝了鱼羹,唇齿留香,交口称赞。“宋嫂鱼羹”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临安都知道这味佳肴。

    这年端午,全家人早早收了生意,围在园中吃粽子喝雄黄酒。聊不多时,宋嫂借故回房休息,离开前在宋妻耳边低语几句,宋妻羞得嫩脸透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