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我的妖娆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诶,古往今来,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勒石燕然,好不容易打垮了匈奴;又出了柔然、鲜卑、突厥,李靖等人驱逐了突厥;却又来了契丹、蒙古。不知这蒙古几时休,更不知这下一个豺狼是哪个呀!”
朱棣说着说着,自然而然地把话题说到这个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老大难问题上来了。或许是随意感叹,又或许真是日思夜想,他在北疆领兵多年,又接受过良好的皇家教育,发现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也都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说到这一点,几个乳臭未干的王爷,以及两个文人驸马自然都一时接不上话。既然是老大难问题,那自然是有老大难的原因,几千年来都解决不了,自然有其深刻性。不过徐钦作为一个开挂人士,对此却有一定的见解。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然分界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仿佛就是老天划下的一个结界屏障,将两个文明分割开来。线的这头,可以轻松开垦出沃野良田,用农作物支撑起一个发达先进的农业帝国;而线的那头,却大多只能生长出低矮贫瘠的野草,朴素的牧民只能用原始落后的生存技巧永远挣扎在贫困线上,并时不时客串一把去邻居家武装借贷的行当。
不是说不可以越过这条线,只是逾越天条的代价极为巨大,大到双方都无法承受这种重量,于是在这几千年里,双方都在墨迹和拉锯。
同时,徐钦也很清楚,按照历史的进程来看,蒙古帝国是草原游牧文明的最高峰,但同时也是最后的绝唱,往后随着火器的逐步发展,游牧民族会变得越来越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只不过他现在没法跟在场的人们说,未来有一种叫做机枪的火枪,可以像割麦子一样收割骑兵的性命;未来的火炮一炮下去,一亩地上面都不会留下活口;甚至还有能跑得比马还快,却不用吃草,甚至单凭厚实的装甲就能视骑枪、马刀、弓箭于无物的铁坨坨。这些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和神话故事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徐钦倒是知道后人总结的中国古代对草原战略的其他关键,随便掰扯一些也没什么难度。
“其实对此,小子倒有一两点浅见。”
“哦?”
一直安静地做着听众的徐钦突然插嘴,非但是朱棣,几个人的目光都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他。
“姑父所思所虑,确实是我汉家历朝皆有的两个死结。”
“其一是战场上怎么打的问题,草原各部逐水草而居,以毡房为家,以汗帐为城。在茫茫草原上,要想找到他们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然后才是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而耗费了巨量粮饷的大军,在草原上晃荡一圈,很可能根本没找到目标,便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班师,甚至多来几次,反倒是我汉家王朝被拖垮了。对于这一点,其实说难不难,只要放下脸面,按当年霍冠军的战术,以精锐轻骑采取以战养战的法子,对其保持长期压制,不求一战尽全功,只求拖垮、拖死本就贫瘠的大漠草原,其实并非难事。”
这一点其实并非有多强的创造性,正如徐钦所说,当年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就已经采取了类似的以战养战战术,只不过他们执行得还不够彻底。而且实际上在汉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战术的可行性确实存在问题。
因为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以小博大,以相对小规模的突袭和骚扰战,凭借中原地区的强大经济实力,硬生生拖垮拖死游牧民族。但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派出去的这些小股精锐必须要有非常明显的战力优势。
卫霍时代,汉军全副铁甲、铁刀枪,还有强弓硬弩,才有一汉当五胡的底气,才有霍去病五万骑兵就横扫匈奴的战绩。而往后,随着游牧民族也掌握一定的冶炼资源,武器装备水平差距缩小,反而是拥有大量优质战马,弓马娴熟的游牧民族在单体战力上处于优势地位,派出小股游骑,基本上就跟送死没太大的区别。
然而就当前的局势来看,其他人或许还没认识到火器的大发展代表了什么,但徐钦知道,这将是农耕文明再次在科技上对游牧文明形成代差的大好时机。甚至这一次的代差,比上一次骨箭皮甲对铁甲强弩还要来得大,更几乎是不可逆的,因为连定居点都没有的游牧文明,根本不具备任何发展工业的可能性。
对此其他几人虽然听得云里雾里的,可是作为已经逐渐成熟的皇室头号将帅,朱棣大致还是能听明白他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派小股精锐去跟他们敞开了打游击,潜台词就是要专挑软的柿子捏,看谁耗得过谁。
见朱棣若有所思,然后又微微点头,显然是基本认可了这个办法,然后徐钦才又接着往下说。
“至于其二,那就是草原贫瘠,始终不可大面积耕种,汉军虽胜却不可据,正所谓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算打败了这一茬,又总会有新一茬的冒出来。这一点小子认为,该有两种方法齐头并进:一是步步为营,逐步于塞外水草丰茂之处筑城屯兵,逐渐分割其地,并以此为据点,展开互市。一手大棒,一手物资,听话的大家和和气气做生意,甚至有灾有难了,朝廷还可以适当给些支援;不听话的,那就锤到死为止。二是瓦解分化,不仅仅是要瓦解瓦剌、鞑靼... -->>
“诶,古往今来,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勒石燕然,好不容易打垮了匈奴;又出了柔然、鲜卑、突厥,李靖等人驱逐了突厥;却又来了契丹、蒙古。不知这蒙古几时休,更不知这下一个豺狼是哪个呀!”
朱棣说着说着,自然而然地把话题说到这个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老大难问题上来了。或许是随意感叹,又或许真是日思夜想,他在北疆领兵多年,又接受过良好的皇家教育,发现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也都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说到这一点,几个乳臭未干的王爷,以及两个文人驸马自然都一时接不上话。既然是老大难问题,那自然是有老大难的原因,几千年来都解决不了,自然有其深刻性。不过徐钦作为一个开挂人士,对此却有一定的见解。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然分界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仿佛就是老天划下的一个结界屏障,将两个文明分割开来。线的这头,可以轻松开垦出沃野良田,用农作物支撑起一个发达先进的农业帝国;而线的那头,却大多只能生长出低矮贫瘠的野草,朴素的牧民只能用原始落后的生存技巧永远挣扎在贫困线上,并时不时客串一把去邻居家武装借贷的行当。
不是说不可以越过这条线,只是逾越天条的代价极为巨大,大到双方都无法承受这种重量,于是在这几千年里,双方都在墨迹和拉锯。
同时,徐钦也很清楚,按照历史的进程来看,蒙古帝国是草原游牧文明的最高峰,但同时也是最后的绝唱,往后随着火器的逐步发展,游牧民族会变得越来越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只不过他现在没法跟在场的人们说,未来有一种叫做机枪的火枪,可以像割麦子一样收割骑兵的性命;未来的火炮一炮下去,一亩地上面都不会留下活口;甚至还有能跑得比马还快,却不用吃草,甚至单凭厚实的装甲就能视骑枪、马刀、弓箭于无物的铁坨坨。这些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和神话故事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徐钦倒是知道后人总结的中国古代对草原战略的其他关键,随便掰扯一些也没什么难度。
“其实对此,小子倒有一两点浅见。”
“哦?”
一直安静地做着听众的徐钦突然插嘴,非但是朱棣,几个人的目光都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他。
“姑父所思所虑,确实是我汉家历朝皆有的两个死结。”
“其一是战场上怎么打的问题,草原各部逐水草而居,以毡房为家,以汗帐为城。在茫茫草原上,要想找到他们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然后才是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而耗费了巨量粮饷的大军,在草原上晃荡一圈,很可能根本没找到目标,便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班师,甚至多来几次,反倒是我汉家王朝被拖垮了。对于这一点,其实说难不难,只要放下脸面,按当年霍冠军的战术,以精锐轻骑采取以战养战的法子,对其保持长期压制,不求一战尽全功,只求拖垮、拖死本就贫瘠的大漠草原,其实并非难事。”
这一点其实并非有多强的创造性,正如徐钦所说,当年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就已经采取了类似的以战养战战术,只不过他们执行得还不够彻底。而且实际上在汉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战术的可行性确实存在问题。
因为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以小博大,以相对小规模的突袭和骚扰战,凭借中原地区的强大经济实力,硬生生拖垮拖死游牧民族。但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派出去的这些小股精锐必须要有非常明显的战力优势。
卫霍时代,汉军全副铁甲、铁刀枪,还有强弓硬弩,才有一汉当五胡的底气,才有霍去病五万骑兵就横扫匈奴的战绩。而往后,随着游牧民族也掌握一定的冶炼资源,武器装备水平差距缩小,反而是拥有大量优质战马,弓马娴熟的游牧民族在单体战力上处于优势地位,派出小股游骑,基本上就跟送死没太大的区别。
然而就当前的局势来看,其他人或许还没认识到火器的大发展代表了什么,但徐钦知道,这将是农耕文明再次在科技上对游牧文明形成代差的大好时机。甚至这一次的代差,比上一次骨箭皮甲对铁甲强弩还要来得大,更几乎是不可逆的,因为连定居点都没有的游牧文明,根本不具备任何发展工业的可能性。
对此其他几人虽然听得云里雾里的,可是作为已经逐渐成熟的皇室头号将帅,朱棣大致还是能听明白他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派小股精锐去跟他们敞开了打游击,潜台词就是要专挑软的柿子捏,看谁耗得过谁。
见朱棣若有所思,然后又微微点头,显然是基本认可了这个办法,然后徐钦才又接着往下说。
“至于其二,那就是草原贫瘠,始终不可大面积耕种,汉军虽胜却不可据,正所谓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算打败了这一茬,又总会有新一茬的冒出来。这一点小子认为,该有两种方法齐头并进:一是步步为营,逐步于塞外水草丰茂之处筑城屯兵,逐渐分割其地,并以此为据点,展开互市。一手大棒,一手物资,听话的大家和和气气做生意,甚至有灾有难了,朝廷还可以适当给些支援;不听话的,那就锤到死为止。二是瓦解分化,不仅仅是要瓦解瓦剌、鞑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