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lh04.com,大宋金手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丽人修路极快,自淡水到基隆的这一段,已经修了出来。不过这与这段路较好开辟有关,象基隆至宜兰,因为要绕山的缘故,度就明显慢了。
有了这条路,自淡水去基隆要方便许多,他们先乘船至锡口河港,再从锡口河港乘马车前往基隆,也只是一日不到的时间。
路不能只建不养,故此在锡口基隆,都组建了隶属于流求基建队的护路队,由自护卫队中因为伤病年纪而退下的青壮担任,他们都成了家,便将家安在此处。附近土人与他们关系极融洽,在护卫队里做过的,纪律性与觉悟大多都可靠,他们同时也要负责传递并不紧急的消息。
杨妙真没有乘马车,而是骑着马,周围青草的芬芳味儿,还有映入眼中的满山葱绿,让她心情极好,她恨不得变身为一匹马儿,在这青草之间漫游。她虽不是什么文人,但喜爱这乡野气息的心思,与那些忘情于山水的文人并无二致。
赵子曰神情有些严肃,他在基隆这么多年,越的沉默寡言了。杨妙真斜斜看了他一眼,也不知自家是该感激他,还是应该恼怒。若不是赵子曰当初的擅自作主,只怕自己与阿莒便不会有今日吧。四娘子,基隆情形与宜兰有所不同,四娘子其实更应该去宜兰。
感觉到杨妙真在看自己,赵子曰说道。
基隆的情形比起宜兰要好些,因为基隆主要为矿场和冶炼,流求制造局的部分作坊也被移至此处,象是铁场纸坊玻璃场。事关金矿安危,故此赵子曰把基隆经营得铁桶一般,虽然开港之事也使得基隆人心有些不稳,与宜兰比却要好得多。
对于在矿场作坊干活的移民。虽说也有授田,但因为在田地里辛苦做活一年。收入却比不上在矿场作坊里做上三个月的缘故,得到授田的移民,在流求公署利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隐性剥夺下,又不得不将所得授田租给流求农庄,自己却继续在矿场作坊里干活。农庄包租这些移民的授田,名义上田产仍然是属于田主,但如何耕种种植何种作物。则由流求公署统一安排。农庄所用劳力,来自于新移民与部分年纪较大在矿场作坊里干不成活的老移民,对新移民自然还是实行三年落籍授田制,对老移民则按工给酬,使得他们也能有所收入。每年收获之后,农庄再将所收粮食油料。扣除三十税一农庄所得与支付报酬地部分,再分还给田主。初等学堂的少年给田主们算过帐,若说他们自家种这五十亩地。一年辛苦到头收入为十,那么按照这制度,他们几乎不干活便能从农庄得到其中五,又能从矿场作坊中得到三十。收入相当于此前地三点五倍,而且每日只是劳作十个小时。
最初推行这一制度时,得到授田的移民多有怀疑,但流求公署出面做保,白纸黑字写得分明之后,他们将信将疑地干了一年,果然如此前所言。这收入的前后差异,让这些移民意识到一点。便是无田不稳无工不富。若想在流求过得体面一些。只守着自家百十亩地是不成的,必须进工场作坊。
这些人被拴在矿场作坊之中。他们便是想回6上去,也不过是想回去看看故土祖坟,未必是想移居回去。
宜兰则不然,宜兰耕地极多,因为秋爽的缘故,土人对移民的态度有了改观,加上公署归化局又大力推进同化之策,教那些土人如何耕种田亩蓄养牲畜,为他们制造更大些的渔船与更好地渔网,还以免费衣食诱引土人将家中孩童少年诱至城中,进入归化学堂。归化学堂的学正是由义学五期的担任,所有教师则都来自淡水初等学堂一期。因为这个缘故,宜兰土人诸部,有小半如今已经过上与移民相似的生活,其余部族也在迅同化之中。
在高出几个等级的文明面前,土人的那点可怜地文明,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只是在服饰仪式之上,还保有着他们的一些习俗。
故此,宜兰田庄迅扩大,数十个田庄,其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授给了取得户籍与田籍地移民。他们离着淡水较远,宜兰本地又没有什么矿场作坊,主要依靠田地过日子,收入虽然不多,却也足够使用,他们对于归乡最为迫切。
而且,他们多是红袄军旧部,听说如今留在京东东路的红袄军也浑得不错,李全更得了个大将军官衔,他们便有些想回故土看看,见见旧日袍泽。
所以赵子曰才会说杨妙真去宜兰安抚这些红袄军旧部更适合些。
杨妙真摇了摇头:俺舅父去了宜兰,义军旧部虽说叫嚷得凶,但俺料想他们不会如何闹将起来,倒是基隆,不是俺信不过你,俺知道你是官人手下最深沉之人,只是你威有余而德不足,未必能压制得住。晋卿,你觉得呢
与他们同回基隆的还有耶律楚材,听得杨妙真不给赵子曰留面子,直截了当地说他威有余而德不足,耶律楚材脸上浮出苦笑。这位虽无名份,但众人皆知实际的主母,真是言如其人心直口快。
在下觉得,红袄军两淮流民,都深荷岛主厚恩,便是想回6上,也不会如此急切。最可虑还是矿场作坊中自北地来,他们中前几批上岛,也有了四五年,早已得了流求户籍。特别是与在下同时来地那几批大金官吏,在大金时乃是人上之人,在此不得意耶律楚材始终保持着自己书生本色,在杨妙真面前不是自称小人,而是自称在下。他这些年来与陈子诚主管流求银行经济,将这小地方弄得井井有条,金元券能够畅行无阻,出力颇多。他自家并不知晓若是留在胡人之中,必得铁木真看重。只晓得自己在金国不过是一微末小吏,根本不能独当一面。可到了流求,却既能学着此前闻所未闻的新知识,又可以逞平生之志致民富庶,故此他对流求的忠诚,绝不在最初的移民之下。只是提到旧日那些同僚,他多少有些苦恼,那些人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进了工场作坊。虽说也有些有真才实学的,被提入流求各处中层,但... -->>
高丽人修路极快,自淡水到基隆的这一段,已经修了出来。不过这与这段路较好开辟有关,象基隆至宜兰,因为要绕山的缘故,度就明显慢了。
有了这条路,自淡水去基隆要方便许多,他们先乘船至锡口河港,再从锡口河港乘马车前往基隆,也只是一日不到的时间。
路不能只建不养,故此在锡口基隆,都组建了隶属于流求基建队的护路队,由自护卫队中因为伤病年纪而退下的青壮担任,他们都成了家,便将家安在此处。附近土人与他们关系极融洽,在护卫队里做过的,纪律性与觉悟大多都可靠,他们同时也要负责传递并不紧急的消息。
杨妙真没有乘马车,而是骑着马,周围青草的芬芳味儿,还有映入眼中的满山葱绿,让她心情极好,她恨不得变身为一匹马儿,在这青草之间漫游。她虽不是什么文人,但喜爱这乡野气息的心思,与那些忘情于山水的文人并无二致。
赵子曰神情有些严肃,他在基隆这么多年,越的沉默寡言了。杨妙真斜斜看了他一眼,也不知自家是该感激他,还是应该恼怒。若不是赵子曰当初的擅自作主,只怕自己与阿莒便不会有今日吧。四娘子,基隆情形与宜兰有所不同,四娘子其实更应该去宜兰。
感觉到杨妙真在看自己,赵子曰说道。
基隆的情形比起宜兰要好些,因为基隆主要为矿场和冶炼,流求制造局的部分作坊也被移至此处,象是铁场纸坊玻璃场。事关金矿安危,故此赵子曰把基隆经营得铁桶一般,虽然开港之事也使得基隆人心有些不稳,与宜兰比却要好得多。
对于在矿场作坊干活的移民。虽说也有授田,但因为在田地里辛苦做活一年。收入却比不上在矿场作坊里做上三个月的缘故,得到授田的移民,在流求公署利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隐性剥夺下,又不得不将所得授田租给流求农庄,自己却继续在矿场作坊里干活。农庄包租这些移民的授田,名义上田产仍然是属于田主,但如何耕种种植何种作物。则由流求公署统一安排。农庄所用劳力,来自于新移民与部分年纪较大在矿场作坊里干不成活的老移民,对新移民自然还是实行三年落籍授田制,对老移民则按工给酬,使得他们也能有所收入。每年收获之后,农庄再将所收粮食油料。扣除三十税一农庄所得与支付报酬地部分,再分还给田主。初等学堂的少年给田主们算过帐,若说他们自家种这五十亩地。一年辛苦到头收入为十,那么按照这制度,他们几乎不干活便能从农庄得到其中五,又能从矿场作坊中得到三十。收入相当于此前地三点五倍,而且每日只是劳作十个小时。
最初推行这一制度时,得到授田的移民多有怀疑,但流求公署出面做保,白纸黑字写得分明之后,他们将信将疑地干了一年,果然如此前所言。这收入的前后差异,让这些移民意识到一点。便是无田不稳无工不富。若想在流求过得体面一些。只守着自家百十亩地是不成的,必须进工场作坊。
这些人被拴在矿场作坊之中。他们便是想回6上去,也不过是想回去看看故土祖坟,未必是想移居回去。
宜兰则不然,宜兰耕地极多,因为秋爽的缘故,土人对移民的态度有了改观,加上公署归化局又大力推进同化之策,教那些土人如何耕种田亩蓄养牲畜,为他们制造更大些的渔船与更好地渔网,还以免费衣食诱引土人将家中孩童少年诱至城中,进入归化学堂。归化学堂的学正是由义学五期的担任,所有教师则都来自淡水初等学堂一期。因为这个缘故,宜兰土人诸部,有小半如今已经过上与移民相似的生活,其余部族也在迅同化之中。
在高出几个等级的文明面前,土人的那点可怜地文明,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只是在服饰仪式之上,还保有着他们的一些习俗。
故此,宜兰田庄迅扩大,数十个田庄,其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土地授给了取得户籍与田籍地移民。他们离着淡水较远,宜兰本地又没有什么矿场作坊,主要依靠田地过日子,收入虽然不多,却也足够使用,他们对于归乡最为迫切。
而且,他们多是红袄军旧部,听说如今留在京东东路的红袄军也浑得不错,李全更得了个大将军官衔,他们便有些想回故土看看,见见旧日袍泽。
所以赵子曰才会说杨妙真去宜兰安抚这些红袄军旧部更适合些。
杨妙真摇了摇头:俺舅父去了宜兰,义军旧部虽说叫嚷得凶,但俺料想他们不会如何闹将起来,倒是基隆,不是俺信不过你,俺知道你是官人手下最深沉之人,只是你威有余而德不足,未必能压制得住。晋卿,你觉得呢
与他们同回基隆的还有耶律楚材,听得杨妙真不给赵子曰留面子,直截了当地说他威有余而德不足,耶律楚材脸上浮出苦笑。这位虽无名份,但众人皆知实际的主母,真是言如其人心直口快。
在下觉得,红袄军两淮流民,都深荷岛主厚恩,便是想回6上,也不会如此急切。最可虑还是矿场作坊中自北地来,他们中前几批上岛,也有了四五年,早已得了流求户籍。特别是与在下同时来地那几批大金官吏,在大金时乃是人上之人,在此不得意耶律楚材始终保持着自己书生本色,在杨妙真面前不是自称小人,而是自称在下。他这些年来与陈子诚主管流求银行经济,将这小地方弄得井井有条,金元券能够畅行无阻,出力颇多。他自家并不知晓若是留在胡人之中,必得铁木真看重。只晓得自己在金国不过是一微末小吏,根本不能独当一面。可到了流求,却既能学着此前闻所未闻的新知识,又可以逞平生之志致民富庶,故此他对流求的忠诚,绝不在最初的移民之下。只是提到旧日那些同僚,他多少有些苦恼,那些人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进了工场作坊。虽说也有些有真才实学的,被提入流求各处中层,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