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穿越之村扉记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的强多了就是了。
对阿福抱着莫大期望的夏氏,对于儿子放弃念书这一决定一时间还不能接受,在被阿福颇具孝心的说辞感动了一晚上后,夏氏经过两天自己的思考,还是觉得阿福不应该放弃念书一途。夏氏跟李东林商量,想让丈夫劝一劝儿子,却被丈夫一席话说得陷入沉思。
李小荷从夏氏看着阿福那欲言又止的神情猜出,她娘大概还对阿福抱有“希望”。
李小荷在心里暗暗摇头,觉得自己娘钻进牛角尖了。
“娘啊,你最近干嘛总是走神啊?”李小荷看着夏氏拿着个绣绷子半天没动作,碰了她娘的胳膊一下。
夏氏回过神,望着李小荷叹了口气,道:“娘老了,不行啦!”
李小荷笑道:“娘你说什么呢!你哪里老了,肯定是你最近有什么事才这样,什么事?娘,说出来,我给你出出主意!”李小荷朝着夏氏挤眼睛,逗着夏氏开心。
夏氏知道女儿的心思,勉强笑了笑,复又轻轻叹了口气,望着窗棂出了会儿神,才道:“爹娘是真老了,你看你大姐都嫁人生子,我们都当外祖父、外祖母喽!”
夏氏的表情是真的有感而发,李小荷放下手里的活计,坐到夏氏身边道:“娘,到底怎么了?”
“你爹说,咱们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守业,老二创业……阿福迟早还是要回来接手咱们家的生意,你爹这才同意他的主意,以后你幺弟……”夏氏说着说着声音低下来。
李小荷想了想还是没明白,这事儿有什么让夏氏伤心的,试探道:“阿福是真想让你和爹享享福,这么些年你们多辛苦啊,阿福愿意做生意就让他做着呗,你跟爹好好歇歇多好!”
夏氏瞪了李小荷一眼,“你幺弟才几岁,他怎么办?”
“阿福不是说过吗?让阿寿去学堂念书啊,他这么点大,不念书能干什么?”李小荷有点莫名其妙。
“小荷,娘是担心你幺弟,你看他这么大了还整天的调皮,比不上你们姐弟懂事。念书,他能静的下来吗?哎!”
“娘,你怎么知道调皮的小孩就不会念书啊,调皮的小孩才聪明呢!再说了,阿寿怎么调皮了,他只是活泼了点,还是很听话懂事的啊!”李小荷中肯的说道。
只能说当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以前家里穷的时候,总想着什么法子多赚点儿钱,好让孩子过好点儿。现在不担心吃穿了,又要担心前途,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很显然,小小的阿寿是还不懂爹娘的心思的。
李小荷看着阿寿哀怨委屈的眼神儿,自觉有点负罪感瞄了一眼边上的阿福,这小子也假装在看天空的云彩。
“爹,娘,就让我在家里念书吧,哥哥也回来了,我就跟着哥哥念书!”阿寿再一次对着李东林与夏氏祈求道。
“哥哥要跟着爹看店,哪有时间教你,你好好去学堂念书去!”李东林拿出一家之长的身份严肃道。
阿寿心里还是有点憷李东林这个当爹的,当下不敢再撒娇,只把那可怜的小眼神儿丢给夏氏。
夏氏虽是慈母,但并不是个溺爱孩子的,当下蹲下.身,扶着阿寿的小肩膀道:“爹、娘,哥哥姐姐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现在你也要做你自己的事情了,好好听话去学堂念书去,以后再不许调皮!”
“你娘说得对!别磨蹭了,走吧!”眼神示意阿寿跟着自己出门。
阿寿就这样告别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将脚步迈向了学堂。
而当秋风起始,李家老爷子三周年的祭日到来了。
李家一家子商量着回李家凹,给老爷子做周年祭的一应事宜。
三周年是逝者非常重要的一个祭奠礼,因此李家几个兄弟姐妹肯定是都会回来的,而李东林做为家中长子,当然也是此事的主持者。
李东林带着夏氏等人早几天就回到了村子里。
险险的提前了一天,李成林也带着一家子回来了。连带着李家的大女儿李慧林一家,小女儿李秀林一家,请上村中一众亲戚,李家热热闹闹地将老爷子的最后一程送完。
昨日的喧闹仿佛还响在耳边,今天这原本拥挤的李家老宅就只剩下李小荷一家人了,李东林拉上堂屋的两扇门锁好,招呼妻子儿女:“走吧!”
李小荷心中怅然,想起自己刚到这里时就是在这座老宅子中,那时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帮着家里将生活过好,然后搬离这里,现在自家搬家了,才发现自己对这老宅子还是有感情的。
右边那间小小房间中,乌梅曾半夜拉着她说过悄悄话;厢房的窗户下,她曾经满怀希望的做着荷包;还有那简陋的灶屋,她在里面捣鼓出了火锅……她经常坐在屋前那块大石上仰望天空……小院儿是童年的游乐场……
回到镇上过了几天,李小荷发现在自己很快又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在心里淡淡一笑,自己果然还是喜欢现在这样更方便的生活,儿时的欢笑只是回忆罢了。
李小荷很快发现了自家娘亲看自己时,那欢喜欣慰又不舍的眼神,不觉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她也没有疑惑多久,很快就知道了缘由——谭家已来人正式议亲,两家父母将婚事定在了明年三月初十。
李小荷知道后不禁在心里翻个白眼,不论在这里生活多久,有些原本就融入骨子里的东西就是改不了,比如这婚事,两个当事人完全不用出面,婚期就给定了,商量都不带商量的,真是让人不习惯。
李小荷只能以“入乡随俗”来说服自己。然后去找夏氏,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就算你们要全权做主,好歹也要通知一下当事人吧,像这事儿,要不是阿寿那个大嘴巴,李小荷自己还一片茫然呢!
夏氏显然并不理解李小荷的想法,你想,哪个女孩儿好意思过问亲事?这脸还要不要了,这些事自然有家里大人操持,女儿家只等着上花轿就好!
不过夏氏也知道自家女儿没那一般女儿的羞怯,因此见李小荷来找她,很爽快地将此事一说,还叹道:“娘本来想多留你一留,不过这谭家求得诚……你爹的话也对,迟早都是要嫁的……好在两家离得近,以后见面也容易……你啊,嫁人了可不像做姑娘了,万事多想一想,可别惹得公婆不喜……”
李小荷心里很是无奈,自己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怎么夏氏就开始说起这些话来了?
这还不算完,夏氏将这事告诉李小荷后,像是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为□□,为人媳的道理没告诉她一样,连着几晚都来挤着李小荷睡,顺便教着她自己这些年体会出来的一些道理。
“娘,你放心吧,我又不是那什么偷奸耍滑的人,谭叔谭婶人又好,哪里会有什么事,再说,我又不是明天就嫁,娘你别这么紧张好不好!”李小荷倒是没心没肺的安慰道。
气的夏氏又捶了她一下,道:“你看看你这样子!别把事情都想得这么好,给你说的话你都记着,一副不当事的样儿,以后吃亏了才有的你后悔的!”
虽然李小荷想象不出来自己嫁到谭家是副什么情景,但是直觉没什么坏事儿,无奈老一辈的经验听一听总没坏处,只得听着夏氏的唠叨昏昏欲睡。
这天,李小荷的花酱铺子来了一单大生意,一个自称姓王的管事来买花酱,这人李小荷知道,就是乌梅做事的那府上的管事。其实这单子早几个月李小荷就接到了,为此还特意多做了好多酱,当时还挺意外这家人要这么多的花酱做什么,这会儿不仅才恍然。
那管事笑嘻嘻地拿出一封封红递给李小荷:“李家姑娘的酱在这平安镇都是有名的,这才劳累姑娘,府上太太特意让鄙人向姑娘道声谢!”
还有小费!李小荷心里微笑,脸上客气地接过,试探道:“哪里,哪里,该是我们多谢府上照顾小店生意才是,只是这花酱虽是能放,只是放久了总不如刚起出来的香甜……”
王管事微笑道:“所以才劳烦姑娘今年多劳累了些。”隐晦地告诉李小荷府里时即时要用。
李小荷遂不再多言。
李小荷很快就知道这王府里是要办喜事了,据说是当家太太嫡亲的女儿出嫁,男方似乎是州府里一个权势家族。这些李小荷当然没处儿打听,当然她也没有兴趣,只是高兴这喜事办得大,连带着自己也小赚一笔。
第73章
王家的嫡小姐出嫁时,好好地让李小荷这乡巴佬感受了一下什么叫做大家气派,什么叫做十里红妆。
“有钱人啊!”对于混了两辈子,还是摆脱不了朴实劳动人民标签的李小荷,也只能在心里感叹一声而已。
不过看着眼前的少女,李小荷倒是在心里默默补齐:“至少古代的有钱人办喜事时,小老百姓也能沾沾光!”
汉”的强多了就是了。
对阿福抱着莫大期望的夏氏,对于儿子放弃念书这一决定一时间还不能接受,在被阿福颇具孝心的说辞感动了一晚上后,夏氏经过两天自己的思考,还是觉得阿福不应该放弃念书一途。夏氏跟李东林商量,想让丈夫劝一劝儿子,却被丈夫一席话说得陷入沉思。
李小荷从夏氏看着阿福那欲言又止的神情猜出,她娘大概还对阿福抱有“希望”。
李小荷在心里暗暗摇头,觉得自己娘钻进牛角尖了。
“娘啊,你最近干嘛总是走神啊?”李小荷看着夏氏拿着个绣绷子半天没动作,碰了她娘的胳膊一下。
夏氏回过神,望着李小荷叹了口气,道:“娘老了,不行啦!”
李小荷笑道:“娘你说什么呢!你哪里老了,肯定是你最近有什么事才这样,什么事?娘,说出来,我给你出出主意!”李小荷朝着夏氏挤眼睛,逗着夏氏开心。
夏氏知道女儿的心思,勉强笑了笑,复又轻轻叹了口气,望着窗棂出了会儿神,才道:“爹娘是真老了,你看你大姐都嫁人生子,我们都当外祖父、外祖母喽!”
夏氏的表情是真的有感而发,李小荷放下手里的活计,坐到夏氏身边道:“娘,到底怎么了?”
“你爹说,咱们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守业,老二创业……阿福迟早还是要回来接手咱们家的生意,你爹这才同意他的主意,以后你幺弟……”夏氏说着说着声音低下来。
李小荷想了想还是没明白,这事儿有什么让夏氏伤心的,试探道:“阿福是真想让你和爹享享福,这么些年你们多辛苦啊,阿福愿意做生意就让他做着呗,你跟爹好好歇歇多好!”
夏氏瞪了李小荷一眼,“你幺弟才几岁,他怎么办?”
“阿福不是说过吗?让阿寿去学堂念书啊,他这么点大,不念书能干什么?”李小荷有点莫名其妙。
“小荷,娘是担心你幺弟,你看他这么大了还整天的调皮,比不上你们姐弟懂事。念书,他能静的下来吗?哎!”
“娘,你怎么知道调皮的小孩就不会念书啊,调皮的小孩才聪明呢!再说了,阿寿怎么调皮了,他只是活泼了点,还是很听话懂事的啊!”李小荷中肯的说道。
只能说当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以前家里穷的时候,总想着什么法子多赚点儿钱,好让孩子过好点儿。现在不担心吃穿了,又要担心前途,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很显然,小小的阿寿是还不懂爹娘的心思的。
李小荷看着阿寿哀怨委屈的眼神儿,自觉有点负罪感瞄了一眼边上的阿福,这小子也假装在看天空的云彩。
“爹,娘,就让我在家里念书吧,哥哥也回来了,我就跟着哥哥念书!”阿寿再一次对着李东林与夏氏祈求道。
“哥哥要跟着爹看店,哪有时间教你,你好好去学堂念书去!”李东林拿出一家之长的身份严肃道。
阿寿心里还是有点憷李东林这个当爹的,当下不敢再撒娇,只把那可怜的小眼神儿丢给夏氏。
夏氏虽是慈母,但并不是个溺爱孩子的,当下蹲下.身,扶着阿寿的小肩膀道:“爹、娘,哥哥姐姐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现在你也要做你自己的事情了,好好听话去学堂念书去,以后再不许调皮!”
“你娘说得对!别磨蹭了,走吧!”眼神示意阿寿跟着自己出门。
阿寿就这样告别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将脚步迈向了学堂。
而当秋风起始,李家老爷子三周年的祭日到来了。
李家一家子商量着回李家凹,给老爷子做周年祭的一应事宜。
三周年是逝者非常重要的一个祭奠礼,因此李家几个兄弟姐妹肯定是都会回来的,而李东林做为家中长子,当然也是此事的主持者。
李东林带着夏氏等人早几天就回到了村子里。
险险的提前了一天,李成林也带着一家子回来了。连带着李家的大女儿李慧林一家,小女儿李秀林一家,请上村中一众亲戚,李家热热闹闹地将老爷子的最后一程送完。
昨日的喧闹仿佛还响在耳边,今天这原本拥挤的李家老宅就只剩下李小荷一家人了,李东林拉上堂屋的两扇门锁好,招呼妻子儿女:“走吧!”
李小荷心中怅然,想起自己刚到这里时就是在这座老宅子中,那时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帮着家里将生活过好,然后搬离这里,现在自家搬家了,才发现自己对这老宅子还是有感情的。
右边那间小小房间中,乌梅曾半夜拉着她说过悄悄话;厢房的窗户下,她曾经满怀希望的做着荷包;还有那简陋的灶屋,她在里面捣鼓出了火锅……她经常坐在屋前那块大石上仰望天空……小院儿是童年的游乐场……
回到镇上过了几天,李小荷发现在自己很快又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在心里淡淡一笑,自己果然还是喜欢现在这样更方便的生活,儿时的欢笑只是回忆罢了。
李小荷很快发现了自家娘亲看自己时,那欢喜欣慰又不舍的眼神,不觉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她也没有疑惑多久,很快就知道了缘由——谭家已来人正式议亲,两家父母将婚事定在了明年三月初十。
李小荷知道后不禁在心里翻个白眼,不论在这里生活多久,有些原本就融入骨子里的东西就是改不了,比如这婚事,两个当事人完全不用出面,婚期就给定了,商量都不带商量的,真是让人不习惯。
李小荷只能以“入乡随俗”来说服自己。然后去找夏氏,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就算你们要全权做主,好歹也要通知一下当事人吧,像这事儿,要不是阿寿那个大嘴巴,李小荷自己还一片茫然呢!
夏氏显然并不理解李小荷的想法,你想,哪个女孩儿好意思过问亲事?这脸还要不要了,这些事自然有家里大人操持,女儿家只等着上花轿就好!
不过夏氏也知道自家女儿没那一般女儿的羞怯,因此见李小荷来找她,很爽快地将此事一说,还叹道:“娘本来想多留你一留,不过这谭家求得诚……你爹的话也对,迟早都是要嫁的……好在两家离得近,以后见面也容易……你啊,嫁人了可不像做姑娘了,万事多想一想,可别惹得公婆不喜……”
李小荷心里很是无奈,自己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怎么夏氏就开始说起这些话来了?
这还不算完,夏氏将这事告诉李小荷后,像是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为□□,为人媳的道理没告诉她一样,连着几晚都来挤着李小荷睡,顺便教着她自己这些年体会出来的一些道理。
“娘,你放心吧,我又不是那什么偷奸耍滑的人,谭叔谭婶人又好,哪里会有什么事,再说,我又不是明天就嫁,娘你别这么紧张好不好!”李小荷倒是没心没肺的安慰道。
气的夏氏又捶了她一下,道:“你看看你这样子!别把事情都想得这么好,给你说的话你都记着,一副不当事的样儿,以后吃亏了才有的你后悔的!”
虽然李小荷想象不出来自己嫁到谭家是副什么情景,但是直觉没什么坏事儿,无奈老一辈的经验听一听总没坏处,只得听着夏氏的唠叨昏昏欲睡。
这天,李小荷的花酱铺子来了一单大生意,一个自称姓王的管事来买花酱,这人李小荷知道,就是乌梅做事的那府上的管事。其实这单子早几个月李小荷就接到了,为此还特意多做了好多酱,当时还挺意外这家人要这么多的花酱做什么,这会儿不仅才恍然。
那管事笑嘻嘻地拿出一封封红递给李小荷:“李家姑娘的酱在这平安镇都是有名的,这才劳累姑娘,府上太太特意让鄙人向姑娘道声谢!”
还有小费!李小荷心里微笑,脸上客气地接过,试探道:“哪里,哪里,该是我们多谢府上照顾小店生意才是,只是这花酱虽是能放,只是放久了总不如刚起出来的香甜……”
王管事微笑道:“所以才劳烦姑娘今年多劳累了些。”隐晦地告诉李小荷府里时即时要用。
李小荷遂不再多言。
李小荷很快就知道这王府里是要办喜事了,据说是当家太太嫡亲的女儿出嫁,男方似乎是州府里一个权势家族。这些李小荷当然没处儿打听,当然她也没有兴趣,只是高兴这喜事办得大,连带着自己也小赚一笔。
第73章
王家的嫡小姐出嫁时,好好地让李小荷这乡巴佬感受了一下什么叫做大家气派,什么叫做十里红妆。
“有钱人啊!”对于混了两辈子,还是摆脱不了朴实劳动人民标签的李小荷,也只能在心里感叹一声而已。
不过看着眼前的少女,李小荷倒是在心里默默补齐:“至少古代的有钱人办喜事时,小老百姓也能沾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