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公文写作知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前,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写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缺乏厚度和份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机关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实践,分别谈点体会。
一、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判断一个材料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材料有没有针对性。一些材料质量不高、领导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针对性。针对性从哪里来,最直接的就是抓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尖锐、越贴近实际、越具有普遍意义,引起的反响就越大。抓哪些问题?要抓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讲出来后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要抓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把那些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合适的场合讲出来,让群众和部属清楚组织的看法和态度,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和交待;要抓将要遇到的关键问题,讲这一类问题,主要目的是增强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呢?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切中要害。鼓要敲在点子上,蛇要打在七寸上。提出问题要直奔关键,敢于查摆矛盾,敢于揭露倾向性问题,追究其原因、教训。有一个材料对好人主义和叫好主义分析得比较好,可以说讲在了点子上和要害处,它是这样讲的:现在一些单位叫好主义很有市场,叫好主义比好人主义有新发展。好人主义只是不敢和不愿得罪人,叫好主义则把功夫下在拍马溜须上,见人就讲过年的话,逢人先戴高帽子,就连党委民主生活会上,也往往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开展起来。有的怕得罪人,批评别人开不了口、处理问题下不了手,甚至在有些问题上无原则地迁就退让;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这都是与好人主义与叫好主义盛行分不开的,也说明一些单位少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必须在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上下功夫。二是要由表及里挖深处。对司空见惯的问题,不能光是摆现象、谈危害,而应站在更高起点上分析,从更新的角度来审视,找出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能不能把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来,是决定材料思想性强弱的重要方面。分析问题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涉及方方面面,要讲最本质的东西,不能老和尚的帽子——平平沓沓。如果要害的、本质性的原因找不到、写不透,材料的思想性就上不去。俗话说,掘深井得甘泉。我们打井挖了很多锹的时候,常有差不多的感觉,可就是不出水,如果这时不停地挖上几锹,甘泉就会喷涌而出,少挖一两锹,就可能是一个枯井。分析问题也常是这样,感到差不多的时候往往也是才思枯竭的时候,这时如果再鼓一把劲、努一把力,就可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了。最近听一位教授的辅导讲座,他在讲到少数党委班子成员不会正确处理原则与感情的关系时,对问题分析得比较深,原因找得比较准:党委班子成员作为担当一定职责、拥有一定权力的社会行为主体,往往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的交汇点和方方面面感情的关注点,不讲关系、不讲感情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有一种倾向,有些事情明知道办了违反原则,但考虑到有的是上级交办的,不办怕影响在上级心目中的印象;有的是同事、战友、熟人托办的,不办怕人家说自己不够意思;有的是地方对口部门求办的,不办怕断了后路、以后不好来往,再三权衡,最终还是原则让位于感情,说了不该说的话,办了不该办的事。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个人主义思想作怪,是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现。三是要写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材料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工作、启发思想、推动实践。我们无论起草什么样的材料,都不光是念给别人听的,不仅要告诉别人怎么看,还要告诉别人怎么干,力求拿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因此,起草材料要着眼于解决问题多想办法、多拿对策,注意材料的实用性。特别是对一些常讲的问题、经常性主要工作,尽量写出新思想、新分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让人听后思想有启发、行动有遵循、工作有抓手。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对党委正副书记如何对待名利、做好让的功夫写得很到位,提出的办法操作性比较强,很受启发:在名利面前,每个党委正副书记都要超脱一些,名利这个东西,争是争不来的。争名夺利、争权夺势、争你我高低,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事业受损,个人发展也受限。党委正副书记一定要有大家的胸怀,在成绩荣誉面前要让,多讲对方的功劳和作用;在出头露脸的机会面前要让,自觉充当幕后的英雄;在名利和好处面前要让,自觉经受住寂寞和淡泊的考验;书记对副书记要让,充分调动副书记抓全面、负全责的积极性;老同志对新同志要让,多给对方提供摔打锻炼的机会;但发生问题时,正副书记尤其是书记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主要责任,切不可‘出了成绩都是我的,有了问题都是你的’,更不能相互推诿、互相指责,真正在互信、互通、互让的基础上促成正副书记彼此的协调配合。
二、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深刻性上下功夫
一篇文字材料要能够使人看得完、看得懂,能说服人、打动人,使看的人真正被你动员起来,关键就在于材料的文字和思想要深刻,这应成为每个同志写材料的最高追求。起草文字材料过程中,要想使思想有深度、文字很尖刻,能深入人心、产生共鸣,就必须在增强深刻性上下功夫。一是把深刻寓于精粹事实中。过去有一种模糊认识,总认为一强调材料的深刻性,就是要多些议论或思想性强的话。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所有的文字材料都来源于秘书工作客观事实,材料的深刻性、可读性是由客观事实本身决定的,只有通过反映事实才能体现出思想的力量。许多精典文章大都是多用情况、具体的做法、具体的数据等事实作为依据来反映深刻的思想。运用事实材料说明观点,必须力求鲜活,善于运用调查和数字资料。有篇文章用了这样一个调查资料来说明苏共跨台的重要原因,提醒执政党要过好地位关,警惕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滥用、不变质、不丧失:1990年苏联社科院作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工人的只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难怪1991年,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发动8?19政变,想挽救苏共,结果1900多万党员,响应者寥寥无几,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鞠躬尽瘁、... -->>
当前,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写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缺乏厚度和份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机关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实践,分别谈点体会。
一、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判断一个材料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材料有没有针对性。一些材料质量不高、领导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针对性。针对性从哪里来,最直接的就是抓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尖锐、越贴近实际、越具有普遍意义,引起的反响就越大。抓哪些问题?要抓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讲出来后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要抓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把那些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合适的场合讲出来,让群众和部属清楚组织的看法和态度,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和交待;要抓将要遇到的关键问题,讲这一类问题,主要目的是增强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呢?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切中要害。鼓要敲在点子上,蛇要打在七寸上。提出问题要直奔关键,敢于查摆矛盾,敢于揭露倾向性问题,追究其原因、教训。有一个材料对好人主义和叫好主义分析得比较好,可以说讲在了点子上和要害处,它是这样讲的:现在一些单位叫好主义很有市场,叫好主义比好人主义有新发展。好人主义只是不敢和不愿得罪人,叫好主义则把功夫下在拍马溜须上,见人就讲过年的话,逢人先戴高帽子,就连党委民主生活会上,也往往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开展起来。有的怕得罪人,批评别人开不了口、处理问题下不了手,甚至在有些问题上无原则地迁就退让;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这都是与好人主义与叫好主义盛行分不开的,也说明一些单位少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必须在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上下功夫。二是要由表及里挖深处。对司空见惯的问题,不能光是摆现象、谈危害,而应站在更高起点上分析,从更新的角度来审视,找出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能不能把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来,是决定材料思想性强弱的重要方面。分析问题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涉及方方面面,要讲最本质的东西,不能老和尚的帽子——平平沓沓。如果要害的、本质性的原因找不到、写不透,材料的思想性就上不去。俗话说,掘深井得甘泉。我们打井挖了很多锹的时候,常有差不多的感觉,可就是不出水,如果这时不停地挖上几锹,甘泉就会喷涌而出,少挖一两锹,就可能是一个枯井。分析问题也常是这样,感到差不多的时候往往也是才思枯竭的时候,这时如果再鼓一把劲、努一把力,就可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了。最近听一位教授的辅导讲座,他在讲到少数党委班子成员不会正确处理原则与感情的关系时,对问题分析得比较深,原因找得比较准:党委班子成员作为担当一定职责、拥有一定权力的社会行为主体,往往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的交汇点和方方面面感情的关注点,不讲关系、不讲感情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有一种倾向,有些事情明知道办了违反原则,但考虑到有的是上级交办的,不办怕影响在上级心目中的印象;有的是同事、战友、熟人托办的,不办怕人家说自己不够意思;有的是地方对口部门求办的,不办怕断了后路、以后不好来往,再三权衡,最终还是原则让位于感情,说了不该说的话,办了不该办的事。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个人主义思想作怪,是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现。三是要写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材料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工作、启发思想、推动实践。我们无论起草什么样的材料,都不光是念给别人听的,不仅要告诉别人怎么看,还要告诉别人怎么干,力求拿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因此,起草材料要着眼于解决问题多想办法、多拿对策,注意材料的实用性。特别是对一些常讲的问题、经常性主要工作,尽量写出新思想、新分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让人听后思想有启发、行动有遵循、工作有抓手。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对党委正副书记如何对待名利、做好让的功夫写得很到位,提出的办法操作性比较强,很受启发:在名利面前,每个党委正副书记都要超脱一些,名利这个东西,争是争不来的。争名夺利、争权夺势、争你我高低,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事业受损,个人发展也受限。党委正副书记一定要有大家的胸怀,在成绩荣誉面前要让,多讲对方的功劳和作用;在出头露脸的机会面前要让,自觉充当幕后的英雄;在名利和好处面前要让,自觉经受住寂寞和淡泊的考验;书记对副书记要让,充分调动副书记抓全面、负全责的积极性;老同志对新同志要让,多给对方提供摔打锻炼的机会;但发生问题时,正副书记尤其是书记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主要责任,切不可‘出了成绩都是我的,有了问题都是你的’,更不能相互推诿、互相指责,真正在互信、互通、互让的基础上促成正副书记彼此的协调配合。
二、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深刻性上下功夫
一篇文字材料要能够使人看得完、看得懂,能说服人、打动人,使看的人真正被你动员起来,关键就在于材料的文字和思想要深刻,这应成为每个同志写材料的最高追求。起草文字材料过程中,要想使思想有深度、文字很尖刻,能深入人心、产生共鸣,就必须在增强深刻性上下功夫。一是把深刻寓于精粹事实中。过去有一种模糊认识,总认为一强调材料的深刻性,就是要多些议论或思想性强的话。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所有的文字材料都来源于秘书工作客观事实,材料的深刻性、可读性是由客观事实本身决定的,只有通过反映事实才能体现出思想的力量。许多精典文章大都是多用情况、具体的做法、具体的数据等事实作为依据来反映深刻的思想。运用事实材料说明观点,必须力求鲜活,善于运用调查和数字资料。有篇文章用了这样一个调查资料来说明苏共跨台的重要原因,提醒执政党要过好地位关,警惕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滥用、不变质、不丧失:1990年苏联社科院作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工人的只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难怪1991年,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发动8?19政变,想挽救苏共,结果1900多万党员,响应者寥寥无几,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鞠躬尽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