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重生1881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两百零三章风云变幻
1902年三月二十八日,大约一万人陆陆续续在舞鹤军港登陆,登陆和修整的时间持续了十天。
十天之后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从舞鹤军港出发,侵入日本的京都府,并且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向西南方推进,目标直指京都府的政治核心京都市。
沿途遇到的日军被劈头盖脸的一通大炮猛轰机枪弹猛扫,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完全抵挡不住南台海军势如破竹的攻势。
这下子,日本天皇终于慌了。日本天皇政fu外表光鲜民心所向,但是实际上日本近代天皇制建立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日本军国主义。
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是日本政fu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把日本国内的矛盾全部转化为对外的矛盾,把民众的注意力全部调往那些假想敌身上,把那些被军国主义思想控制住的热血青年变为日本政fu暴力机器。
不过,像这样的统治在对外扩张中一帆风顺还好说,但是一旦失败那么必然会导致全面的崩盘,日本天皇已经嗅到了危险。这个危险不是来自罗凯的那点兵马,而是来自国内的反对党反对派,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动乱可能会在不久后爆发。
攘外必先安内,最终,日本内阁决定还是先签下条约以腾出力量来对付国内逐渐抬头的反对派势力。
“以贸易商品输出为主的地方,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海权论。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海权论的重要性。
1902年四月月十五日,日中签订丧权辱国的京都条约,条约规定一,允许中国商人在日投资办厂。二承认包括琉球群岛在内附近一切岛屿为中国所有。三,日本承认中国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中国对朝鲜的任何措置。四,日本支付中国一亿八千万日元的战争赔款。
而相对的,中国所要做的就是撤回所有驻扎在日本本土的士兵,取消海上的封锁行动,撤回在日本海域上游荡的全部军舰。
以清廷的名义签订这份条约,罗凯也是做过了一番考量的。现在的台海岛毕竟是大清帝国的台海省,自己也是大清帝国的封疆大吏一品总督。搞外交签合约还是以大清的名义来办才合乎规矩,否则少不得要被朝廷之中的清流派参上一本。
当然,如今的罗凯根本不在乎大清朝廷对自己的态度,他真正在乎的还是名声,要是被说成搞分裂那还不是千夫所指,自己真正的舞台应该是在那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
1902年四月二十二日,刚刚回到台海岛的罗凯就迎来了清廷特使的参见。
在罗凯的一亩三分地上,清廷特使显得很是低调,一点也没有显露出以往外派到地方时候的飞扬跋扈。他给罗凯带来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清廷急招其进京。而理由就是回京述职,顺便为他取得的“前所未有之功绩”加官进爵进行封赏。
对此,罗凯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意外。自己的势力在清廷眼中已经太过庞大,清廷如果对自己一味的不管不问那才叫奇怪。
这次进京无疑是清廷对自己的试探,如果自己不去,表示自己和清廷是两路人。如果自己去了,表示自己有被清廷利用的可能。
总之无论去还是不去,清廷都不可能拿自己怎么样,毕竟自己偏安一隅,实力强大,在没有利益上的根本冲突的时候谁也不想来个鱼死网破。
利益利益就是互惠互利,现在清廷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避暑山庄躲避战乱的慈禧与光绪帝在两个月前刚刚回到北京,如今百废待兴,倒是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自己翻脸。
想来想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罗凯决定前往北京一趟,他倒是想要看看慈禧太后想要如何笼络自己这位如日中天兵权在手的封疆大吏。现在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分为宗室,外藩蒙古,功臣外戚三个爵位体系,就是不知道自己这个功臣会被封伯还是封侯。
1902年五月一日,这一天的天津港显得格外热闹,礼炮不断,赶来围观者络绎不绝,一艘挂蓝底麒麟踏水旗的庞大战列舰抵达天津港。
“快看,那就是令洋鬼子们都闻风丧胆铁甲舰荣海号。传说他是台海岛的铁匠们用实铁铸造,耗费的铁矿足足有一座矿山那么多。”
“拉倒把,铁船怎么可能浮在水中,这种三岁小儿都知道的东西你以为我会不知道,当我是傻子啊。”
“快看,那是什么旗子啊,不像是倭人的饼子旗,也不想西洋人的彩旗。”
“我知道,那是水麒麟旗,是平海舰队的军旗,听说只要这面军旗出现在海上,就连洋人见到了都要绕道走。”
“用水麒麟作为海军军旗再好不过。麒麟者神物也,能大能小,平静时较为慈祥,发怒时异常凶猛,主聪慧和祥瑞。像麒麟一般的海军,集力量、智慧、祥瑞为一身,气运浓厚寓意深远。要我说,用此旗之平海舰队必将大兴。”
港口内,好奇的民众们对着荣海号指指点点,议论之声不断。
“好大的一艘军舰,只怕长度不下六十丈了,逸仙,传言这艘战舰通体都用钢甲打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一位孔武有力的壮硕男子向身旁一位中年学者问道。
“不错,现在最强大最坚固的战舰已经不是铁甲舰了,而是这种通体用钢甲打造的战列舰。啧啧,这么大的战列舰,这么巨大的火炮,就这一艘怎么的也值一千多万两银子吧。”
孙逸仙,也就是孙中山望着不远之处的庞然大物,心中感慨万千。自己为了**发动了两次起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如今就是外出一... -->>
第两百零三章风云变幻
1902年三月二十八日,大约一万人陆陆续续在舞鹤军港登陆,登陆和修整的时间持续了十天。
十天之后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从舞鹤军港出发,侵入日本的京都府,并且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向西南方推进,目标直指京都府的政治核心京都市。
沿途遇到的日军被劈头盖脸的一通大炮猛轰机枪弹猛扫,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完全抵挡不住南台海军势如破竹的攻势。
这下子,日本天皇终于慌了。日本天皇政fu外表光鲜民心所向,但是实际上日本近代天皇制建立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日本军国主义。
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是日本政fu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把日本国内的矛盾全部转化为对外的矛盾,把民众的注意力全部调往那些假想敌身上,把那些被军国主义思想控制住的热血青年变为日本政fu暴力机器。
不过,像这样的统治在对外扩张中一帆风顺还好说,但是一旦失败那么必然会导致全面的崩盘,日本天皇已经嗅到了危险。这个危险不是来自罗凯的那点兵马,而是来自国内的反对党反对派,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动乱可能会在不久后爆发。
攘外必先安内,最终,日本内阁决定还是先签下条约以腾出力量来对付国内逐渐抬头的反对派势力。
“以贸易商品输出为主的地方,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海权论。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海权论的重要性。
1902年四月月十五日,日中签订丧权辱国的京都条约,条约规定一,允许中国商人在日投资办厂。二承认包括琉球群岛在内附近一切岛屿为中国所有。三,日本承认中国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中国对朝鲜的任何措置。四,日本支付中国一亿八千万日元的战争赔款。
而相对的,中国所要做的就是撤回所有驻扎在日本本土的士兵,取消海上的封锁行动,撤回在日本海域上游荡的全部军舰。
以清廷的名义签订这份条约,罗凯也是做过了一番考量的。现在的台海岛毕竟是大清帝国的台海省,自己也是大清帝国的封疆大吏一品总督。搞外交签合约还是以大清的名义来办才合乎规矩,否则少不得要被朝廷之中的清流派参上一本。
当然,如今的罗凯根本不在乎大清朝廷对自己的态度,他真正在乎的还是名声,要是被说成搞分裂那还不是千夫所指,自己真正的舞台应该是在那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
1902年四月二十二日,刚刚回到台海岛的罗凯就迎来了清廷特使的参见。
在罗凯的一亩三分地上,清廷特使显得很是低调,一点也没有显露出以往外派到地方时候的飞扬跋扈。他给罗凯带来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清廷急招其进京。而理由就是回京述职,顺便为他取得的“前所未有之功绩”加官进爵进行封赏。
对此,罗凯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意外。自己的势力在清廷眼中已经太过庞大,清廷如果对自己一味的不管不问那才叫奇怪。
这次进京无疑是清廷对自己的试探,如果自己不去,表示自己和清廷是两路人。如果自己去了,表示自己有被清廷利用的可能。
总之无论去还是不去,清廷都不可能拿自己怎么样,毕竟自己偏安一隅,实力强大,在没有利益上的根本冲突的时候谁也不想来个鱼死网破。
利益利益就是互惠互利,现在清廷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避暑山庄躲避战乱的慈禧与光绪帝在两个月前刚刚回到北京,如今百废待兴,倒是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自己翻脸。
想来想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罗凯决定前往北京一趟,他倒是想要看看慈禧太后想要如何笼络自己这位如日中天兵权在手的封疆大吏。现在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分为宗室,外藩蒙古,功臣外戚三个爵位体系,就是不知道自己这个功臣会被封伯还是封侯。
1902年五月一日,这一天的天津港显得格外热闹,礼炮不断,赶来围观者络绎不绝,一艘挂蓝底麒麟踏水旗的庞大战列舰抵达天津港。
“快看,那就是令洋鬼子们都闻风丧胆铁甲舰荣海号。传说他是台海岛的铁匠们用实铁铸造,耗费的铁矿足足有一座矿山那么多。”
“拉倒把,铁船怎么可能浮在水中,这种三岁小儿都知道的东西你以为我会不知道,当我是傻子啊。”
“快看,那是什么旗子啊,不像是倭人的饼子旗,也不想西洋人的彩旗。”
“我知道,那是水麒麟旗,是平海舰队的军旗,听说只要这面军旗出现在海上,就连洋人见到了都要绕道走。”
“用水麒麟作为海军军旗再好不过。麒麟者神物也,能大能小,平静时较为慈祥,发怒时异常凶猛,主聪慧和祥瑞。像麒麟一般的海军,集力量、智慧、祥瑞为一身,气运浓厚寓意深远。要我说,用此旗之平海舰队必将大兴。”
港口内,好奇的民众们对着荣海号指指点点,议论之声不断。
“好大的一艘军舰,只怕长度不下六十丈了,逸仙,传言这艘战舰通体都用钢甲打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一位孔武有力的壮硕男子向身旁一位中年学者问道。
“不错,现在最强大最坚固的战舰已经不是铁甲舰了,而是这种通体用钢甲打造的战列舰。啧啧,这么大的战列舰,这么巨大的火炮,就这一艘怎么的也值一千多万两银子吧。”
孙逸仙,也就是孙中山望着不远之处的庞然大物,心中感慨万千。自己为了**发动了两次起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如今就是外出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