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lh04.com,我成了大明勋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聚奎堂内的其他几名阅卷官,突然被周叙这声大吼给吓了一跳。
特别王一宁年纪也大了,大半夜的经不起这种咋呼,捂着胸口缓了好半天,才把这口气给捋顺了。
“功叙兄,到底是何等文章能让你如此激动?”
“文通兄你看看,这篇文章属实精彩。全文立意高深、气势舒达,特别破题紧扣住中庸之道,与其他文章思路截然不同。”
“写这篇文章的考子,可谓大才啊。”
听着周叙的称赞,王一宁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身为同僚他知道对方是几十年的老学究了,轻易不会给某位考生下这种评语,所以此文必然有过人之处。
“那老夫也来品鉴一下功叙兄口中的奇文。”
王一宁接过这篇试卷,看了几眼之后就忍不住点头,确实如同周叙所说的那样,此文写的非常不错,有问鼎解元的资格。
“功叙兄眼光独到,只是不知此文是哪位考生所书?”
提前与主考官混熟脸拉关系的做法,并不是只有沈忆宸一人所为。几乎有点家世背景的考生,或者才气扬名的士子,都会有类似的举动。
顺天府很多才子文人,在乡试之前都会主动把自己所写文章,递与主考官或者其他翰林学士们评阅。
一方面是期望这群儒学大师们斧正,找出文章中的缺点与不足,来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
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在主考官们心中留下个好印象。并且文风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旦主考官印象深刻,哪怕糊名也能大致猜测出文章是何人所写。
所以投递文章这种方式,相当于文人雅士的“作弊”,哪怕传播出去也不会造成众人非议,相反还会被世人所推崇,认为这是伯乐眼光独到。
当然,这种方式风险也有,万一主考官认错人,那就尴尬了。
历史上北宋苏轼有一年做了主考官,阅卷时候发现有篇文章的很像自己门生,于是就给予了这位考生高分。
结果放榜一看,自己门生并没有高中,这才明白是自己认错人了。
这届乡试知名考生的文章,王一宁基本上都看过。这篇八股文破题思路独特,文笔甚佳,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理论上是能认出来的。
只是王一宁在脑海中搜索了半天,硬是想不出能对上之人,所以才开口询问了周叙一句。
“这个……”
王一宁这个问题,还真是把周叙给问倒了,他也不知文章是何人所书写。
因为沈忆宸去周叙府上拜访,基本上没聊什么文章诗赋,更多关注点在书法跟刘球事件上面。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沈忆宸,他面对周叙这种真正的翰林大家,科举传胪级别的高手,属实心里没什么底气。担心自己那平庸的诗赋水平会露馅,所以扬长避短,更多展现自己的书法所长。
于是这一波操作下来,周叙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并没有看过沈忆宸的文章,怎么阅卷给他优待呢?
想到这点,周叙有些震惊了,应届考生上门拜访主考官,都是带着一些小心思来的,这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千年科举下来,也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方式,周叙哪怕身为老学究也并不反感考生这种行为,只要有真材实学,关注优待一下对方又何妨?
明经取士,不就是为国求贤吗?
沈忆宸拜访自己,却又没有展示文章以求在科举上优待,这点非常不符合常理。
莫非是自己低看了沈忆宸,此子上门拜访,单纯就为了书法文学上的交流?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沈忆宸得品行高洁到何种地步,才能做到面对科举取中诱惑,都不为所动的。
古之圣人,也不过如此吧?
沈忆宸是不知道此时周叙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话,恐怕自己都得懵了。
万万没想到心虚做法,现在却成为了圣人行径,还能这样理解的?
“这个老夫也猜不到是何人所著。”
“功叙兄都猜不到,看来本届顺天乡试真是人才辈出。”
“那此卷就放到一边,等待最终排名吧。”
“就依功叙兄所言。”
沈忆宸的试卷,就这样被放在了最优等的行列之中,等待乡试最终排名。
几日之后聚奎堂内,此时几位阅卷官脸色,都愈发憔悴了。
房间内堆积如山的试卷,此刻也都已经审阅完毕,一百三十五名取中生员的试卷被挑选出来。其中有十份,将参与最终的解元与五经魁排名之争。
不过真正有实力竞争解元的,是摆放在周叙以及王一宁面前的两份试卷,身为应天乡试的主考官,他们才拥有排名决定权。
“文通兄,这两篇文章在老... -->>
聚奎堂内的其他几名阅卷官,突然被周叙这声大吼给吓了一跳。
特别王一宁年纪也大了,大半夜的经不起这种咋呼,捂着胸口缓了好半天,才把这口气给捋顺了。
“功叙兄,到底是何等文章能让你如此激动?”
“文通兄你看看,这篇文章属实精彩。全文立意高深、气势舒达,特别破题紧扣住中庸之道,与其他文章思路截然不同。”
“写这篇文章的考子,可谓大才啊。”
听着周叙的称赞,王一宁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身为同僚他知道对方是几十年的老学究了,轻易不会给某位考生下这种评语,所以此文必然有过人之处。
“那老夫也来品鉴一下功叙兄口中的奇文。”
王一宁接过这篇试卷,看了几眼之后就忍不住点头,确实如同周叙所说的那样,此文写的非常不错,有问鼎解元的资格。
“功叙兄眼光独到,只是不知此文是哪位考生所书?”
提前与主考官混熟脸拉关系的做法,并不是只有沈忆宸一人所为。几乎有点家世背景的考生,或者才气扬名的士子,都会有类似的举动。
顺天府很多才子文人,在乡试之前都会主动把自己所写文章,递与主考官或者其他翰林学士们评阅。
一方面是期望这群儒学大师们斧正,找出文章中的缺点与不足,来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
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在主考官们心中留下个好印象。并且文风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旦主考官印象深刻,哪怕糊名也能大致猜测出文章是何人所写。
所以投递文章这种方式,相当于文人雅士的“作弊”,哪怕传播出去也不会造成众人非议,相反还会被世人所推崇,认为这是伯乐眼光独到。
当然,这种方式风险也有,万一主考官认错人,那就尴尬了。
历史上北宋苏轼有一年做了主考官,阅卷时候发现有篇文章的很像自己门生,于是就给予了这位考生高分。
结果放榜一看,自己门生并没有高中,这才明白是自己认错人了。
这届乡试知名考生的文章,王一宁基本上都看过。这篇八股文破题思路独特,文笔甚佳,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理论上是能认出来的。
只是王一宁在脑海中搜索了半天,硬是想不出能对上之人,所以才开口询问了周叙一句。
“这个……”
王一宁这个问题,还真是把周叙给问倒了,他也不知文章是何人所书写。
因为沈忆宸去周叙府上拜访,基本上没聊什么文章诗赋,更多关注点在书法跟刘球事件上面。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沈忆宸,他面对周叙这种真正的翰林大家,科举传胪级别的高手,属实心里没什么底气。担心自己那平庸的诗赋水平会露馅,所以扬长避短,更多展现自己的书法所长。
于是这一波操作下来,周叙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并没有看过沈忆宸的文章,怎么阅卷给他优待呢?
想到这点,周叙有些震惊了,应届考生上门拜访主考官,都是带着一些小心思来的,这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千年科举下来,也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方式,周叙哪怕身为老学究也并不反感考生这种行为,只要有真材实学,关注优待一下对方又何妨?
明经取士,不就是为国求贤吗?
沈忆宸拜访自己,却又没有展示文章以求在科举上优待,这点非常不符合常理。
莫非是自己低看了沈忆宸,此子上门拜访,单纯就为了书法文学上的交流?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沈忆宸得品行高洁到何种地步,才能做到面对科举取中诱惑,都不为所动的。
古之圣人,也不过如此吧?
沈忆宸是不知道此时周叙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话,恐怕自己都得懵了。
万万没想到心虚做法,现在却成为了圣人行径,还能这样理解的?
“这个老夫也猜不到是何人所著。”
“功叙兄都猜不到,看来本届顺天乡试真是人才辈出。”
“那此卷就放到一边,等待最终排名吧。”
“就依功叙兄所言。”
沈忆宸的试卷,就这样被放在了最优等的行列之中,等待乡试最终排名。
几日之后聚奎堂内,此时几位阅卷官脸色,都愈发憔悴了。
房间内堆积如山的试卷,此刻也都已经审阅完毕,一百三十五名取中生员的试卷被挑选出来。其中有十份,将参与最终的解元与五经魁排名之争。
不过真正有实力竞争解元的,是摆放在周叙以及王一宁面前的两份试卷,身为应天乡试的主考官,他们才拥有排名决定权。
“文通兄,这两篇文章在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