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长弓牧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龙安是平武县城的旧称,旧称是口述的历史。
行走川西北,我常常有这样奇怪的想法——有些历史的段落,不需要浓墨重彩地记叙,只需要简单直白地口述,如同用一块柔软的绒布,轻轻擦拭远去的背影。
龙安古道就是这样一个背影。明明知道,它在这里华丽转身,然而,穿越2000余年岁月的烟尘,我却望不见少年龙安道的蹒跚,听不到青春龙安道的歌唱,甚至梦不到壮年龙安道的喧嚣更行更远,唯有隐藏在那些灿烂时光背后的印记,愈远愈清晰,像一个个探询的坐标,指引人们回望的目光。
报恩寺就是这样一个坐标。它地处县城中心,规模之大,气势之壮,做工之精,建筑之美,不仅在那个时代鲜有能比,现在也被建筑专家们奉为经典。据说,这座由时任龙州宣抚使土官佥丰王玺打造的“深山故宫”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完工于天顺四年(1460年),仅比北京故宫晚40年领取“出生证”
这样的坐标很醒目,星辰一般,闪烁在坎坷逶迤的旅途,足以让远道而来的旅人忘却一路艰辛,心甘情愿地奔波,直到将一条曲曲折折的驿路,走成一腔跌宕起伏的人生豪情。
在龙安道上,檬子树也是一个坐标。檬子树是龙安人的叫法,至于这棵树学名叫啥,没人考究,也少有人理会。它栖身于飞龙干道上,高不过二十米,冠不过十来米,树干粗糙,枝桠稀疏,肌肤皲裂,状如古稀老者。
这是一棵看似平常的树,倘若生长在别处,它的身影或许早已被周遭的翠绿淹没,但是,它却生长在这条通衢大道上,在这片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大刀金马,特立独行。
这是一个时间的坐标,标点一般,镶嵌在无法触摸的岁月中,在不经意的刹那灵光一现,让古往今来的游子纷纷驻足,不由自主地走进了那段生生不息的传奇。
史志记载,龙安古道虽以龙安为名,龙安却并非古驿道上最早的城邑。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龙安道上的古城、南坝等地已先后成为道、州、郡、县治所,龙安还是龙州边关一处氐人聚居的荒地,叫盘龙坝。
明洪武年间,龙州府的军队赶跑了氐人,筑了城墙,修了城门,龙安渐渐有了“城”的模样。但是,由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洪水不断,许多年间,龙安城建了又毁,毁了又建,一直不被时人看重。后来,王玺抱着万分复杂的心态修了“深山故宫”报恩寺,龙安仍没有得到垂青。直到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设置龙安州,龙安才成为古驿道的要塞,而这时,距报恩寺建成已122年了。
从荒草凄凄,到车水马龙,龙安到底还是脱胎换骨了。究竟是什么力量促成了龙安的嬗变?龙安人肯定地说,是檬子树。
相传在很早很早之前,饱受天灾折磨的龙安人正在思量,是否放弃这块荒夷之地?没等想明白,一场洪水又来了,这场洪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迅猛,龙安城却安然无恙。洪水过后,人们惊喜地发现,一株檬子树的幼芽意外地留在了盘龙坝的沙洲上。随着檬子树一天天长高,龙安城也时来运转,慢慢变成了古驿道上最繁华、最富庶的城邑之一。
清朝道光年间,龙安府志记载了这棵神奇的檬子树“檬子生盘龙,岁600有余。”府志还说,数百年间,檬子树虽经无数次地震、干旱、洪水、野火的威胁,几近死亡,又几度奇迹般的活了过来。但是,府志没有说,岁岁年年中,檬子树的根脉,已经深深扎进龙安人的景仰。
所以,这段与情感和精神有关的历史只能口述。龙安人喜欢口述,面对南来北往的过客,他们常常以“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开头,来缓缓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这样的开篇,究竟蕴涵着多少亲近与膜拜,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说得清楚。
不止如此,龙安人还时刻准备着,用怒吼和呐喊来捍卫这份亲近与膜拜。上世纪末,县城修建飞龙干道,檬子树正好挡了道。怎么办?砍了吧。工程队有人说,反正它也老了,开不了花,结不了果,没有价值的生命可以删除。然而,就在筑路工人准备好斧头和大锯时,龙安人围上来了,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百、两百数不清的龙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在山谷间回响:“不!”
就这样,一道奇特的景观在飞龙干道出现了——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穿城而过,一棵老态龙钟的檬子树独自站在大道中间,沐风栉雨,披星戴月,用疼爱的目光,默默注视着这一方山水,这一方人。
如今,檬子树下已砌上精致的大理石围栏,古朴中又添了些时尚。每一次从龙安古道走过,我都会去檬子树下坐一会儿,静静地,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
是的,在这条隐迹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的时间隧道里,在龙安古道无法绕过的时间坐标上,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后记:这篇文章写于2008年5月11日,这天,我从平武县城回到绵阳。就在离开的第二天“5。12”特大地震发生了,龙安古道被塌方和泥石流阻断,成了进不去出不来的重灾区所幸,飞龙道上的檬子树安然无恙,平武县城也安然无恙,而距平武县城仅数十公里的南坝镇却成了一片废墟。冥冥中,是否仍有一种力量在支撑这方土地?
龙安是平武县城的旧称,旧称是口述的历史。
行走川西北,我常常有这样奇怪的想法——有些历史的段落,不需要浓墨重彩地记叙,只需要简单直白地口述,如同用一块柔软的绒布,轻轻擦拭远去的背影。
龙安古道就是这样一个背影。明明知道,它在这里华丽转身,然而,穿越2000余年岁月的烟尘,我却望不见少年龙安道的蹒跚,听不到青春龙安道的歌唱,甚至梦不到壮年龙安道的喧嚣更行更远,唯有隐藏在那些灿烂时光背后的印记,愈远愈清晰,像一个个探询的坐标,指引人们回望的目光。
报恩寺就是这样一个坐标。它地处县城中心,规模之大,气势之壮,做工之精,建筑之美,不仅在那个时代鲜有能比,现在也被建筑专家们奉为经典。据说,这座由时任龙州宣抚使土官佥丰王玺打造的“深山故宫”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完工于天顺四年(1460年),仅比北京故宫晚40年领取“出生证”
这样的坐标很醒目,星辰一般,闪烁在坎坷逶迤的旅途,足以让远道而来的旅人忘却一路艰辛,心甘情愿地奔波,直到将一条曲曲折折的驿路,走成一腔跌宕起伏的人生豪情。
在龙安道上,檬子树也是一个坐标。檬子树是龙安人的叫法,至于这棵树学名叫啥,没人考究,也少有人理会。它栖身于飞龙干道上,高不过二十米,冠不过十来米,树干粗糙,枝桠稀疏,肌肤皲裂,状如古稀老者。
这是一棵看似平常的树,倘若生长在别处,它的身影或许早已被周遭的翠绿淹没,但是,它却生长在这条通衢大道上,在这片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大刀金马,特立独行。
这是一个时间的坐标,标点一般,镶嵌在无法触摸的岁月中,在不经意的刹那灵光一现,让古往今来的游子纷纷驻足,不由自主地走进了那段生生不息的传奇。
史志记载,龙安古道虽以龙安为名,龙安却并非古驿道上最早的城邑。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龙安道上的古城、南坝等地已先后成为道、州、郡、县治所,龙安还是龙州边关一处氐人聚居的荒地,叫盘龙坝。
明洪武年间,龙州府的军队赶跑了氐人,筑了城墙,修了城门,龙安渐渐有了“城”的模样。但是,由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洪水不断,许多年间,龙安城建了又毁,毁了又建,一直不被时人看重。后来,王玺抱着万分复杂的心态修了“深山故宫”报恩寺,龙安仍没有得到垂青。直到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设置龙安州,龙安才成为古驿道的要塞,而这时,距报恩寺建成已122年了。
从荒草凄凄,到车水马龙,龙安到底还是脱胎换骨了。究竟是什么力量促成了龙安的嬗变?龙安人肯定地说,是檬子树。
相传在很早很早之前,饱受天灾折磨的龙安人正在思量,是否放弃这块荒夷之地?没等想明白,一场洪水又来了,这场洪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迅猛,龙安城却安然无恙。洪水过后,人们惊喜地发现,一株檬子树的幼芽意外地留在了盘龙坝的沙洲上。随着檬子树一天天长高,龙安城也时来运转,慢慢变成了古驿道上最繁华、最富庶的城邑之一。
清朝道光年间,龙安府志记载了这棵神奇的檬子树“檬子生盘龙,岁600有余。”府志还说,数百年间,檬子树虽经无数次地震、干旱、洪水、野火的威胁,几近死亡,又几度奇迹般的活了过来。但是,府志没有说,岁岁年年中,檬子树的根脉,已经深深扎进龙安人的景仰。
所以,这段与情感和精神有关的历史只能口述。龙安人喜欢口述,面对南来北往的过客,他们常常以“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开头,来缓缓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这样的开篇,究竟蕴涵着多少亲近与膜拜,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说得清楚。
不止如此,龙安人还时刻准备着,用怒吼和呐喊来捍卫这份亲近与膜拜。上世纪末,县城修建飞龙干道,檬子树正好挡了道。怎么办?砍了吧。工程队有人说,反正它也老了,开不了花,结不了果,没有价值的生命可以删除。然而,就在筑路工人准备好斧头和大锯时,龙安人围上来了,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百、两百数不清的龙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在山谷间回响:“不!”
就这样,一道奇特的景观在飞龙干道出现了——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穿城而过,一棵老态龙钟的檬子树独自站在大道中间,沐风栉雨,披星戴月,用疼爱的目光,默默注视着这一方山水,这一方人。
如今,檬子树下已砌上精致的大理石围栏,古朴中又添了些时尚。每一次从龙安古道走过,我都会去檬子树下坐一会儿,静静地,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
是的,在这条隐迹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的时间隧道里,在龙安古道无法绕过的时间坐标上,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后记:这篇文章写于2008年5月11日,这天,我从平武县城回到绵阳。就在离开的第二天“5。12”特大地震发生了,龙安古道被塌方和泥石流阻断,成了进不去出不来的重灾区所幸,飞龙道上的檬子树安然无恙,平武县城也安然无恙,而距平武县城仅数十公里的南坝镇却成了一片废墟。冥冥中,是否仍有一种力量在支撑这方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