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布拉格之夜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很多年以后,当我眷恋起这个夏天的时候我会想起在国境线上蜿蜒曲折的公路,以及四周极具热带风情的植物。正午的光线挥洒在南亚的乡间小路上,两旁蓊郁的树木呼啸而过,层层的山峰在面前忽远忽近,反光的玻璃窗和浓郁而又高大的树木将金黄色的阳光切割成细碎的光片,摇曳的洒在车里。而我,即将远行。
我们似乎一直都固执的认为了一个并非事实的事实,那就是在很远的地方会存在着很诱人的风景。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盲目的热爱北欧和布拉格的原因。在内陆地带的人们,会产生对大海的热爱,在城市森林的人们,则会向往原始地区的真实。而我们常常面对一个一无所知的问题,那就是在我们心中华丽的风景永远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理查德汤姆的那本苏格兰游记似乎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人们习惯用约定俗成的眼神去看待一个不断在变动的风景。比如说苏黎世,或是赤道几内亚这些原本并不消沉的地方。当我们习惯看待平场的风景为动人的图画的时候,一切的花样景致都已经悄然褪色。
而缅甸就是这样一个环境下的产物。曾经在很多朋友面前提到这个国家,大家似乎除了想到毒品就一无所想。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顽固的思想导致了对这个古老的国度更是亦无好感。再加上缅甸联邦政府对于毒品问题的软弱和国家本身的不统一和贫穷,导致这个大国的邻居结果倒成了更多国家鄙视的对象。关于这个国家的风物,似乎只有椰子树、棕榈油和小乘佛教的金塔。
提及布拉格似乎就能感受得到一种文化的先锋力量,我并不是如是的崇拜布拉格或是维也纳的景物。而现实的是,布拉格已经成为了一种品牌,而这个品牌,却是一个潮流时代文化和产业化的结合体。
缅甸似乎并不具备这种气质,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都带有一种极为温和而且纯厚的气质。拖鞋、冷饮摊和乡村小路就是他们生活的组成。我们习惯用现代人的眼光探询过去的一些人和事,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一种带有伪商业化的东西。而这一切,却离我们的生活十分的接近。
在邻近国门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型号的旅游车穿梭于树荫浓厚的小路之上。车辆带着尖利的声音擦身呼啸而过。周围的农田一片葱郁,淡黄色的阳光倾洒在不远处的橡胶林,眼前的天空一片湛蓝,两旁黑色的傣族村寨簇集四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远的风景,是在国门之外。
二
事关世界上有风景的国度,似乎只有两种。一种是欧洲和北美的华丽和浪漫气质,另一种就是中非的古老和南美的神秘。在若干年后前者将会继续而后者将会消亡。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组成,而这种社会性的东西将会伴随着整个时代的进步而逐渐隐退。
我们选择从云南的打洛出境,这是一个属于西双版纳州的小镇,它的上级行政单位是版纳州的勐海县。从打洛出境,我们可以抵达缅甸的著名城市清迈。从曼景山出发,不久就可以抵达掸邦第四特区。
至于掸邦第四特区的渊源,我唯一所知道的就是在上个世纪的1989年,世界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一个叫做林明贤的将军,率领他的815军区所有将士,发布声明宣布脱离缅共,成立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5月与缅政府议和,缅政府将其控制区划为“掸邦东部第四特区”设勐拉为首府。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开放政策和禁毒政策。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四特区成了整个缅甸联邦的典范。
上个世纪的政治变幻给了这个神秘的地区带来了极为丰厚的馈赠。从前苏联的解体到南斯拉夫的垮台直至朝鲜的闭关锁国,而中国早在十年之前就探寻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道路。在此我并不是鼓吹,也不是宣扬,而是感慨,因为缅甸走的道路恰恰是一国两制和对外开放结合到了一起。
或许缅族的文明本身具有一种融合性,在第四特区的中缅友谊大金塔下面,我看到了一个银色的尖塔,上面写着:捐助人林明贤。籍贯:海南省。身份: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司令。
每一个第四特区的人都知道林明贤这个人。似乎任何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政权最后都能够创造出史诗一般的奇迹,无论凯撒时期的罗马还是拿破仑时代的巴黎,包括奥德赛一般华丽的布拉格或是雅典。所有文化的辉煌根植于最原始的坚持和人格魅力。
站在那个亭子的上方,正好可以看到整个勐拉的景色。
三
开放的勐拉给第四特区带来了极为丰富的关税收入和旅游资源。布拉格和拉斯维加斯原本就没有想到会成为在那种行业里的翘楚之城——但是他们确实是,并且扮演的极为准确。
赌博和色情业在最开始的时候本身带有最为奢侈的贵族气派。无论是秦淮河的歌妓还是马塞的赌场。即使在伦敦或是宾夕法尼亚的任何一个赌场,远在十八世纪之前甚至更早,绝非现在的那种蝇营苟且下三滥之徒云集的地方,所有的绅士和贵族都在那里扮演着极为上层的角色,彬彬有礼,谦和优雅——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杜牧的诗和莫泊桑的文字都能觉察出来。
而现在更多的地方都在重复着这种悖论,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隐讳的词语。在任何一个公共的场所,服务都成了一个灰色的词语。包括在一个大的旅游城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形象。
>
一
很多年以后,当我眷恋起这个夏天的时候我会想起在国境线上蜿蜒曲折的公路,以及四周极具热带风情的植物。正午的光线挥洒在南亚的乡间小路上,两旁蓊郁的树木呼啸而过,层层的山峰在面前忽远忽近,反光的玻璃窗和浓郁而又高大的树木将金黄色的阳光切割成细碎的光片,摇曳的洒在车里。而我,即将远行。
我们似乎一直都固执的认为了一个并非事实的事实,那就是在很远的地方会存在着很诱人的风景。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盲目的热爱北欧和布拉格的原因。在内陆地带的人们,会产生对大海的热爱,在城市森林的人们,则会向往原始地区的真实。而我们常常面对一个一无所知的问题,那就是在我们心中华丽的风景永远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理查德汤姆的那本苏格兰游记似乎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人们习惯用约定俗成的眼神去看待一个不断在变动的风景。比如说苏黎世,或是赤道几内亚这些原本并不消沉的地方。当我们习惯看待平场的风景为动人的图画的时候,一切的花样景致都已经悄然褪色。
而缅甸就是这样一个环境下的产物。曾经在很多朋友面前提到这个国家,大家似乎除了想到毒品就一无所想。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顽固的思想导致了对这个古老的国度更是亦无好感。再加上缅甸联邦政府对于毒品问题的软弱和国家本身的不统一和贫穷,导致这个大国的邻居结果倒成了更多国家鄙视的对象。关于这个国家的风物,似乎只有椰子树、棕榈油和小乘佛教的金塔。
提及布拉格似乎就能感受得到一种文化的先锋力量,我并不是如是的崇拜布拉格或是维也纳的景物。而现实的是,布拉格已经成为了一种品牌,而这个品牌,却是一个潮流时代文化和产业化的结合体。
缅甸似乎并不具备这种气质,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都带有一种极为温和而且纯厚的气质。拖鞋、冷饮摊和乡村小路就是他们生活的组成。我们习惯用现代人的眼光探询过去的一些人和事,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一种带有伪商业化的东西。而这一切,却离我们的生活十分的接近。
在邻近国门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型号的旅游车穿梭于树荫浓厚的小路之上。车辆带着尖利的声音擦身呼啸而过。周围的农田一片葱郁,淡黄色的阳光倾洒在不远处的橡胶林,眼前的天空一片湛蓝,两旁黑色的傣族村寨簇集四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远的风景,是在国门之外。
二
事关世界上有风景的国度,似乎只有两种。一种是欧洲和北美的华丽和浪漫气质,另一种就是中非的古老和南美的神秘。在若干年后前者将会继续而后者将会消亡。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组成,而这种社会性的东西将会伴随着整个时代的进步而逐渐隐退。
我们选择从云南的打洛出境,这是一个属于西双版纳州的小镇,它的上级行政单位是版纳州的勐海县。从打洛出境,我们可以抵达缅甸的著名城市清迈。从曼景山出发,不久就可以抵达掸邦第四特区。
至于掸邦第四特区的渊源,我唯一所知道的就是在上个世纪的1989年,世界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一个叫做林明贤的将军,率领他的815军区所有将士,发布声明宣布脱离缅共,成立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5月与缅政府议和,缅政府将其控制区划为“掸邦东部第四特区”设勐拉为首府。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开放政策和禁毒政策。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四特区成了整个缅甸联邦的典范。
上个世纪的政治变幻给了这个神秘的地区带来了极为丰厚的馈赠。从前苏联的解体到南斯拉夫的垮台直至朝鲜的闭关锁国,而中国早在十年之前就探寻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道路。在此我并不是鼓吹,也不是宣扬,而是感慨,因为缅甸走的道路恰恰是一国两制和对外开放结合到了一起。
或许缅族的文明本身具有一种融合性,在第四特区的中缅友谊大金塔下面,我看到了一个银色的尖塔,上面写着:捐助人林明贤。籍贯:海南省。身份: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司令。
每一个第四特区的人都知道林明贤这个人。似乎任何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政权最后都能够创造出史诗一般的奇迹,无论凯撒时期的罗马还是拿破仑时代的巴黎,包括奥德赛一般华丽的布拉格或是雅典。所有文化的辉煌根植于最原始的坚持和人格魅力。
站在那个亭子的上方,正好可以看到整个勐拉的景色。
三
开放的勐拉给第四特区带来了极为丰富的关税收入和旅游资源。布拉格和拉斯维加斯原本就没有想到会成为在那种行业里的翘楚之城——但是他们确实是,并且扮演的极为准确。
赌博和色情业在最开始的时候本身带有最为奢侈的贵族气派。无论是秦淮河的歌妓还是马塞的赌场。即使在伦敦或是宾夕法尼亚的任何一个赌场,远在十八世纪之前甚至更早,绝非现在的那种蝇营苟且下三滥之徒云集的地方,所有的绅士和贵族都在那里扮演着极为上层的角色,彬彬有礼,谦和优雅——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杜牧的诗和莫泊桑的文字都能觉察出来。
而现在更多的地方都在重复着这种悖论,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隐讳的词语。在任何一个公共的场所,服务都成了一个灰色的词语。包括在一个大的旅游城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形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