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林如海一愣,不知怎地,忽然想起了黛玉来,自己当初不想续弦方送她进京由贾母教养,便是怕继室夫人苛待于她,因此对于赵夫人之女他不免动了一点恻隐之心,道:“既要认女儿,不妨明堂正道地认下来。”
贾敏大喜过望,道:“老爷答应我认个干女儿?”
林如海笑道:“咱们家子嗣想来单薄,孩子多个姐姐照应岂不好?”一个女孩儿,不过平时照顾些,出嫁时添一点子嫁妆,也没什么可操心的。
贾敏听了,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命人递消息给赵夫人。
林如海摇头一笑,任由她忙碌,只问道:“听你说赵夫人,是哪一个赵家?”
贾敏道:“还有哪个赵家?就是都察院御史家,也是金陵人氏,我记得赵公子和老爷还是乡试的同科呢,只是如今老爷已高中状元,赵公子却再次落榜了。”
林如海脱口而出道:“你说的莫不是赵旭?”
见贾敏点头,林如海忽然呆住了。
贾敏不知道上辈子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林如海却始终记得一清二楚,往往趋利避害,这个赵旭的长女乃是九皇子之妻,九皇子登基后她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其子被封为太子。
林如海从未想过亲近和九皇子有关的人,郭拂仙是得沈雪之托,两人又颇为投机,难免有来有往,可是赵旭虽是他乡试的同年,却性子不和,素无交情,他也因为赵旭将来会是国丈而特特避而远之,免得被卷入夺嫡之争,没想到贾敏认个干女儿竟会是赵旭之女。
上辈子赵夫人死时贾敏不在京城,未受其托,今生早进京城,竟改变如此之多。
林如海还记得常听宫闱中人说闲话,赵皇后年轻时在闺阁中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其继母在外面的名声虽好,回到家中却对她十分刻薄,多亏了如今的北静王妃,也是后来的北静太妃时常照应着又给她请了先生教导才安安稳稳地长大,不曾被继母教坏了,这也是为何后来四王八公败落泰半,唯有北静王府最终能平平安安,反而还曾资助宝玉的缘故。
新帝有心整治世家,不过北静王府早没了兵权,北静王水溶又十分识趣,虽然和文人常常高谈阔论,却不曾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新帝倒也能容得下他们。
贾敏见他如此,问道:“老爷在想什么?”
林如海恍然回神,不提自己所知之事,笑道:“既要认干女儿,少不得要预备礼物。”
贾敏笑道:“放心罢,难道我还能忘记了不成?”
林如海一笑,不再说话。
贾敏那些交好的姐妹们虽有嫁得不好的,其娘家夫家早已败落,但是大多都嫁得极好,白身有之,诰命有之,王妃有之,便是宫里还有两个嫔妃也是她的手帕交,只是一别多年,她们身处宫中,贾敏则在宫外,便不曾再见过面。
上辈子他们夫妇除了刚考中探花那三年在京城外,其他时候都在外面,相隔千里,情分淡漠,以至于黛玉住在京城中不似赵皇后一般有人照应。
赵夫人记挂着独女妞儿,方拖着病体,一口气咽不下去,北静王妃因身份的缘故,不好轻易认下义女,贾敏却不必担心,她夫君是状元公,娘家是国公府,便是认下妞儿,也不会有人说他们家想攀附赵家,说实话,赵家的门第还不如他们家呢。
闻得林如海同意贾敏认下妞儿,赵夫人心中感激不已,忙回了赵御史一声。
赵御史之妻早逝,赵御史并未再娶,素喜儿媳知书达理,十分孝顺,如今见她病重,心中伤感不已,又知林如海夫妇为人,便答应下来,亲自择了吉日。
赵夫人深知林如海前程似锦,贾敏又是良善之人,得北静王妃和她照应,虽不知日后会不会出现变故,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能说万事尽如人意,但至少女儿若受继母苛待,定有北静王妃和贾敏能从中周旋一二,她也略略放心了。
赵夫人强撑着办了酒席,又替女儿预备了孝敬林如海夫妇的鞋帽衣料等。
贾敏和林如海则预备了一套银碗银筷、一套极精致的小衣裳并长命锁等物,互相交换过后,受了妞儿磕头,礼便成了。
林如海在外面酒席上,奶娘便抱着妞儿过来磕头。
里间前来观礼的北静王妃望着赵夫人蜡黄的脸色,心里暗感凄凉,轻声道:“妞儿还没有大名罢?你给取一个,等她长大成人,别忘了母亲生养之恩。”
赵夫人道:“就叫安儿罢,唯愿一生平安康泰。”
没过两日,赵夫人便撒手人寰。
伤于姐妹忽亡,贾敏自是痛哭不已,只是她有身孕,不参加红白喜事,怕冲撞着,因此只命人送了奠仪,一日三五回地打发人看望新认的义女赵安。
晴空提醒道:“太太别光顾着妞儿,上回答应琏二爷的帕子和汗巾子该送去了。”
贾敏道:“瞧我这记性,昨儿还想着呢,今儿就忘记了。”
说罢,忙命人预备几样鲜果点心送到荣国府,将手帕和汗巾子交给贾琏。
贾琏早已在心中期盼多时了,拿到后立时便把汗巾子束在腰间,又塞了一块手帕在袖子里,其余的令赵嬷嬷收好锁起来,不许别人碰。
贾母不觉哭笑不得,道:“到底是小孩子,只爱这些。”
王夫人坐在下面抿嘴一笑,并不言语,她对贾琏虽不如自己一双儿女,但吃食待遇上从未苛待过他,他愿意亲近贾敏,自己也省心。
等贾琏等人上学去了,王夫人方向贾母道:“上回跟老太太提的那事儿,老太太考虑得如何?我哥哥嫂嫂极疼凤哥儿,不想她跟我那妹妹似的嫁到金陵那么远,只想离得近,好照应些,单是嫁妆便已预备了许多,不下于我当初出阁之时呢。”
贾母拈了一个贾敏送来的果子,慢慢地吃了半个,在王夫人焦急的等待下淡淡地道:“你侄女儿固然是极好的,只是琏儿还小呢,等到琏儿有了功名再说亲不迟。”
王夫人闻言一愣,上次贾母还有应允之意,怎么如今便反悔了?她嘴唇动了动,忙笑道:“琏儿自小聪明伶俐,将来自然会有功名,只是这亲事赶早不赶晚,定下来咱们也便放了心,免得将来大嫂进门,不知道给琏儿定一门什么样的亲事,倒误了琏儿的终身。”
凤姐虽然年幼,但性格脾气都已经能看出来了,最是厉害不过,她生得又标致,王夫人一心盼着她将来进门后既能把持住贾琏,又能帮衬自己,有自己的亲姑妈,还能亲近继室婆婆不成?若是贾母反悔,将来贾琏之妻和自己不是一条心,该当如何?王夫人不觉有些焦虑,荣国府如今都是她管事,她可不想交给贾赦之妻或是贾琏娶的别人手里。
贾母慢条斯理地道:“赶早不赶晚,那说的不是咱们家,你和你老爷定亲时,你已经十五岁了呢!我想过了,咱们家已经嫁进来一位王家的姑太太了,两家结成亲家,本就是亲密非常,不必再娶一位王家的姑奶奶了,倒不如另外结亲,咱们家再多一门亲家。”
说到这里,见王夫人怔忡不定,贾母微笑道:“难道咱们不再娶王家的姑娘,王家便忘记你这么一位姑太太,不当咱们是姻亲了?”
这话实在是厉害,王夫人忙掩住心头骇然,忙道:“本就是亲戚,岂能因此而断。”
贾母笑道:“这就是了。何况有个和尚说了,琏儿命里不该早娶,我记在心里了,你明儿告诉你娘家兄嫂,请他们为凤哥儿另择佳婿罢!”
王夫人无计可施,只得答应。
王夫人无计可施,只得答应,一面告知自己兄嫂,一面忍不住有些生气,嫁进来这么些年,竟没一件顺心如意的事情,也不知道薛姨妈现今如何了。
王子腾夫妇看中了贾琏将来袭爵的身份,为一家之主,兼之有王夫人照应,才想着把女儿许给贾琏,不曾想贾母竟然不同意,他们是嫁女儿,向来都该是男方求娶的,既然贾母不愿意,他们也不会自降身份,极力将女儿送到贾家让人看轻,因此便歇了心思。
却说薛姨妈正在窗下垂泪,闻得兄姊打发人来,忙拭泪新妆,去回婆婆。
贾家王家俱是仕宦,而薛家到如今已经没人做官了,虽说皇商体面胜过寻常官宦,乃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财势极大,但到底比贾家和王家门第低,当初和王家结亲,是为了官商相护,好做生意,也未尝不是为了和荣国府成为连襟。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家一门两国公,史家为侯,王家为伯,均从行伍出身,唯有薛家乃是经商发家,当年资助太祖起兵,方封了紫薇舍人,并非世袭。
薛老太太娘家门第出身不如薛姨妈,竟是不能使唤薛姨妈,心里早已不满,如今薛姨妈进门多年无子,她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将不满发泄出来,前儿才给了儿子两个标致丫头开脸儿,此时猛然得知贾家来人,又有王家也来人了,她心中有鬼,不免觉得有些不自在,嘴里道:“你哥哥姐姐打发人来,快请进来,别怠慢了。”
薛姨妈笑着应是。
贾王两家来人请了安,薛老太太鉴貌辨色,忙令人看座。
这几个人衣着打扮都不比她们这些做主子的差,瞧着十分不俗,薛姨妈瞅见薛老太太的神色,便当着她的面细问京城诸事并各人安好。
王夫人打发来的心腹婆子乃是她陪房之一,姓许,最是个机灵人物,许家的早得了王夫人的交代,脸上满是恭敬,和和气气地道:“舅老爷已经升官了,请姨太太不必记挂着,年底我们老爷出孝,明年出仕就是六品的官儿,是实缺呢,是我们国公爷临终前上了遗本,圣人特特赏赐我们老爷一个主事之衔,端的体面。”
见薛老太太面色一紧,许家的心中十分满意,又笑道:“怕是姨太太不知,除此之外,我们姑老爷今年高中状元,在圣人跟前也极有体面呢。”
听她不急不缓地陈述贾王林三家的权势,言辞之间颇有荣耀之色,薛姨妈自知其意,乃为她撑腰而来,遂笑道:“我们虽在金陵,倒离姑苏不远,也听过你们姑老爷家的名声,原来竟中了状元,倒是大喜,我记得你们姑太太和我差不多年纪罢?”
同样,他们听说林家的名声,当然也知道贾敏一直无子。
许家的忙笑道:“姨太太记得不错,先前姑太太守孝,也是多年无子,心里急得不行,不想如今出了孝,不到一年便坐了胎,可见送生娘娘都是公道的,不曾忘记了谁。太太交代我跟姨太太说,太太没有什么生子秘方,请姨太太心中不必焦急,姨老爷常年在外经商,一年倒有大半的日子不在家,姨太太至今无子情有可原,等明儿姨老爷家来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送生娘娘自然就送个麒麟儿下凡来孝顺姨太太和老太太了。”
又向薛老太太笑道:“姨太太心里急,特特去信问我们太太求生子秘方,可见姨太太满心都想着为府上开枝散叶呢,只怕老太太担忧,故未曾说得。太太打发我来安慰姨太太,儿女之事乃是天意,府上素来积德行善,送生娘娘必不会忘记。”
薛老太太讪讪一笑,道:“有劳你们太太惦记了。”
许家的笑道:“不止我们太太惦记着姨太太,就是舅老爷也十分惦记着呢,打发我来,嘱咐我定要问问姨太太是否安好,好回去禀报。”
薛老太太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面上惊疑不定。
薛姨妈心中得意,笑道:“回去告诉哥哥和二姐姐,就说我一切都好,老爷极敬重,老太太也体贴,哪会受了委屈。”
许家的道:“姨太太一切都好,舅老爷和我们太太就放心了。只是姨太太若有了委屈,请务必实言,有舅老爷和姨太太做主呢,我们虽只是中等人家,倒有几分体面,在京城也好,金陵也罢,还算说得上话,若有什么烦恼,甄家和我们是多年的老亲,能从中帮衬一二,太太嘱咐了,给老太太和姨太太请了安,也去甄家走一趟,请他们照应着姨太太府上些儿。”
许家的笑语如珠,话里话外,无不妥帖,薛老太太憋了一肚子的火,却无处发泄,再怎么着,薛家无人做官,又和史家无亲,只能依附着贾王两家。
许家的在薛家住了两日,去过甄家之后,回来又住几日,便同王家来的人一同回去了。
他们一来一去,住在薛家之时似乎不曾在意薛老太太给薛老爷妾室丫头之事,但薛老太太知道他们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恐他们回去告诉贾王两家薛姨妈受了委屈,只能将其发卖,以示看重薛姨妈,薛老爷本就敬重发妻,对不甚在意,皆由薛老太太做主。
薛姨妈心情大好,果然有娘家依靠便有所不同,她本是精明又有手段的人,生得貌美非常,很快便借机拢住了薛老爷的心思,又去甄家拜见几次,替薛老爷谈成了几笔极大的生意,越发得薛老爷看重,甄家曾经接驾四次,现今还有人管着织造、盐课两项,哪怕从指缝间漏一点子出来,薛家进上的采办便又多了几项。
为此,薛老爷嘱咐薛姨妈备了极厚的礼物,送到京城。
王夫人得到消息,方放下心来。
彼时已近年下,他们府上腊月除孝,自是设宴待客,开始与各家走动,贾敏怀胎已有九月,临盆在即,实是笨重无比,行动不便,早在数月前便不大出门了,更不去参加红白喜事,只命人送礼,或是林如海亲去道贺吊唁,如今林如海心疼他,故叫她在家歇息,只自己一人过来道贺,又向贾母并贾赦贾政等致歉。
贾母心疼女儿,自然体谅,反说理当如此。
宴上林如海遇到许多同僚并故友,相互见过后,言谈十分投机,但他记挂着贾敏,宴毕便即告辞,终究别无可记之处。
迎着风雪,林如海乘车返家,刚到门口,便见小厮立在门口等着,满身风雪,似乎等候久矣,一见到车辆回来,忙上前请安,道:“老爷,太太要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凤姐,贾琏或许会娶个贤妻,没有贾琏,凤姐也许会嫁个良人,果断拆西皮!
这是今天的第二章,晚上还有一章,一万字,因为三章三万昨天没存完,只有二万,所以先更二万。
r />
林如海一愣,不知怎地,忽然想起了黛玉来,自己当初不想续弦方送她进京由贾母教养,便是怕继室夫人苛待于她,因此对于赵夫人之女他不免动了一点恻隐之心,道:“既要认女儿,不妨明堂正道地认下来。”
贾敏大喜过望,道:“老爷答应我认个干女儿?”
林如海笑道:“咱们家子嗣想来单薄,孩子多个姐姐照应岂不好?”一个女孩儿,不过平时照顾些,出嫁时添一点子嫁妆,也没什么可操心的。
贾敏听了,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命人递消息给赵夫人。
林如海摇头一笑,任由她忙碌,只问道:“听你说赵夫人,是哪一个赵家?”
贾敏道:“还有哪个赵家?就是都察院御史家,也是金陵人氏,我记得赵公子和老爷还是乡试的同科呢,只是如今老爷已高中状元,赵公子却再次落榜了。”
林如海脱口而出道:“你说的莫不是赵旭?”
见贾敏点头,林如海忽然呆住了。
贾敏不知道上辈子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林如海却始终记得一清二楚,往往趋利避害,这个赵旭的长女乃是九皇子之妻,九皇子登基后她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其子被封为太子。
林如海从未想过亲近和九皇子有关的人,郭拂仙是得沈雪之托,两人又颇为投机,难免有来有往,可是赵旭虽是他乡试的同年,却性子不和,素无交情,他也因为赵旭将来会是国丈而特特避而远之,免得被卷入夺嫡之争,没想到贾敏认个干女儿竟会是赵旭之女。
上辈子赵夫人死时贾敏不在京城,未受其托,今生早进京城,竟改变如此之多。
林如海还记得常听宫闱中人说闲话,赵皇后年轻时在闺阁中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其继母在外面的名声虽好,回到家中却对她十分刻薄,多亏了如今的北静王妃,也是后来的北静太妃时常照应着又给她请了先生教导才安安稳稳地长大,不曾被继母教坏了,这也是为何后来四王八公败落泰半,唯有北静王府最终能平平安安,反而还曾资助宝玉的缘故。
新帝有心整治世家,不过北静王府早没了兵权,北静王水溶又十分识趣,虽然和文人常常高谈阔论,却不曾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新帝倒也能容得下他们。
贾敏见他如此,问道:“老爷在想什么?”
林如海恍然回神,不提自己所知之事,笑道:“既要认干女儿,少不得要预备礼物。”
贾敏笑道:“放心罢,难道我还能忘记了不成?”
林如海一笑,不再说话。
贾敏那些交好的姐妹们虽有嫁得不好的,其娘家夫家早已败落,但是大多都嫁得极好,白身有之,诰命有之,王妃有之,便是宫里还有两个嫔妃也是她的手帕交,只是一别多年,她们身处宫中,贾敏则在宫外,便不曾再见过面。
上辈子他们夫妇除了刚考中探花那三年在京城外,其他时候都在外面,相隔千里,情分淡漠,以至于黛玉住在京城中不似赵皇后一般有人照应。
赵夫人记挂着独女妞儿,方拖着病体,一口气咽不下去,北静王妃因身份的缘故,不好轻易认下义女,贾敏却不必担心,她夫君是状元公,娘家是国公府,便是认下妞儿,也不会有人说他们家想攀附赵家,说实话,赵家的门第还不如他们家呢。
闻得林如海同意贾敏认下妞儿,赵夫人心中感激不已,忙回了赵御史一声。
赵御史之妻早逝,赵御史并未再娶,素喜儿媳知书达理,十分孝顺,如今见她病重,心中伤感不已,又知林如海夫妇为人,便答应下来,亲自择了吉日。
赵夫人深知林如海前程似锦,贾敏又是良善之人,得北静王妃和她照应,虽不知日后会不会出现变故,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能说万事尽如人意,但至少女儿若受继母苛待,定有北静王妃和贾敏能从中周旋一二,她也略略放心了。
赵夫人强撑着办了酒席,又替女儿预备了孝敬林如海夫妇的鞋帽衣料等。
贾敏和林如海则预备了一套银碗银筷、一套极精致的小衣裳并长命锁等物,互相交换过后,受了妞儿磕头,礼便成了。
林如海在外面酒席上,奶娘便抱着妞儿过来磕头。
里间前来观礼的北静王妃望着赵夫人蜡黄的脸色,心里暗感凄凉,轻声道:“妞儿还没有大名罢?你给取一个,等她长大成人,别忘了母亲生养之恩。”
赵夫人道:“就叫安儿罢,唯愿一生平安康泰。”
没过两日,赵夫人便撒手人寰。
伤于姐妹忽亡,贾敏自是痛哭不已,只是她有身孕,不参加红白喜事,怕冲撞着,因此只命人送了奠仪,一日三五回地打发人看望新认的义女赵安。
晴空提醒道:“太太别光顾着妞儿,上回答应琏二爷的帕子和汗巾子该送去了。”
贾敏道:“瞧我这记性,昨儿还想着呢,今儿就忘记了。”
说罢,忙命人预备几样鲜果点心送到荣国府,将手帕和汗巾子交给贾琏。
贾琏早已在心中期盼多时了,拿到后立时便把汗巾子束在腰间,又塞了一块手帕在袖子里,其余的令赵嬷嬷收好锁起来,不许别人碰。
贾母不觉哭笑不得,道:“到底是小孩子,只爱这些。”
王夫人坐在下面抿嘴一笑,并不言语,她对贾琏虽不如自己一双儿女,但吃食待遇上从未苛待过他,他愿意亲近贾敏,自己也省心。
等贾琏等人上学去了,王夫人方向贾母道:“上回跟老太太提的那事儿,老太太考虑得如何?我哥哥嫂嫂极疼凤哥儿,不想她跟我那妹妹似的嫁到金陵那么远,只想离得近,好照应些,单是嫁妆便已预备了许多,不下于我当初出阁之时呢。”
贾母拈了一个贾敏送来的果子,慢慢地吃了半个,在王夫人焦急的等待下淡淡地道:“你侄女儿固然是极好的,只是琏儿还小呢,等到琏儿有了功名再说亲不迟。”
王夫人闻言一愣,上次贾母还有应允之意,怎么如今便反悔了?她嘴唇动了动,忙笑道:“琏儿自小聪明伶俐,将来自然会有功名,只是这亲事赶早不赶晚,定下来咱们也便放了心,免得将来大嫂进门,不知道给琏儿定一门什么样的亲事,倒误了琏儿的终身。”
凤姐虽然年幼,但性格脾气都已经能看出来了,最是厉害不过,她生得又标致,王夫人一心盼着她将来进门后既能把持住贾琏,又能帮衬自己,有自己的亲姑妈,还能亲近继室婆婆不成?若是贾母反悔,将来贾琏之妻和自己不是一条心,该当如何?王夫人不觉有些焦虑,荣国府如今都是她管事,她可不想交给贾赦之妻或是贾琏娶的别人手里。
贾母慢条斯理地道:“赶早不赶晚,那说的不是咱们家,你和你老爷定亲时,你已经十五岁了呢!我想过了,咱们家已经嫁进来一位王家的姑太太了,两家结成亲家,本就是亲密非常,不必再娶一位王家的姑奶奶了,倒不如另外结亲,咱们家再多一门亲家。”
说到这里,见王夫人怔忡不定,贾母微笑道:“难道咱们不再娶王家的姑娘,王家便忘记你这么一位姑太太,不当咱们是姻亲了?”
这话实在是厉害,王夫人忙掩住心头骇然,忙道:“本就是亲戚,岂能因此而断。”
贾母笑道:“这就是了。何况有个和尚说了,琏儿命里不该早娶,我记在心里了,你明儿告诉你娘家兄嫂,请他们为凤哥儿另择佳婿罢!”
王夫人无计可施,只得答应。
王夫人无计可施,只得答应,一面告知自己兄嫂,一面忍不住有些生气,嫁进来这么些年,竟没一件顺心如意的事情,也不知道薛姨妈现今如何了。
王子腾夫妇看中了贾琏将来袭爵的身份,为一家之主,兼之有王夫人照应,才想着把女儿许给贾琏,不曾想贾母竟然不同意,他们是嫁女儿,向来都该是男方求娶的,既然贾母不愿意,他们也不会自降身份,极力将女儿送到贾家让人看轻,因此便歇了心思。
却说薛姨妈正在窗下垂泪,闻得兄姊打发人来,忙拭泪新妆,去回婆婆。
贾家王家俱是仕宦,而薛家到如今已经没人做官了,虽说皇商体面胜过寻常官宦,乃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财势极大,但到底比贾家和王家门第低,当初和王家结亲,是为了官商相护,好做生意,也未尝不是为了和荣国府成为连襟。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家一门两国公,史家为侯,王家为伯,均从行伍出身,唯有薛家乃是经商发家,当年资助太祖起兵,方封了紫薇舍人,并非世袭。
薛老太太娘家门第出身不如薛姨妈,竟是不能使唤薛姨妈,心里早已不满,如今薛姨妈进门多年无子,她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将不满发泄出来,前儿才给了儿子两个标致丫头开脸儿,此时猛然得知贾家来人,又有王家也来人了,她心中有鬼,不免觉得有些不自在,嘴里道:“你哥哥姐姐打发人来,快请进来,别怠慢了。”
薛姨妈笑着应是。
贾王两家来人请了安,薛老太太鉴貌辨色,忙令人看座。
这几个人衣着打扮都不比她们这些做主子的差,瞧着十分不俗,薛姨妈瞅见薛老太太的神色,便当着她的面细问京城诸事并各人安好。
王夫人打发来的心腹婆子乃是她陪房之一,姓许,最是个机灵人物,许家的早得了王夫人的交代,脸上满是恭敬,和和气气地道:“舅老爷已经升官了,请姨太太不必记挂着,年底我们老爷出孝,明年出仕就是六品的官儿,是实缺呢,是我们国公爷临终前上了遗本,圣人特特赏赐我们老爷一个主事之衔,端的体面。”
见薛老太太面色一紧,许家的心中十分满意,又笑道:“怕是姨太太不知,除此之外,我们姑老爷今年高中状元,在圣人跟前也极有体面呢。”
听她不急不缓地陈述贾王林三家的权势,言辞之间颇有荣耀之色,薛姨妈自知其意,乃为她撑腰而来,遂笑道:“我们虽在金陵,倒离姑苏不远,也听过你们姑老爷家的名声,原来竟中了状元,倒是大喜,我记得你们姑太太和我差不多年纪罢?”
同样,他们听说林家的名声,当然也知道贾敏一直无子。
许家的忙笑道:“姨太太记得不错,先前姑太太守孝,也是多年无子,心里急得不行,不想如今出了孝,不到一年便坐了胎,可见送生娘娘都是公道的,不曾忘记了谁。太太交代我跟姨太太说,太太没有什么生子秘方,请姨太太心中不必焦急,姨老爷常年在外经商,一年倒有大半的日子不在家,姨太太至今无子情有可原,等明儿姨老爷家来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送生娘娘自然就送个麒麟儿下凡来孝顺姨太太和老太太了。”
又向薛老太太笑道:“姨太太心里急,特特去信问我们太太求生子秘方,可见姨太太满心都想着为府上开枝散叶呢,只怕老太太担忧,故未曾说得。太太打发我来安慰姨太太,儿女之事乃是天意,府上素来积德行善,送生娘娘必不会忘记。”
薛老太太讪讪一笑,道:“有劳你们太太惦记了。”
许家的笑道:“不止我们太太惦记着姨太太,就是舅老爷也十分惦记着呢,打发我来,嘱咐我定要问问姨太太是否安好,好回去禀报。”
薛老太太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面上惊疑不定。
薛姨妈心中得意,笑道:“回去告诉哥哥和二姐姐,就说我一切都好,老爷极敬重,老太太也体贴,哪会受了委屈。”
许家的道:“姨太太一切都好,舅老爷和我们太太就放心了。只是姨太太若有了委屈,请务必实言,有舅老爷和姨太太做主呢,我们虽只是中等人家,倒有几分体面,在京城也好,金陵也罢,还算说得上话,若有什么烦恼,甄家和我们是多年的老亲,能从中帮衬一二,太太嘱咐了,给老太太和姨太太请了安,也去甄家走一趟,请他们照应着姨太太府上些儿。”
许家的笑语如珠,话里话外,无不妥帖,薛老太太憋了一肚子的火,却无处发泄,再怎么着,薛家无人做官,又和史家无亲,只能依附着贾王两家。
许家的在薛家住了两日,去过甄家之后,回来又住几日,便同王家来的人一同回去了。
他们一来一去,住在薛家之时似乎不曾在意薛老太太给薛老爷妾室丫头之事,但薛老太太知道他们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恐他们回去告诉贾王两家薛姨妈受了委屈,只能将其发卖,以示看重薛姨妈,薛老爷本就敬重发妻,对不甚在意,皆由薛老太太做主。
薛姨妈心情大好,果然有娘家依靠便有所不同,她本是精明又有手段的人,生得貌美非常,很快便借机拢住了薛老爷的心思,又去甄家拜见几次,替薛老爷谈成了几笔极大的生意,越发得薛老爷看重,甄家曾经接驾四次,现今还有人管着织造、盐课两项,哪怕从指缝间漏一点子出来,薛家进上的采办便又多了几项。
为此,薛老爷嘱咐薛姨妈备了极厚的礼物,送到京城。
王夫人得到消息,方放下心来。
彼时已近年下,他们府上腊月除孝,自是设宴待客,开始与各家走动,贾敏怀胎已有九月,临盆在即,实是笨重无比,行动不便,早在数月前便不大出门了,更不去参加红白喜事,只命人送礼,或是林如海亲去道贺吊唁,如今林如海心疼他,故叫她在家歇息,只自己一人过来道贺,又向贾母并贾赦贾政等致歉。
贾母心疼女儿,自然体谅,反说理当如此。
宴上林如海遇到许多同僚并故友,相互见过后,言谈十分投机,但他记挂着贾敏,宴毕便即告辞,终究别无可记之处。
迎着风雪,林如海乘车返家,刚到门口,便见小厮立在门口等着,满身风雪,似乎等候久矣,一见到车辆回来,忙上前请安,道:“老爷,太太要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凤姐,贾琏或许会娶个贤妻,没有贾琏,凤姐也许会嫁个良人,果断拆西皮!
这是今天的第二章,晚上还有一章,一万字,因为三章三万昨天没存完,只有二万,所以先更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