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我的母亲李得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年三十这一天家里白天只吃两顿饭,因为晚上守岁,十二点要吃顿饺子,其实也是三顿饭,只不过战线拉得长些。
上午9点左右吃过饭,家家户户打面浆子,贴春联,这春联都是买完红纸裁成条找村里的教书先生或是老村长写的,今年三妮也跟着老师写了几个小的条幅,比如"金鸡报晓""抬头见喜""肥猪满圈"之类,老师夸赞三妮写得好,再练练,以后家里的春联就可以自己写了",三妮就喜欢让人夸,听完之后自信满满的把自己写的小条幅认认真真的贴到家里,既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又想来串门的人能见到,夸夸自己。
院门屋门都贴上红对联,门框上面又贴一串五颜六色的挂钱,院门上贴上门神,屋门上贴大红福字,猪圈、狗圈、鸡窝、粮屯、树上…凡是能贴的地方全贴满了,屋里院外一派喜气洋洋,年味实足。
贴完春联爹娘去祖坟请祖宗回家过年了,请回列祖列宗,把牌位摆在正厅中央贡桌上,桌子上摆满了过年好吃的:猪肉,枣馒头,糕点,大枣,核桃,孩子们眼睛都快掉到贡品上了,馋的直咽口水,也不敢动,敬祖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否则就是犯了大罪,要被祖宗怪罪惩罚的。在奶奶的带领下,爹娘,孩子们跪了一地,向祖宗磕头,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家业兴旺。
供完祖先,大姐帮娘忙活下午的年夜饭去了,对于农村而言,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奢侈的一顿饭。此时的李二是一年当中最轻闲的时候,李二不懂得大喇叭里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更不懂什么建设工业农业强国,他只懂一个理儿就是多打粮多赚钱多买地。年前李二交够了集体的、留够全家的,剩余的粮食又换了三亩地。
今天,他准备了一些芝麻杆,准备扎灯笼,大的挂起来,小的让孩子们挑着玩,三妮觉得只有这时候的父亲最慈爱,平时总觉得父亲冷冰冰的,都不正眼看她们姐妹几个,因为都是女娃吧!过年的氛围浓烈而又纯厚,孩子们幸福的撒欢满街跑。
下午两点多,大宴席开场,大人孩子坐好,父亲喊了句,祖宗回家吃饭喽,大家才开始动筷子,鸡,鱼,肉,平时是见不到的,今天全有,孩子们吃大口大口吃着,可是三妮的心思却不在这里,她想着赶紧吃完饭,好穿上花衣服,找得真去玩,一想到自己美美哒,吃的心思就全无了,草草吃完,就缠着母亲要穿新衣,母亲给孩子们拿出来,嘱咐着"别弄脏了,别刮坏了,明年过年还点穿呐”"三妮穿好后,忙着往外跑,母亲一把抓住她,往手里塞了一个煮鸡蛋,"告诉你晚上吃饺子还早呢,饿了先吃个鸡蛋哈""知道了,娘"三妮往得真家跑去,刚到一半,就看见得真也穿着花衣服出来了,街上还有许多家的女娃也都穿着花衣服,扎着红绸子,欢乐的笑着,说着,闹着,孩子们的一切装点着节日,让春节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天黑以后,炮声多了些,李二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来,这是吝啬的他宁愿花一斗粮食也要做的事,李二总说"红灯笼能带来好日子哩",他一边抽着烟袋,一边看着大红灯笼,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家里的孩子们都挑着自己心爱的小土灯,有的糊上彩纸,有的没糊,中间放不大一块石蜡,着一会也就灭了,二妮把玉米糊子放里点着,三妮什么也不放,她觉得挑个灯就很神气,村里许多孩子都没灯,走到哪,都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到了晚上吃饺子的时候,孩子们疯跑了一天,又困又累,四妮,五妮早睡了,剩下的孩子也勉强撑着,三妮勉强吃了两个饺子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就被母亲从被窝里拽出来。“快点洗完脸,吃完饭好去别人家拜年。”孩子们极不情愿的起来。迷迷瞪瞪的洗漱完坐在桌前吃饺子。“娘,今早上的饺子怎么是素馅的。昨天晚上吃的肉馅饺子呢?”“还能成天吃肉馅的。大年初一早上吃素馅饺子,一年都清净"。三妮撇着嘴,想着娘又骗俺们,心里直后悔昨晚上没多吃几个。“吃完饺子啊一会让你们大姐领着你们去长辈家拜年,记得啊。要有礼貌,见到老辈要磕头。长辈要问‘过年好’,长辈给的吃食不许一把就拿着,好像没见过吃的似的。”“知道了娘,年年这套嗑”。
爹娘孩子们都出门拜年了,家里只留下奶奶等着族人们来,一上午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同族晚辈,见面先拱手拜年互问过年好。随后进屋落坐喝茶,吃瓜子,唠几句寒暄的话,"您老身体好啊,您老有福气哟,…"
孩子们到别人家拜年一般都是给抓几颗花生,大方点的会抓点红枣,总之没等到家就都吃光了,拜年这件事对三妮来说很无聊,她更愿意和小伙伴满街跑去。
今天上午大爷全家要来家里和奶奶一起过团圆年,爹娘拜完村里的长辈就赶紧回家了,大爷一家也早到了,两个大人,五个孩子(两儿三女),娘和大娘俩妯娌在厨房忙活今天的伙食,边忙边说些家长理短。平日里两个妯娌相处得不错,玉兰不愿欠人情,更不好占便宜,大嫂也是明白人,所以一家人很好相处。饭菜上桌,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鸡鱼不可少,素菜居多,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人间佳肴了。饭前,两个儿子带着一大家子给奶奶磕头,祝老祖宗福寿安康,幸福吉祥。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直说“好,好,快起来吧”又给孩子们每人发"都是一毛钱"的红包。之后大娘也给姐妹五个每人发一毛钱红包,母亲也给表兄妹发了。孩子们收到红包高兴的像发了大财,只有大姐最清醒,“你们别弄丢了,回头娘要收的”大家有些失落,可桌子上的美食可以忘却所有烦恼,三妮昨天光想着臭美,疯玩,没好好品尝一年当中最好的美食,今天可要弥补一下昨天的缺憾了!
第二天,爹,娘领着四妮和五妮回娘家了,其他孩子没带,孩子太多,小屋坐不下,剩下的几天人们也是在串亲戚当中度过的…
大年三十这一天家里白天只吃两顿饭,因为晚上守岁,十二点要吃顿饺子,其实也是三顿饭,只不过战线拉得长些。
上午9点左右吃过饭,家家户户打面浆子,贴春联,这春联都是买完红纸裁成条找村里的教书先生或是老村长写的,今年三妮也跟着老师写了几个小的条幅,比如"金鸡报晓""抬头见喜""肥猪满圈"之类,老师夸赞三妮写得好,再练练,以后家里的春联就可以自己写了",三妮就喜欢让人夸,听完之后自信满满的把自己写的小条幅认认真真的贴到家里,既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又想来串门的人能见到,夸夸自己。
院门屋门都贴上红对联,门框上面又贴一串五颜六色的挂钱,院门上贴上门神,屋门上贴大红福字,猪圈、狗圈、鸡窝、粮屯、树上…凡是能贴的地方全贴满了,屋里院外一派喜气洋洋,年味实足。
贴完春联爹娘去祖坟请祖宗回家过年了,请回列祖列宗,把牌位摆在正厅中央贡桌上,桌子上摆满了过年好吃的:猪肉,枣馒头,糕点,大枣,核桃,孩子们眼睛都快掉到贡品上了,馋的直咽口水,也不敢动,敬祖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否则就是犯了大罪,要被祖宗怪罪惩罚的。在奶奶的带领下,爹娘,孩子们跪了一地,向祖宗磕头,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家业兴旺。
供完祖先,大姐帮娘忙活下午的年夜饭去了,对于农村而言,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奢侈的一顿饭。此时的李二是一年当中最轻闲的时候,李二不懂得大喇叭里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更不懂什么建设工业农业强国,他只懂一个理儿就是多打粮多赚钱多买地。年前李二交够了集体的、留够全家的,剩余的粮食又换了三亩地。
今天,他准备了一些芝麻杆,准备扎灯笼,大的挂起来,小的让孩子们挑着玩,三妮觉得只有这时候的父亲最慈爱,平时总觉得父亲冷冰冰的,都不正眼看她们姐妹几个,因为都是女娃吧!过年的氛围浓烈而又纯厚,孩子们幸福的撒欢满街跑。
下午两点多,大宴席开场,大人孩子坐好,父亲喊了句,祖宗回家吃饭喽,大家才开始动筷子,鸡,鱼,肉,平时是见不到的,今天全有,孩子们吃大口大口吃着,可是三妮的心思却不在这里,她想着赶紧吃完饭,好穿上花衣服,找得真去玩,一想到自己美美哒,吃的心思就全无了,草草吃完,就缠着母亲要穿新衣,母亲给孩子们拿出来,嘱咐着"别弄脏了,别刮坏了,明年过年还点穿呐”"三妮穿好后,忙着往外跑,母亲一把抓住她,往手里塞了一个煮鸡蛋,"告诉你晚上吃饺子还早呢,饿了先吃个鸡蛋哈""知道了,娘"三妮往得真家跑去,刚到一半,就看见得真也穿着花衣服出来了,街上还有许多家的女娃也都穿着花衣服,扎着红绸子,欢乐的笑着,说着,闹着,孩子们的一切装点着节日,让春节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天黑以后,炮声多了些,李二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来,这是吝啬的他宁愿花一斗粮食也要做的事,李二总说"红灯笼能带来好日子哩",他一边抽着烟袋,一边看着大红灯笼,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家里的孩子们都挑着自己心爱的小土灯,有的糊上彩纸,有的没糊,中间放不大一块石蜡,着一会也就灭了,二妮把玉米糊子放里点着,三妮什么也不放,她觉得挑个灯就很神气,村里许多孩子都没灯,走到哪,都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到了晚上吃饺子的时候,孩子们疯跑了一天,又困又累,四妮,五妮早睡了,剩下的孩子也勉强撑着,三妮勉强吃了两个饺子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就被母亲从被窝里拽出来。“快点洗完脸,吃完饭好去别人家拜年。”孩子们极不情愿的起来。迷迷瞪瞪的洗漱完坐在桌前吃饺子。“娘,今早上的饺子怎么是素馅的。昨天晚上吃的肉馅饺子呢?”“还能成天吃肉馅的。大年初一早上吃素馅饺子,一年都清净"。三妮撇着嘴,想着娘又骗俺们,心里直后悔昨晚上没多吃几个。“吃完饺子啊一会让你们大姐领着你们去长辈家拜年,记得啊。要有礼貌,见到老辈要磕头。长辈要问‘过年好’,长辈给的吃食不许一把就拿着,好像没见过吃的似的。”“知道了娘,年年这套嗑”。
爹娘孩子们都出门拜年了,家里只留下奶奶等着族人们来,一上午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同族晚辈,见面先拱手拜年互问过年好。随后进屋落坐喝茶,吃瓜子,唠几句寒暄的话,"您老身体好啊,您老有福气哟,…"
孩子们到别人家拜年一般都是给抓几颗花生,大方点的会抓点红枣,总之没等到家就都吃光了,拜年这件事对三妮来说很无聊,她更愿意和小伙伴满街跑去。
今天上午大爷全家要来家里和奶奶一起过团圆年,爹娘拜完村里的长辈就赶紧回家了,大爷一家也早到了,两个大人,五个孩子(两儿三女),娘和大娘俩妯娌在厨房忙活今天的伙食,边忙边说些家长理短。平日里两个妯娌相处得不错,玉兰不愿欠人情,更不好占便宜,大嫂也是明白人,所以一家人很好相处。饭菜上桌,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鸡鱼不可少,素菜居多,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已是人间佳肴了。饭前,两个儿子带着一大家子给奶奶磕头,祝老祖宗福寿安康,幸福吉祥。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直说“好,好,快起来吧”又给孩子们每人发"都是一毛钱"的红包。之后大娘也给姐妹五个每人发一毛钱红包,母亲也给表兄妹发了。孩子们收到红包高兴的像发了大财,只有大姐最清醒,“你们别弄丢了,回头娘要收的”大家有些失落,可桌子上的美食可以忘却所有烦恼,三妮昨天光想着臭美,疯玩,没好好品尝一年当中最好的美食,今天可要弥补一下昨天的缺憾了!
第二天,爹,娘领着四妮和五妮回娘家了,其他孩子没带,孩子太多,小屋坐不下,剩下的几天人们也是在串亲戚当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