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赤杏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山头山沟六千六,云峰雾谷有公路。
题记保康新民谣
一
在素有“山国”之称的鄂西北,保康,更以“荆山,九州之险”(左传昭公四年)闻名。
这个自古“县令鞭长莫及”(保康县志)的地方,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但因山高壑深、南蔽北障而内无市场,外少行贾,商旅之难转嫁到山民身上的代价是:“五斤木耳一斤盐,一张衣针三个(鸡)蛋”
翻开保康的交通史,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民间修桥补路故事,但那种拓驿道、搭木桥的善事,仅仅是闭塞地理环境发育的一种朴素民风。
1958年,保康始有公路与汽车,然而“路与外界未相连,车由木船拖入县”;
——之后五六年里,横贯县境中部的荆山仍无公路通道,行政区划一县,却南北自然分割,人们往来凭双脚,物产交流靠肩挑;
——之后20年里,全县公路林林总总亦不过500多公里,全县70%的村依然不通公路
由此带来的负效应是“百货进不去,山货难出来”产品变不成商品,资源换不回活钱,缓慢的山区发展和单一的种植业经济互为因果,封闭与贫困恶性循环。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保康县委、县政府在带领纯朴而勤劳的保康人民建立“以小水电(水龙)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磷化工(石龙)为主的工业结构,以多种经营(木龙)为主的农业结构”的三大经济支柱中,树立起“没有公路就没有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把公路作为开山“利斧”、流通“动脉”千方百计确保先行建设,实现了起步迟而速度快。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保康县共新建公路125条1556公里,新架公路桥82座;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含村组)达到2060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由改革开放前的17公里增加到59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由改革开放前的20。7公里增加到72。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81倍和4。4倍。境内158条各种级别的公路,不仅沟通了100%的村寨,而且有15个公路出口成为上通秦蜀、下达荆襄、中扼神农架与宜昌三峡的交通要道。
短短20年,路绩惹人羡。集老、穷、边、险于一身的保康山区,是以怎样的热情和建设机制大搞公路事业的呢?
三
不言而喻,山区公路建设难度高、投入大,而资金紧缺又是一个普遍而现实的矛盾。对此,保康县的干部群众以感人的主观能动性,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用原县委书记李远继的话说,叫做“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这位参加工作不久即在保康工交战线摸爬滚打的“本土人”也许是读高中时,要从保南的家乡步行120多公里到保北的县城而倍尝过徒步翻山越岭的艰辛,因此对修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这个县从副县长到县委书记干了整整20个春秋,在8年副县长的岗位上,几乎一直兼任着公路建设的指挥长。他有一个朴素的观点:“有了干劲好筹钱”这种实践正是保康人智慧和勤劳的写照。
上世纪80年代初,穿县城而过的清溪河上,仅有两座纲丝木板桥,人步其上,摇摇晃晃,俗称“颤颤桥”1982年,县里筹建水泥公路桥,可县财政非常困难,仅能拿出20万元建设款。作为指挥长,李远继建议县委、县政府动员机关干部和县城居民义务劳动,大伙儿分成若干劳动竞争小组,歇人不歇“干”地轮番义务搬石挑沙、拌浆浇灌风风火火几个月下来,李远继指挥长请省交通厅领导来考察,时任厅长的王连东见200多米长的桥梁竟然已具雏形,大受感动,不仅很快拨来了扶持款,而且还给予了几万元的特别奖励。
改革开放以来,保康连续七届县委、县政府,就是以这种“干在先,要在后,有了银子还修路”的精神,接力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坚韧创业。共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公路建设扶持款14000多万元。在用好这些资金的同时,他们采取“县里拿一点,部门凑一点,受益单位提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的办法,补充投入11000多万元,使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25000万元。众多贫困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投劳修路,平均海拔1650米的尧治河村,磷矿储量达数万吨,但困于没有公路,难以点“石”成金。1988年冬,该村村民住岩屋,顶寒风,战冰雪,白天攀岩打眼放炮,夜晚打着火把砌坎平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啃”通了连接毗邻房县的6公里公路,使村里的富矿真正富裕了群众。一些富裕起来的群众,不惜把辛劳所得无私捐献给路桥建设。松垭村村民马大海,一次便拿出5000元积蓄,修建通村公路桥。这里的干部群众总结得好:“公路建设上去,社会经济效益就出来,钱花在路上,值得!”
四
公路建设是劳力密集型事业,针对山大人稀、线长面广的实际,保康县除搞好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就近承包农户外,坚持把“集中作战,轮流换工,余欠补缺,互惠互利”作为一项制度,实施“长流水、不断线,逐渐连成片”不仅保证了劳力使用合理,而且依靠劳动积累,弥补了资金不足,使乡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健康发展。
拥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寺坪是保北第一大镇,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公路村还不到20%。他们采取用工互利的作战方式,集中劳力推磨转圈,一年打通一处,数年坚持不断,消灭了公路“空白村”龙坪镇素称“保康屋脊”平均海拔1400多米,他们以村为单位轮流换工,在县修林区公路的基础上扩展村组公路,坚持十年苦干,共打通高山公路175公里,使全镇85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汽车。据保康县交通部门初略计算,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采取这种办法,用于乡村公路建设的总义务投工达320万个,共修通村组公路940公里。
五
在保康,修路是一种现象——林业部门修林区路,燃化部门修矿山路,水利部门修电站路,市县挂村扶贫部门修扶贫路,有经济实力的村修“自费路”... -->>
山头山沟六千六,云峰雾谷有公路。
题记保康新民谣
一
在素有“山国”之称的鄂西北,保康,更以“荆山,九州之险”(左传昭公四年)闻名。
这个自古“县令鞭长莫及”(保康县志)的地方,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但因山高壑深、南蔽北障而内无市场,外少行贾,商旅之难转嫁到山民身上的代价是:“五斤木耳一斤盐,一张衣针三个(鸡)蛋”
翻开保康的交通史,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民间修桥补路故事,但那种拓驿道、搭木桥的善事,仅仅是闭塞地理环境发育的一种朴素民风。
1958年,保康始有公路与汽车,然而“路与外界未相连,车由木船拖入县”;
——之后五六年里,横贯县境中部的荆山仍无公路通道,行政区划一县,却南北自然分割,人们往来凭双脚,物产交流靠肩挑;
——之后20年里,全县公路林林总总亦不过500多公里,全县70%的村依然不通公路
由此带来的负效应是“百货进不去,山货难出来”产品变不成商品,资源换不回活钱,缓慢的山区发展和单一的种植业经济互为因果,封闭与贫困恶性循环。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保康县委、县政府在带领纯朴而勤劳的保康人民建立“以小水电(水龙)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磷化工(石龙)为主的工业结构,以多种经营(木龙)为主的农业结构”的三大经济支柱中,树立起“没有公路就没有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把公路作为开山“利斧”、流通“动脉”千方百计确保先行建设,实现了起步迟而速度快。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保康县共新建公路125条1556公里,新架公路桥82座;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含村组)达到2060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由改革开放前的17公里增加到59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由改革开放前的20。7公里增加到72。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81倍和4。4倍。境内158条各种级别的公路,不仅沟通了100%的村寨,而且有15个公路出口成为上通秦蜀、下达荆襄、中扼神农架与宜昌三峡的交通要道。
短短20年,路绩惹人羡。集老、穷、边、险于一身的保康山区,是以怎样的热情和建设机制大搞公路事业的呢?
三
不言而喻,山区公路建设难度高、投入大,而资金紧缺又是一个普遍而现实的矛盾。对此,保康县的干部群众以感人的主观能动性,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用原县委书记李远继的话说,叫做“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这位参加工作不久即在保康工交战线摸爬滚打的“本土人”也许是读高中时,要从保南的家乡步行120多公里到保北的县城而倍尝过徒步翻山越岭的艰辛,因此对修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这个县从副县长到县委书记干了整整20个春秋,在8年副县长的岗位上,几乎一直兼任着公路建设的指挥长。他有一个朴素的观点:“有了干劲好筹钱”这种实践正是保康人智慧和勤劳的写照。
上世纪80年代初,穿县城而过的清溪河上,仅有两座纲丝木板桥,人步其上,摇摇晃晃,俗称“颤颤桥”1982年,县里筹建水泥公路桥,可县财政非常困难,仅能拿出20万元建设款。作为指挥长,李远继建议县委、县政府动员机关干部和县城居民义务劳动,大伙儿分成若干劳动竞争小组,歇人不歇“干”地轮番义务搬石挑沙、拌浆浇灌风风火火几个月下来,李远继指挥长请省交通厅领导来考察,时任厅长的王连东见200多米长的桥梁竟然已具雏形,大受感动,不仅很快拨来了扶持款,而且还给予了几万元的特别奖励。
改革开放以来,保康连续七届县委、县政府,就是以这种“干在先,要在后,有了银子还修路”的精神,接力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坚韧创业。共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公路建设扶持款14000多万元。在用好这些资金的同时,他们采取“县里拿一点,部门凑一点,受益单位提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的办法,补充投入11000多万元,使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25000万元。众多贫困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投劳修路,平均海拔1650米的尧治河村,磷矿储量达数万吨,但困于没有公路,难以点“石”成金。1988年冬,该村村民住岩屋,顶寒风,战冰雪,白天攀岩打眼放炮,夜晚打着火把砌坎平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啃”通了连接毗邻房县的6公里公路,使村里的富矿真正富裕了群众。一些富裕起来的群众,不惜把辛劳所得无私捐献给路桥建设。松垭村村民马大海,一次便拿出5000元积蓄,修建通村公路桥。这里的干部群众总结得好:“公路建设上去,社会经济效益就出来,钱花在路上,值得!”
四
公路建设是劳力密集型事业,针对山大人稀、线长面广的实际,保康县除搞好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就近承包农户外,坚持把“集中作战,轮流换工,余欠补缺,互惠互利”作为一项制度,实施“长流水、不断线,逐渐连成片”不仅保证了劳力使用合理,而且依靠劳动积累,弥补了资金不足,使乡村公路建设得到了健康发展。
拥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寺坪是保北第一大镇,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公路村还不到20%。他们采取用工互利的作战方式,集中劳力推磨转圈,一年打通一处,数年坚持不断,消灭了公路“空白村”龙坪镇素称“保康屋脊”平均海拔1400多米,他们以村为单位轮流换工,在县修林区公路的基础上扩展村组公路,坚持十年苦干,共打通高山公路175公里,使全镇85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汽车。据保康县交通部门初略计算,改革开放以来,全县采取这种办法,用于乡村公路建设的总义务投工达320万个,共修通村组公路940公里。
五
在保康,修路是一种现象——林业部门修林区路,燃化部门修矿山路,水利部门修电站路,市县挂村扶贫部门修扶贫路,有经济实力的村修“自费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