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要移居九夷 (1/2)
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舂风又绿古琴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日苦读四书五经。在论语﹒子罕第九中提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说的是孔子想要搬到九夷这个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就不闭塞落后了。”
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千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孔子想去九夷,九夷到底在哪里呢?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面明确的说,九夷就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僻。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民无闭藏,及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今于犯禁浸多至六十余条。可贵哉仁贤之化也!然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设浮于海,欲居九夷,有以也。”看来,这地方果然是好地方。风俗淳朴,夜不闭户,且人多很柔顺,甚至有“君子不死之国”之称。后来,汉朝派了官吏去之后,还有内地商人跑过去之后,大大败坏了当地淳朴风俗,连惩罚条令都多了很多。孔子想要改造他们。孔子的这个想法,后来还真的实现了。朝鲜族后来的儒化程度很深,可谓文质彬彬,揖让有礼,一直被称为“君子国”哪怕到了现在,据说儒风也是很盛,甚至妇孺都颇能尊孔。
我在想,孔子当初想到九夷去居住,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拯救当地的民风,让那里变得不再闭塞吗?于是,我对这孔子的家史及他本人的简历进行了一番调查。
孔子的爹叫叔梁纥,还是个小官,就相当于如今的一个县处级干部,在孔子的妈妈之前,他就娶了2个老婆,但是老婆都不争气,一连给他生了9个都是闺女,无后为大啊,叔梁纥无奈,只得在70高龄的时候又迎娶了颜家20岁的小姐,也就是孔子的妈妈。老来得子,而且是老儿子,夫妇自然也有些溺爱。但是孔子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他3岁上头爹就死了,原本还能勉强维系的家庭生活就开始入不敷出了。不过跟历史上所有出身贫寒的子弟一样,孔子贫而不堕其志,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十五而志于学”15岁开始就懂得努力学习了,很不错,比今天很多孩子懂事得多了。问题是跟谁学呢?那会又没有什么学校,也不搞义务教育,孔子就只能自学成材。也就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跟谁学都是学,问题是也就人家孔子学成了家,学成了派,这就不是一般参加自学考试的孩子能达到的境界了。
孔子基本上学到30岁才算小有名气,这之间做了很多低层劳动人民才去做的工作,比如喂牲口啊,守仓库啊什么的,此后慢慢的大家都知道鲁国有个叫孔子的人很厉害,周公当时规定的礼仪很多都失传了,就只有这个叫孔子的才记得,所以大家遇到关于礼仪上的问题都去请教于他,甚至连齐景公到鲁国访问的时候也专门去看望了孔子。这次看望给了孔子很大的动力,所以他找工作的第一站就定在了齐国。可齐景公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听你扯闲篇是扯闲篇,用不用你治国那是另外一回事。当然了,后人不肯说这是因为孔子能力不行,也不乐意说是齐景公是昏君,于是都把责任推到矮子晏婴的身上。不过总的来说,孔子到齐国还是有... -->>
近日苦读四书五经。在论语﹒子罕第九中提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说的是孔子想要搬到九夷这个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就不闭塞落后了。”
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千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孔子想去九夷,九夷到底在哪里呢?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面明确的说,九夷就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僻。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民无闭藏,及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今于犯禁浸多至六十余条。可贵哉仁贤之化也!然东夷天性柔顺,异于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设浮于海,欲居九夷,有以也。”看来,这地方果然是好地方。风俗淳朴,夜不闭户,且人多很柔顺,甚至有“君子不死之国”之称。后来,汉朝派了官吏去之后,还有内地商人跑过去之后,大大败坏了当地淳朴风俗,连惩罚条令都多了很多。孔子想要改造他们。孔子的这个想法,后来还真的实现了。朝鲜族后来的儒化程度很深,可谓文质彬彬,揖让有礼,一直被称为“君子国”哪怕到了现在,据说儒风也是很盛,甚至妇孺都颇能尊孔。
我在想,孔子当初想到九夷去居住,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拯救当地的民风,让那里变得不再闭塞吗?于是,我对这孔子的家史及他本人的简历进行了一番调查。
孔子的爹叫叔梁纥,还是个小官,就相当于如今的一个县处级干部,在孔子的妈妈之前,他就娶了2个老婆,但是老婆都不争气,一连给他生了9个都是闺女,无后为大啊,叔梁纥无奈,只得在70高龄的时候又迎娶了颜家20岁的小姐,也就是孔子的妈妈。老来得子,而且是老儿子,夫妇自然也有些溺爱。但是孔子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他3岁上头爹就死了,原本还能勉强维系的家庭生活就开始入不敷出了。不过跟历史上所有出身贫寒的子弟一样,孔子贫而不堕其志,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十五而志于学”15岁开始就懂得努力学习了,很不错,比今天很多孩子懂事得多了。问题是跟谁学呢?那会又没有什么学校,也不搞义务教育,孔子就只能自学成材。也就是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跟谁学都是学,问题是也就人家孔子学成了家,学成了派,这就不是一般参加自学考试的孩子能达到的境界了。
孔子基本上学到30岁才算小有名气,这之间做了很多低层劳动人民才去做的工作,比如喂牲口啊,守仓库啊什么的,此后慢慢的大家都知道鲁国有个叫孔子的人很厉害,周公当时规定的礼仪很多都失传了,就只有这个叫孔子的才记得,所以大家遇到关于礼仪上的问题都去请教于他,甚至连齐景公到鲁国访问的时候也专门去看望了孔子。这次看望给了孔子很大的动力,所以他找工作的第一站就定在了齐国。可齐景公当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听你扯闲篇是扯闲篇,用不用你治国那是另外一回事。当然了,后人不肯说这是因为孔子能力不行,也不乐意说是齐景公是昏君,于是都把责任推到矮子晏婴的身上。不过总的来说,孔子到齐国还是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