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一 (2/2)
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新唐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余卒。南安人思之,为立于亭,号其山为高士 峰云。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父游朝,通庄、列二子书,为象 罔、白马证诸篇佐其说。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 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 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有韦诣者, 为撰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兄鹤龄恐其遁世不还,为筑室越州东郭,茨以生草,椽栋不施斤斧。豹席棕, 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县令使浚渠,执畚无忤色。尝欲以大布制裘,嫂为躬 绩织,及成,衣之,虽暑不解。
观察使陈少游往见,为终日留,表其居曰玄真坊。以门隘,为买地大其闳,号 回轩巷。先是门阻流水,无梁,少游为构之,人号大夫桥。帝尝赐奴婢各一,志和 配为夫妇,号渔童、樵青。
陆羽常问:“孰为往来者?”对曰:“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 未尝少别也,何有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值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 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辩捷类如此。
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 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
孙述睿,越州山阴人。梁侍中休源八世孙。高祖德绍,事窦建德为中书侍郎, 尝草檄毁薄太宗,贼平,执登汜水楼,责曰:“尔以檄谤我云何?”对曰:“犬吠 非其主。”帝怒曰:“贼乃主邪?”命壮士捽殒楼下。曾祖昌寓,字广成,贞观中 对策高第,历魏州司马,有治状,帝为不置刺史。为政三年,玺书褒美,进膳部郎 中。祖祖舜,字奉先,为监察御史,以累下除成武令,雉驯于廷。
述睿少与兄充符、弟克让笃孝,已孤,偕隐嵩山。而述睿资嗜学。大历中,刘 晏荐于代宗,以太常寺协律郎召,擢累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述睿每一迁,即至 朝谢。俄而辞疾归,以为常。
德宗立,拜谏议大夫,命河南尹赵惠伯赍诏书束帛,备礼敦遣。既至,对别殿, 赐第宅,给厩马,兼皇太子侍读。固辞,弗许。久乃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复为 史馆修撰。述睿重次地理志,本末最详。性退让,未始忤物,虽亲朋燕集,至 严默终日,人皆畏之。与令狐峘同职,峘数抵侮,然卒不校也,时称长者。
贞元四年,帝念平凉之难尤恻怛,以述睿精悫而诚,故遣持祠具称诏临祭。又 以疾乞解,久乃许,以太子宾客还乡,赐帛五十匹、衣一袭。故事,致仕不给公驲, 帝特命给焉。卒,年七十一,赠工部尚书。
子敏行,字至之。元和初,擢进士第。岳鄂吕元膺表在节度府,元膺徙东都、 河中,辄随府迁。入拜右拾遗,四迁司勋郎中、集贤殿学士、谏议大夫。李绛遇害, 事本监军杨叔元,时无敢言,敏行上书极论之,叔元乃得罪。以名臣子,少修洁, 及仕宦,能交当时豪俊,有名一时,而雅操不逮父矣。卒,年三十九,赠工部侍郎。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 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 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 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薙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 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 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 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 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 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 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 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 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 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崔觐,梁州城固人。以儒自业,身耕耨取给。老无子,乃以田宅财赀分给奴婢 各为业,而身与妻隐南山,约奴婢过其舍则给酒食,夫妇啸咏相视为娱。山南西道 节度使郑余庆辟为参谋,敦趣就职,不晓吏事,余庆称长者。文宗时,左补厥王直 方,其里中人也,上书论事,见便殿,访遗逸,直方荐觐高行,诏以起居郎召,辞 疾不至。
陆龟蒙,字鲁望,元方七世孙也。父宾虞,以文历侍御史。龟蒙少高放,通 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一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 苏二州,辟以自佐。尝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蔡京率官属就见之,龟蒙不乐, 拂衣去。
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文成,窜稿箧 中,或历年不省,为好事者盗去。得书熟诵乃录,雠比勤勤,硃黄不去手,所藏虽 少,其精皆可传。借人书,篇帙坏舛,必为辑褫刊正。乐闻人学,讲论不倦。
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潦则与江通,故常苦饥。身畚锸,茠刺无 休时,或讥其劳,答曰:“尧、舜霉瘠,禹胼胝。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张又新为水说七种,其二慧山泉, 三虎丘井,六松江。人助其好者,虽百里为致之。初,病酒,再期乃已,其后客至, 挈壶置杯不复饮。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不乘马,升舟设蓬席,赍束书、 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 江上丈人。宽以高士召,不至。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方下, 龟蒙卒。光化中,韦庄表龟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赠右补阙。
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 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
<b>部分译文</b>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性格高傲放任,不喜欢拜揖之礼。兄王通,乃隋朝末年的大儒学家,收徒讲学于河、汾间,模仿古人著作六经,又著中说,以仿效论语;但都不为其他学者称道,所以书并不出名,只有中说能够传世。
王通知道王绩放任不羁,就不以家事委托他,乡里族人中的婚丧喜庆男儿冠礼等,都不参加。与李播、吕才是好友。
隋大业年间,王绩被举荐为“孝悌廉洁科”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他不乐意在朝中任职,要求出京为六合县丞,喜饮酒而不理事,这时天下已乱,遭到弹劾,就解职而去。叹息说:“一切自有天意,我就心安理得吧!”于是返回故里。有田十六顷在河中小洲上。仲长子光也是一位隐士,没有妻儿,在北边小洲上盖房居住,已有三十年,不是自己劳动所获就不吃。王绩爱他性情真率,迁居与其邻近。
仲长子光患哑疾,两人从未交谈,相对饮酒十分欢洽。王绩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两季自己酿酒饲养野鸭大雁,栽种药草自用。以周易、老子、庄子放置床头,其他的书很少读。想见兄弟时,就过河回家。游览过北山东皋,著书时自己署名为东皋子。骑牛经过酒店时,有时一留就是几天。
高祖武德初年,因为王绩以前做过官,在门下省待诏。按惯例,每天给官员发酒三升,有人问:“待诏有什么乐趣呢?”王绩回答说“:美酒值得留恋!”侍中陈叔达得知此话,就每天发给他一斗酒,时人称之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因病罢官。后又调吏部待命,此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于酿酒,王绩要求担任太乐丞,吏部以非所长而不许,王绩坚持要求说“:这里有深刻寓意。”吏部终于任命了他。焦革死,其妻不断地给王绩送酒,一年多后,焦革之妻又死。王绩说:“老天不让我尽情享受美酒吗?”弃官而去。从此,太乐丞成为闲职。王绩追述焦革酿酒法为酒经,又采集杜康、仪狄以来善酿酒者的方法为酒谱。李淳风说:“您,真是酒家的忠实史官啊。”王绩居处的东南有巨石,他在上面建杜康祠祭祀,尊杜康为师,以焦革陪享受祭。著作酒乡记作为刘伶酒德颂的续篇。他喝酒可以五斗不醉,有人备酒邀他的,不论其人贵贱都去,写有五斗先生传,刺史崔喜喜欢他,请他相见,他回答说“:怎能坐在那儿召见像严君平那样的高人雅士呢?”最后还是不去。杜之松,是王绩的老友,任刺史,请王绩讲礼,王绩回答说“:我不能到地方官那里行繁琐的礼节,谈无用的糟粕,丢掉醇厚的美酒。”杜子松逢年过节送给酒肉。当初,其兄王凝担任隋朝著作郎,撰写隋书未成而死,王绩接着撰写,也没写成。他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嘱家人节俭治丧,自己撰写墓志铭。
王绩做官,因醉失职,家乡人嘲笑他,他就假托“无心子”的故事来表白自己的志趣,说:“无心子住在越国,越王不知道他是德行高操的人,强迫他做官,他并不显得高兴。越国的法规是‘:有丑行的人不予录用。’不久,无心子就以有丑行而传闻,越王罢黜了他,他也无怨怒之色。退而归于茫茫的山野,经过动城时去见机士,机士摸着大腿说:‘咦!你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怎么会因罪而被免职呢?’无心子不答应。机士说‘:希望得到指教。’无心子说‘:您听说过蜚廉氏的马吗?一匹是红鬃白毛,有龙的骨骼、凤的仪态,奔驰起来像舞蹈,整天被役使而热死;另一匹则是大头翘尾,颈似驼、膝如貉,踢咬尥蹶子,被丢弃在野外,全年都长得肥壮。凤不厌恶在山中栖息,龙不羞于在泥淖中盘曲,君子不能仅为求洁而遭祸患,不以躲避污秽来保持纯洁。’”这就是王绩自处的态度。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县人。精通经义,文辞华美,考进士不中。性情高傲耿直,不愿与世俗共沉浮,往居南阳倚帝山。
天宝初年,被召到京城,请求入籍为道士,于是进嵩山投靠潘师正,研究他的道术。后又到南方游天台山,观东海,和当地名士交游娱乐,所写文章被传诵到京城。玄宗遣使臣召见吴筠于大同殿,谈得很高兴,下旨任命为翰林院待诏,吴筠向玄宗献玄纲三篇。玄宗曾向他问道术,筠答说:“道家学问最精深的,莫过于五千字的老子,其余的只是浪费纸张而已。”玄宗又问神仙冶炼法,吴筠答道“:这是山野之人干的事,是长年累月的修炼去祈求的,不是皇上所应关心的。”吴筠每次向皇上进言,都是讲礼教时务,用精言暗喻劝告皇上,皇上很器重他。一群佛教徒妒忌他得到皇上的赏识,而高力士素来信佛,就都在皇上面前说吴筠的坏话,吴筠也知天下将乱,恳求回嵩山。玄宗下令为他建道馆。安禄山准备起兵叛变,吴筠就回到茅山。后洛阳、长安两京陷落,江淮间盗贼蜂起,因而东行至会稽郡剡县。大历十三年去世,弟子们尊称为宗元先生。
当初,吴筠为高力士厌恶而受排斥,所以在文章中痛斥佛家学说。吴筠的好朋友孔巢父、李白,诗歌水平大致相当。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原先名龟龄。父张游朝,精通庄、列二子著作,做象罔、白马证诸篇来辅助推广他们的学说。其母梦见枫树生于腹上而生下志和。十六岁即登明经榜,以策论上肃宗,特别受到赏识器重,命为翰林待诏,并授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职务,因而赐名为志和。后来因事获罪贬降为南浦县尉,遇赦而回,以父母去世,不再做官,居江湖间,自号为“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也以书名为自己的别号。有一个叫韦诣的人,为他撰写了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有三百六十五卦。
志和之兄鹤龄恐怕他隐逸逃世而不回家,替他在越州东郭内修建居室,用新割的青草盖顶,椽栋都是未经砍削的原木。志和以豹皮为席,棕草为履,钓时不用鱼饵,其意并不在于钓到鱼。县令让他疏浚渠道,他手执畚箕而无抵触表情。
志和曾想用粗布制皮衣,嫂嫂亲自为他纺织缝制,做好后穿上,虽暑热天也不脱。
观察使陈少游访问他,停留了一整天,名其居处为玄真坊。以其门狭窄,为他买地扩大门楣,名为回轩巷。以往门前为流水所阻,无桥,陈少游为他建桥,人称大夫桥。皇上曾赐给他一奴一婢,志和将他们配为夫妇,一名渔童、一名樵青。
陆羽问他“:谁与你相互往来?”志和答说“:天空为房屋,明月为蜡烛,与四海诸公共处一室,未曾稍有别离,哪能谈到什么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拜见,颜真卿看到他的船破旧,要给他换一条,张志和说:“愿以此舟为活动的水上之家,往来于苕溪、較溪之间。”他口才之敏捷就像这类言辞。
志和善画山水,饮酒高兴时,有人击鼓吹笛,他舔笔作画,须臾便成。曾撰写渔歌,宪宗在自己的画像上求其歌词,没能得到。李德裕说张志和是“隐逸而扬名,出仕而无功,既不穷困,又非显达,是严光一类人物”云云。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一个和尚在河边拣来养的。长大后,用易自我占卜,得蹇之“渐”其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
为姓,并依之取名和字。
小时候,老师教他学写横行的文字,他说“:这种不分上下的字,就像既没有兄弟,又没有后代,能效法它吗?”师怒,惩罚他做清扫抹墙的工作,又要他放牛三十头。羽暗中在牛背上用竹枝画字。
一次他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会读,但仍正襟危坐,仿效学童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老师把他留下,罚他割草。当他在记忆文字时,呆呆地像忘了什么,一天都不动弹。主事人狠狠地打他。他叹气说“:时间过去了,怎么就读不会书呢。”
因之而哭泣不止。于是逃走,偷着做戏子,创作了幽默有趣的戏谑作品数千字。
天宝年间,州中人请客,州吏安排羽参加演出队。太守李齐物看见他,觉得他不一般,就教他读书,于是就在火门山住下。羽其貌不扬,口吃却有辩才。听说谁有什么优点,就像是自己的一样高兴;见人有了过失,就去恳切规劝,甚至触犯人家。朋友们在一起欢聚,他心里想到了什么,起身就走,以致人家怀疑他好生气。与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有虎有狼也一定赴约。上元初年,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闭门著书。有时独行野外,一面诵诗一面敲击木板。徘徊不称心,有时又大哭而归。所以人们称他是当今的狂人接舆。后来,皇帝任他为太子文学,调任太常寺太祝。不就职。
贞元末年去世。
羽爱好喝茶,写了茶经三篇,谈茶原、沏法、茶具,极为详备。天下由此更懂饮茶了。当时卖茶的人,把制成陆羽陶像放在烘炉烟囱之间,尊他为茶神。
有个叫常伯熊的人,以羽的论述为基础进一步阐发茶的功效。御史大夫李季卿宣尉江南,到达临淮,得知伯熊善于煮茶,召他,伯熊拿着茶具上前,季卿为之一再举杯表示敬意。季卿到江南,有人推荐陆羽,召他,陆羽穿着乡人的衣服,拿着茶具进来,李季卿没向他行礼,陆羽引以为耻,再著毁茶论。其后,社会上崇尚饮茶成风。当时回纥人入朝,就是驾马买茶。
陆龟蒙字鲁望,是陆元方的第七代孙。父陆宾虞,以擅文任侍御史。龟蒙少年清高豪放,通晓六经要旨,尤其精通春秋。考进士,一试不中,便去投湖州刺史张抟与其交游,张抟历任湖州、苏州刺史,聘陆龟蒙为自己的副手。曾到饶州,三天哪儿也不去拜访,刺史蔡京率官吏登门来见,龟蒙不高兴,拂袖而去。
他居住在松江甫里,写了不少著作,虽深愁身有病痛,囊中无十日积蓄,写作也没稍加停顿。文章写成,便置稿于书箧中,终年不整理,被好事者偷走。得到书籍熟读后再抄录,在书海中勤于勘校,朱笔黄纸不离手,藏书虽少,其精华程度都可传世。借人家书籍,如发现篇目内容有误,一定为之整理勘误。喜欢听别人的学术见解,探讨议论不知疲倦。
他有田数百亩,屋三十间,其田地势低下,雨季积水,便与江水连成一片,常因歉收而食不果腹。身负小筐铁锨,耕耘劳作非常辛苦,有人讥笑他太劳累了,他回答说:“尧舜因辛劳而又黑又瘦,禹手足都磨出了老茧。他们都是圣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敢不勤劳吗?”嗜好饮茶,在顾渚山下开辟了茶园,每年取采集之茶,自己品尝评定茶的等级。张又新作水说七种,第二种是慧山泉,第三种是虎丘井,第六是松江水。人们帮助他得到喜欢饮用的水,虽远距百里也为他弄来。从前,他曾醉酒,两昼夜方醒。以后客人来了,收拾起酒壶酒杯不再饮酒。
他不喜欢与庸俗之辈交往,虽登门拜访也不肯相见。不骑马,爱登上设有船篷垫席的船,携带书籍、茶灶、笔架、钓具在水上往来。当时人称“江湖散人”或者叫“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后来由于以高士闻名而被朝廷召见,他不去。李蔚、卢携很早就是他的好友,等到他们当政时,任命陆龟蒙为左拾遗。诏书刚下,龟蒙便逝世了。光化年间,韦庄表奏陆龟蒙及孟郊等十人,都追赠为右补阙。
陆家住姑苏城,门口有大石,远祖陆绩曾任吴国的郁林太守,罢官回家时没什么行装,船轻不能渡海,用大石压船,人们赞美他的廉洁,称这方巨石为“郁林石”历代后裔都保有它。
十余卒。南安人思之,为立于亭,号其山为高士 峰云。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父游朝,通庄、列二子书,为象 罔、白马证诸篇佐其说。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 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 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有韦诣者, 为撰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兄鹤龄恐其遁世不还,为筑室越州东郭,茨以生草,椽栋不施斤斧。豹席棕, 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县令使浚渠,执畚无忤色。尝欲以大布制裘,嫂为躬 绩织,及成,衣之,虽暑不解。
观察使陈少游往见,为终日留,表其居曰玄真坊。以门隘,为买地大其闳,号 回轩巷。先是门阻流水,无梁,少游为构之,人号大夫桥。帝尝赐奴婢各一,志和 配为夫妇,号渔童、樵青。
陆羽常问:“孰为往来者?”对曰:“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 未尝少别也,何有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值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 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辩捷类如此。
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 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
孙述睿,越州山阴人。梁侍中休源八世孙。高祖德绍,事窦建德为中书侍郎, 尝草檄毁薄太宗,贼平,执登汜水楼,责曰:“尔以檄谤我云何?”对曰:“犬吠 非其主。”帝怒曰:“贼乃主邪?”命壮士捽殒楼下。曾祖昌寓,字广成,贞观中 对策高第,历魏州司马,有治状,帝为不置刺史。为政三年,玺书褒美,进膳部郎 中。祖祖舜,字奉先,为监察御史,以累下除成武令,雉驯于廷。
述睿少与兄充符、弟克让笃孝,已孤,偕隐嵩山。而述睿资嗜学。大历中,刘 晏荐于代宗,以太常寺协律郎召,擢累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述睿每一迁,即至 朝谢。俄而辞疾归,以为常。
德宗立,拜谏议大夫,命河南尹赵惠伯赍诏书束帛,备礼敦遣。既至,对别殿, 赐第宅,给厩马,兼皇太子侍读。固辞,弗许。久乃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复为 史馆修撰。述睿重次地理志,本末最详。性退让,未始忤物,虽亲朋燕集,至 严默终日,人皆畏之。与令狐峘同职,峘数抵侮,然卒不校也,时称长者。
贞元四年,帝念平凉之难尤恻怛,以述睿精悫而诚,故遣持祠具称诏临祭。又 以疾乞解,久乃许,以太子宾客还乡,赐帛五十匹、衣一袭。故事,致仕不给公驲, 帝特命给焉。卒,年七十一,赠工部尚书。
子敏行,字至之。元和初,擢进士第。岳鄂吕元膺表在节度府,元膺徙东都、 河中,辄随府迁。入拜右拾遗,四迁司勋郎中、集贤殿学士、谏议大夫。李绛遇害, 事本监军杨叔元,时无敢言,敏行上书极论之,叔元乃得罪。以名臣子,少修洁, 及仕宦,能交当时豪俊,有名一时,而雅操不逮父矣。卒,年三十九,赠工部侍郎。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 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 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 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薙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 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 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 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 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 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 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 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 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 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崔觐,梁州城固人。以儒自业,身耕耨取给。老无子,乃以田宅财赀分给奴婢 各为业,而身与妻隐南山,约奴婢过其舍则给酒食,夫妇啸咏相视为娱。山南西道 节度使郑余庆辟为参谋,敦趣就职,不晓吏事,余庆称长者。文宗时,左补厥王直 方,其里中人也,上书论事,见便殿,访遗逸,直方荐觐高行,诏以起居郎召,辞 疾不至。
陆龟蒙,字鲁望,元方七世孙也。父宾虞,以文历侍御史。龟蒙少高放,通 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一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 苏二州,辟以自佐。尝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蔡京率官属就见之,龟蒙不乐, 拂衣去。
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文成,窜稿箧 中,或历年不省,为好事者盗去。得书熟诵乃录,雠比勤勤,硃黄不去手,所藏虽 少,其精皆可传。借人书,篇帙坏舛,必为辑褫刊正。乐闻人学,讲论不倦。
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潦则与江通,故常苦饥。身畚锸,茠刺无 休时,或讥其劳,答曰:“尧、舜霉瘠,禹胼胝。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 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张又新为水说七种,其二慧山泉, 三虎丘井,六松江。人助其好者,虽百里为致之。初,病酒,再期乃已,其后客至, 挈壶置杯不复饮。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不乘马,升舟设蓬席,赍束书、 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 江上丈人。宽以高士召,不至。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方下, 龟蒙卒。光化中,韦庄表龟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赠右补阙。
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 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
<b>部分译文</b>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性格高傲放任,不喜欢拜揖之礼。兄王通,乃隋朝末年的大儒学家,收徒讲学于河、汾间,模仿古人著作六经,又著中说,以仿效论语;但都不为其他学者称道,所以书并不出名,只有中说能够传世。
王通知道王绩放任不羁,就不以家事委托他,乡里族人中的婚丧喜庆男儿冠礼等,都不参加。与李播、吕才是好友。
隋大业年间,王绩被举荐为“孝悌廉洁科”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他不乐意在朝中任职,要求出京为六合县丞,喜饮酒而不理事,这时天下已乱,遭到弹劾,就解职而去。叹息说:“一切自有天意,我就心安理得吧!”于是返回故里。有田十六顷在河中小洲上。仲长子光也是一位隐士,没有妻儿,在北边小洲上盖房居住,已有三十年,不是自己劳动所获就不吃。王绩爱他性情真率,迁居与其邻近。
仲长子光患哑疾,两人从未交谈,相对饮酒十分欢洽。王绩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两季自己酿酒饲养野鸭大雁,栽种药草自用。以周易、老子、庄子放置床头,其他的书很少读。想见兄弟时,就过河回家。游览过北山东皋,著书时自己署名为东皋子。骑牛经过酒店时,有时一留就是几天。
高祖武德初年,因为王绩以前做过官,在门下省待诏。按惯例,每天给官员发酒三升,有人问:“待诏有什么乐趣呢?”王绩回答说“:美酒值得留恋!”侍中陈叔达得知此话,就每天发给他一斗酒,时人称之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因病罢官。后又调吏部待命,此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于酿酒,王绩要求担任太乐丞,吏部以非所长而不许,王绩坚持要求说“:这里有深刻寓意。”吏部终于任命了他。焦革死,其妻不断地给王绩送酒,一年多后,焦革之妻又死。王绩说:“老天不让我尽情享受美酒吗?”弃官而去。从此,太乐丞成为闲职。王绩追述焦革酿酒法为酒经,又采集杜康、仪狄以来善酿酒者的方法为酒谱。李淳风说:“您,真是酒家的忠实史官啊。”王绩居处的东南有巨石,他在上面建杜康祠祭祀,尊杜康为师,以焦革陪享受祭。著作酒乡记作为刘伶酒德颂的续篇。他喝酒可以五斗不醉,有人备酒邀他的,不论其人贵贱都去,写有五斗先生传,刺史崔喜喜欢他,请他相见,他回答说“:怎能坐在那儿召见像严君平那样的高人雅士呢?”最后还是不去。杜之松,是王绩的老友,任刺史,请王绩讲礼,王绩回答说“:我不能到地方官那里行繁琐的礼节,谈无用的糟粕,丢掉醇厚的美酒。”杜子松逢年过节送给酒肉。当初,其兄王凝担任隋朝著作郎,撰写隋书未成而死,王绩接着撰写,也没写成。他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嘱家人节俭治丧,自己撰写墓志铭。
王绩做官,因醉失职,家乡人嘲笑他,他就假托“无心子”的故事来表白自己的志趣,说:“无心子住在越国,越王不知道他是德行高操的人,强迫他做官,他并不显得高兴。越国的法规是‘:有丑行的人不予录用。’不久,无心子就以有丑行而传闻,越王罢黜了他,他也无怨怒之色。退而归于茫茫的山野,经过动城时去见机士,机士摸着大腿说:‘咦!你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怎么会因罪而被免职呢?’无心子不答应。机士说‘:希望得到指教。’无心子说‘:您听说过蜚廉氏的马吗?一匹是红鬃白毛,有龙的骨骼、凤的仪态,奔驰起来像舞蹈,整天被役使而热死;另一匹则是大头翘尾,颈似驼、膝如貉,踢咬尥蹶子,被丢弃在野外,全年都长得肥壮。凤不厌恶在山中栖息,龙不羞于在泥淖中盘曲,君子不能仅为求洁而遭祸患,不以躲避污秽来保持纯洁。’”这就是王绩自处的态度。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县人。精通经义,文辞华美,考进士不中。性情高傲耿直,不愿与世俗共沉浮,往居南阳倚帝山。
天宝初年,被召到京城,请求入籍为道士,于是进嵩山投靠潘师正,研究他的道术。后又到南方游天台山,观东海,和当地名士交游娱乐,所写文章被传诵到京城。玄宗遣使臣召见吴筠于大同殿,谈得很高兴,下旨任命为翰林院待诏,吴筠向玄宗献玄纲三篇。玄宗曾向他问道术,筠答说:“道家学问最精深的,莫过于五千字的老子,其余的只是浪费纸张而已。”玄宗又问神仙冶炼法,吴筠答道“:这是山野之人干的事,是长年累月的修炼去祈求的,不是皇上所应关心的。”吴筠每次向皇上进言,都是讲礼教时务,用精言暗喻劝告皇上,皇上很器重他。一群佛教徒妒忌他得到皇上的赏识,而高力士素来信佛,就都在皇上面前说吴筠的坏话,吴筠也知天下将乱,恳求回嵩山。玄宗下令为他建道馆。安禄山准备起兵叛变,吴筠就回到茅山。后洛阳、长安两京陷落,江淮间盗贼蜂起,因而东行至会稽郡剡县。大历十三年去世,弟子们尊称为宗元先生。
当初,吴筠为高力士厌恶而受排斥,所以在文章中痛斥佛家学说。吴筠的好朋友孔巢父、李白,诗歌水平大致相当。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原先名龟龄。父张游朝,精通庄、列二子著作,做象罔、白马证诸篇来辅助推广他们的学说。其母梦见枫树生于腹上而生下志和。十六岁即登明经榜,以策论上肃宗,特别受到赏识器重,命为翰林待诏,并授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职务,因而赐名为志和。后来因事获罪贬降为南浦县尉,遇赦而回,以父母去世,不再做官,居江湖间,自号为“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也以书名为自己的别号。有一个叫韦诣的人,为他撰写了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有三百六十五卦。
志和之兄鹤龄恐怕他隐逸逃世而不回家,替他在越州东郭内修建居室,用新割的青草盖顶,椽栋都是未经砍削的原木。志和以豹皮为席,棕草为履,钓时不用鱼饵,其意并不在于钓到鱼。县令让他疏浚渠道,他手执畚箕而无抵触表情。
志和曾想用粗布制皮衣,嫂嫂亲自为他纺织缝制,做好后穿上,虽暑热天也不脱。
观察使陈少游访问他,停留了一整天,名其居处为玄真坊。以其门狭窄,为他买地扩大门楣,名为回轩巷。以往门前为流水所阻,无桥,陈少游为他建桥,人称大夫桥。皇上曾赐给他一奴一婢,志和将他们配为夫妇,一名渔童、一名樵青。
陆羽问他“:谁与你相互往来?”志和答说“:天空为房屋,明月为蜡烛,与四海诸公共处一室,未曾稍有别离,哪能谈到什么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拜见,颜真卿看到他的船破旧,要给他换一条,张志和说:“愿以此舟为活动的水上之家,往来于苕溪、較溪之间。”他口才之敏捷就像这类言辞。
志和善画山水,饮酒高兴时,有人击鼓吹笛,他舔笔作画,须臾便成。曾撰写渔歌,宪宗在自己的画像上求其歌词,没能得到。李德裕说张志和是“隐逸而扬名,出仕而无功,既不穷困,又非显达,是严光一类人物”云云。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一个和尚在河边拣来养的。长大后,用易自我占卜,得蹇之“渐”其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
为姓,并依之取名和字。
小时候,老师教他学写横行的文字,他说“:这种不分上下的字,就像既没有兄弟,又没有后代,能效法它吗?”师怒,惩罚他做清扫抹墙的工作,又要他放牛三十头。羽暗中在牛背上用竹枝画字。
一次他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会读,但仍正襟危坐,仿效学童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老师把他留下,罚他割草。当他在记忆文字时,呆呆地像忘了什么,一天都不动弹。主事人狠狠地打他。他叹气说“:时间过去了,怎么就读不会书呢。”
因之而哭泣不止。于是逃走,偷着做戏子,创作了幽默有趣的戏谑作品数千字。
天宝年间,州中人请客,州吏安排羽参加演出队。太守李齐物看见他,觉得他不一般,就教他读书,于是就在火门山住下。羽其貌不扬,口吃却有辩才。听说谁有什么优点,就像是自己的一样高兴;见人有了过失,就去恳切规劝,甚至触犯人家。朋友们在一起欢聚,他心里想到了什么,起身就走,以致人家怀疑他好生气。与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有虎有狼也一定赴约。上元初年,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闭门著书。有时独行野外,一面诵诗一面敲击木板。徘徊不称心,有时又大哭而归。所以人们称他是当今的狂人接舆。后来,皇帝任他为太子文学,调任太常寺太祝。不就职。
贞元末年去世。
羽爱好喝茶,写了茶经三篇,谈茶原、沏法、茶具,极为详备。天下由此更懂饮茶了。当时卖茶的人,把制成陆羽陶像放在烘炉烟囱之间,尊他为茶神。
有个叫常伯熊的人,以羽的论述为基础进一步阐发茶的功效。御史大夫李季卿宣尉江南,到达临淮,得知伯熊善于煮茶,召他,伯熊拿着茶具上前,季卿为之一再举杯表示敬意。季卿到江南,有人推荐陆羽,召他,陆羽穿着乡人的衣服,拿着茶具进来,李季卿没向他行礼,陆羽引以为耻,再著毁茶论。其后,社会上崇尚饮茶成风。当时回纥人入朝,就是驾马买茶。
陆龟蒙字鲁望,是陆元方的第七代孙。父陆宾虞,以擅文任侍御史。龟蒙少年清高豪放,通晓六经要旨,尤其精通春秋。考进士,一试不中,便去投湖州刺史张抟与其交游,张抟历任湖州、苏州刺史,聘陆龟蒙为自己的副手。曾到饶州,三天哪儿也不去拜访,刺史蔡京率官吏登门来见,龟蒙不高兴,拂袖而去。
他居住在松江甫里,写了不少著作,虽深愁身有病痛,囊中无十日积蓄,写作也没稍加停顿。文章写成,便置稿于书箧中,终年不整理,被好事者偷走。得到书籍熟读后再抄录,在书海中勤于勘校,朱笔黄纸不离手,藏书虽少,其精华程度都可传世。借人家书籍,如发现篇目内容有误,一定为之整理勘误。喜欢听别人的学术见解,探讨议论不知疲倦。
他有田数百亩,屋三十间,其田地势低下,雨季积水,便与江水连成一片,常因歉收而食不果腹。身负小筐铁锨,耕耘劳作非常辛苦,有人讥笑他太劳累了,他回答说:“尧舜因辛劳而又黑又瘦,禹手足都磨出了老茧。他们都是圣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敢不勤劳吗?”嗜好饮茶,在顾渚山下开辟了茶园,每年取采集之茶,自己品尝评定茶的等级。张又新作水说七种,第二种是慧山泉,第三种是虎丘井,第六是松江水。人们帮助他得到喜欢饮用的水,虽远距百里也为他弄来。从前,他曾醉酒,两昼夜方醒。以后客人来了,收拾起酒壶酒杯不再饮酒。
他不喜欢与庸俗之辈交往,虽登门拜访也不肯相见。不骑马,爱登上设有船篷垫席的船,携带书籍、茶灶、笔架、钓具在水上往来。当时人称“江湖散人”或者叫“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后来由于以高士闻名而被朝廷召见,他不去。李蔚、卢携很早就是他的好友,等到他们当政时,任命陆龟蒙为左拾遗。诏书刚下,龟蒙便逝世了。光化年间,韦庄表奏陆龟蒙及孟郊等十人,都追赠为右补阙。
陆家住姑苏城,门口有大石,远祖陆绩曾任吴国的郁林太守,罢官回家时没什么行装,船轻不能渡海,用大石压船,人们赞美他的廉洁,称这方巨石为“郁林石”历代后裔都保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