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是《五经正义》就成了当时最标准的教材。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分两种,一种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官学,唐代不许设私学),另一种是在家自学的学生,然后有州郡保举,参加考试,称为“乡贡”。
唐朝上半叶,人们重视国子监的学生,要不是国子监的学生,登科后也被人瞧不起,唐中叶以后,由于国学渐渐荒废,开始重视“乡贡”。
唐代,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学校,中央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国子监设国子祭酒一个,相当于大学校长。国子监的学生毕业后便可参加科举考试,唐代初期的学生郭元振、陈子昂、李华等人都是由国子监的太学生登第的。唐代科举考试分为贡举和制举。
先说贡举。唐代贡举考试,科目繁多,如: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道举(不考儒家经典,考道家经典,这个就比明清开放多了),有童子(十岁以下明经者,“神通”)等等,还有好多,就不写了。
可可木虽然很多,但是为当时士大夫所重视的只有“明经”科和“进士”科。当时有一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进士不好考,明经容易考。
首先说一说考试的内容,明经主要考死记硬背,只要不是傻子,把东西背下来,考场上一答,就通关,比较好考;相对比进士科就有点折磨人多饿意思了,也考死记硬背,称之为“贴经”,就是从儒家经典中跳出来几句话,给你一个空,让你填空。这个虽然好答,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另一部分——时务策五道。
顾名思义。就是写一篇关于当时市政的看法以及处理意见,最能联系实际。也最能考察出考生的水平,但是结果往往令人很不满意。
唐文宗时期宦官掌权,欺压皇帝,有一个叫刘贲的考生,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时务策,攻击当时宦官专权,主考官害怕得罪宦官,没敢录取刘贲。倒是一些风采平平。四平八稳的文章受到主考官的青睐,不能不让人气氛。后来进士科又加考诗赋,这也是唐代诗赋名家特别多的一个原因。
同时进士录取率极低,唐代平均每次不过三、四十人,有的年份,没有进士科考试,或是只有一人中举,状元肯定稳拿,没人跟他争,进士最多的年份是唐高宗咸亨四年79人。
相对于进士录取率百分之一二。明经科的录取率是进士科的十倍——十分之一二,平均每次一百一二十人。进士科考试难度大,门槛高。录取率低,录取人数少,含金量大,所以上到皇帝,中到士人,下到百姓都很推崇。
唐代被推举到长安参加考试的人叫举人,和明清时期乡试中试者的举人是不同的。各州送举人到长安参加考试,称为“解”,解送单上第一名。称为“解头”,这个不是白来的。要经过考试,如后世的解元。
考场称“举场”。考生们互相尊称为“秀才”(和明清不同),州郡解送参加考试的考生叫“乡贡进士”,在考试前考生拜访权要,保荐自己,称为“关节”,考生们互相吹捧叫“还往”(这个很人性),考试前考生在一起吟诗作赋,叫“私试”,同一年及第的称为“同年”,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叫“门生”,进士及第,发榜时第一名叫“状头”,也叫“状元”。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新中进士在杏园举行宴会叫“探花宴”,宴会后,将名字写在慈恩寺大雁塔壁上,称之为“雁塔题名”,也算是一种留名千古的方式,“关试”之后,又在曲江亭子举行宴会,称为“曲江大会”,
也叫“闻喜宴”,因为这次宴会后,新科进士们就要分赴道各地为官,因此也叫“离会”。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做《登科后》诗“春风得以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这种状态和当今考入清华北大有一拼,要是普通高校就另当别论了。
据史料记载,唐代有的年份只有一个进士及第,当然了,他肯定很高兴,状元稳拿,不过,估计什么“探花宴”、什么“慈恩寺题名”、什么“曲江大会”,没有人陪他闹腾了,我想他也会很郁闷,
哪管再有一个也好同伴而行啊?(深表同情,胜利固然好,只是很孤独)顺便再说一下主考官,开始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副司长),后来皇帝嫌官太小,压不住场,改为礼部侍郎(礼部副部长)。
科举不简单当年进士及第和如今的高考有着近似相同的一点,高考之后上大学,不包分配,得自己去找工作,进士及第不一定能当官,还要经过吏部考试,称为“关试”,只有这个考试时合格了才可以做官。
不要以为进士都考上了,“关试”只是走走形式,那可就错了,“关试”不通过,任你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休想当官,为啥,就这么规定的。
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唐代大文豪韩愈同志,进士及第后,三次参加“关试”都没有通过,十年布衣,可见“关试”可不是闹着玩的。“关试”包括四个内容,一曰身,就是看长相,帅不帅,帅的过关,丑的留下,这个是天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整容术
谁也改变不了,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所以本人认为这条内容不合理,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因为本人长的歪瓜裂枣,而是为那些相貌奇特的仁兄们抱不平(估计朱元璋同志前来考试,第一关就得挂,有画像为证)。二曰言,考的是口才如何,说话是否流利,字正不正,腔圆不圆?
这个对方言区的考生可有点不公平,毕竟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把主考官说成人中龙凤,人家也听不懂。拍马屁都白拍,三曰书,这个没有基因的区别。也没有地区的差异,只要你努力。写出一手俊美的楷书,
就能过关,本人认为这个还挺公平,如果你字写的非常漂亮,得到皇帝的青睐,那可要恭喜你了,离飞黄腾达不远了。四曰判,考察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这个是必须考的,要是不过关,打死也当不上官。
好了,经过吏部以上四关的考核,如果你基因好,非方言区,从小勤奋练习书法,能力还过得去(不要太差),那么你就功德圆满,万事大吉。等着吏部给你受一个官吧。但是期望也不要太高,官不大,品级也不高。一般也就是外放到某县给县令当助手,县丞、主薄之类的。
虽然如此,好歹也是国家正式公务员,有了工资保障,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机,光宗耀祖不说(老祖宗脸上再有光,也享受不到啥实惠,实惠还是自己的),以后一辈子告别锄头田地。而且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面对后代子孙也可以骄傲的说。想当年老子在考场上,那是如何的神采飞扬。大笔一挥,一挥而就,一举登科,题名大雁塔,扬名万世,末了,以过来人的口吻训诫子孙,你们可别给老子我丢人。而且进士及第的人,升迁几率大,混个几十年,当不上宰相,混个三、四品退休还是没问题的。
登科的哥们春风得意,也不能忘了那些考前互相吹捧,没有登科的朋友们,借着兴奋劲告诉黯然伤神的哥们“不要气馁,不要难过,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
我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的,明年兄台一定可以高中。”对于这种话,只有少数是真正有眼光的人(这种人不多见,一辈子遇见一个就是幸运,不知道不... -->>
于是《五经正义》就成了当时最标准的教材。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分两种,一种在学校学习的学生(官学,唐代不许设私学),另一种是在家自学的学生,然后有州郡保举,参加考试,称为“乡贡”。
唐朝上半叶,人们重视国子监的学生,要不是国子监的学生,登科后也被人瞧不起,唐中叶以后,由于国学渐渐荒废,开始重视“乡贡”。
唐代,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学校,中央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国子监设国子祭酒一个,相当于大学校长。国子监的学生毕业后便可参加科举考试,唐代初期的学生郭元振、陈子昂、李华等人都是由国子监的太学生登第的。唐代科举考试分为贡举和制举。
先说贡举。唐代贡举考试,科目繁多,如: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道举(不考儒家经典,考道家经典,这个就比明清开放多了),有童子(十岁以下明经者,“神通”)等等,还有好多,就不写了。
可可木虽然很多,但是为当时士大夫所重视的只有“明经”科和“进士”科。当时有一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进士不好考,明经容易考。
首先说一说考试的内容,明经主要考死记硬背,只要不是傻子,把东西背下来,考场上一答,就通关,比较好考;相对比进士科就有点折磨人多饿意思了,也考死记硬背,称之为“贴经”,就是从儒家经典中跳出来几句话,给你一个空,让你填空。这个虽然好答,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另一部分——时务策五道。
顾名思义。就是写一篇关于当时市政的看法以及处理意见,最能联系实际。也最能考察出考生的水平,但是结果往往令人很不满意。
唐文宗时期宦官掌权,欺压皇帝,有一个叫刘贲的考生,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时务策,攻击当时宦官专权,主考官害怕得罪宦官,没敢录取刘贲。倒是一些风采平平。四平八稳的文章受到主考官的青睐,不能不让人气氛。后来进士科又加考诗赋,这也是唐代诗赋名家特别多的一个原因。
同时进士录取率极低,唐代平均每次不过三、四十人,有的年份,没有进士科考试,或是只有一人中举,状元肯定稳拿,没人跟他争,进士最多的年份是唐高宗咸亨四年79人。
相对于进士录取率百分之一二。明经科的录取率是进士科的十倍——十分之一二,平均每次一百一二十人。进士科考试难度大,门槛高。录取率低,录取人数少,含金量大,所以上到皇帝,中到士人,下到百姓都很推崇。
唐代被推举到长安参加考试的人叫举人,和明清时期乡试中试者的举人是不同的。各州送举人到长安参加考试,称为“解”,解送单上第一名。称为“解头”,这个不是白来的。要经过考试,如后世的解元。
考场称“举场”。考生们互相尊称为“秀才”(和明清不同),州郡解送参加考试的考生叫“乡贡进士”,在考试前考生拜访权要,保荐自己,称为“关节”,考生们互相吹捧叫“还往”(这个很人性),考试前考生在一起吟诗作赋,叫“私试”,同一年及第的称为“同年”,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叫“门生”,进士及第,发榜时第一名叫“状头”,也叫“状元”。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新中进士在杏园举行宴会叫“探花宴”,宴会后,将名字写在慈恩寺大雁塔壁上,称之为“雁塔题名”,也算是一种留名千古的方式,“关试”之后,又在曲江亭子举行宴会,称为“曲江大会”,
也叫“闻喜宴”,因为这次宴会后,新科进士们就要分赴道各地为官,因此也叫“离会”。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做《登科后》诗“春风得以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这种状态和当今考入清华北大有一拼,要是普通高校就另当别论了。
据史料记载,唐代有的年份只有一个进士及第,当然了,他肯定很高兴,状元稳拿,不过,估计什么“探花宴”、什么“慈恩寺题名”、什么“曲江大会”,没有人陪他闹腾了,我想他也会很郁闷,
哪管再有一个也好同伴而行啊?(深表同情,胜利固然好,只是很孤独)顺便再说一下主考官,开始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副司长),后来皇帝嫌官太小,压不住场,改为礼部侍郎(礼部副部长)。
科举不简单当年进士及第和如今的高考有着近似相同的一点,高考之后上大学,不包分配,得自己去找工作,进士及第不一定能当官,还要经过吏部考试,称为“关试”,只有这个考试时合格了才可以做官。
不要以为进士都考上了,“关试”只是走走形式,那可就错了,“关试”不通过,任你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休想当官,为啥,就这么规定的。
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唐代大文豪韩愈同志,进士及第后,三次参加“关试”都没有通过,十年布衣,可见“关试”可不是闹着玩的。“关试”包括四个内容,一曰身,就是看长相,帅不帅,帅的过关,丑的留下,这个是天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整容术
谁也改变不了,有句话叫“人不可貌相”,所以本人认为这条内容不合理,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因为本人长的歪瓜裂枣,而是为那些相貌奇特的仁兄们抱不平(估计朱元璋同志前来考试,第一关就得挂,有画像为证)。二曰言,考的是口才如何,说话是否流利,字正不正,腔圆不圆?
这个对方言区的考生可有点不公平,毕竟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把主考官说成人中龙凤,人家也听不懂。拍马屁都白拍,三曰书,这个没有基因的区别。也没有地区的差异,只要你努力。写出一手俊美的楷书,
就能过关,本人认为这个还挺公平,如果你字写的非常漂亮,得到皇帝的青睐,那可要恭喜你了,离飞黄腾达不远了。四曰判,考察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这个是必须考的,要是不过关,打死也当不上官。
好了,经过吏部以上四关的考核,如果你基因好,非方言区,从小勤奋练习书法,能力还过得去(不要太差),那么你就功德圆满,万事大吉。等着吏部给你受一个官吧。但是期望也不要太高,官不大,品级也不高。一般也就是外放到某县给县令当助手,县丞、主薄之类的。
虽然如此,好歹也是国家正式公务员,有了工资保障,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更是人生的重大转机,光宗耀祖不说(老祖宗脸上再有光,也享受不到啥实惠,实惠还是自己的),以后一辈子告别锄头田地。而且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面对后代子孙也可以骄傲的说。想当年老子在考场上,那是如何的神采飞扬。大笔一挥,一挥而就,一举登科,题名大雁塔,扬名万世,末了,以过来人的口吻训诫子孙,你们可别给老子我丢人。而且进士及第的人,升迁几率大,混个几十年,当不上宰相,混个三、四品退休还是没问题的。
登科的哥们春风得意,也不能忘了那些考前互相吹捧,没有登科的朋友们,借着兴奋劲告诉黯然伤神的哥们“不要气馁,不要难过,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
我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的,明年兄台一定可以高中。”对于这种话,只有少数是真正有眼光的人(这种人不多见,一辈子遇见一个就是幸运,不知道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