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月份做了老大,九月便跟广阳王元渊打了一仗。
杀死元洪业后,葛荣考虑到自己刚刚取代老大的位子,底下人肯定不安心,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对我肯定不放心,这个时候军队的战力肯定会下降。还是暂时避开政府军锋芒吧。
念及此,葛荣命令大军北度瀛洲。元渊见叛军北走。也清楚现在葛荣军队内部整合需要时间,那么现在正是痛击敌人的最好时机,于是率军尾随而来。
但葛荣虽然不想打却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他也很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
倒霉的不是元渊是元融,他带领的是政府军左军。元融到了博野白牛逻,葛荣的轻骑突然掩杀过来,官军就这样稀里糊涂败了,元融死于乱军之中。
元渊见左军不利,不敢轻易去碰葛荣的精锐,于是顿兵不前,等待时机。葛荣大胜后自称天子,建国号齐,改元广安。葛荣知道,老大的位子要坐稳还需要弟兄们的支持,利益捆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于是这位大齐天子毫不吝啬地为弟兄们加官进爵,鲜于修礼旧部的大头目们封王,小头目封将,在这次官爵普调中,任褒为尚书仆射,葛苌为乐陵王,宇文洛生做了渔阳王,怀朔镇人潘乐授京兆王、王基为济北王、可朱浑道元为梁王,代人田怙、宇文泰、独孤如愿也做了督将。
葛荣士气正旺,因此,元渊等待时机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可是,纵然葛荣给他时间,朝廷却等不及了,在平叛战争接连失利后,大魏朝太需要一场真正的胜利了。
元渊的对立面又开始活动了,一时元渊要谋反的消息满天飞。侍中元晏秘密上书胡太后告了元渊的黑状,他认为元渊拥兵不前,必有异心,而元渊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望,全赖于谨在旁边参谋。
是胡太后糊涂,居然听信了元晏的话,在尚书省贴出了悬赏告示,能获于谨的人重赏。
消息传到军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为了报答元渊的知遇之恩,于谨再次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他要自投罗网到洛阳亲自向朝廷表白。面对流言蜚语,元渊此时已经变成了自身难保的过江泥菩萨,事到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于谨的口才或许可以闯出一条生路。
元渊答应了,于是于谨飞马驰奔洛阳,在尚书省揭了榜文,上殿见到了胡太后,于谨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向太后做了汇报,太后这才轰然大悟,原来自己受了这帮子人的误导,既然如此,于谨自然无罪释放。元渊率军向定州方向转移。毕竟自己做过定州刺史,在那里还是有群众基础的。
然而,人走茶凉,定州现在说了算的人是杨津。定州刺史杨津听到元渊率军前来的消息后,立即命令紧闭城门。同时提高了防务等级,这个架势,明摆着是不信任元渊。
元渊长叹一声,大军停顿在定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附近。元渊思前想后,觉得要翻盘只有靠自己的这支军队了,因此牢牢抓住军队的控制权才有可能向朝廷的宵小之徒算账。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就是这个昏招把他送上了一条不归路。没有于谨的元渊做事一团糟,他把手下的都督毛谥等六七人叫过来,歃血为盟,相约危难之际互相帮忙。
事与愿违。元渊的这个举动没有救到自己,相反,连毛谥都怀疑元渊这是要造反了,没事你结什么盟?毛谥可不愿意造反,于是秘密跑到定州向杨津告密,杨津让毛谥带人讨伐元渊。作为对大魏朝忠心不二的宗室亲王,元渊自然不想真的跟政府军翻脸,自己人打自己人说不过去。他要回洛阳辩白。
既然不能打就只有逃了,元渊带左右亲兵离开了定州,走到博陵地方。遇到葛荣的巡逻兵,竟然被捉到叛军营中。元渊在北镇人眼里那是亲王中的大英雄,有很高的威望,葛荣军中的大小头领们一片欢腾,有些人再次预谋要立他为主,但是这些行动犯了葛荣的忌讳。一不做二不休,葛荣直接将元渊杀掉断绝了众人的念头。
城阳王元徽诬陷元渊投降了叛军。将元渊家抄家并霸占了元渊的妻子,总算是报了元渊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一箭之仇。广阳王府属吏宋游道大为不平。锲而不舍地代元渊申冤,终于使得元渊壮烈牺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元徽只好放过了元渊一家。元渊败亡后不久,北镇形势更加严峻了,朔州人鲜于阿胡跟恒州城人内外勾结攻陷了恒州。战乱中,贺拔三兄弟失散了,贺拔胜逃到肆州,为刺史尉庆宾收留,暂时寄居在肆州。
贺拔允哥俩到了并州,正好秀容契胡大酋长尔朱荣在招兵买马,两人就此投奔了尔朱荣。
尔朱荣久闻贺拔兄弟的大名,对哥俩非常重视,以贺拔岳为别将,不久又升为都督。
葛荣离开定州后,杜洛周的大军又包围了州城,杨津尽力守城,前后三年,朝廷除了封官进爵玩这些虚的东西外,并无一兵一卒增援,其实也怨不得朝廷,西边讨贼失败,河北葛荣逐渐做大,哪里还有兵将可派?
葛荣派特使前来,以司徒的承诺诱降,遭到杨津的严词拒绝,非但如此,杨津还干掉了葛荣的使者,这事有点绝,但也表明了杨津与城共亡的决心。
万般无奈,杨津想到了柔然的阿那瑰和契胡酋长尔朱荣,也许这两位能帮上忙,于是杨津派长子杨遁和次子杨逸突围搬救兵。
杨遁赶奔柔然王庭,阿那瑰倒也痛快,立即派从祖父吐豆发率精骑一万随杨遁南出,到了广昌,杜洛周叛军守卫在防塞隘口,柔然人擅长野战不习惯攻城,吐豆发不敢继续走了,毕竟风险太大,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亏本的买卖谁会做?
不知道杨逸到没到秀容,反正尔朱荣一路救兵没有任何消息,眼见前景不明,定州守军感觉顶不住了,守了三年朝廷不发一兵一卒,各路援军也渺无音讯。刺史府长史李裔不想继续为混蛋朝廷卖命了,这位出身赵郡李氏的定州二号人物秘密跟叛军接触,然后打开城门指引叛军入城,毫无思想准备的杨津拼死抵抗最终被俘。
杜洛周围城几年,队伍损失惨重,早把杨津恨得牙根疼,现在落在了咱手里,得好好收拾收拾他出一口恶气。
五胡乱华的五胡都是好民族,不搞民族歧视,氐人苻坚重用王猛,白人石勒用张斌,鲜卑干脆融化了自己。五胡消失了,汉文化完整保留,造就隋唐盛世。
感觉那个年代的汉人自尊自强,人格完整,几乎无汉奸。有着让胡儿钦佩的汉家风骨,那个年代胡人完全被汉文明折服,甚至想伪装成汉人,以作胡人为耻。
宋朝开始后汉文明变质了,胡人轻视汉人,保留自己的文化,阉割汉文化,造成汉奸,看客,阿q遍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成了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狗腿子。
我老家就是玉壁大战的发生地,现在老家的这群人,素质低下,满口脏话,辱没关公故里之名。无论如何无法和当年的英雄联系起来。看起来真的和魏晋南北朝的人不是一个民族了。(未完待续)
月份做了老大,九月便跟广阳王元渊打了一仗。
杀死元洪业后,葛荣考虑到自己刚刚取代老大的位子,底下人肯定不安心,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对我肯定不放心,这个时候军队的战力肯定会下降。还是暂时避开政府军锋芒吧。
念及此,葛荣命令大军北度瀛洲。元渊见叛军北走。也清楚现在葛荣军队内部整合需要时间,那么现在正是痛击敌人的最好时机,于是率军尾随而来。
但葛荣虽然不想打却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他也很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
倒霉的不是元渊是元融,他带领的是政府军左军。元融到了博野白牛逻,葛荣的轻骑突然掩杀过来,官军就这样稀里糊涂败了,元融死于乱军之中。
元渊见左军不利,不敢轻易去碰葛荣的精锐,于是顿兵不前,等待时机。葛荣大胜后自称天子,建国号齐,改元广安。葛荣知道,老大的位子要坐稳还需要弟兄们的支持,利益捆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于是这位大齐天子毫不吝啬地为弟兄们加官进爵,鲜于修礼旧部的大头目们封王,小头目封将,在这次官爵普调中,任褒为尚书仆射,葛苌为乐陵王,宇文洛生做了渔阳王,怀朔镇人潘乐授京兆王、王基为济北王、可朱浑道元为梁王,代人田怙、宇文泰、独孤如愿也做了督将。
葛荣士气正旺,因此,元渊等待时机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可是,纵然葛荣给他时间,朝廷却等不及了,在平叛战争接连失利后,大魏朝太需要一场真正的胜利了。
元渊的对立面又开始活动了,一时元渊要谋反的消息满天飞。侍中元晏秘密上书胡太后告了元渊的黑状,他认为元渊拥兵不前,必有异心,而元渊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望,全赖于谨在旁边参谋。
是胡太后糊涂,居然听信了元晏的话,在尚书省贴出了悬赏告示,能获于谨的人重赏。
消息传到军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为了报答元渊的知遇之恩,于谨再次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他要自投罗网到洛阳亲自向朝廷表白。面对流言蜚语,元渊此时已经变成了自身难保的过江泥菩萨,事到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于谨的口才或许可以闯出一条生路。
元渊答应了,于是于谨飞马驰奔洛阳,在尚书省揭了榜文,上殿见到了胡太后,于谨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向太后做了汇报,太后这才轰然大悟,原来自己受了这帮子人的误导,既然如此,于谨自然无罪释放。元渊率军向定州方向转移。毕竟自己做过定州刺史,在那里还是有群众基础的。
然而,人走茶凉,定州现在说了算的人是杨津。定州刺史杨津听到元渊率军前来的消息后,立即命令紧闭城门。同时提高了防务等级,这个架势,明摆着是不信任元渊。
元渊长叹一声,大军停顿在定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附近。元渊思前想后,觉得要翻盘只有靠自己的这支军队了,因此牢牢抓住军队的控制权才有可能向朝廷的宵小之徒算账。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就是这个昏招把他送上了一条不归路。没有于谨的元渊做事一团糟,他把手下的都督毛谥等六七人叫过来,歃血为盟,相约危难之际互相帮忙。
事与愿违。元渊的这个举动没有救到自己,相反,连毛谥都怀疑元渊这是要造反了,没事你结什么盟?毛谥可不愿意造反,于是秘密跑到定州向杨津告密,杨津让毛谥带人讨伐元渊。作为对大魏朝忠心不二的宗室亲王,元渊自然不想真的跟政府军翻脸,自己人打自己人说不过去。他要回洛阳辩白。
既然不能打就只有逃了,元渊带左右亲兵离开了定州,走到博陵地方。遇到葛荣的巡逻兵,竟然被捉到叛军营中。元渊在北镇人眼里那是亲王中的大英雄,有很高的威望,葛荣军中的大小头领们一片欢腾,有些人再次预谋要立他为主,但是这些行动犯了葛荣的忌讳。一不做二不休,葛荣直接将元渊杀掉断绝了众人的念头。
城阳王元徽诬陷元渊投降了叛军。将元渊家抄家并霸占了元渊的妻子,总算是报了元渊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一箭之仇。广阳王府属吏宋游道大为不平。锲而不舍地代元渊申冤,终于使得元渊壮烈牺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元徽只好放过了元渊一家。元渊败亡后不久,北镇形势更加严峻了,朔州人鲜于阿胡跟恒州城人内外勾结攻陷了恒州。战乱中,贺拔三兄弟失散了,贺拔胜逃到肆州,为刺史尉庆宾收留,暂时寄居在肆州。
贺拔允哥俩到了并州,正好秀容契胡大酋长尔朱荣在招兵买马,两人就此投奔了尔朱荣。
尔朱荣久闻贺拔兄弟的大名,对哥俩非常重视,以贺拔岳为别将,不久又升为都督。
葛荣离开定州后,杜洛周的大军又包围了州城,杨津尽力守城,前后三年,朝廷除了封官进爵玩这些虚的东西外,并无一兵一卒增援,其实也怨不得朝廷,西边讨贼失败,河北葛荣逐渐做大,哪里还有兵将可派?
葛荣派特使前来,以司徒的承诺诱降,遭到杨津的严词拒绝,非但如此,杨津还干掉了葛荣的使者,这事有点绝,但也表明了杨津与城共亡的决心。
万般无奈,杨津想到了柔然的阿那瑰和契胡酋长尔朱荣,也许这两位能帮上忙,于是杨津派长子杨遁和次子杨逸突围搬救兵。
杨遁赶奔柔然王庭,阿那瑰倒也痛快,立即派从祖父吐豆发率精骑一万随杨遁南出,到了广昌,杜洛周叛军守卫在防塞隘口,柔然人擅长野战不习惯攻城,吐豆发不敢继续走了,毕竟风险太大,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亏本的买卖谁会做?
不知道杨逸到没到秀容,反正尔朱荣一路救兵没有任何消息,眼见前景不明,定州守军感觉顶不住了,守了三年朝廷不发一兵一卒,各路援军也渺无音讯。刺史府长史李裔不想继续为混蛋朝廷卖命了,这位出身赵郡李氏的定州二号人物秘密跟叛军接触,然后打开城门指引叛军入城,毫无思想准备的杨津拼死抵抗最终被俘。
杜洛周围城几年,队伍损失惨重,早把杨津恨得牙根疼,现在落在了咱手里,得好好收拾收拾他出一口恶气。
五胡乱华的五胡都是好民族,不搞民族歧视,氐人苻坚重用王猛,白人石勒用张斌,鲜卑干脆融化了自己。五胡消失了,汉文化完整保留,造就隋唐盛世。
感觉那个年代的汉人自尊自强,人格完整,几乎无汉奸。有着让胡儿钦佩的汉家风骨,那个年代胡人完全被汉文明折服,甚至想伪装成汉人,以作胡人为耻。
宋朝开始后汉文明变质了,胡人轻视汉人,保留自己的文化,阉割汉文化,造成汉奸,看客,阿q遍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成了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狗腿子。
我老家就是玉壁大战的发生地,现在老家的这群人,素质低下,满口脏话,辱没关公故里之名。无论如何无法和当年的英雄联系起来。看起来真的和魏晋南北朝的人不是一个民族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