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薛蟠之闲话红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短短的半个月,他坐在了龙椅之上,才懂了即便坐拥天下,但也掌控不了一切。只能看着心中人身陷险境,却连一同杀敌都做不到。
帝王,也把握不住世事的无常。说的万岁,也不过下臣的谎言,谁相信谁就输了。而父皇的身体,还能在支撑多久。
“三星齐聚,乱世已开!”一个老道人遥望西北夜空,喃喃说到,他等着这一天终于到了,却又隐隐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没有人知道历史的变动,对于后人来说究竟是喜是忧。
卷三:一蓑烟雨任平生
75第七十五章
郇旪回到京城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西北大捷的喜讯传了回来。这日大朝中,诸位大臣的脸上终于有了隐隐的喜色。想到大半个月前他们突然经历了江南的科举舞弊案件而引发的府衙门前静坐示威事件,太上皇强势地宣布退位传位于郇昰立即登机为帝的改朝换代事件,在新皇登基的第一天宣告了西宁郡王叛变勾结后蒙入侵中原的事件。这样接二连三地轰炸,饶是他们这些一直自谓心志坚定的老臣也吃不消啊。
可不可以放过他们已经不再年轻的小心脏。但是大臣们也都默认了五皇子成为新帝后根本没有捞着好事,皇上登基就遇到了大战不就是时局将乱的预兆吗?老臣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帐,他们知道太上皇建立了大庆朝,它看上去的繁花似锦,其实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作为开国之君的太上皇,封的那些异姓王也好,还有那些爵位也好,都会成为郇氏王朝之后的绊脚石。
纵观中华之史,地方集权与中央王权的争斗,从西汉的七王之乱到唐代的安史之乱,就没有真的停歇过。西宁郡王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拥兵叛国的王侯,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有朝一日,王室只是成为了一个象征。
但对于当下来说,叛军的失利让大臣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之前,都已经听说叛军有百万之众,里面有许多的蒙古英勇之士。前朝与蒙金的战争才过了百年也不到,而宋末的蒙古汗国虽然没有能够占据中原之地,但是它对于东亚与西亚的冲击在史册中赫然在立。
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从甘肃到川北这到防线也许是守不住了,不得不退至陕西,说不定在山西进行战役的相持阶段,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这次的战胜在大臣们看来是意外之喜,不只是他们,就连太上皇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皇上,天佑大庆,此战得以战胜,正是喻示着皇上龙泽天下,才能以少胜多啊。”
这位就差没有赤果果地说,皇上您看您一登基,虽然遇到了凶兆的大战,但是还是逢凶化吉,不正说明了您是天命所归之人,太上皇也是好眼光。
“皇上,叛军不过是一盘散沙,虽号称有百万之众,却必然不敌我大庆骁勇善战的将士,此番援军一到青海,收复了西宁的残部,大庆的西边是稳定了下来。”
郇昰让这些大臣们对于这次叛乱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些老臣们前段时间还在隐隐担忧着大庆不会就这样被破城了吧,万一要是山西也没有能够守住怎么办,可是捷报一传来,朝中就马上调转了风向,好像明日就可以将那些蒙古诸部收入囊中,疆地也能归入了大庆的版图之内。
在太上皇执政的后期,他倾向把有能力的大臣派到了地方上,那些人也都是他的心腹或者是为了继任者铺路的人,而京官却是稍逊一筹。这也是因为对于京城之地,太上皇已经把握在了手中,六部虽然要有识之士,但是地方上更需要强势的官员,才能压制住一些蠢蠢欲动的人。
郇昰接手了这个摊子之后,对于每日在朝会中看到的这些人,分成了三类。一类人话不多,做事勤快高效,是典型的实干派;一类人就喜好清谈,没事就上个折子,说些不管轻重的话,但是也不能小视了他们的力量,御史与言官尤多;当然还剩下了一群并不支持自己的人,他们的背后多半是站着另外一个皇子,或者一个与中央集权相对立的势力。
这不准备摘桃子的人就要来了,川北大捷可谓是绝地反击,没有赢的时候,有人会担心要是打到了京城会不会小命难保。但是一旦获胜了,他们又开始计算起了心中的小算盘。
“皇上,此次川北大战,粱盛虽有守城战胜之功,但是川北如今十室九空,此次伤亡惨重,驻西大军实乃险胜。他们还用了火雷这般的大凶之物,实在是有伤天合。粱盛虽然有功,但其不顾川北百姓性命,擅自应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入战场,如此作为,当记一过。还请皇上明断。”
“微臣附议,粱盛致我大庆百姓的性命不顾,强制征召他们入伍。百姓为了放抗他的暴行,逃入陕西才的以活命,此番作为虽是为了驱逐叛军,但是也有违国法,还请皇上明断。”
随后还有几人相继附议,在朝的都不是傻子,那明显是不希望粱盛可以因战受赏,这一站的功劳太大了,而大庆已经二三十年没有了战事,他们不希望武将做大。同时,对于火器一事,讲究有违天道的文官们,确实有极力反对的。
龙椅上郇昰的表情谁也看不出来,底下的大臣们心中也是没有底,皇上从前就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也不是那种冷淡的样子,但是就是看不出来他的喜怒哀乐来。或者确切地说,皇上似乎对于什么都没有满意过,对谁都是冷冷的。
还有大臣记得皇上面对太上皇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表情。他们又怎么可能通过读脸这个技术知道皇上的倾向倒是什么。太上皇呦,您怎么选了这么一位。
郇昰的眼神冷冷地扫过了刚才说话的几位,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天赋,就是特别能记住发生的事情,从小时候在花丛中偷听到了父皇与宸贵妃的话就能看出来,他的记性有多好。
这几个人,他会好好地记住的。大庆差点就要失去西边的防线,现在来说这有违天合,要谈什么天合,不如把那些叛军全部格杀的好,罪在他一人,但是日后不就是都合了吗。
或者可以把叛军抓住之后,让这些人一刀一刀地杀了,这样成全了他们为大义牺牲了自我的仁和之道的精神,简直不能更好了,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想法。
... -->>
这短短的半个月,他坐在了龙椅之上,才懂了即便坐拥天下,但也掌控不了一切。只能看着心中人身陷险境,却连一同杀敌都做不到。
帝王,也把握不住世事的无常。说的万岁,也不过下臣的谎言,谁相信谁就输了。而父皇的身体,还能在支撑多久。
“三星齐聚,乱世已开!”一个老道人遥望西北夜空,喃喃说到,他等着这一天终于到了,却又隐隐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没有人知道历史的变动,对于后人来说究竟是喜是忧。
卷三:一蓑烟雨任平生
75第七十五章
郇旪回到京城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西北大捷的喜讯传了回来。这日大朝中,诸位大臣的脸上终于有了隐隐的喜色。想到大半个月前他们突然经历了江南的科举舞弊案件而引发的府衙门前静坐示威事件,太上皇强势地宣布退位传位于郇昰立即登机为帝的改朝换代事件,在新皇登基的第一天宣告了西宁郡王叛变勾结后蒙入侵中原的事件。这样接二连三地轰炸,饶是他们这些一直自谓心志坚定的老臣也吃不消啊。
可不可以放过他们已经不再年轻的小心脏。但是大臣们也都默认了五皇子成为新帝后根本没有捞着好事,皇上登基就遇到了大战不就是时局将乱的预兆吗?老臣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帐,他们知道太上皇建立了大庆朝,它看上去的繁花似锦,其实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作为开国之君的太上皇,封的那些异姓王也好,还有那些爵位也好,都会成为郇氏王朝之后的绊脚石。
纵观中华之史,地方集权与中央王权的争斗,从西汉的七王之乱到唐代的安史之乱,就没有真的停歇过。西宁郡王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拥兵叛国的王侯,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除非有朝一日,王室只是成为了一个象征。
但对于当下来说,叛军的失利让大臣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之前,都已经听说叛军有百万之众,里面有许多的蒙古英勇之士。前朝与蒙金的战争才过了百年也不到,而宋末的蒙古汗国虽然没有能够占据中原之地,但是它对于东亚与西亚的冲击在史册中赫然在立。
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从甘肃到川北这到防线也许是守不住了,不得不退至陕西,说不定在山西进行战役的相持阶段,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这次的战胜在大臣们看来是意外之喜,不只是他们,就连太上皇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皇上,天佑大庆,此战得以战胜,正是喻示着皇上龙泽天下,才能以少胜多啊。”
这位就差没有赤果果地说,皇上您看您一登基,虽然遇到了凶兆的大战,但是还是逢凶化吉,不正说明了您是天命所归之人,太上皇也是好眼光。
“皇上,叛军不过是一盘散沙,虽号称有百万之众,却必然不敌我大庆骁勇善战的将士,此番援军一到青海,收复了西宁的残部,大庆的西边是稳定了下来。”
郇昰让这些大臣们对于这次叛乱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些老臣们前段时间还在隐隐担忧着大庆不会就这样被破城了吧,万一要是山西也没有能够守住怎么办,可是捷报一传来,朝中就马上调转了风向,好像明日就可以将那些蒙古诸部收入囊中,疆地也能归入了大庆的版图之内。
在太上皇执政的后期,他倾向把有能力的大臣派到了地方上,那些人也都是他的心腹或者是为了继任者铺路的人,而京官却是稍逊一筹。这也是因为对于京城之地,太上皇已经把握在了手中,六部虽然要有识之士,但是地方上更需要强势的官员,才能压制住一些蠢蠢欲动的人。
郇昰接手了这个摊子之后,对于每日在朝会中看到的这些人,分成了三类。一类人话不多,做事勤快高效,是典型的实干派;一类人就喜好清谈,没事就上个折子,说些不管轻重的话,但是也不能小视了他们的力量,御史与言官尤多;当然还剩下了一群并不支持自己的人,他们的背后多半是站着另外一个皇子,或者一个与中央集权相对立的势力。
这不准备摘桃子的人就要来了,川北大捷可谓是绝地反击,没有赢的时候,有人会担心要是打到了京城会不会小命难保。但是一旦获胜了,他们又开始计算起了心中的小算盘。
“皇上,此次川北大战,粱盛虽有守城战胜之功,但是川北如今十室九空,此次伤亡惨重,驻西大军实乃险胜。他们还用了火雷这般的大凶之物,实在是有伤天合。粱盛虽然有功,但其不顾川北百姓性命,擅自应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入战场,如此作为,当记一过。还请皇上明断。”
“微臣附议,粱盛致我大庆百姓的性命不顾,强制征召他们入伍。百姓为了放抗他的暴行,逃入陕西才的以活命,此番作为虽是为了驱逐叛军,但是也有违国法,还请皇上明断。”
随后还有几人相继附议,在朝的都不是傻子,那明显是不希望粱盛可以因战受赏,这一站的功劳太大了,而大庆已经二三十年没有了战事,他们不希望武将做大。同时,对于火器一事,讲究有违天道的文官们,确实有极力反对的。
龙椅上郇昰的表情谁也看不出来,底下的大臣们心中也是没有底,皇上从前就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也不是那种冷淡的样子,但是就是看不出来他的喜怒哀乐来。或者确切地说,皇上似乎对于什么都没有满意过,对谁都是冷冷的。
还有大臣记得皇上面对太上皇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表情。他们又怎么可能通过读脸这个技术知道皇上的倾向倒是什么。太上皇呦,您怎么选了这么一位。
郇昰的眼神冷冷地扫过了刚才说话的几位,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天赋,就是特别能记住发生的事情,从小时候在花丛中偷听到了父皇与宸贵妃的话就能看出来,他的记性有多好。
这几个人,他会好好地记住的。大庆差点就要失去西边的防线,现在来说这有违天合,要谈什么天合,不如把那些叛军全部格杀的好,罪在他一人,但是日后不就是都合了吗。
或者可以把叛军抓住之后,让这些人一刀一刀地杀了,这样成全了他们为大义牺牲了自我的仁和之道的精神,简直不能更好了,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想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