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qlh04.com,白杨清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何也改变不了她在德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她用买冰箱的钱买了一件华丽的晚礼服,她无法适应小木屋的生活,无法认同非洲文化。一开始她把欧当家仆看待,在她眼里,只有德国文明才是最先进的文明,她还要欧学德语才能跟她说话。她告戒女儿不要去土著黑人的帐篷玩,认为那里是“肮脏”和“野蛮”的代名词。而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潜移默化了她,她种土豆,跟欧相处融洽,并主动学习土著语言,慢慢地认可了当地土著黑人的生活方式,喜欢上了这片淳朴的土地和热情的人们。甚至战争结束了,她却不愿意跟随丈夫回去。
可以这么说,德国时期的杰蒂是一个完全中产阶级式的女人,她没有自己热爱的工作,只是一心跟随着丈夫,以丈夫为天,以家庭为地,唯一的娱乐就是家庭宴会,很明显,德国时期的杰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德国文明造就了她,同时也束缚了她。离开德国到达陌生的非洲,一切都不同了,没有了德国文明,让她异常难以适应,一开始她不住抱怨着,借用她丈夫的话就是:“她太不成熟了。”同时,没有了德国文明的束缚,让她渐渐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家庭贡献着一份力量。杰蒂与一英军士兵发生关系从而为丈夫谋得了一个管理农场的职位。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作出的决定,显然她很珍惜这个决定。以至战争爆发,丈夫决定参加英国军队,希望她也跟随时,她断然拒绝了丈夫的安排,坚持自己留下来。对于杰蒂而言,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她由无条件服从丈夫的决定,到此刻反对丈夫的安排,杰蒂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她真正成长了。在后来的管理农场的过程中,杰蒂独立负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她自主,她努力生活着,直到战争结束,丈夫归来。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农场生活,在这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精神是满足的,相较于影片一开始所呈现的中产阶级苍白的生活方式,这里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显然更吸引她。
有人认为这是杰蒂理想的精神家园从原来的德国转到了非洲肯尼亚,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首先杰蒂作为一个女性,在生活的磨练中,由一个中产阶级女性转变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由生活中的被动者转变为一个生活的主导者,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渐渐学会融入生活,面对生活,而不是抱怨;其次,她本身所受的德国文化本身是一种男权文化,沃尔特时刻惦记着父亲的嘱咐,有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想着要有所作为,但是她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却来源于农场,而不是德国,所以更深刻的印象反而是肯尼亚,但是这并不代表理想的精神家园的转移,她学习土著语言,但仍然不使用土语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最后,她愿意让步了,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女儿。这样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也许跟导演本身是女性有莫大的关系。无论如何,杰蒂是影片中最大的看点是无可厚非的。
同样在生活的磨难下,渐渐成长的是女儿里加娜,小女孩的心理历程和父母亲相比似乎少了复杂的挣扎过程,小女孩刚到非洲时,带着好奇和天真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她很快就接受了异域文化,跟当地的小孩打成一片,与欧成了忘年交。后来她去英国人的学校接受教育,也能很快融入其中。一次跟妈妈发生冲突之后,母亲在土著黑人的帐篷里找到了她,她说道:“我经常来这里。”3战争结束后,是留在肯尼亚还是回到德国的思想挣扎中,她没有表现的如父母亲那样激烈,对她而言,哪里都能很好的适合环境,她唯一舍不得的是必须要和欧分开。对于各种文化的接受,她是最宽容的。而且由于年龄和历练的关系,对“家”的追求没有父母亲那么强烈。
三种不同的文化向往,三种不同的生活追求,在回不回德国这个问题上,矛盾终于激化了。“因为眼睛走远了,脚步也会随之走远”不同想法的一家三口重新走在一起,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慢慢磨合,对“家”的追求似乎不那么一致了。这时导演制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蝗虫灾害,从而缓解了一家人的矛盾,并让他们达成协议——一起回德国,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对于“何处为家”这个问题,影片并没有作出正面回答,但是在琐碎的生活片段中,我们各自理解着自己的理解。
他们到了德国就肯定能回到了自己所认定的“家”了么?有评论家这样认为,沃尔特一家是犹太人,这使他们在战争期间被迫流浪在外。在英属殖民地的肯尼亚,他们是外来者,作为白人,作为德国人,作为犹太人,这样的身份非常尴尬。4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对非洲土著居民而言,他们是白人农场主;作为德国人,英国与德国开战,他们遭到了英国殖民者的逮捕,最后沃尔特加入英军与德国作战,心里的矛盾可想而知;作为犹太人,他们在英国殖民者社会中是二等公民。里加娜在父母将她送到学校之前从未尝过种族歧视的滋味,而在学校却听到校长说:“我们为主祈祷时犹太人要站在教室外。”这样的多重身份使得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显得格格不入,从而让人感慨“何处为家”直到影片结束,这样的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
影片以宏大的场景,精美的镜头取胜,堪称是近年来德国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女导演林克聪明地避开了对战争场面的描述,而在寻求人的生存价值的过程中,向我们呈现了风景秀丽的非洲大陆,蛊惑人心的异域文化,淳朴的土著居民和富有特色的祭祀仪式。可以说,这简直是一部非洲旅游的宣传片。当然这些只是附带的内容,而最重要的是影片的人文主义关怀主题,以及“家”的寓意的探讨。
注释:
1网上信息
23文本影片无处为家
4刘桂茹,肉体与灵魂的挣扎:家在哪里?——评影片,见电影评论,1995年第8期
何也改变不了她在德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她用买冰箱的钱买了一件华丽的晚礼服,她无法适应小木屋的生活,无法认同非洲文化。一开始她把欧当家仆看待,在她眼里,只有德国文明才是最先进的文明,她还要欧学德语才能跟她说话。她告戒女儿不要去土著黑人的帐篷玩,认为那里是“肮脏”和“野蛮”的代名词。而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潜移默化了她,她种土豆,跟欧相处融洽,并主动学习土著语言,慢慢地认可了当地土著黑人的生活方式,喜欢上了这片淳朴的土地和热情的人们。甚至战争结束了,她却不愿意跟随丈夫回去。
可以这么说,德国时期的杰蒂是一个完全中产阶级式的女人,她没有自己热爱的工作,只是一心跟随着丈夫,以丈夫为天,以家庭为地,唯一的娱乐就是家庭宴会,很明显,德国时期的杰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德国文明造就了她,同时也束缚了她。离开德国到达陌生的非洲,一切都不同了,没有了德国文明,让她异常难以适应,一开始她不住抱怨着,借用她丈夫的话就是:“她太不成熟了。”同时,没有了德国文明的束缚,让她渐渐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家庭贡献着一份力量。杰蒂与一英军士兵发生关系从而为丈夫谋得了一个管理农场的职位。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作出的决定,显然她很珍惜这个决定。以至战争爆发,丈夫决定参加英国军队,希望她也跟随时,她断然拒绝了丈夫的安排,坚持自己留下来。对于杰蒂而言,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她由无条件服从丈夫的决定,到此刻反对丈夫的安排,杰蒂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她真正成长了。在后来的管理农场的过程中,杰蒂独立负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她自主,她努力生活着,直到战争结束,丈夫归来。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农场生活,在这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精神是满足的,相较于影片一开始所呈现的中产阶级苍白的生活方式,这里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显然更吸引她。
有人认为这是杰蒂理想的精神家园从原来的德国转到了非洲肯尼亚,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首先杰蒂作为一个女性,在生活的磨练中,由一个中产阶级女性转变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由生活中的被动者转变为一个生活的主导者,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渐渐学会融入生活,面对生活,而不是抱怨;其次,她本身所受的德国文化本身是一种男权文化,沃尔特时刻惦记着父亲的嘱咐,有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想着要有所作为,但是她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却来源于农场,而不是德国,所以更深刻的印象反而是肯尼亚,但是这并不代表理想的精神家园的转移,她学习土著语言,但仍然不使用土语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最后,她愿意让步了,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女儿。这样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也许跟导演本身是女性有莫大的关系。无论如何,杰蒂是影片中最大的看点是无可厚非的。
同样在生活的磨难下,渐渐成长的是女儿里加娜,小女孩的心理历程和父母亲相比似乎少了复杂的挣扎过程,小女孩刚到非洲时,带着好奇和天真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她很快就接受了异域文化,跟当地的小孩打成一片,与欧成了忘年交。后来她去英国人的学校接受教育,也能很快融入其中。一次跟妈妈发生冲突之后,母亲在土著黑人的帐篷里找到了她,她说道:“我经常来这里。”3战争结束后,是留在肯尼亚还是回到德国的思想挣扎中,她没有表现的如父母亲那样激烈,对她而言,哪里都能很好的适合环境,她唯一舍不得的是必须要和欧分开。对于各种文化的接受,她是最宽容的。而且由于年龄和历练的关系,对“家”的追求没有父母亲那么强烈。
三种不同的文化向往,三种不同的生活追求,在回不回德国这个问题上,矛盾终于激化了。“因为眼睛走远了,脚步也会随之走远”不同想法的一家三口重新走在一起,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慢慢磨合,对“家”的追求似乎不那么一致了。这时导演制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蝗虫灾害,从而缓解了一家人的矛盾,并让他们达成协议——一起回德国,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对于“何处为家”这个问题,影片并没有作出正面回答,但是在琐碎的生活片段中,我们各自理解着自己的理解。
他们到了德国就肯定能回到了自己所认定的“家”了么?有评论家这样认为,沃尔特一家是犹太人,这使他们在战争期间被迫流浪在外。在英属殖民地的肯尼亚,他们是外来者,作为白人,作为德国人,作为犹太人,这样的身份非常尴尬。4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对非洲土著居民而言,他们是白人农场主;作为德国人,英国与德国开战,他们遭到了英国殖民者的逮捕,最后沃尔特加入英军与德国作战,心里的矛盾可想而知;作为犹太人,他们在英国殖民者社会中是二等公民。里加娜在父母将她送到学校之前从未尝过种族歧视的滋味,而在学校却听到校长说:“我们为主祈祷时犹太人要站在教室外。”这样的多重身份使得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显得格格不入,从而让人感慨“何处为家”直到影片结束,这样的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
影片以宏大的场景,精美的镜头取胜,堪称是近年来德国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女导演林克聪明地避开了对战争场面的描述,而在寻求人的生存价值的过程中,向我们呈现了风景秀丽的非洲大陆,蛊惑人心的异域文化,淳朴的土著居民和富有特色的祭祀仪式。可以说,这简直是一部非洲旅游的宣传片。当然这些只是附带的内容,而最重要的是影片的人文主义关怀主题,以及“家”的寓意的探讨。
注释:
1网上信息
23文本影片无处为家
4刘桂茹,肉体与灵魂的挣扎:家在哪里?——评影片,见电影评论,199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