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灵异思维
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超级程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同事告诉吴为,单位有位四十几岁的小兄弟,体检查出糖尿病,心事重,压力大,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都渐渐瘦下来了,问他能不能找那个人唠唠。
吴为便借机同那个小兄弟谈到,我有次去仙鹤湖参加会议,早晨在湖边漫步,看着湖水永不停息地拍击岸边的沙草树木,想到人死不过是回归于永恒。没料到那位小兄弟听了这话突然站起来,很干脆地道,回归大自然,以后该吃吃该喝喝。
喝酒也有爽快过头的,达侠一喝酒就吵架干仗。
吴为问道,你怎么一喝酒就想不愉快的事?吃饭喝酒本来是愉快的事情,大家乐乐呵呵坐在一起,干吗把自己和大家弄得不愉快?
他也有些不还意思地说,的确,我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一喝酒就想起不愉快的事,那天喝完酒与朋友去洗浴中心,在浴室里光着屁股与里面的服务员从二楼打到一楼,110都来了。朋友出面才把事平了。
这时吴宋考上大学圆了吴为和宋柔的大学梦,吴为看到孩子入学通知书兴奋得睡不着觉,反复背诵通知书的那几行字。等到学子宴上,吴为说了一番话,他讲道,孩子考上大学把我和宋柔推上人生第二幸福高峰期,全场掌声雷动。
第二天宋柔上班回来说,那句话说的好,在我们单位已经传为佳话。
有人戏问他,幸福第一高峰期是什么?吴为想也没想说道,当然是娶妻生子了。
又有人笑道,有人把40岁男人当做人生第二幸福高峰期,升官发财死老婆。
吴为在席间谈起人生也有周期律,有规则重复出现的现象,可以帮助人在确立人生应对态度和策略选择方面,增加一些从容和坦然。有位女同学听了感慨道,我也想到过这个问题,我是逢6好运。
吴为说。我上网特意查了,有位著名歌唱家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也提到自己的人生周期律,她是逢0有难,1970年因为演话剧补锅遭到批评被指为修正主义苗子;1980年演唱一首歌被指责为黄色歌女,那首歌一度被封杀禁唱,还没有解禁呢,她在上海演出唱完别的歌曲观众不停地鼓掌,她也看出意思来了,主持人经过请示,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向观众们道。欢迎她给大家演唱那首歌。她也巴不得早日解禁啊,结果唱完了观众一个劲儿鼓掌,让她谢不了幕,连续演唱了8次。观众还是不依不饶的样子;1990年她的徒弟把她告上法庭;2000年她任团长的歌舞团解散。吴为又接着道,以后再遇到逢0的年份她是不是会格外小心一些?
吴为虽然经过艰难曲折的思考有所得,感到头脑里还是空虚,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缺少的究竟是什么?缺少的是对人生、工作、命运的健康、健全的态度。反思自己的追求存在重大缺陷,由于过分追求和谐,思想深处太缺少批判性、自我否定性,缺少那种由于内在矛盾、紧张、对峙造成的思想张力,缺少那种内在矛盾产生的思想推动。宽容就是良好品格?他第一次产生自我怀疑。语言自然缺少犀利、尖刻,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甚至有些事情做起来小心翼翼,拘谨,压抑。
他经常给自己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人有时改变命运从改变胃口开始;人死后人的灵魂出窍回归体内已不可能。在寻求新的安所时也存在面临着,但那时还有人世间的自我意识吗?恨己如恨敌,才有清除痼疾的决心和行动,痛恨自己缺乏自警、自制、自救,自我返观,痛恨自我,净化自我,如同排出体内毒物、毒素一样,使不良物才不能回返于自身;隐私不可究,细究则陷入无聊、无趣、无品位、无格调的状态;读西藏生死书,认为生死教化为教化的极致,死亡也不过是教化人生的一次机缘,人生并非只死一次;人生哲学回避死亡话题,宗教却直面死亡,以准备死亡去破解死亡、面对死亡,死亡时的乐感是完全不同于健康状态的乐感,是脱离了肉体感官感觉感知感应的那种乐感,训练心性心灵对那种乐感的感应能力,让死亡快乐由感应升华到自觉的层次;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为自己想法的大胆感到吃惊;中学生为什么会热心好奇关注死亡话题,死亡预测,死亡话题开禁竟然始于幼小的中学生?他自己把宋柔评选为最具魅力的妻子。他还经常思考神奇的宇宙现象,他说经常思考光速和天体的重量会增强思维的能力提高思维的速度。
他开始利用局域网传播自己写的东西,也挺受欢迎,点击率还很高,有些人看到他,说别人的文章我看都不看,上网就看你的文章,不但看还要收藏。
吴为运用物理学时间风暴原理透视社会转型期行为问题,一切变得简单明了,脑海中原来杂乱无章堆积的材料,瞬间象经过处理一样,富有逻辑地整齐码放在一起;这就是思维方式改变带来的显著变化。如果人类能够象预报天气那样预报时间风暴的出现,那么,距离人类有计划地利用时间风暴实现光速旅行,也就为期不远了,光速旅行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问题不在于思想的遗留,而在于去迎合遗留的思想,可悲的是把这种迎合当作文明的体现。
面对阵痛、短痛变成长痛甚至终身之痛,抗争的努力演绎出更深更重的痛苦,痛苦成为制造更大痛苦的根源、加深痛苦的根源,一再重复遭受摧折的痛苦体验,象噩梦一般难以摆脱的痛苦,甚至成为变异的依恋,无知和无情的抗争使悲剧成闹剧,惹人耻笑。象云飞说的人总想失去的东西,他自己也不想地陷入总惦记失去的东西没有得到的东西,你面对着一些总想失去东西的人怎么说服人家不要总想失去的东西,总想过去的痛苦,他也明知痛苦已经成为过去,靠痛苦的倾诉并不能摆脱痛苦,只能加深加重痛苦,人家却偏偏那样想,成为依恋的想,落在那个套子中,明知对自己有害,就是在心智上摆脱不了那个念头。你有什么办法使他摆脱掉那个念头? 人如何想才能使自己心安?带着这些问题,吴为时断时续地想着,思考着。
有同事告诉吴为,单位有位四十几岁的小兄弟,体检查出糖尿病,心事重,压力大,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都渐渐瘦下来了,问他能不能找那个人唠唠。
吴为便借机同那个小兄弟谈到,我有次去仙鹤湖参加会议,早晨在湖边漫步,看着湖水永不停息地拍击岸边的沙草树木,想到人死不过是回归于永恒。没料到那位小兄弟听了这话突然站起来,很干脆地道,回归大自然,以后该吃吃该喝喝。
喝酒也有爽快过头的,达侠一喝酒就吵架干仗。
吴为问道,你怎么一喝酒就想不愉快的事?吃饭喝酒本来是愉快的事情,大家乐乐呵呵坐在一起,干吗把自己和大家弄得不愉快?
他也有些不还意思地说,的确,我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一喝酒就想起不愉快的事,那天喝完酒与朋友去洗浴中心,在浴室里光着屁股与里面的服务员从二楼打到一楼,110都来了。朋友出面才把事平了。
这时吴宋考上大学圆了吴为和宋柔的大学梦,吴为看到孩子入学通知书兴奋得睡不着觉,反复背诵通知书的那几行字。等到学子宴上,吴为说了一番话,他讲道,孩子考上大学把我和宋柔推上人生第二幸福高峰期,全场掌声雷动。
第二天宋柔上班回来说,那句话说的好,在我们单位已经传为佳话。
有人戏问他,幸福第一高峰期是什么?吴为想也没想说道,当然是娶妻生子了。
又有人笑道,有人把40岁男人当做人生第二幸福高峰期,升官发财死老婆。
吴为在席间谈起人生也有周期律,有规则重复出现的现象,可以帮助人在确立人生应对态度和策略选择方面,增加一些从容和坦然。有位女同学听了感慨道,我也想到过这个问题,我是逢6好运。
吴为说。我上网特意查了,有位著名歌唱家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也提到自己的人生周期律,她是逢0有难,1970年因为演话剧补锅遭到批评被指为修正主义苗子;1980年演唱一首歌被指责为黄色歌女,那首歌一度被封杀禁唱,还没有解禁呢,她在上海演出唱完别的歌曲观众不停地鼓掌,她也看出意思来了,主持人经过请示,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向观众们道。欢迎她给大家演唱那首歌。她也巴不得早日解禁啊,结果唱完了观众一个劲儿鼓掌,让她谢不了幕,连续演唱了8次。观众还是不依不饶的样子;1990年她的徒弟把她告上法庭;2000年她任团长的歌舞团解散。吴为又接着道,以后再遇到逢0的年份她是不是会格外小心一些?
吴为虽然经过艰难曲折的思考有所得,感到头脑里还是空虚,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缺少的究竟是什么?缺少的是对人生、工作、命运的健康、健全的态度。反思自己的追求存在重大缺陷,由于过分追求和谐,思想深处太缺少批判性、自我否定性,缺少那种由于内在矛盾、紧张、对峙造成的思想张力,缺少那种内在矛盾产生的思想推动。宽容就是良好品格?他第一次产生自我怀疑。语言自然缺少犀利、尖刻,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甚至有些事情做起来小心翼翼,拘谨,压抑。
他经常给自己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人有时改变命运从改变胃口开始;人死后人的灵魂出窍回归体内已不可能。在寻求新的安所时也存在面临着,但那时还有人世间的自我意识吗?恨己如恨敌,才有清除痼疾的决心和行动,痛恨自己缺乏自警、自制、自救,自我返观,痛恨自我,净化自我,如同排出体内毒物、毒素一样,使不良物才不能回返于自身;隐私不可究,细究则陷入无聊、无趣、无品位、无格调的状态;读西藏生死书,认为生死教化为教化的极致,死亡也不过是教化人生的一次机缘,人生并非只死一次;人生哲学回避死亡话题,宗教却直面死亡,以准备死亡去破解死亡、面对死亡,死亡时的乐感是完全不同于健康状态的乐感,是脱离了肉体感官感觉感知感应的那种乐感,训练心性心灵对那种乐感的感应能力,让死亡快乐由感应升华到自觉的层次;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为自己想法的大胆感到吃惊;中学生为什么会热心好奇关注死亡话题,死亡预测,死亡话题开禁竟然始于幼小的中学生?他自己把宋柔评选为最具魅力的妻子。他还经常思考神奇的宇宙现象,他说经常思考光速和天体的重量会增强思维的能力提高思维的速度。
他开始利用局域网传播自己写的东西,也挺受欢迎,点击率还很高,有些人看到他,说别人的文章我看都不看,上网就看你的文章,不但看还要收藏。
吴为运用物理学时间风暴原理透视社会转型期行为问题,一切变得简单明了,脑海中原来杂乱无章堆积的材料,瞬间象经过处理一样,富有逻辑地整齐码放在一起;这就是思维方式改变带来的显著变化。如果人类能够象预报天气那样预报时间风暴的出现,那么,距离人类有计划地利用时间风暴实现光速旅行,也就为期不远了,光速旅行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问题不在于思想的遗留,而在于去迎合遗留的思想,可悲的是把这种迎合当作文明的体现。
面对阵痛、短痛变成长痛甚至终身之痛,抗争的努力演绎出更深更重的痛苦,痛苦成为制造更大痛苦的根源、加深痛苦的根源,一再重复遭受摧折的痛苦体验,象噩梦一般难以摆脱的痛苦,甚至成为变异的依恋,无知和无情的抗争使悲剧成闹剧,惹人耻笑。象云飞说的人总想失去的东西,他自己也不想地陷入总惦记失去的东西没有得到的东西,你面对着一些总想失去东西的人怎么说服人家不要总想失去的东西,总想过去的痛苦,他也明知痛苦已经成为过去,靠痛苦的倾诉并不能摆脱痛苦,只能加深加重痛苦,人家却偏偏那样想,成为依恋的想,落在那个套子中,明知对自己有害,就是在心智上摆脱不了那个念头。你有什么办法使他摆脱掉那个念头? 人如何想才能使自己心安?带着这些问题,吴为时断时续地想着,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