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陈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须生蛋和过年不得不斩杀的鸡,母亲把别的鸡鸭彻底卖了。然后供销社布柜前,就多了一个头发凌乱的中年妇女,她在那里怯生生地来回走动,手里捏着一沓布票和钞票,眼神在色彩斑斓的布料面前游来荡去。她要替家里的孩子每人扯一身新衣呢。大人过年可以不添新衣,但孩子的新衣,是断然少不了的。
布料是用木条一板板扁扁地卷好了的,直直地插在布架上,好像书店里的书总是直直的插在书架上一样。我母亲那时做梦也想不到,她后来家里也添了织机,织出的布料竟还比之好百倍。当然,我更没有想到,后来我书房里插满的书竟比当时布店的布更豪华铺张。但那时母亲对料作的选择有发言权而无主动权,依赖于鸡鸭的丰功伟绩,从她嘴里吐出来的便只能是“卡其”或“劳动”两个词。卡其布是给我们的,因为我们一直在持之以恒地卡紧这个日见窘迫的家庭,劳动布是给自己的,因为身为父母的他们更须再接再厉地通过劳动这唯一的方式,来维持这越来越紧的日子。
过日子就像拔河,苦是苦,也终究能拧出丝丝笑容。比如此刻,站在布柜前的我母亲,已经从生活的艰难中转过身来,向眼前的布料投以一个释然的微笑。母亲从踏进布店的那一刻起,就一定闻到了这股由布料散发出来的好闻的气息。母亲说明所要扯的布料及尺寸,营业员于是一一开票,开好的发票夹在铁夹上,通过一根长长的铁丝,嗖地一声就飞到了帐台,然后母亲又跌三撞四地奔到那里付帐。付毕帐,那张加盖了收迄印的发票又嗖地一声飞回到布柜。母亲终于看到,一卷布料已放在柜面上,营业员正扯着布的一头,拨着整卷布在骨落骨落滚动,布散开了足够的宽度。然后取一根尺子,任它沿着布的一边,像跟头一样翻过去。再然后,一把锋利的剪刀对准了某个记号,从布料的那头直奔布料的这头,嘶地一声,一块布料就扯成了。于是对折,再对折,又对折,折成四四方方,包一张发黄的纸,搏一根细细的绳,一块块从柜上取下,装进了母亲的篮子。
布料进了家,母亲大抵要将它们抖开来,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作一番模拟和比划,想象我们穿着这块布做成的新衣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此刻总是欢声笑语,因为新年唯一的证明,唯一可以炫耀的,总算有了着落。母亲买给我的,虽然是卡其布,但到底还是草绿色的,这就圆了我做假军装的美梦,而家里他们穿的颜色,一点也提不起我兴趣。从那天起,我就一个劲地在睡梦里盘算新衣服的模样,在布料还是布料、衣服还没做成的短暂日子里,品尝漫长的等待和等待的漫长。
裁缝师傅(我们叫“洋车师傅”)终于被请进了门。裁缝师傅在年边总是吃香的喝辣的,像她的缝纫机那样,被抬举得了不得,以至于村里孩子统一叫她们为外婆或姨娘,因为她们的手艺,因为过年的新衣要赶在年前做成,她们就一户户地做过去。裁缝师傅一日三餐由东家伺候,那么东家饭桌上的菜,自然就添了碗头,而且连油水也相对充沛了。虽然多几个菜,断然改变不了新衣服的样式,但到底也能冒充东家的客气,最终目的是让裁缝师傅的手脚更加利索。这笔帐大人早就算过了,像我父母这样的,自然也不会不算。
裁缝师傅进了家门,家里就传来了“嗒,嗒——嗒嗒嗒嗒”的美妙声音。这是年发出的声音。那些天里,我唯一可做的,就是痴痴地坐于门槛,或是依于门框,把目光堆积在那一串串平直的针脚上,我依稀看到一个崭新的年正活蹦乱跳地朝我走来。
是啊,新衣服做好了,新年真的就快到了。
须生蛋和过年不得不斩杀的鸡,母亲把别的鸡鸭彻底卖了。然后供销社布柜前,就多了一个头发凌乱的中年妇女,她在那里怯生生地来回走动,手里捏着一沓布票和钞票,眼神在色彩斑斓的布料面前游来荡去。她要替家里的孩子每人扯一身新衣呢。大人过年可以不添新衣,但孩子的新衣,是断然少不了的。
布料是用木条一板板扁扁地卷好了的,直直地插在布架上,好像书店里的书总是直直的插在书架上一样。我母亲那时做梦也想不到,她后来家里也添了织机,织出的布料竟还比之好百倍。当然,我更没有想到,后来我书房里插满的书竟比当时布店的布更豪华铺张。但那时母亲对料作的选择有发言权而无主动权,依赖于鸡鸭的丰功伟绩,从她嘴里吐出来的便只能是“卡其”或“劳动”两个词。卡其布是给我们的,因为我们一直在持之以恒地卡紧这个日见窘迫的家庭,劳动布是给自己的,因为身为父母的他们更须再接再厉地通过劳动这唯一的方式,来维持这越来越紧的日子。
过日子就像拔河,苦是苦,也终究能拧出丝丝笑容。比如此刻,站在布柜前的我母亲,已经从生活的艰难中转过身来,向眼前的布料投以一个释然的微笑。母亲从踏进布店的那一刻起,就一定闻到了这股由布料散发出来的好闻的气息。母亲说明所要扯的布料及尺寸,营业员于是一一开票,开好的发票夹在铁夹上,通过一根长长的铁丝,嗖地一声就飞到了帐台,然后母亲又跌三撞四地奔到那里付帐。付毕帐,那张加盖了收迄印的发票又嗖地一声飞回到布柜。母亲终于看到,一卷布料已放在柜面上,营业员正扯着布的一头,拨着整卷布在骨落骨落滚动,布散开了足够的宽度。然后取一根尺子,任它沿着布的一边,像跟头一样翻过去。再然后,一把锋利的剪刀对准了某个记号,从布料的那头直奔布料的这头,嘶地一声,一块布料就扯成了。于是对折,再对折,又对折,折成四四方方,包一张发黄的纸,搏一根细细的绳,一块块从柜上取下,装进了母亲的篮子。
布料进了家,母亲大抵要将它们抖开来,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作一番模拟和比划,想象我们穿着这块布做成的新衣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此刻总是欢声笑语,因为新年唯一的证明,唯一可以炫耀的,总算有了着落。母亲买给我的,虽然是卡其布,但到底还是草绿色的,这就圆了我做假军装的美梦,而家里他们穿的颜色,一点也提不起我兴趣。从那天起,我就一个劲地在睡梦里盘算新衣服的模样,在布料还是布料、衣服还没做成的短暂日子里,品尝漫长的等待和等待的漫长。
裁缝师傅(我们叫“洋车师傅”)终于被请进了门。裁缝师傅在年边总是吃香的喝辣的,像她的缝纫机那样,被抬举得了不得,以至于村里孩子统一叫她们为外婆或姨娘,因为她们的手艺,因为过年的新衣要赶在年前做成,她们就一户户地做过去。裁缝师傅一日三餐由东家伺候,那么东家饭桌上的菜,自然就添了碗头,而且连油水也相对充沛了。虽然多几个菜,断然改变不了新衣服的样式,但到底也能冒充东家的客气,最终目的是让裁缝师傅的手脚更加利索。这笔帐大人早就算过了,像我父母这样的,自然也不会不算。
裁缝师傅进了家门,家里就传来了“嗒,嗒——嗒嗒嗒嗒”的美妙声音。这是年发出的声音。那些天里,我唯一可做的,就是痴痴地坐于门槛,或是依于门框,把目光堆积在那一串串平直的针脚上,我依稀看到一个崭新的年正活蹦乱跳地朝我走来。
是啊,新衣服做好了,新年真的就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