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了所有士人的反对。
“荀攸罪不至死,何况是如此严酷的刑罚。”
董卓冷笑:“以下犯上,意图行刺帝王,这还不‘罪不至死’?”
质疑者无语,谁都知道荀攸是因为被怀疑预谋刺杀董卓而被抓起来的,跟圣上什么事?
可是董卓说有就是有,他强硬惯了。要证据?没有,拳头要不要?
“此乃‘夷三族’之刑,未夷三族而‘具五刑’,有违天和。”
董卓继续冷笑:这可是谋逆之罪,以你的意思,我是不该网开一面,放过荀攸一家,而该夷他们三族了?
质疑者哑然。
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不讲理。不怕流氓不讲理,就怕他流氓的同时还一堆歪理。
不管人们怎么反对,董卓都能将他们一一反驳回去。
因为董卓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大家习惯了他的强硬与流氓,是以人们虽然觉得董卓这是强词夺理,却只当他是在排除异己,未曾深想。
一部分士人继续向董卓进谏,另外一部分则选择静观其变。未过多久,又有一条消息传来,原以为有三天时间缓冲,寻思着曲线救国的士人坐不住,那些作壁上观的士人亦坐不住了。
但凡参与除董大业的,人人自危。
据闻,荀攸在狱中受了刑罚,伤口发脓,当夜便发起高烧,说起胡话来。董卓的谋士李儒向董卓进言,想要趁此机会撬开荀攸的口,将参与谋逆者一网打尽,并引荐了一名神医,全力吊住荀攸的性命。
当钟繇将消息带给崔颂的时候,已是第一日的下午。
崔颂沉默许久,与钟繇一拜:“还望钟书郎为颂引荐。颂,愿投身于王温侯帐下。”
钟繇与崔颂打了预防针,说了当日王允召集反董义士时发生的事。
当崔颂听到许攸说他坏话这段,不禁疑惑。
许攸?是那个背叛袁绍,帮曹操烧了袁绍的粮草,最后因为每天吹嘘自己功劳、鄙视曹操而被杀的许攸吗?
原来的“崔颂”何时得罪了这人?
钟繇又道,王允不是偏听偏信之人,自己会帮崔颂在王允面前正名,让他不用担心。
带崔颂去见王允之前,钟繇犹疑道:“小友与大鸿胪卿有旧?”
……大鸿胪卿是哪位?
崔颂深感头秃,含糊其辞地带过这个话题。
同一时刻,刘曜府。
“大鸿胪卿,有一江姓士子求见。”
“不见。”当他刘曜府是什么地方,无名之士也来拜谒?
“那士子说,等大鸿胪卿看过这封尺书,再做决定不迟。”
刘曜本不欲理会,又觉得看看无妨,便接过那条方寸大小的丝帛,展开一看。
他沉下脸,将丝帛丢进炭盆烧毁。
“让那士子进来。”
江遵在家仆的指引下掀帘而入,刚绕过屏风,就对上一双乌沉沉的眼。
“你的那封短书是何用意?”
尺书上,仅仅写着四个字。
——君与崔颂。
江遵泰然道:“在下相信大人与崔郎‘渊源’颇深,因此,赠与大人一条重要的情报。
“那崔家颂郎,如今就在这长安城中。”
刘曜彻底沉下脸,阴恻恻地盯着江遵:“那又如何。”
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了所有士人的反对。
“荀攸罪不至死,何况是如此严酷的刑罚。”
董卓冷笑:“以下犯上,意图行刺帝王,这还不‘罪不至死’?”
质疑者无语,谁都知道荀攸是因为被怀疑预谋刺杀董卓而被抓起来的,跟圣上什么事?
可是董卓说有就是有,他强硬惯了。要证据?没有,拳头要不要?
“此乃‘夷三族’之刑,未夷三族而‘具五刑’,有违天和。”
董卓继续冷笑:这可是谋逆之罪,以你的意思,我是不该网开一面,放过荀攸一家,而该夷他们三族了?
质疑者哑然。
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不讲理。不怕流氓不讲理,就怕他流氓的同时还一堆歪理。
不管人们怎么反对,董卓都能将他们一一反驳回去。
因为董卓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大家习惯了他的强硬与流氓,是以人们虽然觉得董卓这是强词夺理,却只当他是在排除异己,未曾深想。
一部分士人继续向董卓进谏,另外一部分则选择静观其变。未过多久,又有一条消息传来,原以为有三天时间缓冲,寻思着曲线救国的士人坐不住,那些作壁上观的士人亦坐不住了。
但凡参与除董大业的,人人自危。
据闻,荀攸在狱中受了刑罚,伤口发脓,当夜便发起高烧,说起胡话来。董卓的谋士李儒向董卓进言,想要趁此机会撬开荀攸的口,将参与谋逆者一网打尽,并引荐了一名神医,全力吊住荀攸的性命。
当钟繇将消息带给崔颂的时候,已是第一日的下午。
崔颂沉默许久,与钟繇一拜:“还望钟书郎为颂引荐。颂,愿投身于王温侯帐下。”
钟繇与崔颂打了预防针,说了当日王允召集反董义士时发生的事。
当崔颂听到许攸说他坏话这段,不禁疑惑。
许攸?是那个背叛袁绍,帮曹操烧了袁绍的粮草,最后因为每天吹嘘自己功劳、鄙视曹操而被杀的许攸吗?
原来的“崔颂”何时得罪了这人?
钟繇又道,王允不是偏听偏信之人,自己会帮崔颂在王允面前正名,让他不用担心。
带崔颂去见王允之前,钟繇犹疑道:“小友与大鸿胪卿有旧?”
……大鸿胪卿是哪位?
崔颂深感头秃,含糊其辞地带过这个话题。
同一时刻,刘曜府。
“大鸿胪卿,有一江姓士子求见。”
“不见。”当他刘曜府是什么地方,无名之士也来拜谒?
“那士子说,等大鸿胪卿看过这封尺书,再做决定不迟。”
刘曜本不欲理会,又觉得看看无妨,便接过那条方寸大小的丝帛,展开一看。
他沉下脸,将丝帛丢进炭盆烧毁。
“让那士子进来。”
江遵在家仆的指引下掀帘而入,刚绕过屏风,就对上一双乌沉沉的眼。
“你的那封短书是何用意?”
尺书上,仅仅写着四个字。
——君与崔颂。
江遵泰然道:“在下相信大人与崔郎‘渊源’颇深,因此,赠与大人一条重要的情报。
“那崔家颂郎,如今就在这长安城中。”
刘曜彻底沉下脸,阴恻恻地盯着江遵:“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