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道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米擦子,除非安装之前打磨好擦条,安装的时候还能调整好角度什么的,可能结果还好些。真的只在空间里用这擦子,能不能靠着正常使用来让擦条变得圆润光滑都很难讲。
之前用过的那些工具,不管是凿子还是带锯、斧子什么的,自己只是最初拿到的时候认真打磨过。可是用了这么久,那些工具仍然锋利得跟刚磨完一样,能保持这样肯定跟空间脱离不了关系。
在外界,哪怕不是硬杂木,像自己天天砍树加工木材,这些工具也早该钝得不成样子,都不知道该磨过多少回了。比如那个链锯,壶里的润滑油早都没了,自己也没再加过,可是锯条除了缺点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变化。
现在不过是少量栽种,要是以后开店这糯米粉真的消耗太多,想着再靠手工解决问题就不行了。手工的话效率太低,空间里面所有的事情都靠着自己,但凡花不多少钱,能用机器的还是用机器的才好。每样事情节省一点时间,也省得自己真的整天都被困在这空间里。
至于为什么不用那脱粒机,原因更简单了,犯不着。哪怕就是空间外面,除了小片地或者机器实在没办法进去的地方才会用人工播种,现在都是大垄双行,用机器播种,一埯双行也不过三四颗种子。即便这样,一亩地有那么四五斤种子都足够了。等着发芽定苗了,再人工间苗,当然也有缺苗的地方,不过大半间下来的苗也都直接扔在垄沟里慢慢干枯腐败了。
空间里就这么点地,更是用不到几斤玉米。不过空间里面也没机器,全得靠着手工操作。徐毅也没必要一味追求产量,图着操作方便,徐毅都是按着单行来种的。
这样手工播种的耗种量差不多就比机器省了一半,外加着为了避免间苗,他每埯都只撒一颗种子就算了,毕竟埋好土只要浇水这种子就会发芽长大,根本就没多少间苗的时间。扔两个种子的话,紧挨着难免争夺肥料和光照,即便是空间里面,也未必能够长得多好。之前种的时候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虽然总产量肯定是高的,不过玉米籽粒的饱满度什么的也还是差了点,总不可能再施肥什么的吧。
这样又能节省不少,外加着这玉米种子也比杂交玉米的种子小得多,一亩地再浪费,估计有一斤种子就差不多了,有折腾机器的时间玉米早都种完了。
还不知道这脱粒机会不会伤到种胚。要是比例低的话倒是无所谓,就怕伤得比例太高,那样就算以后再种,种子也照样只能靠着手工脱粒来完成。
双手各握住一根玉米棒子,靠在一起,随后双手相对着朝着相反的方向搓动,相接处的玉米粒就互相摩擦,从玉米轴上脱落下来,哗哗地落进竹匾里面。不过一会儿,两个玉米棒除了玉米轴尖上那些发育不是很好的玉米之外就没剩几个玉米粒了。
毕竟是拿来当成种子,尖上那些发育不完全的玉米即便能发芽,苗势也很差。别的玉米杆子能长到一寸粗细,这个甚至还不如大拇指粗,要么不能结出玉米棒,要么就是直到老秋也只能收获到一个个头不大的玉米棒子。长得太慢,等着这玉米抽穗的时候,大田玉米早都灌浆了,这也导致它们授粉很差,整个玉米棒子上就没几粒玉米。村子里管这样的玉米叫做“秋不老”——顾名思义,秋天还不老的玉米。
自家收玉米的时候,也偶尔会有这样的玉米,大半都被煮了或者烧了进了徐毅的肚子——毕竟时到老秋,嫩玉米也算是稀罕玩意儿,所以每每总是觉得特别的香甜。就连掰了玉米,往往这样的玉米杆子都砍下来,像甘蔗一样吃,也是甜甜的……
所以徐毅也不准备再把它们搓下来,要是养了鸡鸭倒是可能搓下来当成饲料。不过显然家里除了自己就剩俩狐狸是活儿物,就算搓下来也没什么用处。所以他只是把玉米轴上面大小正常的玉米粒搓下来就把玉米轴扔到一边,从竹匾里重新抓了两根。
没用多久,徐毅就把玉米全搓完了,端着竹匾晃了下,差不多二三十斤的样子。
用筛子和簸箕把里面的杂质和不合格的种子简单清理一下装进袋子,徐毅直接拎着走到空地那里去。轻车熟路,尽管全靠着手工操作,不过总省略了不少的事儿,两三亩地的玉米也不过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搞定了。全部种完以后提着水壶浇水,又是齐刷刷地长大,抽穗……
米擦子,除非安装之前打磨好擦条,安装的时候还能调整好角度什么的,可能结果还好些。真的只在空间里用这擦子,能不能靠着正常使用来让擦条变得圆润光滑都很难讲。
之前用过的那些工具,不管是凿子还是带锯、斧子什么的,自己只是最初拿到的时候认真打磨过。可是用了这么久,那些工具仍然锋利得跟刚磨完一样,能保持这样肯定跟空间脱离不了关系。
在外界,哪怕不是硬杂木,像自己天天砍树加工木材,这些工具也早该钝得不成样子,都不知道该磨过多少回了。比如那个链锯,壶里的润滑油早都没了,自己也没再加过,可是锯条除了缺点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变化。
现在不过是少量栽种,要是以后开店这糯米粉真的消耗太多,想着再靠手工解决问题就不行了。手工的话效率太低,空间里面所有的事情都靠着自己,但凡花不多少钱,能用机器的还是用机器的才好。每样事情节省一点时间,也省得自己真的整天都被困在这空间里。
至于为什么不用那脱粒机,原因更简单了,犯不着。哪怕就是空间外面,除了小片地或者机器实在没办法进去的地方才会用人工播种,现在都是大垄双行,用机器播种,一埯双行也不过三四颗种子。即便这样,一亩地有那么四五斤种子都足够了。等着发芽定苗了,再人工间苗,当然也有缺苗的地方,不过大半间下来的苗也都直接扔在垄沟里慢慢干枯腐败了。
空间里就这么点地,更是用不到几斤玉米。不过空间里面也没机器,全得靠着手工操作。徐毅也没必要一味追求产量,图着操作方便,徐毅都是按着单行来种的。
这样手工播种的耗种量差不多就比机器省了一半,外加着为了避免间苗,他每埯都只撒一颗种子就算了,毕竟埋好土只要浇水这种子就会发芽长大,根本就没多少间苗的时间。扔两个种子的话,紧挨着难免争夺肥料和光照,即便是空间里面,也未必能够长得多好。之前种的时候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虽然总产量肯定是高的,不过玉米籽粒的饱满度什么的也还是差了点,总不可能再施肥什么的吧。
这样又能节省不少,外加着这玉米种子也比杂交玉米的种子小得多,一亩地再浪费,估计有一斤种子就差不多了,有折腾机器的时间玉米早都种完了。
还不知道这脱粒机会不会伤到种胚。要是比例低的话倒是无所谓,就怕伤得比例太高,那样就算以后再种,种子也照样只能靠着手工脱粒来完成。
双手各握住一根玉米棒子,靠在一起,随后双手相对着朝着相反的方向搓动,相接处的玉米粒就互相摩擦,从玉米轴上脱落下来,哗哗地落进竹匾里面。不过一会儿,两个玉米棒除了玉米轴尖上那些发育不是很好的玉米之外就没剩几个玉米粒了。
毕竟是拿来当成种子,尖上那些发育不完全的玉米即便能发芽,苗势也很差。别的玉米杆子能长到一寸粗细,这个甚至还不如大拇指粗,要么不能结出玉米棒,要么就是直到老秋也只能收获到一个个头不大的玉米棒子。长得太慢,等着这玉米抽穗的时候,大田玉米早都灌浆了,这也导致它们授粉很差,整个玉米棒子上就没几粒玉米。村子里管这样的玉米叫做“秋不老”——顾名思义,秋天还不老的玉米。
自家收玉米的时候,也偶尔会有这样的玉米,大半都被煮了或者烧了进了徐毅的肚子——毕竟时到老秋,嫩玉米也算是稀罕玩意儿,所以每每总是觉得特别的香甜。就连掰了玉米,往往这样的玉米杆子都砍下来,像甘蔗一样吃,也是甜甜的……
所以徐毅也不准备再把它们搓下来,要是养了鸡鸭倒是可能搓下来当成饲料。不过显然家里除了自己就剩俩狐狸是活儿物,就算搓下来也没什么用处。所以他只是把玉米轴上面大小正常的玉米粒搓下来就把玉米轴扔到一边,从竹匾里重新抓了两根。
没用多久,徐毅就把玉米全搓完了,端着竹匾晃了下,差不多二三十斤的样子。
用筛子和簸箕把里面的杂质和不合格的种子简单清理一下装进袋子,徐毅直接拎着走到空地那里去。轻车熟路,尽管全靠着手工操作,不过总省略了不少的事儿,两三亩地的玉米也不过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搞定了。全部种完以后提着水壶浇水,又是齐刷刷地长大,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