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琉璃世琉璃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似的上来,甚至太后也知道了,叫朱允炆过去一顿教训。朱允炆唯唯喏喏,却并不让开城门。只是一日日过去,心中着实发愁:难道城门就这么一直关着?想到莲花生死未卜,更加坐立不安,索性出宫,溜哒到了灯会上。
漫无目的地踱来踱去,却隔着游行的队伍,望到对面淡淡蓝色的身影。大惊大喜之下,却见到她旁边还有一个石青色的男子。攘攘人海中二人卓然不群宛似神仙眷属,携手漫步,低语浅笑。朱允炆兜头一盆冰水,下意思地跟在后面,望着二人猜灯谜,望着莲花思索,心中七上八下,终于忍不住出声招呼。
朱允炆缓步踱来,随手拉下两张纸条,含笑对莲花道:“一个是‘射’,一个是‘甥’字”。
莲花有些头晕,左手傻傻接过纸条。
朱允炆看看莲花的右手还牵在李芳远手中,凝视着莲花,抬臂又刷刷刷扯下几张纸条,扫一眼便说道:“这是‘佃’,这是‘关’,这是‘召’,这是‘问’字。”递过纸条,固执地冲着莲花的右手。
莲花红了脸,右手连甩,挣脱了李芳远,接过了纸条,垂首不语。
李芳远看出不寻常,眯了眯眼睛,打量着眼前的文士。
两个人身量相仿,但李芳远肩宽臂壮,挺拔轩昂,散发着孤傲的英气;朱允炆清秀温文,高贵含蓄一身王气内敛。两人强大的气场撞在一起,莲花仿佛听得到噼噼啪啪火花四溅。
李芳远朱允炆对视一眼,迅速地都转头看向莲花。
莲花垂着头,咬了咬嘴唇短短地道:“这是我五哥,这是,允郎”。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介绍说这是皇帝。
李芳远听了这称呼,胸口如遭重击,脸色发白,说不出话。
朱允炆却顿时释然,冲李芳远拱拱手:“李兄!”侧头又对莲花含笑说道:“可找到了你。前方不远有艘画舫,先去歇脚喝杯茶好不好?”话似商议,却迈步便行。
三个人沉默着走了大约四五百步,便到了河边。一艘阔大的画舫,正等在河边。不似河上的其它画舫,这一艘没有装饰任何花灯,朴素安静悄无声息。
李芳远发现这一路走来,不似方才拥挤。双目微微四顾,就看出三人的身前身后有百来个或明或暗的侍卫,暗成合围,早已隔开了人群。李芳远这次自汉城有备而来,轻轻松松地就劫了莲花,不禁有些看轻了大明。此时看到这一圈护卫,明白自己是小觑了****,不过凑巧天禧寺新年而海寿又是内应而已。
朱允炆率先迈上搭板,伸手牵住莲花,二人携手缓缓进了舫内。李芳远心中一酸,两步跃过。船边的张元亨收了板,桨声灯影中,画舫缓缓离岸,驶向秦淮内河。
画舫内精致异常,珠帘绣幕,墙上悬着乌木联牌的对联,写的草书,李芳远倒一大半不认识。角落里一只四尺来高的青绿古铜鼎,沿墙一排圈椅,搭着明黄撒花椅搭。居中一张大紫檀圆几,设了三张楠木圆凳。
朱允炆扶莲花在西首坐下,自己坐了居中主座,招呼李芳远在东首客席。一边回头和张元亨吩咐了几句。李芳远练武之人耳力好,隐隐听到其中“让赵敷开城门”几个字,不由得心中好笑。
莲花却全然不理,握着灯谜的纸条琢磨,半晌拉了拉朱允炆的袖子轻声问:“你刚才说这个‘入门无犬吠’是什么字?”
朱允炆含笑看着她,爱怜地道:“问”,一边舀了一勺桌上的八宝羹喂在莲花口边。
莲花自然而然张嘴吃下,一边看着纸条,恍然大明白:“这也可以啊?”
朱允炆笑:“当然了。”一边顺手拿帕子擦了擦莲花唇边的汁水。
李芳远来京之前,想象莲花受的磨难,觉得她为朝鲜牺牲太大;到塔中看到一片寒冷凄清,莲花穿得像个沙包,容颜憔悴双手冻疮,更是心如刀割,拿定了主意要带她回汉城。
然而此时见朱允炆待莲花一片怜惜宠溺,莲花也是对他亲昵依恋,二人之间自然而然地默契亲密。自己与莲花自幼便在一起,自问也做不到这样。又联想到皇帝为她一个带罪被贬的庶人,不惜搜全城,闭城门,心里忽然隐隐觉得,也许这一次来的,有些冒失多事了。
朱允炆见小太监斟好了酒,便放下手中的帕子,举杯对李芳远笑道:“李兄远道而来,我敬你一杯!”
莲花含笑看着二人,不说话。
李芳远见他堂堂大明天子,明明知道自己劫了莲花,却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责怪,反而只当自己是妻舅,客气礼貌甚至有些拉拢,心中也不由得感动:他肯这么做,当然只是为了莲花。
李芳远举杯一饮而尽:“多谢!在下只有一个问题。”灼灼目光盯着朱允炆。
朱允炆笑容不变:“李兄请说”。
李芳远一字一句地问道:“舍妹何时能出塔?”
朱允炆微微蹙眉:“过了太祖斩衰丧服吧!”侧头看着莲花满是歉意:“对不起”。
莲花微微笑着,望着李芳远:“王兄,别担心我,我没事的。”
李芳远轻叹一声,不言语。
这时画舫停了下来,张元亨打开外窗,隔纱窗远远看得见远处的如昼灯影,河面上却静悄悄的。一轮新月斜挂天边,清冷的月光透过薄纱照进画舫。
李芳远目力极好,看见自己这艘画舫的前后,都各有一艘楼船,满满站着护卫。
朱允炆含笑道:“这个地方叫‘桃叶渡’,传言是王献之当年迎送心上人的地方。”
莲花睁大眼睛:“那个书法家王献之?”
朱允炆微微颔首:“说是他作了首《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莲花笑:“这么打油,后人杜撰的吧?”
李芳远听二人说说笑笑,望着莲花面上的笑容,忽然觉得,老天开眼,她终于得到了她的幸福。自己,岂非应该为她高兴?
朱允炆这时笑道:“有件事。前日东瀛足利义满的使臣到了礼部”。
李芳远和莲花相视一眼,都是精神一振:“如何?”
朱允炆含笑道:“这次来的只是一个商人,名字叫肥富,没有正式的国书。奏表也是含糊其辞,估计是先来试探试探的。”看了看二人热切的目光,接着道:“我让礼部答复了,只要足利将军解决朝鲜半岛和大明沿海的倭寇,我朝同意重开与日本的贸易,并会分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肥富欣喜万分,答应着回东瀛了。”
莲花欢呼一声,望向李芳远。两个人长久的心愿和奋斗目标,终于即将实现。只有彼此才知道,为了这一天,二人付出牺牲了多少?
朱允炆望着兴奋的二人,又不紧不慢地含笑说道:“朕只要了一件贡品,就是阿只台猋的首级”。
莲花和李芳远又对视一眼,莲花泪盈于睫,双手颤抖。李芳远也是眼含泪水,良久嚯然而起,噗通拜倒在朱允炆面前:“臣代朝鲜,叩谢陛下!”
李芳远初见朱允炆时心中不平甚至愤懑,朱允炆如何看不出来?李芳远倒不仅仅是因为莲花,而是生性孤傲,最不喜阿谀奉承。明知道这是宗主国大明的天子,可也不愿意屈膝。此时见朱允炆一片赤忱对待朝鲜,却终于心折而服。
朱允炆心中安慰,托起李芳远,温言道:“朕已经和兵部交代好了,水军如何调度,李兄明日最好能去兵部具体商讨。足利将军那里,也需李兄一同协调”。
李芳远连连点头。
莲花看着二人,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举袖拭去泪水,宜宁公主欣慰满足地笑了。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大明连同朝鲜和日本的室町幕府三方围剿倭寇,终于消灭了这一时期以日本南朝败将残兵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的“真倭”。朝鲜半岛与大明沿海,就此太平了几十年。
宜宁公主,一路辛苦。
似的上来,甚至太后也知道了,叫朱允炆过去一顿教训。朱允炆唯唯喏喏,却并不让开城门。只是一日日过去,心中着实发愁:难道城门就这么一直关着?想到莲花生死未卜,更加坐立不安,索性出宫,溜哒到了灯会上。
漫无目的地踱来踱去,却隔着游行的队伍,望到对面淡淡蓝色的身影。大惊大喜之下,却见到她旁边还有一个石青色的男子。攘攘人海中二人卓然不群宛似神仙眷属,携手漫步,低语浅笑。朱允炆兜头一盆冰水,下意思地跟在后面,望着二人猜灯谜,望着莲花思索,心中七上八下,终于忍不住出声招呼。
朱允炆缓步踱来,随手拉下两张纸条,含笑对莲花道:“一个是‘射’,一个是‘甥’字”。
莲花有些头晕,左手傻傻接过纸条。
朱允炆看看莲花的右手还牵在李芳远手中,凝视着莲花,抬臂又刷刷刷扯下几张纸条,扫一眼便说道:“这是‘佃’,这是‘关’,这是‘召’,这是‘问’字。”递过纸条,固执地冲着莲花的右手。
莲花红了脸,右手连甩,挣脱了李芳远,接过了纸条,垂首不语。
李芳远看出不寻常,眯了眯眼睛,打量着眼前的文士。
两个人身量相仿,但李芳远肩宽臂壮,挺拔轩昂,散发着孤傲的英气;朱允炆清秀温文,高贵含蓄一身王气内敛。两人强大的气场撞在一起,莲花仿佛听得到噼噼啪啪火花四溅。
李芳远朱允炆对视一眼,迅速地都转头看向莲花。
莲花垂着头,咬了咬嘴唇短短地道:“这是我五哥,这是,允郎”。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介绍说这是皇帝。
李芳远听了这称呼,胸口如遭重击,脸色发白,说不出话。
朱允炆却顿时释然,冲李芳远拱拱手:“李兄!”侧头又对莲花含笑说道:“可找到了你。前方不远有艘画舫,先去歇脚喝杯茶好不好?”话似商议,却迈步便行。
三个人沉默着走了大约四五百步,便到了河边。一艘阔大的画舫,正等在河边。不似河上的其它画舫,这一艘没有装饰任何花灯,朴素安静悄无声息。
李芳远发现这一路走来,不似方才拥挤。双目微微四顾,就看出三人的身前身后有百来个或明或暗的侍卫,暗成合围,早已隔开了人群。李芳远这次自汉城有备而来,轻轻松松地就劫了莲花,不禁有些看轻了大明。此时看到这一圈护卫,明白自己是小觑了****,不过凑巧天禧寺新年而海寿又是内应而已。
朱允炆率先迈上搭板,伸手牵住莲花,二人携手缓缓进了舫内。李芳远心中一酸,两步跃过。船边的张元亨收了板,桨声灯影中,画舫缓缓离岸,驶向秦淮内河。
画舫内精致异常,珠帘绣幕,墙上悬着乌木联牌的对联,写的草书,李芳远倒一大半不认识。角落里一只四尺来高的青绿古铜鼎,沿墙一排圈椅,搭着明黄撒花椅搭。居中一张大紫檀圆几,设了三张楠木圆凳。
朱允炆扶莲花在西首坐下,自己坐了居中主座,招呼李芳远在东首客席。一边回头和张元亨吩咐了几句。李芳远练武之人耳力好,隐隐听到其中“让赵敷开城门”几个字,不由得心中好笑。
莲花却全然不理,握着灯谜的纸条琢磨,半晌拉了拉朱允炆的袖子轻声问:“你刚才说这个‘入门无犬吠’是什么字?”
朱允炆含笑看着她,爱怜地道:“问”,一边舀了一勺桌上的八宝羹喂在莲花口边。
莲花自然而然张嘴吃下,一边看着纸条,恍然大明白:“这也可以啊?”
朱允炆笑:“当然了。”一边顺手拿帕子擦了擦莲花唇边的汁水。
李芳远来京之前,想象莲花受的磨难,觉得她为朝鲜牺牲太大;到塔中看到一片寒冷凄清,莲花穿得像个沙包,容颜憔悴双手冻疮,更是心如刀割,拿定了主意要带她回汉城。
然而此时见朱允炆待莲花一片怜惜宠溺,莲花也是对他亲昵依恋,二人之间自然而然地默契亲密。自己与莲花自幼便在一起,自问也做不到这样。又联想到皇帝为她一个带罪被贬的庶人,不惜搜全城,闭城门,心里忽然隐隐觉得,也许这一次来的,有些冒失多事了。
朱允炆见小太监斟好了酒,便放下手中的帕子,举杯对李芳远笑道:“李兄远道而来,我敬你一杯!”
莲花含笑看着二人,不说话。
李芳远见他堂堂大明天子,明明知道自己劫了莲花,却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责怪,反而只当自己是妻舅,客气礼貌甚至有些拉拢,心中也不由得感动:他肯这么做,当然只是为了莲花。
李芳远举杯一饮而尽:“多谢!在下只有一个问题。”灼灼目光盯着朱允炆。
朱允炆笑容不变:“李兄请说”。
李芳远一字一句地问道:“舍妹何时能出塔?”
朱允炆微微蹙眉:“过了太祖斩衰丧服吧!”侧头看着莲花满是歉意:“对不起”。
莲花微微笑着,望着李芳远:“王兄,别担心我,我没事的。”
李芳远轻叹一声,不言语。
这时画舫停了下来,张元亨打开外窗,隔纱窗远远看得见远处的如昼灯影,河面上却静悄悄的。一轮新月斜挂天边,清冷的月光透过薄纱照进画舫。
李芳远目力极好,看见自己这艘画舫的前后,都各有一艘楼船,满满站着护卫。
朱允炆含笑道:“这个地方叫‘桃叶渡’,传言是王献之当年迎送心上人的地方。”
莲花睁大眼睛:“那个书法家王献之?”
朱允炆微微颔首:“说是他作了首《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莲花笑:“这么打油,后人杜撰的吧?”
李芳远听二人说说笑笑,望着莲花面上的笑容,忽然觉得,老天开眼,她终于得到了她的幸福。自己,岂非应该为她高兴?
朱允炆这时笑道:“有件事。前日东瀛足利义满的使臣到了礼部”。
李芳远和莲花相视一眼,都是精神一振:“如何?”
朱允炆含笑道:“这次来的只是一个商人,名字叫肥富,没有正式的国书。奏表也是含糊其辞,估计是先来试探试探的。”看了看二人热切的目光,接着道:“我让礼部答复了,只要足利将军解决朝鲜半岛和大明沿海的倭寇,我朝同意重开与日本的贸易,并会分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肥富欣喜万分,答应着回东瀛了。”
莲花欢呼一声,望向李芳远。两个人长久的心愿和奋斗目标,终于即将实现。只有彼此才知道,为了这一天,二人付出牺牲了多少?
朱允炆望着兴奋的二人,又不紧不慢地含笑说道:“朕只要了一件贡品,就是阿只台猋的首级”。
莲花和李芳远又对视一眼,莲花泪盈于睫,双手颤抖。李芳远也是眼含泪水,良久嚯然而起,噗通拜倒在朱允炆面前:“臣代朝鲜,叩谢陛下!”
李芳远初见朱允炆时心中不平甚至愤懑,朱允炆如何看不出来?李芳远倒不仅仅是因为莲花,而是生性孤傲,最不喜阿谀奉承。明知道这是宗主国大明的天子,可也不愿意屈膝。此时见朱允炆一片赤忱对待朝鲜,却终于心折而服。
朱允炆心中安慰,托起李芳远,温言道:“朕已经和兵部交代好了,水军如何调度,李兄明日最好能去兵部具体商讨。足利将军那里,也需李兄一同协调”。
李芳远连连点头。
莲花看着二人,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举袖拭去泪水,宜宁公主欣慰满足地笑了。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大明连同朝鲜和日本的室町幕府三方围剿倭寇,终于消灭了这一时期以日本南朝败将残兵平户藩松浦家为核心的“真倭”。朝鲜半岛与大明沿海,就此太平了几十年。
宜宁公主,一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