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小说网 www.qlh04.com,谋明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皇上的圣旨抵达南京城。
南京国子监祭酒贺逢圣,出任京城礼部右侍郎。
送到府衙的塘报,倒是没有谁关注了。
吴宗睿更为关注的是这份朝廷的塘报。
塘报上面的消息不多,不过有几个最为关键的点,十一月,孙承宗复出,任少师、兼任太子太师、礼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两日之后,改兼兵部尚书,驻守通州,负责防御后金鞑子,十二月初四,原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因重大过失,被捕下狱,孙承宗正式负责抵御后金鞑子的全面事宜。
刑部尚书乔允升,因后金鞑子逼近京城,京城大乱之时,疏于对刑部大牢的管束,导致一百七十多名囚徒越狱而出,进一步搅乱京城局势,被免去刑部尚书职位,囚于大牢中。
塘报上面点点滴滴的信息,与吴宗睿的回忆逐渐的融合,让他的思维更加的清晰。
京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不过孙承宗全面负责防御后金鞑子的事宜之后,局势稍微缓解。
这个时候,贺逢圣前往局势动荡的京城赴任,并非是好事情。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乱世出英豪,这也是贺逢圣最好的机会。
国子监的监生已经考试完毕放假了,来年二月才会回到国子监继续上课。
或许是因为京城局势危急,朝廷的全部注意力都关注到后金鞑子威胁京城的事情上面去了,没有谁关心复社的事宜,胡应台的奏折居然很快得到了批复,皇上全部照准了。
贺逢圣也是下定了决心,亲自起草了文书,揭露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搅乱朝政的事宜,这份文书言辞犀利,发到了每一个监生的手中,引发了剧烈的震荡,国子监监生之中,不少人都是复社成员,面对这样的一份文书,几乎都保持了沉默。
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复社遭遇到重创,盟主张溥几乎看不见踪迹,也不见有复社骨干出面予以澄清和说明。
真正引发震撼的,还是禁止复社盟主张溥参与崇祯三年乡试之决定,不过那是后话了。
贺逢圣出任礼部右侍郎,连升了四级,由从四品的南京国子监祭酒,出任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绝对的提拔和重用,前来祝贺的官员不少。
谁都知道,贺逢圣是殿试榜眼,天启年间遭受阉党的打压,辞官归家,崇祯元年复出,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其得到重用是迟早的事情。
礼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只要是平稳发展,进入内阁是迟早的事情。
京城六部,以吏部职权最大,以礼部最为尊贵,论前途,吏部尚书可能比不上礼部尚书。
吴宗睿倒是没有凑这个热闹,也不想这个时候去巴结,不是说他不想去拜见贺逢圣,再一次留下好的印象,而是他有充足的自信,已经给贺逢圣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十二月十八日。
吴宗睿来到了国子监,这一次不是他主动拜访,而是贺逢圣差人请他到国子监去。
吴宗睿来到了书房。
大包小包的东西已经装好了,书房里面已经看不到多少书籍,看样子贺逢圣准备出发了。
“瑞长,我一直都等着你前来,想不到最终还是要请你来啊。”
“不敢,大人到京城去,晚辈本应该前来祝贺,只是这几日前来拜访大人的同僚太多,晚辈没有想着凑热闹。”
“你啊,就是想着我会请你来的,好了,不要客套了,坐着说话。”
吴宗睿很自然的坐下了,书房里面只有两把椅子了。
“瑞长,你出任应天府推官,也有四个月时间了吧。”
“是的,自八月二十日至今,一共是一百一十七天的时间。”
“上任不足一百二十天的时间,得到了南京兵部和礼部的关注,很不简单,前两日胡大人和董大人都来过了,他们对你颇为关注,我亦听见传闻,胡大人不日将赶赴京城,出任刑部尚书,有了诸多大人对你的关注,你可要好好做事情,万万不可有什么失误。”
“大人的教诲,晚辈记住了。”
“复社以及张溥的事宜,最近一段时间,我听闻了更多,细细思索,你说的有道理,复社倡导的诸多学理,表面上看颇有道理,可经不起推敲,有些甚至自我矛盾,复社所议论的观点,更是夸夸其谈,空洞无物,如果读书人尚未进入朝廷之前,完全接受了这些理论,难以想象他们进入朝中为官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
&nb... -->>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皇上的圣旨抵达南京城。
南京国子监祭酒贺逢圣,出任京城礼部右侍郎。
送到府衙的塘报,倒是没有谁关注了。
吴宗睿更为关注的是这份朝廷的塘报。
塘报上面的消息不多,不过有几个最为关键的点,十一月,孙承宗复出,任少师、兼任太子太师、礼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两日之后,改兼兵部尚书,驻守通州,负责防御后金鞑子,十二月初四,原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因重大过失,被捕下狱,孙承宗正式负责抵御后金鞑子的全面事宜。
刑部尚书乔允升,因后金鞑子逼近京城,京城大乱之时,疏于对刑部大牢的管束,导致一百七十多名囚徒越狱而出,进一步搅乱京城局势,被免去刑部尚书职位,囚于大牢中。
塘报上面点点滴滴的信息,与吴宗睿的回忆逐渐的融合,让他的思维更加的清晰。
京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不过孙承宗全面负责防御后金鞑子的事宜之后,局势稍微缓解。
这个时候,贺逢圣前往局势动荡的京城赴任,并非是好事情。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乱世出英豪,这也是贺逢圣最好的机会。
国子监的监生已经考试完毕放假了,来年二月才会回到国子监继续上课。
或许是因为京城局势危急,朝廷的全部注意力都关注到后金鞑子威胁京城的事情上面去了,没有谁关心复社的事宜,胡应台的奏折居然很快得到了批复,皇上全部照准了。
贺逢圣也是下定了决心,亲自起草了文书,揭露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搅乱朝政的事宜,这份文书言辞犀利,发到了每一个监生的手中,引发了剧烈的震荡,国子监监生之中,不少人都是复社成员,面对这样的一份文书,几乎都保持了沉默。
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复社遭遇到重创,盟主张溥几乎看不见踪迹,也不见有复社骨干出面予以澄清和说明。
真正引发震撼的,还是禁止复社盟主张溥参与崇祯三年乡试之决定,不过那是后话了。
贺逢圣出任礼部右侍郎,连升了四级,由从四品的南京国子监祭酒,出任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绝对的提拔和重用,前来祝贺的官员不少。
谁都知道,贺逢圣是殿试榜眼,天启年间遭受阉党的打压,辞官归家,崇祯元年复出,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其得到重用是迟早的事情。
礼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只要是平稳发展,进入内阁是迟早的事情。
京城六部,以吏部职权最大,以礼部最为尊贵,论前途,吏部尚书可能比不上礼部尚书。
吴宗睿倒是没有凑这个热闹,也不想这个时候去巴结,不是说他不想去拜见贺逢圣,再一次留下好的印象,而是他有充足的自信,已经给贺逢圣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十二月十八日。
吴宗睿来到了国子监,这一次不是他主动拜访,而是贺逢圣差人请他到国子监去。
吴宗睿来到了书房。
大包小包的东西已经装好了,书房里面已经看不到多少书籍,看样子贺逢圣准备出发了。
“瑞长,我一直都等着你前来,想不到最终还是要请你来啊。”
“不敢,大人到京城去,晚辈本应该前来祝贺,只是这几日前来拜访大人的同僚太多,晚辈没有想着凑热闹。”
“你啊,就是想着我会请你来的,好了,不要客套了,坐着说话。”
吴宗睿很自然的坐下了,书房里面只有两把椅子了。
“瑞长,你出任应天府推官,也有四个月时间了吧。”
“是的,自八月二十日至今,一共是一百一十七天的时间。”
“上任不足一百二十天的时间,得到了南京兵部和礼部的关注,很不简单,前两日胡大人和董大人都来过了,他们对你颇为关注,我亦听见传闻,胡大人不日将赶赴京城,出任刑部尚书,有了诸多大人对你的关注,你可要好好做事情,万万不可有什么失误。”
“大人的教诲,晚辈记住了。”
“复社以及张溥的事宜,最近一段时间,我听闻了更多,细细思索,你说的有道理,复社倡导的诸多学理,表面上看颇有道理,可经不起推敲,有些甚至自我矛盾,复社所议论的观点,更是夸夸其谈,空洞无物,如果读书人尚未进入朝廷之前,完全接受了这些理论,难以想象他们进入朝中为官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